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泪流不止》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1-19 01:5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泪流不止》读后感精选

  《泪流不止》是一本由(日) 岛田庄司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页数:8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泪流不止》精选点评:

  ●岛田老师的作品可能不好看,但岛田老师的作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最后的结局确实让人泪流不止

  ●我喜欢吉敷竹史系列

  ●你们这么苦逼我也很为难啊

  ●据说写书评喷老师的都会掉粉,那我就来打个分来挽粉吧。

  ●第一次看岛田庄司的作品,“上”是自助图书馆借的纸质书,下是网上找的电子版,整个故事很饱满,很多地方令人印象深刻。一如通子对柿子树下所埋之物的那种深深的恐惧,后面揭晓颇为出人意料。看到这里也认识到这种经过催眠所见的意象,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更多首先是潜意识里的一种意象,需要剥丝抽茧才能接近真相。有人认为这是前世的印象,可能也只是一厢情愿吧了。另外一个是对恩田事件居然能持续那么久还能申请重审,虽然耗尽了恩田夫妇的大半生精力,但最后还是迎来了真相,在恩田有生之年。要是在天朝,估计早被行刑了。吉敷这个人,还是很对味口的,看了评论才知道,他是岛田两大刑警系列之一的主角。只是这里看到了他和通子的故事和太多背景,估计会影响反过来看这系列前几篇的感受。

  ●《吉敷刑警之通子传》~算是给系列画上了个比较完美的句号吧,上册前半部分基本上把《羽衣》和《飞鸟》重写了一遍,不由得让人感叹:果然水的最高境界就是抄自己。完成度很高,基本上把前些作扑朔迷离的通子身世之谜彻底解开了,然而这个谜底真心有点儿虐,好在结局还算不错

  ●挺意外的。

  ●吉敷竹史的最后一案,无论这些年来,吉敷和加纳都经历了什么,总算是完结了。

  ●比某些所谓社会派好多了。

  ●补标

  《泪流不止》读后感(一):我为什么会泪流不止···

  日本的NTR境界应该是世界上最高的,《泪流不止》将ntr在推理文中发挥到了极致。

  读岛田老师的作品,没到最后都会恍然大悟,啊!的一声惊叹,比起每次的猎奇,这次是被取材津山事件的想象所感动。

  结尾吉敷竹史以升官、与前妻,女儿复合、结案而完美的谢幕,对于通子那戏剧性的前半生完全吸引了我的眼球,没有冲动,只有感动。在日本这个扭曲的舞台发生什么都不奇怪,在中国的社会同样存在······

  《泪流不止》读后感(二):吉敷竹史终于要熬出头了。。。

  本作已到了吉敷竹史&加纳通子纠结情史系列的第四部了(如果《飞鸟的玻璃鞋》也算是该系列的话)。

  主线有二,分别是通子的过去和吉敷对一桩冤案的调查。这两类题材在吉敷系列其他作品中也有所涉及,但这次与以往又有所不同。通子的过去更加浓墨重彩,或者说是更佛洛依德、更让人大吃一惊,也让人能理解之前的通子为何那么纠结怪异。当然这一线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羽衣传说的记忆》、《飞鸟的玻璃鞋》、《龙卧亭杀人事件》的回顾。其中,回顾力度最大的是《羽衣传说的记忆》。

  而吉敷竹史的火爆脾气和绝不同流合污、为正义而战的精神丝毫没随着年龄增长二减弱分毫,这一次更是痛打上司。这两条线随着故事的发展合二为一,冤案平反,两个人也让人看到了重归于好趋势,更难的是吉敷竹史也终于升官警部并且知道了自己有个女儿,也算是熬出了头了。

  不过说实在的本书有些h描写确实有点过头了,对于通子的笔墨过多的集中在了h描写上,从而导致了人物刻画的失控。如果岛田能用更多的笔墨表现通子内心的痛苦与懦弱,以及对于吉敷的思念与愧疚,而不是沉迷性爱,相信会吸引更多女性读者的共鸣吧。

  《泪流不止》读后感(三):通子的人格崩坏与勉强的团圆结局

  (写完短评还是有一些意难平。吉敷系列的重点不在推理,就案件及诡计我觉得没有必要多谈。其实无论是对于日本司法制度的反思,还是对于性意识觉醒以及家庭影响造就的通子的悲剧,《泪流不止》都做得不错。而对于一路阅读二人虐恋故事的读者而言,这个结局已经算是圆满收场。但是第六章对于我而言实在如鲠在喉,这质量拉跨的一章直接让通子的角色形象崩坏到底,还是忍不住写一写。)

