《古文明地图》是一本由[英] 尼尔·莫里斯 / [英] 丹妮拉·德·卢卡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一):乌鲁克仍存于此 但种族择优仅存于霓虹
书里介绍的第一个古文明便是美索不达米亚——或许这个词并没有苏美尔(Sumer)或巴比伦(Babylon)出名。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
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
亚述是人种,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活动时间约有一千余年,大致可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亚述帝国是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苏美尔指的是两河流域说苏美尔语的人。
乌鲁克(Uruk)是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
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这两个概念,苏美尔(Sumer)是古代的地域名称。而巴比伦(Babylon)是古代的一个城市名称,他们都是地理名称。但是苏美尔文明既不是“苏美尔地区的文明”,也不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而是以苏美尔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而巴比伦文明或者说巴比伦-亚述文明是以阿卡德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 吴宇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乌尔军旗背面部分 战争情节乌尔军旗正面 宴会情节 大英博物馆藏人类最古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日本二次元大IP:FGO则在第七章基于此打造了新的逻辑。史诗《吉尔伽美什》本来描述的是人类战胜神灵、脱离神代的阶段,FGO继承并保留了这部分逻辑,但同时加入了创世神希望用新人类代替旧人类的剧情,类似EVA讲的量产新人类打不赢旧人类的故事。FGO硬是要把恩奇都写成金固再加入到人神对抗的故事中。我可以理解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EVA这一神作,但是我不能理解不同历史文化环境的人把这个特殊部分奉为神作。
FGO做的好的地方有很多,就像一棵茁壮的大树,有一个枝丫上的叶子稍微泛黄也不会影响整体枝繁叶茂,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处树叶的问题。我不批评整颗树,我只好奇是什么样的条件造就了霓虹编剧对于金固的创作,
如果想表达“人定胜天”“超越前人”等主题,都没有问题,但文学作品一旦表达出新作与旧作的“对抗”关系,就是问题。 这个主题的越界太微妙了,不是说剧本不能这么写,而是日本这个有纳粹经历的国家这么写,还在战后出了EVA那样氛围压抑的意识流作画,就很能说明问题。
好在FGO里没有宣传人类的学习能力,如果人类是学习了神灵之后,开始与神灵对战,我真觉得这会是有预谋的文化输出。
《血色湘西》里,有一段日本军官的台词,我觉得挺符合实际,它系统地解释了日本的侵略思维:
《血色湘西》从锐意进取到侵略他人,这才几句台词的逻辑。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二):一本绘本看罢所有古文明
什么是文明?文明发源于哪里?人类创造了哪些辉煌灿烂的文明?当孩子们问出关于文明的十万个为什么时,家长可以送给他们《古文明地图》这本绘本来解决他们的困惑。
《古文明地图》由英国著名作家、编辑和插画家尼尔•莫里斯编著,英国著名作家、画家丹妮拉• 德•卢卡绘制。它的开本很大,画风丑萌,人物都长着一个奇特的大鼻子。每两页包含一张跨页的大地图,乍一看很像RPG游戏中的一幅幅王国地图。原野、村落、建筑、壁画、生活用具、交通工具、古代遗迹、民族服装……绘本中的细节十分丰富,让人看的目不暇接。
翻过五彩斑斓的封面和目录之后,第一页便是文明的诞生,我们知道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会使用工具。人类一开始是游猎民族,慢慢才定居下来开始耕田种地。
再翻过一页,我们便来到了非洲的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他们开始学会崇拜神明,并开始了权利的争夺——战争。
古代埃及的标志是吉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高大庄严的神庙是它的符号。希伯来人的地图也是竖着的,他们是犹太人的祖先,《圣经》是他们的宗教宝典,迦南是他们流着牛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然后我们来到欧洲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它的艺术、建筑、戏剧、音乐、科学、医学、哲学和政治都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真是一群爱思考爱美丽的民族。古代罗马人就比较务实了,他们不断地通过战争捍卫和扩张着自己的领土,平时的娱乐就是去公共浴场洗个澡。
凯尔特人是仙气十足的一个民族,他们崇拜大自然,流传下来很多神话故事、传说和诗歌作品。维京人则被称为北欧海盗,他们开着长船到处烧杀抢掠,并不受到别的民族的欢迎。
