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情西湖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31 02:4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爱情西湖读后感100字

  《爱情西湖》是一本由王旭烽著作,浙江摄影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3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情西湖》精选点评:

  ●非常喜欢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有新书就收了。不看作家的简介,就能知道一定出生于杭州。那种对杭州的爱刻在骨子里,融在文字里。

  ●别再把它跟茶人三部曲相提并论了好吗

  ●看着书名就有种亲切感。 十景十个爱情故事 都带些凄凄的忧伤感

  ●挑着看了五篇,实在看不下去了,可能我比较受不了这种意识流+臆想的小说吧,每一篇其实都是一个似有实无的故事,很不对我的口味……

  ●为了三潭印月,

  ●配着王旭烽老师的公开课看完小说,仿佛又回那多情天堂,杭州的美景与风物尽皆浓缩在十篇中篇小说中,浙派古琴、越剧、茶、佛教等等。其中,《雷峰夕照》里对历史真实的多重解读颇具启发性。最喜欢的莫过于最后一篇《三潭印月》,尤其男主罗哲修。

  《爱情西湖》读后感(一):爱是什么?

  不知道王旭烽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也不知道,是不是书中的故事和西湖十景那么相配,总之,她把它们串成了册子,并且发表了.

  这书读的很慢,不知道为什么,但快不了,因为几乎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似乎要把它吃进肚里一样.

  谈不上更喜欢哪一个故事,终归是别人的爱情.

  7月9日,结束了三潭印月之后,终于读完此书,自己却是一个人静默了很久.

  quot;永别了,一去不复返的幸福,但我沉静平和,因为我知道,在我死去的那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国西湖。"不得不说,初次读到和再次读到斯维洛夫的写在照片后面的话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他们是不是断袖没有关系,那个西湖泛舟的夜真的够美.

  《爱情西湖》读后感(二):爱会冷却,但不会消失。

  “世界并未因为发现任何真理而有所改变,人寄宿在痛苦之中,人寄宿在悲伤中”。书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可是,方慧子的死因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不再牵动我。

  最喜欢的还是邵小再。她说:“婚姻就是一杯茶,一个是茶叶,一个是水,得放在一个杯里才是茶水嘛”。她遇见了一个叫做曹建的男人,救了她的性命,可是这个男人还是最终背叛了她,和一个叫做清芳的女子在一起,他另清芳怀孕,却不肯和她结婚。当邵小再劝他们结婚的时,他问了一句:“你真的不再爱我了吗?”小再咽回眼泪回答:“不爱了".曹建愣了半天说:“好吧,等你结婚了,我就结婚.......”

  背叛后仍然有爱。也许不再浓烈,但是依然香气袭人。可是,觉得好悲凉,既然爱了,却不能尽到应有的忠诚,即使仍然在爱......这也许就是人性之一,喜新不忘旧。

  《爱情西湖》读后感(三):借此谈谈我钟爱的西湖之美

  

人在杭州,偶尔游走西湖,每次都不急不慢。读这本书也是这样。十个中篇小说,串联西湖的风物人情,其后应该都各自有深意。无奈本身才疏学浅,更何况还是只单身狗,要解出每个故事的深意恐怕还需要历练。这里,还是先就着书中的故事,谈谈我钟爱的西湖之美。

西湖其实原本是个很寻常的海湾,算是个泄湖,但是经过历朝历代的更迭,它最终成了一个“文化湖”,成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延续千年的互动产物。所以说西湖除了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和自然美相依相伴的人文之美。

人文美和自然美相依相伴,用传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观念。光从西湖十景来看,西湖景观的名字本身就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题名景观”文化传统。它们借助于文物古迹,或者自然风光,把观赏主题和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成为“自然与人的联合作品”。所以,用西湖十景来为故事命名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点。

赏西湖,赏的不止是山水,山水里有情志与思考,而这些都来源于人。

拿这本书里的故事来说,《断桥残雪》中的断桥对于许宣而言就不止是桥,因为断桥见证了他一生中的爱情,在小白离开之后,桥就成了他的寄托、希望,也是回忆和怀念。爱的过程与爱的结果,没有输赢,只是爱的过程比爱的结果更迷人。《双峰插云》中,对于泰安,北高峰是小米,南高峰就是梅涵。小米是青梅竹马,梅涵是一见钟情,想要选择其一,总是不尽完美。泰安选择得到他人的祝福就得不到内心的祝福,选择得到内心的祝福就无法得到他人的祝福。矛盾永远存在,人生的选择同时包含了得到与失去,从来没有完美。或者说完美只有一种,就是接受不完美。爱也是这样。即使西湖边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这两座山峰就在那里永远对峙着。