  我对《泪流不止》的观感是很复杂的。吉敷系列更加偏重日本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养成的那种扭曲观念,警察系统对于维护秩序安定的粗暴手段,以及父权的家庭结构对于子女的影响。夫妻双人视角所体现的,也正是这两个不同的主题。

  前者而言,吉敷与主任的争执,以及书中多次说自己的立场是尴尬的,都是恰当的体现。没有办法否认这种方式的完全错误,因为公检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安定,裁决判刑都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为了安定而说谎,只是个人的道德问题。但是因为“认为那个人有罪”就剥夺了对方在这个安定中的位置,换言之,不再尊重他作为个人的尊严与诉求,这种安定也不过是谎言罢了。律师说法院维护的只是谎言,也正因为如此。但是这样又难免让人失望,因为寻常人追求的公平正义,不是法院的“裁决”可以给予的。被告与原告,所有因为事件受到伤害的人,要求的真相,明白地被告知发生了什么。这也是吉敷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他并不是为了追求被体系认可的那种荣誉而成为警察的,并不是说抓捕了多少犯人就意味着带来了多少安定。他追求的安定是去帮助他人,自己的行为究竟让多少能够从不明真相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才是他成为刑警的意义。

  孩童成年的过程中,性意识的觉醒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种觉醒又常化身为梦境中的意象。如弗洛伊德那本大名鼎鼎的《梦的解析》。子女最初对于性的了解,总是源于自己的出生,自己是如何因为父母的性事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寻求性的解释几乎等于寻求“我”的认知。这也是通子的悲剧源头。扭曲的家庭关系,符合“母亲”这一角色的两人先后逝世,使得她在性意识觉醒的时候,没有得到一个正常的参照,在扭曲的事件中寻求自我,得到的也只是扭曲的回答罢了。而藤仓三子的事故,只是加重了这种扭曲:我的出身是有罪的,因此我的罪孽也只是命中注定。——这种逻辑甚至早于成年后对于血缘的认知。

  我不满的是对于通子人格崩坏处理得过分草率。第六章的行文与质量相比其他几章明显滑坡,可能是连载的缘故。通子这个角色成为了没有逻辑的淫妇。对于藤仓兄弟的妥协本来可以处理得更好,“牺牲品”绝不仅是对于自身性欲的妥协,而是对于自己造成的一系列悲剧,以及对于自己的血缘中的罪孽的一种赎罪。结果被描写成了性虐癖,甚至是毒品作用下的影响。(单看评论多少人说通子是个娼妓便可见一斑)但是通子的人格扭曲是当年案件的一个关键点。为了能够在社会上正常生活下去,她必须压抑住自己记忆、性格中的阴暗面,而被压抑的情绪又需要另一种途径来发泄出来,这就是梦境与无头尸体的来源。

  正因为通子扭曲的记忆与人格对于案件是关键所在,我才对于第六章的草率有所不满。草率将通子的人格崩坏归咎为女性性欲,之后的情节发展令人迷惑。且不说文中描写的催眠治疗简直等同于犯罪,血缘上的舅舅对于通子的猥亵以及之后的宗教,就像是为了让通子能够回到法庭作证的信手安排。这种情节安排简直像是三流的犯罪电影,完全无视了角色性格以及情节逻辑。(我在后文怎么也没看懂这个修行的意义在哪里)

  《泪流不止》中的通子重要吗?我觉得很重要。并不仅是因为吉敷与通子的这段虐恋在《泪流不止》中有大篇幅描写,看上去颇有总收束的意味。也因为通子的童年以及因此产生的记忆扭曲,是案件中一个比较有力的证据。(当然没有通子出现也不影响吉敷线根据血液证据推翻审判结果)但正因为人格扭曲是如此重要的情节,将通子的人格崩坏写得如此轻率,更让我觉得不满。

  但是好在、幸好,最后的结尾岛田庄司总算回归了正常的水平。人格是非常奇怪的存在,尽管在青春期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童年时所受的影响会为成年后的性格奠定不可推翻的基础。这也是之前故事中通子与吉敷别扭感情的原因——一个对于“自我”的存在怀有负疚心理的女性,是不可能和一个“帮助他人”的吉敷和平相爱的。因此不得不回到塑造人格的源头,彻底推翻这个人格建立起来的基石,让通子能够成为一个新的“自我”,这样两个人才有结合的可能。

  结局我泪流不止了吗?没有。但是这样一个有几分强行团圆味道(警视厅的认错也太理想化了吧)的结局,或许也是对于吉敷、通子、由纪子三人而言,最好的结局了。

  《泪流不止》读后感(四):前面4/5简直让人绝望,后面1/5全员重生

  