然后我们来到亚洲,古代中国是出了名的礼仪之邦和农耕社会,等级制度分明,拥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和历史,还拥有丝绸之路和万里长城这样的世界奇观。古代日本的脚注则是武士、幕府将军、天皇和神道教。作为和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他们和中国的文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比中国更加森严,最高一级是婆罗门,即祭司;接下来是刹帝利,一般是战士和统治阶层;然后是吠舍,一般是农民和商人;最低级是首陀罗,一般是工匠和用人。
神秘的玛雅文明则发源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他们有着残酷的一面,会把战俘杀死,把心脏和血液献祭给神明。欧洲探险家会来南美洲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度,据传说,那里的国王全身涂满金粉。
这本《古文明地图》虽然页数不多,但是把各个文明最有特点的地方悉数呈现了出来。这本绘本适合6岁到12岁的小学生阅读,对文明产生一个概念性的粗浅认知,为长大之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好铺垫。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三):古代辉煌 一窥究竟
我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但是比四大文明古国更远古的文明我们却不太清楚。当孩子问起关于古文明时,我们只能讲个大概,甚至是傻了眼,所以需要一本《古文明地图》带我们走进古代文明的世界。
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文明是日积月累的。
从《古文明地图》这本绘本中,孩子可以得知古文明的几大信息:
从这图文并茂的书里,结合目录,能从书中找到每个文明发源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并配简单但又比较直观的地图,在地图上,大致画了这些文明国家的地貌特征、物种、产业等。
例如,文字中说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这片土地现在属于伊拉克。地图上画出了两条河流,画了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画了枣椰树、小麦、奶牛、羊群等,也画了塔庙、芦苇屋等。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世界最早的文字、学校、史诗、图书馆、法典、数学、天文、地理、建筑等。书里不是直截了当地陈述这些文明怎么形成,怎么发展,或者是怎么衰败这些,而是截取了这些文明中新鲜又新颖的关键点配合精美的手绘图画展示给孩子。
美索不达米亚有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就是“楔形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众多文明组成。书中重点提到了巴比伦,巴比伦城墙上的蓝色石砖就成了这一页的装饰边框。
通读全书,孩子会发现“古文明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这也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契合。
大河为人类提供了丰富而稳定的水源,为孕育大规模的文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除了上文提到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还有,古埃及文明沿着尼罗河孕育而生,古希腊、古罗马在地中海畔,中华文明则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在中国南方,长江为南方的古文明发展提供了便利,印度文明最早起源于印度河流域。
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出古代大河流域是文明的发源地。结合地图,孩子也能清晰地看到大河为人类农业、畜牧业发展提供的优势,古代大河文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船只航运,促进了贸易往来,也为军队的调遣开辟了水上通道。
让孩子读《古文明地图》,学会辩证地看世界,看文明。文明的发展有时也带着残忍,有的国家强大了,会吞并弱小的国家,文明发展的背后,有牺牲、有弱肉强食。不过,战争的残酷,书里并没有直白地展示给孩子,用了很卡通的画把文明进程中好的、不好的那些都以趣味性的方式展示出来,等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己根据图文去领悟。
如果孩子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图中找到这些细节,去拓展阅读。如:古代罗马,地图上那些被俘人,拷着手拷。孩子知道古罗马军队征服了很多国家,很多战俘就沦为奴隶,还记得古罗马的角斗士,就是让那些战俘、奴隶被迫进行角斗,供观众观看娱乐,实在是很残忍。
《古文明地图》里还隐藏着许多信息,不只是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有更多的历史、地理知识等待着孩子去发现和探究。
一本雅俗共赏的《古文明地图》,让孩子身临其境去了解古代的世界,一窥那时的文明与冲突、发明和创造,还有人们的日常与习俗。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四):穿越时光:看历史昔日的辉煌
