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29 0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1000字

  《古文明地图》是一本由[英] 尼尔·莫里斯 / [英] 丹妮拉·德·卢卡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一):乌鲁克仍存于此 但种族择优仅存于霓虹

  

书里介绍的第一个古文明便是美索不达米亚——或许这个词并没有苏美尔(Sumer)或巴比伦(Babylon)出名。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

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

亚述是人种,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活动时间约有一千余年,大致可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亚述帝国是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苏美尔指的是两河流域说苏美尔语的人。

乌鲁克(Uruk)是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

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这两个概念,苏美尔(Sumer)是古代的地域名称。而巴比伦(Babylon)是古代的一个城市名称,他们都是地理名称。但是苏美尔文明既不是“苏美尔地区的文明”,也不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而是以苏美尔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而巴比伦文明或者说巴比伦-亚述文明是以阿卡德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 吴宇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

乌尔军旗背面部分 战争情节乌尔军旗正面 宴会情节 大英博物馆藏

人类最古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日本二次元大IP:FGO则在第七章基于此打造了新的逻辑。史诗《吉尔伽美什》本来描述的是人类战胜神灵、脱离神代的阶段,FGO继承并保留了这部分逻辑,但同时加入了创世神希望用新人类代替旧人类的剧情,类似EVA讲的量产新人类打不赢旧人类的故事。FGO硬是要把恩奇都写成金固再加入到人神对抗的故事中。我可以理解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EVA这一神作,但是我不能理解不同历史文化环境的人把这个特殊部分奉为神作。

FGO做的好的地方有很多,就像一棵茁壮的大树,有一个枝丫上的叶子稍微泛黄也不会影响整体枝繁叶茂,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处树叶的问题。我不批评整颗树,我只好奇是什么样的条件造就了霓虹编剧对于金固的创作,

如果想表达“人定胜天”“超越前人”等主题,都没有问题,但文学作品一旦表达出新作与旧作的“对抗”关系,就是问题。 这个主题的越界太微妙了,不是说剧本不能这么写,而是日本这个有纳粹经历的国家这么写,还在战后出了EVA那样氛围压抑的意识流作画,就很能说明问题。

好在FGO里没有宣传人类的学习能力,如果人类是学习了神灵之后,开始与神灵对战,我真觉得这会是有预谋的文化输出。

《血色湘西》里,有一段日本军官的台词,我觉得挺符合实际,它系统地解释了日本的侵略思维:

《血色湘西》

从锐意进取到侵略他人,这才几句台词的逻辑。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二):古代辉煌 一窥究竟

  

我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但是比四大文明古国更远古的文明我们却不太清楚。当孩子问起关于古文明时,我们只能讲个大概,甚至是傻了眼,所以需要一本《古文明地图》带我们走进古代文明的世界。

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文明是日积月累的。

从《古文明地图》这本绘本中,孩子可以得知古文明的几大信息:

01 既然它以地图为主语,那么就代表着这些古文明国度地域所处的地理位置

从这图文并茂的书里,结合目录,能从书中找到每个文明发源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并配简单但又比较直观的地图,在地图上,大致画了这些文明国家的地貌特征、物种、产业等。

例如,文字中说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这片土地现在属于伊拉克。地图上画出了两条河流,画了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画了枣椰树、小麦、奶牛、羊群等,也画了塔庙、芦苇屋等。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世界最早的文字、学校、史诗、图书馆、法典、数学、天文、地理、建筑等。书里不是直截了当地陈述这些文明怎么形成,怎么发展,或者是怎么衰败这些,而是截取了这些文明中新鲜又新颖的关键点配合精美的手绘图画展示给孩子。

美索不达米亚有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就是“楔形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众多文明组成。书中重点提到了巴比伦,巴比伦城墙上的蓝色石砖就成了这一页的装饰边框。

02 大河流域是古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通读全书,孩子会发现“古文明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这也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契合。

大河为人类提供了丰富而稳定的水源,为孕育大规模的文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除了上文提到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还有,古埃及文明沿着尼罗河孕育而生,古希腊、古罗马在地中海畔,中华文明则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在中国南方,长江为南方的古文明发展提供了便利,印度文明最早起源于印度河流域。

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出古代大河流域是文明的发源地。结合地图,孩子也能清晰地看到大河为人类农业、畜牧业发展提供的优势,古代大河文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船只航运,促进了贸易往来,也为军队的调遣开辟了水上通道。

