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是一本由陈志华著作,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4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精选点评:
●确实有点散
●写的很随性又很专业,真是难得。
●文笔不错,对照着google map来看这本书更好。
●第三篇剩一节,第四篇读了一节。书卖掉了,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读。意大利太美,近期找点意大利电影看看才好。
●图片太美,文字相形见绌。
●带着去意大利的途中一直在看,不仅是建筑的背景介绍,同时也可以当做小小的旅行指南。虽然觉得作者文笔一般,胜在比普通游记的一点儿专业 ……
●在之前的游玩中碰到華工的一群建築學系的學生,他們專為建築而去,甚至墳墓等等。意大利承載太多文化,而建築是讀懂它們的最佳方式。
●董大师说陈大师是牛人,于是买之
●罗马和佛罗伦萨部分简直带着爱,这书听有声版真是意犹未尽啊,没有图看确实有点散,回头咬咬牙买纸质再看一遍
●书整体在八十年代写就,难免带一点时代烙印。不过陈先生文字和文化修养都很不错,琐碎之中见功底。可是他为什么不喜欢那不勒斯呢,老城区的脏乱差不是很有生活气息吗。不知道现在的那不勒斯怎样了。我只求有生之年看一眼它,然后死去。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一):一个建筑学教授的游记
以为照片是作者拍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但后来发现不是。那么本书也就是一个建筑学教授的游记,又让人心生遗憾。
一个能与同行自由交流的建筑学教授,专业性不言而喻。
作者想到自己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到罗马,潸然泪下,另读者也唏嘘不已。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二):中國古建築的保護需要更多人的關注
圖片精美,文字流暢,術語很多流水賬,但是倒一點都不會讓你覺得悶,文字功底不錯。
讓我對古建築的保護原則有了認識,行文沒有時下流行的“國家地理味”,最後附的年表相當不錯。
不過有些術語用的不夠易懂,比如發券一詞用相同意思的仰拱會更有親和力。
鑒于編的好古建築保護書如此的少,給五星。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三):意大利古建筑的向导
书的内容很翔实,且考虑到了非专业读者的阅读能力。
传递的不仅仅是对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礼赞,还普及了古建筑保护意识和保护方法。
唯一遗憾的是作者的这次旅行距离出版本书,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
更加遗憾的是,国内虽然目前经济繁荣了,可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是没有提高,景区过度开发的现象比比皆是。庸俗化的倾向就更加不要提了。与意大利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欣慰的是,作者出国的时候,我辈还没有机会去意大利旅游,现在如果去意大利,可以按图索骥了。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四):大概建筑学专业到意大利都会参考的书目
大概建筑学专业到意大利都会参考的书目,而且,也是国内较早比较“专业”谈意大利建筑的书籍。 在当时对西方懵懂的了解的背景下,确有重要意义。
书中涉及大量文物保护方面讨论,不过,在当时国内一片大拆的背景下,作者看西方更是一种“激动”和“朝圣”的心态。
今天我们再次去罗马,看到被清洗一新的四河喷泉,是否也会怀疑当年书中对“意大利派”崇尚赞誉的态度?
另外,作为工科老师,作者文笔不错。(作者貌似有社会学教育背景)特别是其中一些细节的描写,比如和某国外女教师场景,呵呵。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五):推荐给对这类历史有兴趣的人看,一定要看
这本书买回来放了很长时间都没看完,因为对于意大利地理和历史的不清晰,还有一些建筑形式上的混淆,看完一次等于没看。
可是在意大利走了一次回来后重新拿起这本书,居然有放不下的感觉,而且每每看到关于古建筑保护的内容,心中不断的惊叹:原来是这样处理,原来该这样理解,怪不得。。。。。。
但是若不是亲自走过意大利,有感性认识,并对建筑史本来就有一定了解和兴趣的话,这本书的确会看得满痛苦的。
推荐给对这类历史有兴趣的人看,一定要看。
还有,看惯了陈志华严肃正统的东西,偶尔看看他带点私人色彩的调皮评论,也觉得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