文明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起源时间距今过于久远,无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孩子而言都不是那么好理解。简而言之人类现今的一切都可以包含在文明一词中:衣食住行、个人、家庭、团队社群、语言文字、工具使用、城市建设、军队与战争、国家、宗教信仰,以上种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为现在的社会与国家。所以理解文明不妨从古人们过去的生活痕迹开始。浪花朵朵的《古文明地图》正是以古人类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再现了世界文明昔日的辉煌。
适读人群:
推荐阅读人群:小学中高年级可以开始阅读,年龄上不封顶,一些残酷血腥的历史真相如:阿兹特克人的人祭、罗马角斗士、并不适合太小的孩子。但生动有趣的插图、鲜明的色彩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在读图中观察古人们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认识酿酒、种植、采集、编织、打猎、手工、铁器、服装等相关知识,从而给孩子不同的历史文化启蒙。
追寻文明:
若要探寻历史了解人类文明,不妨去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看看。新巴比伦城的伊什塔尔城门就被收藏在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博物馆展览包括三个部分:文物收藏馆、远东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其中包括古罗马米列之门、古波斯的巴比伦城门、及土耳其的古代宫墙。不同的博物馆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里标记标记几个个人想去的博物馆:意大利国立罗马博物馆、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希腊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柏林佩加蒙博物馆的古巴比伦伊斯塔尔城门古罗马米列之门《古文明地图》全书呈现13处世界文明,以手绘古地图的方式为孩子建立地域及空间的概念,还原了古人们的生活方式。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中国、玛雅文明及印加文明都被囊括其中。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四大文明发源地古巴比伦所在地,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叙利亚及土耳其境内,此时的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符号,记录在泥板上,这些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文字,战争武器中已经有了四轮战车,驾驶战车的并非现在的马,而是亚洲野驴,很久以后人类才会驯服马驾驶战车。战车的出现推动了当时的手工业、制造业已经的发展,而军队、士兵、及城墙的出现则是现代城市及国家的雏形。
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埃及留给大多数人的记忆可能只剩下金字塔与木乃伊了。事实上过去的尼罗河流域非常繁华,放牧人、农人、船只、猎人、手工业者、沿河而居,他们习惯穿亚麻衣服,特殊场合的男女都会佩戴珠宝首饰,一些人会饲养不同的动物,在后世中会留下不同的图腾文化,天空之神是鹰头人身,猫有着神圣的地位,古老的狮身人面像、圣蛇浮雕,除此之外他们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这种文字叫象形文字,由简单的图画及花纹衍生而来,书写已经从泥板发展到了草莎纸;古埃及的丧葬习俗木乃伊的保存方法,为埃及蒙上一层神秘的光环。
古希腊及古罗马文明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7年,相对于埃及及希伯来地区的生活,古希腊及古罗马地区的生活则要显得更加多姿多彩,现代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伯罗奔尼撒统治者伊菲图斯组织了第一次运动竞技,后来发展中规定为每四年一次成为一大盛事。相对古希腊的浪漫与和平,古罗马则要显得残酷一些,尤其在诸多关于古罗马角斗士及斗兽场的相关影视作品中,富人阶层的奢侈与奴隶阶层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
维京海盗传说:凯尔特人与维京人地处北欧,隔北海相望,凯尔特人起源于法国东部的塞纳河、德国莱茵河,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凯尔特人不断北上扩张,现今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英格兰人都属于凯尔特人,从法国到英国正是凯尔特人的扩张历史,战争的需求刺激了他们冶炼技术的发展,凯尔特人也是欧洲最早开始炼铁的族群之一。维京人比凯尔特人生存环境更为恶劣,他们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属于漫长的寒冬,糟糕的自然环境及匮乏的资源造就了维京人的强悍,沿海贸易及航线开发则为这些北方人劫掠资源提供了便利,凯尔特人曾一度遭到北方人的侵扰,在不断战争与抵抗中,凯尔特人的地区也融入了维京人的血液。
在遥远的东方——亚洲地区,古印度、古中国、古日本一起交织成了亚洲的文明图景。印度的宗教信仰、象头神传说与种姓制度至今依然影响着印度文化与发展,同时代的中国则信仰老子的天人合一、孔子的中庸之道,日本独特的武士文化与艺术也为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0.12.15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五):《古文明地图》:担心穿越回古代生活无法自理?别担心,《古文明地图》帮你搞定衣食住行!