03 文明的发展有利弊双面性

让孩子读《古文明地图》,学会辩证地看世界,看文明。文明的发展有时也带着残忍,有的国家强大了,会吞并弱小的国家,文明发展的背后,有牺牲、有弱肉强食。不过,战争的残酷,书里并没有直白地展示给孩子,用了很卡通的画把文明进程中好的、不好的那些都以趣味性的方式展示出来,等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己根据图文去领悟。

如果孩子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图中找到这些细节,去拓展阅读。如:古代罗马,地图上那些被俘人,拷着手拷。孩子知道古罗马军队征服了很多国家,很多战俘就沦为奴隶,还记得古罗马的角斗士,就是让那些战俘、奴隶被迫进行角斗,供观众观看娱乐,实在是很残忍。

结语

《古文明地图》里还隐藏着许多信息,不只是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有更多的历史、地理知识等待着孩子去发现和探究。

一本雅俗共赏的《古文明地图》,让孩子身临其境去了解古代的世界,一窥那时的文明与冲突、发明和创造,还有人们的日常与习俗。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三):《古文明地图》:担心穿越回古代生活无法自理?别担心,《古文明地图》帮你搞定衣食住行!

  

在我的印象中,但凡涉及世界史、文化史开篇大都会从讲述四大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的历史开始。所以当看到《古文明地图》中提到并还原了十三种古代文明的全貌时,我顿时怀疑自己难道学了个“假历史”么。

其实我一直都对历史学科抱有深深的抵触。我们都听说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医,可以当医生,治病救人;学理工科,可以成为某一行业的专业人士,不愁找不到工作;即便是学习开挖掘机,那也是一门可以养活自己的手艺。

而历史,除了死记硬背那些年代和事件,更令人痛恨地是还要记住它们的意义和结论。这些陈年旧事和我们的生活有啥子关系?!所以每当看到穿越剧中的主角在新环境中如鱼得水时,我便会为自己那活不过一分钟的历史知识而悲叹。

直到认识了几位熟知历史的朋友之后,我才对历史愈法重视起来。因为历史知识丰富的人总是更谦卑,看问题更透彻,对未来更有信心,写文章更是信手拈来,因为他们熟知过去,能够正视自身的渺小,总能一眼看破根由,很难被迷惑。这大概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吧。

这本探索古文明奥秘的《古文明地图》便是从文明发源之初开始,为小朋友们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人类的幼年和童年时期,游历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从衣食住行、文化风俗、发明与创造、交流与冲突方面展示当时的社会状况。

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繁复的史料堆积,《古文明地图》通过选取与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可以产生共鸣的角度,在儿童与世界史、文化史之间架起兴趣的桥梁。

不过,这种介绍方式非常考验父母的知识储备。对于我这个学渣来说,只能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读给孩子听,然而当孩子再进一步提问的时候,我就招架不住了。

之前读书会小组布置了一个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辩论的话题。虽然在新闻上经常会听到这两个国家的名字,但是具体要说他们的起源、争端,我还真是毫无概念。

为了帮忙做准备,我去网上搜索,查阅论文。可能真是不具备“历史脑”,这些来龙去脉简直就是天书,我完全被搞糊涂了。

碰巧在《古文明地图》中的《希伯来人》部分有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简短的介绍,这对理解两个国家争端的起源还真是帮了大忙。剩下的部分就任由孩子自己去准备去发挥了。

无意间我又发现了这本薄薄的小书的另一大优点,就是激发孩子的能动性,变兴趣为深度学习。历史的海洋那么深,没有哪一本书能保证一滴不漏全部介绍到位。而《古文明地图》归纳出来的知识点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比如古希腊的学者部分短短几行字,却透露出巨大的信息量。什么是哲学家,三位对我们影响很大的哲学家都有谁,他们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

虽然没有更进一步的介绍,但是孩子们如果生出疑问,便会自己主动去查找更多的信息,由点及面,从而衍射出各个时代的具体发展,逐渐织成一张大大的网。

如此学习历史,不再仅仅聚焦兴趣,也更有深度,断然不会生出“学历史有什么用”的牢骚了。

《古文明地图》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供了各个文明的地图,让小朋友们通过充满了文化生活气息的地图对历史有更直观的认识。不要小看这一幅幅可爱的小地图,知识含量一点也不比文字介绍少。

