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是一部由卡连·沙赫纳扎罗夫执导,Aleksey Vertkov / Vitaliy Kishchenko / 瓦列里·格里什科主演的一部动作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虎》观后感(一):红军战士一个乌拉,再多虎式都是渣渣
看到中间实在受不鸟这剧情了,一辆虎式群挑一群T—34,这要是我CG部队,直接来个董存瑞扛着炸药,“连长,掩护我。”,那就直接KO了虎式了。我苏维埃的乌拉冲锋那里去了,直接莫洛托夫鸡尾酒瓶伺候,这剧情实在是扯淡
《白虎》观后感(二):节奏缓慢,虎头蛇尾
情节本身很吸引人,但节奏拍得很拖沓,也许是当时的坦克行动缓慢?
叙事到三分之二时,忽然完全转向,故事虎头蛇尾地断了。
同样是战争中的神秘主义情节,我把它和《怒海争锋》作比较,认为它比后者差很多。
《白虎》观后感(三):我还没见过这么垃圾的片!!!!!!!
比国产的垃圾近一千倍,他怎么可以拍出这么垃圾的片,如果你看了,你评较差,那你也是垃圾,这片基本就玛的丢钱拍坦克,其它就跟我丢垃圾时一个毛样,理论和基本没有,没剧情,没有想像力,反正毛都没有,你要看了,你也草,评3星的人,都JB傻逼!
《白虎》观后感(四):德国人的战斗意志
只有两个记住了,被俘的德国军官说,Weiss Tiger象征着我们德国人牛X的战斗意志;结尾时候,希特勒说,我们的痛苦是为了更加的健康。
:
俄国人也不知道弄个好点的虎式出来,白白浪费了这么多T-34-85来配合。
《白虎》观后感(五):好灵异的战争片 应该是比喻
整部片子的考据很认真 制服武器 还原的很真实
看了结尾 神似希特勒的老人面对隐藏在阴影中的人的告白 使得片子有个预言的感觉
男主角 是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 能与战车交流 战争结束亦无用武之地
白色虎式在开挂 也无法扭转战争的败局
《白虎》观后感(六):电影微评:白虎
本片创意其实有很大的潜力,猎杀一部神出鬼没的虎式坦克,英雄的坦克手,宿命的对决等等,无论是拍成战争片还是灵异片,都应该能夺人眼球。但白痴的导演和编剧彻底毁掉了一部可能的佳作。整部电影充斥着无聊的对话和假装深刻的哲理,而坦克反倒成了配角。拖沓的节奏也严重影响了本片的观感!
《白虎》观后感(七):还不错~
2012年《白虎》,战争片,虎式坦克,B站看的,全屏刷的护士也是非常欢乐的~这个不科学的白色虎式,连射逆天啊~ 影片里也是一种象征,到最后还以为会有一场BOSS战,然后居然上升了一个层次,诉说战争与和平,好吧,我们还是谈谈世界和平好了。。
还不错的电影~ 如果有个BOSS 战就好了 还没过够瘾呢~
《白虎》观后感(八):仔细回味下。
这部电影其实想说的不是这个白色的虎式有多猛!!只是把这个虎式比喻成了德意志,T34暗喻的是前苏联,都是2个大国的代表装备,电影开始时其实说的就是德国在世界战场上的勇猛,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本片男主角就是暗喻每个前苏联军人的精神,无畏,不怕死,到电影后面才会发现表面上说的是白色虎式被T34打的无法反抗,这时就是暗喻1945年9月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白虎》观后感(九):战争只是藏起来了
老毛子喜欢拍战争片,拍出来一般都是平淡,冗杂。但又是如此的真实!真实的像纪录片。白色虎式和那季亚诺夫像是传说,是两个民族主义的碰撞,有人说最后一点不搭边,那是站在法西斯的角度去理解战争啊,看这个电影需要了解一点德意志和苏维埃,豆瓣给的分明显低了点,名字叫白色虎式,你把他当成战争片看,那就不要去评价了。非常喜欢从这部电影里延伸出来的那句话:战争没有消失,也没有结束,他只是藏起来了。
《白虎》观后感(十):其实白色虎式和苏联坦克兵象征着西方和俄罗斯
对历史和当前的国际政治,导演显然有一肚子的表达欲望,因此借着电影这一平台,把俄罗斯与德国及整个西方,具体化为坦克兵与白色虎式坦克的较量。
全片到处充满了隐喻,批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敌视。尤其是结尾,非常大胆,竟然让希特勒出场,在一个面貌不清的犹太人面前,为自己的政策辩护。这样表达,显然是暗示二战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留下了引子,一直延续至今。
只是不知道,希特勒所在的那间宫殿,有什么隐喻?难道是影射希特勒到了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