在我的印象中,但凡涉及世界史、文化史开篇大都会从讲述四大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的历史开始。所以当看到《古文明地图》中提到并还原了十三种古代文明的全貌时,我顿时怀疑自己难道学了个“假历史”么。
其实我一直都对历史学科抱有深深的抵触。我们都听说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医,可以当医生,治病救人;学理工科,可以成为某一行业的专业人士,不愁找不到工作;即便是学习开挖掘机,那也是一门可以养活自己的手艺。
而历史,除了死记硬背那些年代和事件,更令人痛恨地是还要记住它们的意义和结论。这些陈年旧事和我们的生活有啥子关系?!所以每当看到穿越剧中的主角在新环境中如鱼得水时,我便会为自己那活不过一分钟的历史知识而悲叹。
直到认识了几位熟知历史的朋友之后,我才对历史愈法重视起来。因为历史知识丰富的人总是更谦卑,看问题更透彻,对未来更有信心,写文章更是信手拈来,因为他们熟知过去,能够正视自身的渺小,总能一眼看破根由,很难被迷惑。这大概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吧。
这本探索古文明奥秘的《古文明地图》便是从文明发源之初开始,为小朋友们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人类的幼年和童年时期,游历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从衣食住行、文化风俗、发明与创造、交流与冲突方面展示当时的社会状况。
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繁复的史料堆积,《古文明地图》通过选取与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可以产生共鸣的角度,在儿童与世界史、文化史之间架起兴趣的桥梁。
不过,这种介绍方式非常考验父母的知识储备。对于我这个学渣来说,只能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读给孩子听,然而当孩子再进一步提问的时候,我就招架不住了。
之前读书会小组布置了一个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辩论的话题。虽然在新闻上经常会听到这两个国家的名字,但是具体要说他们的起源、争端,我还真是毫无概念。
为了帮忙做准备,我去网上搜索,查阅论文。可能真是不具备“历史脑”,这些来龙去脉简直就是天书,我完全被搞糊涂了。
碰巧在《古文明地图》中的《希伯来人》部分有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简短的介绍,这对理解两个国家争端的起源还真是帮了大忙。剩下的部分就任由孩子自己去准备去发挥了。
无意间我又发现了这本薄薄的小书的另一大优点,就是激发孩子的能动性,变兴趣为深度学习。历史的海洋那么深,没有哪一本书能保证一滴不漏全部介绍到位。而《古文明地图》归纳出来的知识点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比如古希腊的学者部分短短几行字,却透露出巨大的信息量。什么是哲学家,三位对我们影响很大的哲学家都有谁,他们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
虽然没有更进一步的介绍,但是孩子们如果生出疑问,便会自己主动去查找更多的信息,由点及面,从而衍射出各个时代的具体发展,逐渐织成一张大大的网。
如此学习历史,不再仅仅聚焦兴趣,也更有深度,断然不会生出“学历史有什么用”的牢骚了。
《古文明地图》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供了各个文明的地图,让小朋友们通过充满了文化生活气息的地图对历史有更直观的认识。不要小看这一幅幅可爱的小地图,知识含量一点也不比文字介绍少。
最为明显的是,很多文明的地图上都标注了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河流。早期人类首选的定居点靠近大江大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代埃及的尼罗河,古代希腊的阿谢洛舆斯河,古代罗马的多瑙河,还有卢瓦尔河和罗纳河,古代中国的长江和黄河,古代印度的印度河等更是对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孩子们不仅认识到大河文明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口号,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潜移默化的输入效果比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要好太多。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历史帮助我们回溯过去,有助于我们放眼未来和开阔想象,更培养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所以,就从《古文明地图》开始,让孩子们爱上历史吧!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六):孩子了解古文明、世界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经常听这样一句话,叫做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只停留在狭隘的眼前,忽略大千世界,更宽广的天地,那么孩子们也会跟着局限在有限的世界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非常受限的。