前面部分一度只想给两星半,可越到后面才越发体会到其中味道,没想到会成为吉敷竹史系列里自己最喜欢的作品,甚至高于吉敷竹史刚登场的旅行三部曲,大抵是因为由纪子这个角色的无限喜爱以及算是美好的结局,也可能是前面虐得太惨,甚至放弃了对通子的幻想,结果通子突然女大十八变……想象一下,被耗得家徒四壁时,突然中了一亿美元彩票……

实际上岛田庄司在接受采访时就已经说了,本书这么长篇大论,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道明加纳通子的过去,二是讲冤狱

好多人认为前者的目的达到了,终于使得吉敷竹史和加纳通子这对苦命鸳鸯开始共同直面他们各自的以及双方的问题,从这个结局上讲,我个人也很赞同,但始终还是觉得哪怕为了第一个目的,写成大部头着实没什么必要,太啰嗦了,光是跟藤仓家的瓜葛就占去了一大半篇幅,「北方夕鹤」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再多说感觉很多余,或者就只是把北方夕鹤里提到的往事再在差不多篇幅基础上重新着色一下岂不更好?又或者把本书中的回忆都放在「北方夕鹤」里,然后本书专注于新的信息也挺好……

换句话说,通子的回忆占据了一大半篇幅,但真正跟案子有关(第二个目的"冤狱")的只是困扰他的无头男场景罢了,所以只需要更多渲染这相关的内容即可,至于加纳家族甚至世罗家族还有藤仓一家人,根本可以当做一本独立的番外篇来描述

除了最后部分,全书都是一股非常压抑的氛围,读起来还挺累的,悲剧叠着悲剧,好在由纪子是唯一的光芒,其实最让人痛心的是悲剧的轮回,相似的孽缘和悲剧居然一代传一代接连好几代,有时候不免让人绝望,都说原生家庭对人影响很大,性格决定命运什么的,但本书所展现的造孽却是一个解不开的枷锁,套上枷锁的是别人(或者说命运),然后自己是那个上锁的人

更像是一个社会小说而不是推理小说,而且如果不了解前面的作品,没有前面情感和故事的铺垫,读起来可能会觉得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社会小说,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最前面的部分把通子的童年又说了一遍,而且事无巨细,对于读过之前书的我来说,这部分回顾还挺无聊的,实际上在上次吉敷竹史去天桥立拜访通子,最后道出通子母亲以及麻衣子的故事真相时,我觉得还挺惊讶的,但那股子惊讶劲儿已经过去了,现在又要重新进行更详细的剖析,总觉得像是在阅读一份冗长的老旧通讯稿

以前顶多觉得通子是个谜一般的悲剧角色,但是本书前面部分把他学生时代很多故事道出来时,感觉人设崩塌了,让我这样觉得,傲慢又懦弱而且有时候做事不过脑子的人真的是之前作品所设定的加纳通子吗?那个冷静反击杀死令子并且周密逃脱的人哪去了?

(正如知乎上评论所说:用了好几本书塑造了一个血肉鲜活的角色,然后在本书把这个角色剁成肉酱……)

原来是个谜一般充满魅力的黑洞,本书里的通子仿佛就是一个堕落懦弱的边缘女子,表面上看是受制于人,实际上其实也是自暴自弃,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撇开吸毒的部分,本书中的通子特别像我的一个朋友,我反正一直恨铁不成钢,像艾伦对着三笠喊话那样一直喊"战斗啊!" 但她还是认了命,对于装睡的人真的很难喊醒,也许她的痛苦跟通子一样,是我和吉敷竹史无法理解的世界,可是如果只能在战斗和妥协中二选一时,难道不该选战斗吗?妥协以后痛不欲生,但战斗过后至少心安理得不是吗?

明知道是无底深渊却一头扎进其中,还说是迫不得已,这样的说辞我总觉得是美化后的借口,如果角色们是须一瓜式的"背着追光器的飞蛾"般的人物,好歹觉得是凄美,但本书中真的只有凄惨了,而且是咎由自取(连他们自己都这样觉得),所以真的很绝望……

但愿她能像加纳通子一样,获得了人格的重塑,正像书中吉敷竹史说的那样:"为什么不努力战斗呢?认为只要乖乖认命就会有人出手相救的想法,说到底就是一种怠惰"

其实既然有两个目的,让两条线交叉前进本无问题,但是交叉前的篇幅太大,看着这条线时,另一条线都淡化了,于是阅读兴致大打折扣,恩田案子既然跟通子有关,在交叉描述通子的过往遭遇时,完全可以时不时就点到,这样至少不至于让人觉得是在交叉读两个不同的小说

"想要驱除害虫,毒物是必须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泪流不止》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