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是一本由戴望舒著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页数: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巷》精选点评:
●前段时间在语文课上学了雨巷,被它浪漫到窒息的气息迷住了,再看雨巷诗人的其他作品,竟生出无出其右的感叹。
●我们也许逃不过这样的荒诞:阅读极其泛滥又极其荒凉。文化极其壅塞又极其贫乏
●太矫情了
●表示看不懂所谓的诗句。解读还蛮好懂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十三岁时候就抽风买这样的书。。。
●我很爱这首诗,语言与构思之美自然不必细说,只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安静的去读就好
●深沉又跃动的绝望还有美,还有对诗的想法,西化又古典,简直是奇迹啊。要是哪天能从十四行诗读出这样的感觉,我就能再读诗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走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雨巷》读后感(一):重读
这是高中课文,当时上课的时候老师几节课就过去了,后来要求背诵也是咿咿呀呀背了,当时只觉得作者有点矫情,一点思绪就要写这么多回环往复的废话,甚是不解不解不解啊!
最近为了准备讲课重新读了这篇课文,一瞬间画面感浮现,作者低头走过悠长的青街小巷细雨飘浮,避难松江茫茫前路…丁香香味若隐若现终归于消散。
我想若是过几年之后再去读雨巷也许另有一番兴致。
所谓经典大概是不同时候读会有不同的感同身受的感触。
《雨巷》读后感(二):只是谈一谈雨巷这首诗
什么人才会喜欢雨巷呢? 我初读倒是想不通,为什么结着愁怨,会很美?
但我现在慢慢领会到一点点那种心境了。
放学后我绕远路去了那条人迹罕至的小路。慢慢走了很久。
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什么,结着愁怨的姑娘。之前一直觉得,一个人结着愁怨的时候美不美,是要看脸的,我的脸恰好属于那种,一定要笑起来才会有某一个瞬间看出美感的类型。
不过,既然没有人看到,就让我以丁香般的愁怨的心情,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小路上走一回吧。
为什么愁怨是丁香?哦,那个姑娘,我懂了你了。丁香是最干净的,愁怨也是最干净。愁怨,有未尝没有渴望。就像《The A Team》里面唱到:Covered in white, close eyes, and hoping for a better life. 明明是在唱着很肮脏的东西,可那人的歌声那么干净,他们的悲伤也那么干净,很轻,触到心灵的那一刻又很重。
“她……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为何说“彳亍“,字典上给出”彳亍“的解释是慢慢地走,我却嫌这个解释太单薄。彳亍,不就是在这世上心怀渴望却不得不麻木地走着吗?
其实那里没有什么姑娘,那里有雨。那个姑娘,就是由雨而生的啊。你看见小刺一样的雨飘洒在空中,它们在你心中幻化作了一个姑娘,等到你的幻想结束了,目光所及之处,又只有雨了。
那个姑娘,就是你自己的心灵啊,怀着纯真热烈的愿望,却在现世中太弱小,太无力了,只能在雨中麻木地行走。你希望有人和你一样,爱着这个世界,同时也品尝着它带来的苦涩,品尝着因为自己的弱小,无力改变现世中一些东西,而带来的苦涩。这样她才会懂你,既懂你的渴望,也懂你的哀愁。你所憧憬的人,她不是那些冷漠的,没有信仰的人。也不是那些强大的,不可被摧毁的人。她只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雨巷》读后感(三):浅析《雨巷》‖写给当下的自己
有人认为诗中独自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的“姑娘”实际上就是“我”,是诗人本人当下的现实写照。诗人将当时昏暗窒闷的社会暗喻为弥长狭窄的“雨巷”,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事实上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投影,此刻孑然在雨中撑着油纸伞,惝恍迷离,仿佛在朦胧细雨中见到一个姑娘,“冷漠,凄清,又惆怅”地彷徨其间,浑身透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一样的芬芳,以及一样的忧愁。这个似自非已的丁香姑娘撑着丝丝愁雨,踏着零落满地的凄寂静默地走近自己,晦黯的双眸向自己投出太息般的目光,那一瞬的二人对望,看到的,难道不就是她眼里倒映出的他自己?凄婉,迷茫,她像梦般的朦胧,像梦一般不真实地从身边飘然远去,走到了巷尾不堪一击的颓圮篱墙处,始消没在自己被雨水弄浊的视线里。暗巷里雨还在下,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身影,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揣着希望,盼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此飘过。其实,巷里哪有什么丁香一样的姑娘,她,不过只是那一位正在雨中哀怨的自己罢了。 另一方面,“姑娘”也可以纯粹是一位年轻女性,是作者在孤独落魄时瑟缩在幽暗一隅之际所邂逅相遇的女子。当他独自一人在这窄长幽深的阴湿空间里内心踟蹰惆怅时,这个同样与自己撑着一把带有怀旧气息的油纸伞的女子,正隔着霏霏细雨往自己步来。这是一个像一枝丁香一样的姑娘,淡雅的绝色中溢散着忧愁的芬芳,是多么的楚楚动人,见者犹怜。她的独特气质立马吸引住了同是抑郁寡欢的他,使他莫名想要去亲近她,细致地剖开她凄婉的花瓣。然而与这位似梦般缥缈的女子的相遇,二者之间却隐透着冷冰的隔阂,那是一种无从企及的颓丧感觉。他想了解她,可却无从接触这枝只可远观不可狎玩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而她,对着眼前这位默默不语,看起来仿佛肩负着那不可承受之轻的绵雨的他,给予她的感觉竟是这个陌生人,必定是个着与自己境遇不能再更相似的天涯沦落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一男一女,恰巧地在这烟雨蒙蒙中,幽深小巷里碰上彼此,均看出了对方眼里黯然中遮不住的切盼,可却竟然如此可笑的,不知所措。小心翼翼又匆匆忙忙地,他和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将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往藏在各自单薄的油纸伞,即使心知肚明彼此的故事在脆弱的庇护下,随时都会在可能会变厉的盘陀大雨下被击溃,一发不可收拾。惘然的二人只默默撑着伞往着相对的方向踽踽前行,直到交接点处,两人目光相投,她静默地走近,他的眼光捕获了一抹稍瞬即逝的幽怨,两人就此擦肩别过。她从他身上取走了失望,而自己留给他的,不过是太息般的一瞥。在雨的哀曲里,她的馥郁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