那么我们培养孩子日常时间里,除了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其他的种族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故事,会让他们的视野变开阔,从而自我的格局和胸襟才能更广阔。
《古文明地图》以手绘地图为载体,融合趣味小图画和简洁的文字介绍,形象还原十三个古文明的概貌,带领我们回到人类的幼年、童年,结识苏美尔人、古埃及人、希伯来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游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风俗、发明与创造、交流与冲突,既有鲜活的细节,又宏观地呈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古文明地图》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到尼罗河沿岸、多瑙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恒河流域等,生动详细讲述了每个区域文明的特色和生活习惯。
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现代人喜欢通过养宠来排解压力,很多人特别喜欢养猫。这一点和古埃及人很相似。古埃及人喜欢动物,尤其是猫,在他们心中有神圣的地位,他们崇拜的猫神名叫贝斯特。
古埃及农民会种植小麦,以制作面包;同时种植亚麻,以获取制作衣服的亚麻布。他们还在这里养猪、牛、羊,以获取肉和奶,并制作奶酪;还养鹅,以便食用鸭蛋;古埃及人还发明了一种书写方法,就是“象形文字”;而且他们还会用尼罗河沿岸的纸莎草制成字。
古埃及人为什么会制作“木乃伊”呢?因为他们认为必须好好保存尸体,这样死去的人的灵魂才能享受死后的生活。如果尸体腐烂,灵魂就会随之死去。所以他们采用特殊的方式来保存遗体,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就是“木乃伊”。
提及古希腊,很多人就会想到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古希腊人崇拜多种神明,并且为表示对众神的崇敬而举行各种运动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除了运动,古希腊的孩子玩的也非常多,他们有非常多的玩具。陀螺、摇铃和玩偶等,他们还玩陶制动物,大一点的孩子还玩棋盘游戏呢。
玛雅文明在中美洲发展起来,他们创造出了独特的书写方式,由象形符号组成。玛雅人使用的太阳历和我们今天通用的历法一样,一年也是365天。
《古文明地图》书中生动描绘了古代人类的各种活动:捕鱼、纺织、狩猎、播种、牧羊、征战、宴会……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如建筑、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玩具、神明、传说等,正是这些构成了人类文明。
早期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演进,都是在地球上的重要河流流域上发展起来的。
美索不达米亚的意思是“两条河之间的土地”,这片肥沃的土地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古埃及的文明沿着尼罗河的孕育而生。古代罗马的帝国势力不仅覆盖了整个地中海沿海地区,还向北扩张到不列颠。古印度文明最初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后来,北方的雅利安人来到这里,行了一个小王国。而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人们利用肥沃的土地种植谷物。而在南方,人们则在长江边修建房屋居住,在湿地上种植水稻。……
大多数人的首选定居点都靠近大江大河,因为人类生存离不开淡水。所以《古文明地图》就沿着这些产生重要古代文明的河流开始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
书中生动还原了十三个古代文明的全貌,它从文明的诞生开始,带领小读者们走遍世界,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古日本、古印度,还有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跨时空、跨地域展现人类在过去创造的灿烂文明。
孩子们会被苏美尔人、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凯尔特人、维京人、玛雅人、凯尔特人……的生活深深吸引,忘记自己其实正在学习世界历史!
《古文明地图》从文明的诞生开始,跨时空、多维度展现人类在过去创造的灿烂文明。既有鲜活的细节,又宏观地呈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孩子们了解古文明、世界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七):人类文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古代不同地区人的生活什么样?这本书里都有
这本书的书名是《古文明地图》,我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的时候,孩子问我,“妈妈,文明是什么意思?” 我想了想,竟然说不上来,可见有些词汇看似常用常见,也感觉自己明白,但是想要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说清楚准确的内涵却是不容易做到的。
于是,我和孩子一起查了词典。那么词典上是怎么解释“文明”的意思呢?
