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债券投资实战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1-30 00:14: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债券投资实战读后感精选

  《债券投资实战》是一本由龙红亮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44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2018-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债券投资实战》精选点评:

  ●作者水平还行

  ●略读一遍

  ●(狗头

  ●有所得,关于中国债券市场了解了更多。但读这种书,真是一种自我折磨。债券受益率曲线和债券估值两章,几乎一点也看不懂。

  ●适合刚入行的新手,给半路出家的我补充一些细节

  ●比较实用的书,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还是需要自己课外补充,才能更好地去理解。

  ●债券入门书,介绍得比较全。关于收益率曲线,债券估值,债券类产品估值那些章节,不大懂,以后要是碰到再深入消化把。外国几个大师:分析宏观,预测市场,就是浪费时间。如果宏观不可知,那就把所有时间放在分析单家公司跟单个机会上。

  ●适合入门,说的挺详细的,基本知识点都有案例配套理解。20190328

  ●每一个债券人都该读一读的书,虽然里面的内容我似乎都已经掌握了,但是经过作者完整的讲述一遍后,觉得自己并没有融会贯通,知识是碎片化的。作者将整个债券日常交易投资体系完整讲述一遍,十分有价值。

  ●正如书名所言,本书专注在“实战”,对于中国大陆固定收益的结构与主要投资品种(ABS、城投债、可转债可交债)及相关衍生品做了细致的介绍,并对于债券投资中的估值、税收、评级、监管、杠杆等环节做了解释,以前有所了解,但没有体系感,本书读完对于大陆债券市场能有全景式的了解。最后对于债券的投资研究与交易进行了框架性介绍,但是作者强调实践、验证与修正,因此写得比较简单,可以看做是对债券研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提示,侧重在基本面、政策面,对于因子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则提及较少,但本来市场就在不断变化,且各家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展开写可能就不是几百页的篇幅了,作者还是转引了几处令人眼前一亮的角度的。

  《债券投资实战》读后感(一):全书思维导图

  张继强五一公众号推荐。

  长期看基本面,中期看政策面,中短期看资金面,短期看技术面

  “投资大师芒格也持类似观点。他曾经说:“对宏观因素持不可知论更加有效。假如你是一个对宏观因素持不可知论的人,那么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分析单家公司和单个机会上吧,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只有你承认你可能会犯错,才能防止你不会因为某一次的判断失误导致把过去所有的业绩一把抹去。活下来最重要,活下来才有机会,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及自己的偏见与执着,而葬送过去所有的业绩。”

  《债券投资实战》读后感(二):金融业必读书单丨《债券投资实战》固收投资经理的实践指南

  在投行部门工作,债券承销是基础业务之一,客户营销、尽职调查、注册发行、存续期信息披露等,还是比较熟悉的。而对于债券市场的另一面——投资端的实务,则了解甚少。

  一直以来,我和同事们都想补上这一块短板。期待能从投资机构的角度看待一只债券,也会对整个债券市场有更全面的把握。

  感谢龙红亮博士的《债券投资实战》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与市面上的主要债券投资书籍偏重于纯理论或政策法规不同,作者将多年固收证券投资经验做了系统梳理,对国内债券产品全貌进行了介绍,并剖析了业务操作要点,满纸都是实务干货。书中还辅以大量全彩图表、业务实例进行讲解,我阅读中每每豁然开朗,深感作者的专业与用心。

【阅读分享】

  1.债券交易以到期收益率成交,讨价还价的就是到期收益率(YTM)。经纪商报价样例为:

  买入 Bid 170215 5.01 2000(万)

  卖出 Ofr 170215 4.99 3000(万)

  买卖之间的点差有2bp。此时,若买方急于拿券,可以按4.99%成交,称为Taken;若卖方急于出售,按5.01%成交,称为Given;若双方相互僵持,以中间价格5.00%成交,称为Trade。

