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发展史略》是一本由南怀瑾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精选点评:
●讲道教史三句话不离佛教,也真够偏心的。
●对吕洞宾评价之高……
●不能称之为史略。看看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本书只是一个通俗的介绍而已,泛泛而论,而且包含不少有点夸张的个人评述,算不上是严谨的历史作品。书末引用资料说中国有几千万道士。虽然是不同时间的统计,感觉还是道教协会编著的《中国道教》说有25000余道士比较可信。
●道教与道家
●引用的东西太多,自己的东西太少
●南老述著经典,扼要精微,把握道教主要发展历史,其间有关道教中诸位著名人物讲述让人印象深刻,值得一读。
●很久以前读的,封面与豆瓣显示的不同
●是冲着南怀瑾的名字进来的,失望的出去了。感觉先生可能谈领悟更胜一筹。编年体的历史真的不是几段文言文加上一段白话文的样子。我居然也耐着性子看完了几页的文言文摘选,fo了。
●话说宗教史自己一直是忽略的= =
●想要对道教的发展有一个整体了解的,适合读这本书。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读后感(一):全局性了解的善本
简要概述了道家的兴起、传播、变迁、衰落和近现代的发展,然因为讲演稿,故逻辑性不是很强,详简不是很合理,许多地方任意挥墨,有些地方却论述的不够到位,但仍是了解道家历史的很不错的入门书籍,读罢可对教派的发展有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内中许多细节的论述也可解释原来的很多疑惑,尤其是一些冷僻的教派和人物等。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读后感(二):不要遗忘传统文化
读完全书还是感慨我国道教的现状。道教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固然还谈不上是先进文化,但传统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也具有相当的意义。道教自文化大革命以来确实跌入谷底,至今虽有复苏,但其速度之慢只能仰望各大宗教。
南怀瑾说的好"儒家是粮店,佛家是百货店,道教是药店。",观现在的道士,有病不能愈而入道修养者十之二三,人生失意而隐遁者又十之二三,余下大多为道士世家,真正有志发扬、研究道教的人以趋为零。贫道亦是事业失败才决心皈依道教,观道教现状甚是堪忧,道教学说鲜有道众识得,如此何谈发扬。
本书所述虽未概略,但足矣看到自古及今,道教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盖为宗教之故,于教材中并无提及,由此众人皆知道教为我国本土宗教,每有所提及皆亲而誉之,然知道教者比之知佛教者恐十之无一,实在可叹可叹!
今道教发展实是艰难,望善信多多支持,福生无量天尊。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读后感(三):读后感
史略是也。自身知识匮乏,读来乐趣大减,来日可重读。
自以为本性近道家,一切宗教皆失自然,一旦谓之教,必做它用。自我修行,可道可佛,无依无靠无相无形无法无为。
谈论抑或评价,常置于历史语境,而历史究竟为何?无论外部世界,还是自身个人,一直对历史有所排斥,过去的已散做尘埃,念及往事也总是茫茫然。从何时起,或从始至今,不善记忆,不存历史,尤其是名字和时间最不上心,很早既有所感,聚会时谈及旧闻,唯我毫无所知,甚有怀疑当时自己是否在场,为何记忆里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我的记忆太少太淡,也不太有其他人在场,而我也不常在群体的记忆里加深自己,如此旧事如新闻,十年感情也谈不上老友,你的记忆中有我, 而我怀疑自己是否在一份共同的记忆里存在过,自己少有的回忆生生在集体历史中错愕出来。
或许是二十几年此番脱节,如今读及历史总多些感怀。最近也开始把自己置身于时空当中,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重新思考自己在这时空中的一熄生命。
个人如果完全从时间和空间中脱节,活脱脱一具身体和一些念想,无所谓历史,无所谓来时,谈不上交流,也谈不上情感,可否算作活过。而一切尝试终是枉然,此番记录又算作何物。毕竟未曾刻意过, 还算有些慰藉。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读后感(四):略思
本书内容多为南怀瑾先生的演讲稿及论稿,在整体的逻辑上比较的随性,较多的地方是对各历史时期道教人物及事件进行的点评。但作为道教的入门书籍来说还是比较简明扼要的。大抵可以去了解各时期道家形成及发展的情况。通书有大量引用对相关历史时期内道教形成的代表人物的原文描述,且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些引用的古文原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阅读起来方能读懂。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历经了众多的演变与发展,唐及以前的道教人物或方士或者道家纯真,相对来说在政宗融合上要单纯的多。宋朝时候道教开始依附皇帝权力,在此基础上,道教的崛起更多是依靠了政治的因素,皇帝迷恋长生不老之术,同时宋朝时候为了平复国内民怨,树立皇帝权威,不乏有道家之人怂恿皇帝以宗教神秘来作为统治手段。同时在道家学派及道教发展的过程当中,佛家思想也开始慢慢的去触摸政治的手臂,并融合儒道思想去本土化。此后,道家思想上也开始融合儒释道的精仪,相比早期道教更加的多元化。想想,但凡宗教最后能够发展壮大,最终都依附了政治因素,但也限制了宗教的自由发展,皇家宗室可以自由去控制宗教发展的方向,同时因为牵扯到了利益因素进行,宗教的整个核心可能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总体来说,此书对于道教发展的描述较为浅显,对于一些历史时期道教的深入论述不够(当然也因为成书性质的原因)。但作为了解道教的入门读物也是可以选择的。中国的几部古典名著也掺杂了很多宗教的味道,西游记、封神榜,细细读之,别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