原来“文明”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二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因为这个解释里面提到了“文化”,我们顺便也一起查了查“文化”的含义,没想到“文化”和“文明”最重要的意思居然是一样的,只是比“文明”多了一个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还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好了,了解清楚了文明的含义,那么对于这本《古文明地图》的书是讲什么的就很清楚了,它是一本关于古代文明,介绍古代文化的一本书,内容会涉及到文字、艺术、信仰、科技、生活习惯、发明创造、人群的融合与冲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那么接下来,孩子的问题是“古代指的是什么时间呢”?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古代史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到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一段时期。不过我们中国一般是将人类诞生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的古代史。这是一本关于世界文明的历史,那么大致涉及到的时间就是世界古代史的时间了。
我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那么从人类诞生至今,到底曾经出现过多少个文明呢?
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认为共分为26个文明:希腊文明、叙利亚文明、伊朗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米诺斯文明、苏美尔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安第四文明、墨西哥文明、育加丹文明、玛雅文明、拜占庭东正教文明、朝鲜文明、波利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奥托曼文明、斯巴达文明、游牧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
而德国史学家施本格勒则认为历史上出现过8个高级文明: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古典希腊罗马、伊斯兰、祆教、墨西哥、西方文明。
这本书里都介绍了哪些古代文明呢?
从目录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重点介绍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巴比伦、古代埃及、希伯来人、古希腊、古罗马、凯尔特人、维京人、古代中国、古代日本、古代印度和玛雅、阿兹特克还有印加文明。涉及到的地域包括现在的中东地区、非洲、欧洲、亚洲和南美洲。内容包括了古代人类的各种活动:捕鱼、纺织、狩猎、播种、牧羊、征战、宴会……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如建筑、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玩具、神明、传说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了解了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风俗、发明与创造、交流与冲突。
这本书名为《古文明地图》,说完了古代的时间,和文明的含义,接下来要说到的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了,那就是画在“地图”上的历史文化。整本书的色调非常的淡雅,细节丰富,就连每一页上面的边框都不相同,特别有设计感。插图作者丹妮拉·德·卢卡画的人物辨识度非常高,每个人物突出的大鼻子给古代故事增添了特别多的趣味,孩子很喜欢。
水作为人类生命之源,从人类诞生就是最重要的生存资源。早期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演进都是在地球上的重要河流流域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本书就沿着这些产生重要古代文明的河流开始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到尼罗河沿岸、多瑙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恒河流域等,作者讲述了每个区域文明的特色和生活习惯,孩子和我感受到了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差异和文化的丰富多彩,启迪了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
比如,讲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时候,图画上展现的是亚述国王的盛宴和贵族狩猎的场景,展示了早期人们制作陶器,挤奶,芦苇屋、空中花园和塔庙、汉谟拉比法典的样式,并且用非常美丽的巴比伦城墙的蓝色来画战车的示意图;讲到古埃及文明的时候,画出了古埃及的天空之神、动物神明、木乃伊的制作和文字,沿着尼罗河绘制了金字塔、牧羊人、河里的大船和沿岸的人们酿酒、摘葡萄、运水果、犁地、收割小麦、汲取河水、去集市、猎鸟、捕鱼等等场景。细节真是太丰富了。