  2.在实践中,投资经理需要心算,收益率每变动1个基点或几个基点,自己的头寸估值盈亏和买卖盈亏,才能快速决策。速算主要依靠久期和凸性进行。

  3.利用骑乘效应赚取资本利得。例如你买入一只剩余期限2年的国家开发银行债A,到期收益率4.08%。如果选择持有1年后,卖出国家开发银行债A,则可以按照收益率曲线上1年期的国家开发银行债到期收益率3.68%卖出(假设债券收益率曲线不变)。这样不仅获得持有期间的收益率,还有卖出时赚取的资本利得。这是债券交易的一个常见策略,投资者常利用骑乘效应,不断实现资产轮动,从而提升投资收益率。

  4.城投债投资,需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进行分析。地方政府的财政数据,在各地财政局官网均有披露。一个更好的数据获取方式是查阅当地政府城投平台的评级报告,里面有对地方财政数据的详细分析。

  5.信用风险资本占用对收益率的影响。

  例如你买入一只信用债“18京热力SCP001”,剩余期限198天,成交收益率为4.85%,面值为100元。

  该债券为工商企业信用债,信用风险资本占用100%,假设投资人是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按照8%执行,净资本回报率(ROE)是15%,

  则损失收益=100 x 100% x 8% x 15%=1.2%

  经信用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4.85%-1.2%=3.65%

  换言之,投资于“18京热力SCP001”的4.85%的收益率,相当于投资了剩余期限198天的3.65%的利率债(不考虑税收优惠)。而对于资管产品户,由于没有风险资本占用,则无需考虑信用风险资本占用。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对于一笔收益率略高于基准的非标业务,为什么银行金融市场部常常没意愿投资了(因需要考虑资本占用收益损失、流动性、客户信用风险判断等)。

【个人微信公众号】

  生而远行(shengeryuanxing),金融投资类图书评论、从业随笔,欢迎订阅和交流。原文链接

微信公众号:生而远行(shengeryuanxing)

  《债券投资实战》读后感(三):债券逻辑

  

债券投资实战这本书是2019年10月出版的。做下笔记。目前是最全的,不过针对一级市场的多,其实一级市场都没问题了,二级更没啥问题了。

技术指标:债券价格分解

贴现债:应计利息,即投资人应收到而发行人尚未支付的累计票息收入的计提。

分期付息债券和贴现债应计利息计算:如图

债券市场的成交价格,随时变动,变动的部分,为债券的净价。

净价=结算价格(全价)-应计利息

平常说债券价格波动,就是指净价的波动。

到期收益率(YTM yield-to-maturity)计算:

到期收益率指:持有这只债券至到期时,期间所能获得的年化收益率。交割时,以到期收益率计算债券净价及全价。

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之间关系

到期收益率是这样一个内部收益率(IRR),使得这只债券所有的未来现金流根据到期收益率进行贴现,恰好等于债券当前的成交全价。

PS:1债券价格(全价或净价)与到期收益率反比。P高y低。

2、债券价格P是到期收益率y多项式函数(负次方):p=f(y)

3、由债券全价计算到期收益率,通过试错法

4、债券价格p与到期收益率y的图。

公式和图表太多了,就重点看下可交换债和可转债

可交换债:上市公司股东抵押其持有的股票给托管机构发行的公司债券,债券持有人可以在约定的转股期内按照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件用所持有的的债券换取发债人抵押的上市公司股票。可交换债中可转换的股票是由发行人所持有的存量股票,可交换债发行不影响存量股票规模。可交换债分公募和私募两种方式。

条款设计:

1、转股条款

2、赎回条款

①到期赎回条款

②有条件赎回条款

③下修条款

④回售条款

可转债:和可交换债类似,区别在于

1、可交换债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股东,是对存量股票的转移,不存在股权稀释效应,而可转债发行人是上市公司本身,转股时增减股票流通量,存在股权稀释效应。

2、可转债发行人有比较强的转股意愿(说白了就是不想还钱,新增发股票),而可交换债发行人的转股意愿不明,因人而异。

3、可交换债的条款设计更为丰富,而可转债的条款比较标准化。

可转债发行利率通常采用固定利率或累进利率方式。对于累进利率方式,每年的票面利率会逐渐上浮。

通过指标看价值

转股溢价率:

对于每百元面值的可转债(可交换债),根据募集说明书中约定,

可转换股数=100/转股价

转股价值=可转换股数*正股价格

将转股价值与当前可转债(可交换债)市值(全价)做比较,

债股价值>当前市场价格,转股

转债溢价=可转债(可交换债)市价-转股价值

转股溢价率=可转债(可交换债)市价/转股价值-1=转股溢价/转股价值*100%

一只可转债(可交换债)在转股期间,转股溢价率肯定为正。如果负,立即进行转股就有无风险套利收益,会推高债的价格,使得转股溢价为0或者为正。如果还没未到转股期,转股溢价为负也完全正常。

纯债溢价率

假设这只可转债(可交换债)是一只纯债,不含转股条款,则对应的债券价值为多少?

可转债(可交换债)市价≥纯债价值

纯债溢价=可转债(可交换债)市价-纯债价值

纯债产溢价率=可转债(可交换债)市价/纯债价值-1

纯债价值难以计算。简单方法是,在发行人发行的所有存量纯债中,找一直剩余期限与债(可交换债)接近的,使用这只纯债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出可转债(可交换债)所对应的纯债价值。

在转股前:可转债(可交换债)市价≥纯债价值

在转股期后:可转债(可交换债)市价≥max(转股价值,纯债价值)

在转股期间,转股溢价率越高,正股价格低迷。转股溢价率越低,正股价格上涨越容易带动可转债(可交换债)价格上涨。

在转股期,纯债溢价率越高,说明可转债(可交换债)受到的低价保护越低,安全边际越小;

纯债溢价率越低,可转债(可交换债)受到的底价保护(不会跌破纯债价值)越强,安全边际越大。

低纯债溢价率+低转股溢价率 理想组合。

估值模型:

发行人或投资人是否选择行权,何时行权,都与标的的股票价格具体走势路径有关系,从而影响其估值。最有效估值方式,使用蒙特卡罗模型。

估值主流方法:

1、成本法

①买入成本法②摊余成本法

2、第三方估值法

①中债估值②中证估值③上清所估值

3、内部模型法

影响债券市场的四个因素,其实个人觉得和票差不多的。从大到小排列

基本面>政策面>资金>技术面

宏观再刷一遍

1、基本面:GDP,CPPI,PPI,PMI,利率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

2、政策面:

①货币政策

货币公用量M;央行资产负债表,央行工具箱(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OM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再贷款再贴现),央行双支柱调控框架(从货币政策为主转向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想结合的双支柱)

②财政政策

3、资金面

①超储率

②财政缴税及投放

4、技术面

龙老师给了一些自己的交易经验

①市场短期的未来走势是不确定的。

不要预测市场,尤其是不要根据预测来做交易

你的判断可能是错的

②不要追求赢的次数,要追求赢的质量

学会止损

③保持宏观层面的收益和正期望值

一笔交易的对错,不取决于自身,而取决于其在整个交易策略体系中的意义

不能仅仅以结果来反推交易决策是否正确。

继续努力消化,作为进退两全的配置,还是需要了解的。

  《债券投资实战》读后感(四):债券投资实战

  2017年年末,中国直接金融规模占社会融资总存量规模的比例仅为15%左右。

  2018年7月,债券余额达80.5万亿元。公司债券发行对象过于集中于金融机构,2/3左右的债券由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保险、券商、基金等非银行机构资金占比较小。

  市场上所说的城投债,很大部分都是以企业债为主。由于企业债发行人在发行企业债时,必须要有配套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这与发改委的职能相重叠,因此发改委作为企业债发行的主管单位有其历史因素。

  铁道债具有政府信用,信用风险资本只占20%,且投资铁道债所得的利息收入减半征收所得税。

  中央政府对地方债的管理方式是限额管理:每年对各省通过地方债举债资金设置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和增量管理,在化解地方债务的同时,防止地方债务失控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跨市场的国债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和柜台市场均有托管。客户可以根据需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之间进行转托管,转托管一般需要2~3个工作日。

