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战场归来》是一本由唐师曾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从战场归来》精选点评:
●唐老鸭是年轻人的榜样,实干家!
●读过卡帕的《失焦》再看这本就发现老鸭连语气都跟卡帕一样,一开始让人不舒服,但不得不佩服他在战场上、特工前的勇气、狡猾……可能在与人打交道方面,特别是“非正常”报道的打交道方面,男人就是比女人占优势。
●和《重返巴格达》一样的好看、传奇。但思想上不及《重》深沉。无论如何,唐师曾可真TM是个人才。
●真性情方动人
●就是从这本书开始喜欢他的
●如果现在的我还在大三 那必定给五星 只是现在再读 嗯 只能三星了
●高中时不写作业偷偷看完的,印象很深
●当年很羡慕钦佩这个老男人……
●原来这就是顶尖记者的文字。
《我从战场归来》读后感(一):一个执着于自己爱好的胖子
唐老鸭是一个执着于自己爱好的人,从大学开始,每天跑到别的学校去听军事课程,然后在毕业以后,从事战地记者的工作,将爱好和职业合而为一,每天开着大吉普,出入于最为危险和动乱的区域,采访了很多动乱当局最高领导人。
从“我钻进了金字塔”到“我从战场归来”,唐老鸭的书总在满足我好奇心的同时,产生从事一个战地记者的愿望,也同时使我有一种认识,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我从战场归来》读后感(二):真男人
自从中学时候在《世界博览》看过连载的唐师曾的文章,我就一直在追寻这只鸭子的足迹,看他从瘦鸭变成肥鸭+病鸭,现在的他不那么可爱了,只有他早年写的几本书中还记录着“已经死去”的那只鸭子的风采。为了更好地理解鸭子的话,我宁愿硬着头皮读一些相关的政治军事书籍,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唐师曾的书之所以打动人,并不在其文采和奇遇,而更在其人格魅力,所以他的书和一般人的历险记有本质区别。
《我从战场归来》读后感(三):“人生只有两万天”
唐老鸭说过这句话,在各种场合,各种专栏,反复说过。
高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会一直以此为信,不懈怠地热火朝天地过我的生活。去中东,去战争前沿。十年之后,这些战地文字仍有相当的养料,而我自己不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看多了唐师曾的书就被重复的自夸厌倦了。但那时候我们都被烧得热血沸腾啊,留下的印记是实实在在的啊。足够啦。
《我从战场归来》读后感(四):真的特别牛
上中学的时候看见别人拿着一本<我走进了金字塔>,没怎么看内容,只记得作者相当厉害,和很多国家元首都有亲密合照,当时就只佩服这个了.后来也去买了作者的另一本作品<我从战场归来>,记实风格中掩饰不住的幽默和"贫"让我有愿望去了解作者本人.唐师曾,新华社记者,几度单人独骑深入中东战火,以沧桑无畏的形象深入人心。从1992年开始,他自驾车多次拜谒欧美、东南亚二战战场,亲眼目睹硝烟散尽后种种现状。海湾战争落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近年患上的“重度抑郁”使他狼狈不堪,而让他深受打击的是,他所热爱的工作、家庭都不尽如人意.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的文字里却读不出痛苦而后忧愁,而是在战争中的无畏和勇气.
《我从战场归来》读后感(五):唐老鸭的第一本书
唐老鸭是新华社的记者。在写书之前,去海湾之前他的职业是记者。是新华社驻外的记者。在这本书发表之前,唐老鸭就在为《世界知识画报》写文章,而我第一次看到唐老鸭的文字是在《环球》杂志上。他的文字风格跟做事风格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虽然那篇文章是十多年前看的了,但我至今仍记得内容,“我看见太阳照在拉美西斯二世的脸上”。
后来,看到这本书。才知道他是谁,才知道什么叫战地记者,才知道什么叫新闻。从这本书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立体的唐老鸭,知道他的梦想以及他想追寻的东西。因为他的毅力跟精神,我觉得他是个很真实的人,是个战地记者。虽然他后来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很多。但,我觉得他能够去经历这一切,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