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和我们中华文化非常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孩子一起读完这本书,我们不仅对古代文明有了非常形象的认识,而且也让我们对人类和中国过去的文化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好奇,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作用吧。
从这本书开始,去了解更多吧。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八):告诉孩子,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世界上还有这些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熟读历史,是一个人的教育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终生终世的眼睛。”学历史对于孩子来说,是越早越好。不仅中国的灿烂文明需要了解,世界其他地域的文化也得有所涉猎才算完整。
提起四大文明古国,不少人往往都能张口就来: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但是你知道什么是文明么?这些文明的起源又在哪里呢?生活中当我们需要跟孩子解释这些抽象概念的时候,相信不少家长都会犯难,抓耳挠腮。
不用愁,今天我淘到的这本《古文明地图》绘本,就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这是浪花朵朵童书从英国引进的一本历史书,作者是尼尔·莫里斯和丹妮拉·德·卢卡。书中从文明的诞生讲起,给孩子们生动地还原了十三个古代文明的全貌,带领他们结识苏美尔人、古埃及人、古罗马人等等,一路顺着地图游历欧洲、亚洲和美洲,让孩子们通过一幅幅生动的插画,身临其境地了解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风俗,绘本读完世界风貌心中尽有轮廓。
人类的祖先从茹毛饮血发展到会使用工具、修建房屋,种植养殖及至形成聚居的城镇,文明就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成形。
世界最早的文明诞生在美索不达米亚,大约5000年前这里出现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出现的两个王国分别是苏美尔和阿卡德。后来,它们成为古巴比伦的一部分。
古巴比伦人不仅制定了伟大的《汉谟拉比法典》,还修建了闻名于世的空中花园,巍峨的塔庙、高大的围墙让当时的巴比伦城无比强大,人们在这里祭祀、播种、牧羊,创造“楔形文字”记录和书写。
除了美索不达米亚这段历史,书中还分别详细介绍了古代埃及、希伯来、古代希腊、古罗马、凯尔特、维京、古代中国、古代日本、古代印度和玛雅印加的每一段文明中结出的硕果。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文字、风俗以及发明和创造。比如古埃及人会摘下葡萄来酿酒,人死亡后制作木乃伊,用“象形文字”来书写;而古希腊人则非常喜欢戏剧,他们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批剧院,而且很会制作面包、橄榄油以及精美的陶罐等等。
十三个文明相互映衬,各有各的华彩,孩子们看完这本书后,眼光就不会只局限在中国,世界很大,中华文明也只是其中的一颗明珠而已。大格局、大心胸的前提是要有大视野。说实话,之前我也是个历史渣,顶多对中国的有所了解,国外的文明真是知之甚少。现在跟孩子一起看完这本书后,算是扫盲了。
既然这本《古文明地图》是绘本,文字之外,插画就是重头戏,毕竟是写给孩子们来看的书。有3点我觉得还不错,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整本书看起来比较清爽,每一页都按照不同的主题来搭配色彩,很协调也很养眼。
其次人物都很卡通,他们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圆圆的大鼻头,无论男女,看上去很滑稽,孩子第一眼就被这些有趣的人物吸引了。
再次,书中每一页都有一幅蜿蜒曲折的地图,地图上依次标注了文字和图画,顺着这幅图,孩子们可以一路追溯这段文明的辉煌过去。
比如中国的这幅地图,就按照国内各个地区的大致方位画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有北京的天坛、万里长城、佛塔和莫高窟,还有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等地理名称,不仅如此对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介绍,农民开垦稻田、种植水稻、耕田、收割以及工人养蚕织布等等。一张图基本上囊括了中国五千文明史中的精华。
就算是不看文字,孩子看完这些插画和地图,也会对这些文明的脉络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顺便也学习一点地理知识。
这本书的花边做得很有意思,每一页都是用不同的纹饰做成的,四个角上还有特色动物和飞鸟。
美索不达米亚这一章,采用的是古巴比伦城漂亮的蓝色城门的图案制作的,这座城门上装饰着蓝色的石砖,砖上绘有公牛和龙的形象,它们是巴比伦人崇拜的神的护身,所以花边的四个角落上就镶了一个双角朝天的牛头,看上去特别素雅。
古代埃及的花边使用的是羽毛扇一样的图案,米黄色为主,搭配宝蓝点缀,四角是古埃及的神鹰。
中国的就比较好理解,花边采用的是梅花形的珠链图案,角落点缀的是一条龙,不过这条龙是蓝色的,跟国内还是有点不同。
古印度则是采用孔雀眼图案,一只拖着长长翡翠绿尾巴的蓝孔雀蹲在角落里。
发现没有,这些美丽的花边里都藏着每一段文明中最有代表性的信仰呢!