  一只债券发行时采用跨市场托管,主要是为了方便在交易所市场进行质押融资。由于交易所质押式回购采用中央交易对手集中撮合竞价的交易模式,使用高信用等级、高流动性和高质押率的利率债、地方政府债以及企业债进行质押融资,因此非常方便。

  作为准利率债,地方政府债和铁道债在信用风险权重上都享受一定优惠,只按照20%进行占用。

  次级债在企业的清偿顺序上低于普通债券和永续债。

  企业之所以会热衷于发行永续债,就是因为永续债这种类权益的债务工具,可以在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权益工具,而不作为负债。这样既能获得资金,又不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短端看资金,长短看预期。”短端利率受资金面松紧程度即货币市场利率影响较大,而长端利率则更多反映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通胀及利率走势的预期。

  很多债券投资者就是利用骑乘效应(随着剩余期限的减少,卖出时的收益率明显比买入时的收益率更低,参考收益率曲线上从2年到1年的收益率快速下行),不断买入新的债券,并在持有一段时间后再以更低的收益率卖出,实现资产轮动,从而提升投资收益率。

  所有成本法都隐含着一个假设:买入的债券持有至到期。一个债券组合,如果大部分的持仓债券都可以持有至到期,或者能够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么使用成本法是合理的。或者说,负债端如果是长期稳定资金,那么使用成本法是合理的,不用考虑债券市值的波动。如果负债来源不稳定,需要频繁操作投资组合,那么使用成本法,就会与实际的投资收益差距较大。

  第三方估值法:对于有活跃成交的债券,主要采用市场成交价格;对于没有活跃成交的债券,主要通过收益率曲线进行内部模型定价。

  货币基金之所以允许使用摊余成本法,是由于其投资标的有严格的限制,基本以流动性工具为主。

  纯债型公募基金必须按照市值法进行估值:对于银行间的债券,采用中债登估值;对于交易所的债券,使用中证登的估值。对于双托管的债券的估值,采用其所在的交易场所分别估值,每日日终的估值结果在单位净值中体现。

  DRXXX(如001)指的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之间发生的、以利率债作为质押券的质押式回购品种。央行通过对DR系列的回购利率基准的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央行对利率走廊的有效管控。DR的利率波动率更小,而R的利率跟随市场波动较大。

  在利率互换中,收取固定利率的一方为利率的多头,但市场利率下行时获取收益;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为利率的空头,当市场利率上行时获取收益。我们称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为支付一笔利率互换(pay IRS);收取固定利率的一方为收取一笔利率互换(receive IRS)。

  中国版的CDS借鉴了美国的前车之鉴,CDS买方一定要有对应的基础资产,以证明自己确实是为了风险对冲需要,而不是纯粹的市场投机。

  债券市场的分析,长期看基本面,中期看政策面,中短期看资金面,短期看技术面。越长期的影响因素,影响越深远,但反映效果也越慢;反之,越短期的影响,因素影响越小,但反映效果也越迅速。

  在经济的基本面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经济的增长情况是决定利率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1975年,美国的Gordon提出了核心CPI的概念,将食品和能源这两项从CPI计算中剔除,以反映价格上涨的长期趋势。我国官方并未明确界定核心CPI。

  以紧盯通货膨胀率为锚的货币政策的最大缺陷在于:其一,忽略了金融周期对经济稳定的重大影响;判断金融周期的两个核心指标是广义信贷和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而CPI无法及时或如实反映这两个核心指标。其二,忽略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共振,可能导致自我强化的顺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

  在财政方面,每年的1、4、7、10月财政存款增加较多,因为是财政缴税的重点月份。而每年的12月财政减少较为明显,因为年底财政突击投放现象比较严重。

  某一笔具体的交易的有效性,不能根据这笔交易本身来衡量,而要放在整个交易策略体系中去评价其有效性。这就如同数学中的最优解,局部最优未必全部最优。每一笔交易,一定要放在整个交易体系中去理解。

  一笔交易的对错,不取决于自身,而取决于其在整个交易策略体系中的意义。

  不能仅仅以结果来反推交易决策是否正确。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债券投资实战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