最为明显的是,很多文明的地图上都标注了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河流。早期人类首选的定居点靠近大江大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代埃及的尼罗河,古代希腊的阿谢洛舆斯河,古代罗马的多瑙河,还有卢瓦尔河和罗纳河,古代中国的长江和黄河,古代印度的印度河等更是对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孩子们不仅认识到大河文明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口号,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潜移默化的输入效果比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要好太多。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历史帮助我们回溯过去,有助于我们放眼未来和开阔想象,更培养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所以,就从《古文明地图》开始,让孩子们爱上历史吧!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四):人类文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古代不同地区人的生活什么样?这本书里都有

这本书的书名是《古文明地图》,我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的时候,孩子问我,“妈妈,文明是什么意思?” 我想了想,竟然说不上来,可见有些词汇看似常用常见,也感觉自己明白,但是想要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说清楚准确的内涵却是不容易做到的。

于是,我和孩子一起查了词典。那么词典上是怎么解释“文明”的意思呢?

原来“文明”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二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因为这个解释里面提到了“文化”,我们顺便也一起查了查“文化”的含义,没想到“文化”和“文明”最重要的意思居然是一样的,只是比“文明”多了一个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还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好了,了解清楚了文明的含义,那么对于这本《古文明地图》的书是讲什么的就很清楚了,它是一本关于古代文明,介绍古代文化的一本书,内容会涉及到文字、艺术、信仰、科技、生活习惯、发明创造、人群的融合与冲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那么接下来,孩子的问题是“古代指的是什么时间呢”?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古代史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到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一段时期。不过我们中国一般是将人类诞生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的古代史。这是一本关于世界文明的历史,那么大致涉及到的时间就是世界古代史的时间了。

我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那么从人类诞生至今,到底曾经出现过多少个文明呢?

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认为共分为26个文明:希腊文明、叙利亚文明、伊朗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米诺斯文明、苏美尔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安第四文明、墨西哥文明、育加丹文明、玛雅文明、拜占庭东正教文明、朝鲜文明、波利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奥托曼文明、斯巴达文明、游牧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

而德国史学家施本格勒则认为历史上出现过8个高级文明: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古典希腊罗马、伊斯兰、祆教、墨西哥、西方文明。

这本书里都介绍了哪些古代文明呢?

从目录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重点介绍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巴比伦、古代埃及、希伯来人、古希腊、古罗马、凯尔特人、维京人、古代中国、古代日本、古代印度和玛雅、阿兹特克还有印加文明。涉及到的地域包括现在的中东地区、非洲、欧洲、亚洲和南美洲。内容包括了古代人类的各种活动:捕鱼、纺织、狩猎、播种、牧羊、征战、宴会……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如建筑、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玩具、神明、传说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了解了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风俗、发明与创造、交流与冲突。

这本书名为《古文明地图》,说完了古代的时间,和文明的含义,接下来要说到的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了,那就是画在“地图”上的历史文化。整本书的色调非常的淡雅,细节丰富,就连每一页上面的边框都不相同,特别有设计感。插图作者丹妮拉·德·卢卡画的人物辨识度非常高,每个人物突出的大鼻子给古代故事增添了特别多的趣味,孩子很喜欢。

水作为人类生命之源,从人类诞生就是最重要的生存资源。早期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演进都是在地球上的重要河流流域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本书就沿着这些产生重要古代文明的河流开始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到尼罗河沿岸、多瑙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恒河流域等,作者讲述了每个区域文明的特色和生活习惯,孩子和我感受到了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差异和文化的丰富多彩,启迪了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

比如,讲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时候,图画上展现的是亚述国王的盛宴和贵族狩猎的场景,展示了早期人们制作陶器,挤奶,芦苇屋、空中花园和塔庙、汉谟拉比法典的样式,并且用非常美丽的巴比伦城墙的蓝色来画战车的示意图;讲到古埃及文明的时候,画出了古埃及的天空之神、动物神明、木乃伊的制作和文字,沿着尼罗河绘制了金字塔、牧羊人、河里的大船和沿岸的人们酿酒、摘葡萄、运水果、犁地、收割小麦、汲取河水、去集市、猎鸟、捕鱼等等场景。细节真是太丰富了。

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和我们中华文化非常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孩子一起读完这本书,我们不仅对古代文明有了非常形象的认识,而且也让我们对人类和中国过去的文化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好奇,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作用吧。

从这本书开始,去了解更多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古文明地图》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