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29 02:27: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100字

  《游戏中的科学》是一本由(德)普雷斯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4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戏中的科学》精选点评:

  ●小朋友家的书,被我们翻到要烂了^_^超喜欢。

  ●非常适合小孩子读。

  ●这本书一直在我的书柜里放着。

  ●爸爸说我动手能力差,一点都没错。

  ●科普读物孩时抓起

  ●给我儿子预备的,希望他会喜欢。 我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学习学习

  ●适合小朋友读,喜欢的科普书

  ●我也想有人和我一起玩

  ●里面的游戏都不错,证据就是我家现在也随时有可能到处都变成实验室。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一):好书

  要是我小时候有本那样的书该多好!

  我给我小外甥买了一本。也不知道现在的小孩是不是喜欢了。

  里面是一个个的小实验,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但是现象比较神奇。

  在七八十年代里,科普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现在的电子游戏

  差不多,可惜没有这么好的指导书。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流逝在

  玻璃弹珠和追逐游戏中了。。。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二):好书

  点燃一支蜡烛,让它燃烧片刻,然后再把它吹灭。烛心冒出白色的烟雾。你在蒸汽上方划着一根火柴,一股火苗会立即冲入烛心,重新点燃蜡烛。

  蜡烛吹灭后,其中的蜡质还保持极高的温度,所以才以烟雾的形式散发出来。这股烟雾是可燃的,一有明火即可立即燃烧。这个试验表明,固体物质的表面,在氧气下燃烧之前,会保持气状

  看看这些实验,非常的简单容易实现,去能体现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知道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三):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一段永远难忘的记忆

  我已经记不清我拥有的那本《游戏中的科学》是什么年代、什么版本的了,我甚至连书的名字都记不清,只隐约记得那是大约十五年前,父亲送给我的礼物。这本书陪伴我读过了小学和初中的漫长时光,在家里一个一个实践书中的“游戏”是我最大的乐趣。

  后来搬家,从山西到北京,很多东西都丢了,其中包括这本书,但做“游戏”的习惯却被我保留了下来,上高中以后,还喜欢在家里做各种化学实验,虽然最后学习了人文学科,但这样的经历永远都是难忘的记忆。

  前一阵在报纸上无意中看到关于这书的介绍,马上去卓越买了一本,随手翻看,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日子……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四):每个人革自己的命吧!

  从中学一直到大学,学了10年英语,可能开口仍然困难。

  这是语法大于口语的应试教育产生的恶果。法的功能,就在约束。

  语言很容易获得验证。物理化学呢?

  本书400多个小游戏,都和周边生活相关,游戏简单得随时可以动手一试,可是科学原理和曾经所学怎么联系不起来呢。

  现在的学校,只会指挥家长买教辅,请一对一,该推荐的书不推荐。我们受害就算了,二三十年过去了,状况好像还是没多大改变。

  语言科学都不过关,我还眼见小学的老师,在学生作业本后谈论“班风”,一群儿童,有什么“班风”可谈,真是左到骨髓。

  我们当初受的教育比现在更惨不忍睹,孩子呢,也是迟早都要交到社会上去的。自我成长之后,还不是可以独立思考。

  所以不怪社会,每个人革自己的命吧。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五):在游戏中明白差距

  在游戏中明白差距——《游戏中的科学》读书笔记

  太阳当空的时候,大树下面的阴影和树叶间隙的形状往往不一样,它们是圆形的光圈,这样的现象,注意到过吗?

  想一个简单的办法来测试是否有微小的电流,哪怕小到只是铜丝和锌丝插入土豆产生的电流。想到过用人人都有的耳塞吗?用耳塞来听那些吱吱作响的电流。

  用三根铅笔芯,一个火柴盒,一个电池,一个耳机,几段电线,想到过用它们来做一个简易电话吗?

  用经过磨擦的塑料调羹接近自来水流,水流拐弯了。注意到过这样的现象,想到这是是静电引起的吗?

  简单的两枚大头针和一些泡沫塑料,就可以做成水里漂浮的亲嘴鸭,只要将大头针磁化一下就可以。这样的玩具,想到过吗?

  在海边滚动圆盘,可以滚动很远很远,想到过这不是偶然的,想过是为什么吗?

  想过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金属受热膨胀吗?用家里都找的到的东西。比如酒瓶、铝制毛线针、蜡烛和大头针。

  想过纸锅烧水并不会坏吗?

  水里漂浮着一块冰块,你要用一根线把它钓起来,想得到应该怎么办吗?有盐可以使用。

  把水龙头开得很小,让它流淌出细细的水流,然后用手指挡在下面5厘米的地方:水流中出现了波纹,而将手慢慢上抬的过程中,波纹逐渐变成了很多小水球,直到最后形成了一条珍珠链。应该是所有人都看到过也注意到过的现象了吧,可是想过原因吗?

  取一个小玻璃酒杯,注满水到边缘,在水面靠近边缘处放一个小软木片。继续加水,你想到过小木片会移向水中央吗?

  想过用一根针来验证水的表面张力吗?如果想到了,那么怎么把针放进水中,可以使成功率提高呢?

  并排喷出的细水柱(比如家里的淋浴头),用手指在几个喷出孔上面划过:水流合并起来,好像是扭在了一起。想到过这不是偶然现象,想到过这是为什么吗?

  在一叠叠着的硬币中快速打出一个,其它的保持不动,用这个来证明惯性定律。这个实验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用什么打出那一个呢?用钢尺吗?成功的有几个呢?靠小心翼翼吗?想过用圆珠笔(有弹簧的那种)来完成这个实验吗?

  打开一瓶汽水时,往往会冒出一丝白雾。能够清楚地解释原因吗?

  一个没有刻度的装着水的大烧杯,一只磅秤,想过怎么测拳头的体积吗?

  蜡烛做的自动起伏的跷跷板,纸皮、火柴棍和硬币做的只用头部接触支点就能保持平衡的蝴蝶,一张白纸做的低音笛子。。。简单的设计,无尽的乐趣,想到过用这些东西来为小孩子演示科学的奥妙吗?

  想到过怎样用生活中的现象和家家都有的小物品来验证各种科学现象吗?比如小孔成像、催化剂、静电、地磁、大气压力等等。

  讲起来都是一些简单易懂的原理,在初中恐怕就学过。可是问题在于:想到了吗?

  我没有想到。想起自己曾经无数次地从树荫下圆形的光斑旁走过,想到那些变化的水柱曾经无数次地在我眼前出现,想到天天使用的耳塞的原理如此简单却从未想过一下,想到自己曾经不厌其烦地试验书上说的硬币惯性实验,屡试屡败却从来没有想过改进的方法,就觉得很汗颜。并不是不能够解释,而是没有去留心观察过;即使观察到了,也没有注意过是偶然还是必然;而即便知道是每每发生,也不曾去思考过一个解释。我们对太多东西习已为常,以至于在把这个世界弄明白之前,我们已经放弃了观察和疑惑,停止了询问为什么。但或许在我们有能力追问为什么以及回答疑问的时候,也已经没有时间的让我们去思考考试以外的为什么了。而德国的汉斯.尤尔根.普雷斯在1964年出版的这部经典的科普读物,这部早已为英、美、法、日广为传译的著作,也终于在首次出版后40年之际在中国翻译出版发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游戏中的科学》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