因为这种人类情感、哲思的栖息,西湖才能有了不同的味道。人性的善恶并存,人生的悲欢离合,人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迷失的苦恼等,很多在西湖边游荡的文人墨客都有把这些情感与思索留在西湖并且与西湖的风光合二为一,传到今天。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即使南屏晚钟曾经沉寂百年,但钟声还是敲响了,就算有一天现实世界中钟声没了,但是有心之人还是可以听到,因为美好的心灵总是在被美和善召唤。西湖就包含了很多经过历史沉淀的美和善的东西。它记录了历史上的风风雨雨,也在教给我们怎样去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

想想当年选择杭州,一半的情份就是这个湖了。

  《爱情西湖》读后感(四):爱情西湖丨跟茅盾文学奖大家学描写

  《爱情西湖》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以杭州西湖为背景,以历史上的"西湖十景"为标题,以十个系列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我仔细读了《柳浪闻莺》篇,实在是感叹于作者对于文字的精准把控,每一帧每一句都美得似画,但情节推进和冲突又蕴于描写中逐步铺陈开。可以说是文笔与故事俱佳。

#一天一句读书笔记

小剧透:男主工欲善,在好友郑杰及其夫人“小王”的撮合下,阴差阳错辗转于越剧戏团的两位角儿:垂髫和银心之间。工欲善心属垂髫,不料她既是戏痴又几近眼盲,为人近乎偏执,是个实打实的“戏疯子”。银心属意工欲善,但百般接近也只换来流水无情。

就当垂髫为了追梦远走北方,工欲善打算和银心过上世俗的小日子时,一向看上去“贤妻良母”的银心早已酝酿远走高飞,和二婚土大款奔赴美国。工欲善做的一出左拥右抱的好梦也烟消云散。

郑杰的夫人人称小王,生得小鸟依人。新婚不久,郑杰就让她从剧团花旦岗位上退下来,调到戏剧家协会,从此小姐成了丫头,打杂。工欲善的一些老师同学,往往通过这等途径,先把大众情人娶到手,再转为彻头彻尾的居家老婆。渐渐地,工欲善眼前就晃来晃去地漂浮着许多“小王”。

全篇称郑杰的夫人为“小王”,这样暗戳戳贬斥无主见家庭主妇和把她们推向深渊的无知男人,太有趣了。

垂髫把墨镜取了下来,工欲善看到一双熟悉的眼睛,长圆形的,像杏仁,非常黑,蒙着一团雾。睫毛警惕地抖动,仿佛已经开始为未来哀怨,但又不知哀怨什么。她的眼睛与她身上的其余一切背道而驰,她的神情越坚强有力,她的目光越哀婉无力,她的口气就越真假莫辨。

悲剧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单论描写似乎有点冗余,其实我觉得普通人写作没必要学这种绕绕弯弯的语言,但是就词汇的精准和情感来说,值得咂摸。

惊讶的人流就在她面前分开,好像她是一条劈波斩浪的人鱼,工欲善跟在她后面,心无旁骛地穿过了如织游人,两人一下子就掉进一片光辉灿烂之中。

这种描写很多人都会用,还是抄录一下吧。

他们靠着那株重瓣桃树,闭上双眼,光天化日下惊世骇俗地专心致志地狂吻起来。身边走来走去各色人等,有的好奇地看他们一会儿,有的起哄,桃花瓣飘到了他们的肩头,贴着他们的背,又滑落到地上。群莺乱啼,湖畔草地浓浓地发起酵来,一股股草香花香绕着他们,狂欢骤然降临,此前的绝望不过是前奏而已。

“此前的绝望不过是前奏而已”,铺垫得很好。

冬日阳光下,街头巷尾坐着,皮夹克敞着,胡子拉碴,西裤耷拉着腰身,松松挂在胯间,就像摇摇欲坠沾在嘴间的那根烟,架着二郎腿,腿上搁一把二胡,叽咕叽咕几下,调起音来。

王旭烽描写人物挺绝的。

因为落红太盛,如胭脂抹地,不但没有樱花落时的人生无常之叹,反倒有着强烈的盎然的喷薄的春意,仿佛随时就会一跃而弹起,红袖再舞。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找时间我会读一读,《爱情西湖》的描写实在是一绝,但有时候不免觉得太哀婉冗长了,冲淡了情节。若是想快速提高描述功底的,可以一学。

持续更新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情西湖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