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31 00:07: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锦集

  《水母与蜗牛》是一本由[美] 刘易斯·托马斯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元,页数:1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母与蜗牛》精选点评:

  ●第一篇给我印象深刻。

  ●同样,豆瓣显示的封面跟我买的不一样,我的是1997年11月1版

  ●还好

  ●科普。

  ●可爱疯了的小册子>//<

  ●怪可爱的这本书

  ●科学家对生命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角度有趣。其中有一些科普的记叙,要搞清楚有点累。翻译本身读起来不通畅。

  ●本书是《细胞生命的礼赞》之续集。很好的书,关于对生命的理解。尤其是他把细胞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把整个生物圈作为整体来理解。不过把整个生物圈-地球看做是一个大生命体的说法,是很好玩,我小时候也这么瞎想过,但是现在我还是觉得有点过了。书里面很多语言学的分析,读一两篇还成,读多了犯困,不过文章倒是都是极好的文章。

  ●赶不上第一辑的那本生命礼赞

  ●关于生物学的科普随笔,也有其它的,比如对标点符号的调侃。文笔诙谐。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一):一个生物学家眼中的世界

  作者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之后的短篇作品集。也是我的科学哲学启蒙书,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多并不那么科学或者哲学,但是能够激发我的无限遐想。

  如何实现几倍甚至几百倍的光速?未来战争的形式?集权和“自治”应当如何取舍?等等等等,这些看似和生物学无关的话题,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从他的专业角度出发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并构成了我的理论体系中很多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事实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一系列的科学小品,所以完全从娱乐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效果也是很好的。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二):这是一本让我迷离许久的好书

  首先,就是易读好懂。再者就是薄……

  当然书里的内容也是全新的思想,虽然我看过很久了但是还是觉着里面的思想和看法很新潮。比如,作者提出应当把人体看做是一团混合在一起的生态系统,类似一个水沟或者一块林间青苔丛生的倒木。这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与外界的作用和内部各个生物聚落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反衬出人体的各个机能和特征。

  早在高中读过此书后,偶迷离许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一般看不到的潜在规律,更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手法给你揭示了世间万物那纷繁表面下的潜在规律。

  当然,作者还有个第二辑,我不推荐,那里面描述作者主观想法太多。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三):科普的艺术

  把科普文章寫得能夠賣錢,是一種技術——這個技術也有高下之分,前幾日看到小時候很著迷的那些“大自然未解之謎”系列又光鮮地重印擺上科普類的書架,不禁感慨這么多年國人的科學素養怎么沒一點長進——但能夠把科普文章寫得像散文或小說一樣引人入勝,讓人讀後回味無窮的,那就是一門藝術了。劉易斯·托馬斯可以說是這方面的“藝術家”了。當初在學院圖書分館翻到一本愛因斯坦的回憶錄的時候,感嘆這顆大腦里的思想真的是我們普通人難以理解的,這不像一本回憶錄,根本就是一本哲學書嘛。可能是宗教的原因,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對哲學的思索和嚴謹的邏輯分析是我們目前的教育方式所不能提供的,對於那些有志于探索學術的人來說,只能夠自己修煉了。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四):我看到的是另外一个版本的

  很多年以前看过这本书,大部分内容不记得了,有一个细节记得说是有个司机出车祸死亡时的一些情形,虽然有东西穿过了他的身体,但在最后死去的时候他的表情平和似乎没有那么痛苦。

  可能由于剧烈的痛苦,大脑已经得到足够的刺激,分泌除了足够的内啡肽,让他“快乐”的死去。死亡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记得高中上生物课对于生命的定义是:生命是蛋白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对这个定义我觉得乏善可陈。难道生命仅仅意味着蛋白质的存在么?为了遗传物质包含信息的一步一步向下传递,所有生物繁衍生息,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信息传递下去有没有终点,终点意味着什么,他们又是怎样排列组合的呢?好多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思考,尽管我们不一定能找出答案。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五):水母与蜗牛

  小小的水母美丢莎寄生在那不勒斯湾的一种海生活蛞蝓的体表上,两种生物互相依存。在生活的不同阶段,两者交换着捕食者和猎物的位置。 这是怎样纠缠不清的自我!“想想这些活物,让我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它们没有使我想起任何曾经见过的事。真的没有。这样的生活轮回,我从没听说过。这些东西是稀奇古怪的。没错儿,就是奇特。而与此同时,如同一个朦胧记得的梦,它们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整个地球。”

  小小的水母美丢莎寄生在那不勒斯湾的一种海生活蛞蝓的体表上,两种生物互相依存。在生活的不同阶段,两者交换着捕食者和猎物的位置。 这是怎样纠缠不清的自我!“想想这些活物,让我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它们没有使我想起任何曾经见过的事。真的没有。这样的生活轮回,我从没听说过。这些东西是稀奇古怪的。没错儿,就是奇特。而与此同时,如同一个朦胧记得的梦,它们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整个地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水母与蜗牛》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