这本《古文明地图》里还有不少有趣的小细节,家长不妨跟孩子一起来找找看,比较适合小学生自主阅读,低龄的小朋友也可以亲子共读。有远见的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从小补上历史这一课,了解中国放眼世界,以后孩子才能做一个更有格局的人!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九):让娃娃们了解人类文明和起源,就从《古文明地图》开始看吧
大约46亿年前,一个叫做地球的行星出现了。
大约5亿年前,这个星球上出现了生命。
大约25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来并最终进化成人类,转变为陆地生活并双足行走。
大约8000年前,文字的发明和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端。
至此,人类文明从混沌中诞生并逐步演进。
地球人类文明,是一个很宽泛但又很神圣的说法,四个字,蕴藏着地球上人类经历着的一切,这是人类作为地球主宰的一个总结,千言万语无法叙说。
但对于地球的居民来说,人类文明发展到目前的高度非常的不容易,在高速发展的现在,回过头去学习和探索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学习各行各业发展的痕迹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去熟悉、了解各个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启发孩子们的历史认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古文明地图》由英国著名作家、编辑和插画家尼尔•莫里斯编著,英国著名作家、画家丹妮拉• 德•卢卡绘制的浪花朵朵出品的《古文明地图》就是一本以漫画形式、图文并茂介绍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精美童书绘本。
第一,这本书主要告诉孩子们什么?
《古文明地图》还原了十三个古代文明的全貌,它从文明的诞生开始,带领小读者们走遍世界,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古日本、古印度,还有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跨时空、跨地域展现人类在过去创造的灿烂文明。
文明的诞生美索不达米亚第二,这本书的细节在哪里?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曾经孕育出古巴比伦王国、亚述王国、波斯帝国等等。从绘本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波斯士兵的勇敢以及战争使用的四轮战车;古代埃及则描述了孩子们已经有所了解的吉萨金字塔、法老和木乃伊;古代希腊中闻名于世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和典型的希腊城邦——雅典和著名的斯巴达;古罗马的角斗士和著名的罗马斗兽场;说到我们中国,孩子们应该会有很多熟悉的背景知识,像秦始皇统一天下,建造万里长城,连接东西方文化和货物交流的丝绸之路,四大发明以及帝王朝代的更迭;还有古代日本的和服、幕府统治;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佛教;以及神秘的玛雅文明等等。
凯尔特人维京人另外,绘本中还详细的介绍了希伯来人、凯尔特人、维京人、玛雅人、古希腊人、苏美尔人等等,以及在这些文明中出现的传说、故事。
第三,绘本有哪些表现形式?
《古文明地图》采用大开本对开的方式,横排和竖排的画面都有,一图一文,图文并茂。丹妮拉• 德•卢卡的精美画面总结能力极强,通过画面的仔细编排,一张普通的纸上充满了文明的气息,画面看似简单又不失细节,像中国的万里长城、维京人的海盗船、古罗马的角斗士、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等都跃然纸上,配合着精炼的文字,让孩子们有侧重点的进行文明知识的了解。
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第四,孩子们能从绘本中学到什么?
本书通过漫画人物造型的夸张,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氛围,将人类文明的介绍从繁化简,不只是介绍了重大历史建筑以及事迹,还从侧面生动描绘了古代人类的各种活动:捕鱼、纺织、狩猎、播种、牧羊、征战、宴会……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如建筑、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玩具、神明、传说等,正是这些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点点滴滴。千百年来,历史和文明携手走来,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记下那些璀璨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家长在陪孩子们阅读绘本的时候,可以在重要的节点上单独提炼引出,引申出去,讲解给孩子听,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古代中国玛雅文明《古文明地图》的内容和画面的搭配十分到位,但总体对于孩子来说,人类文明的观点还是感觉太大了,孩子们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了解人类文明的一个初始启蒙和立足点,这本绘本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它可以培养孩子们对于历史和地理以及考古学的兴趣,虽然那很遥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开始认知和学习,正是最佳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