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气球上的五星期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1-15 03:54: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的读后感大全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一本由凡尔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5.60元,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气球上的五星期》精选点评:

  ●2005.08.01~08.03&08.08

  ●可能是我仅存的一点童年阅读记忆了

  ●小时候读过的凡尔纳之一

  ●3个神经病坐着气球穿越非洲的故事

  ●原来是凡尔纳的第一部小说。看得出他之后的套路,主角个个自带光环,游记写得像百科全书,但还是觉得好看。

  ●啊,快乐的童年!

  ●其实我还挺喜欢这本。。。。

  ●非常有趣!童年回忆,呵呵~我看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全集。还有好多豆瓣都没有呵

  ●科幻经典

  ●凡尔纳的第一部作品。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一):那些冒险者们,致敬!

  很少读科幻小说,这本是在图书馆逛着逛着突然遇见了想起很小时候读的绿绿本名著系列里头的《地心旅行》,突然想重温一些,于是从架子上取下了它。

  断断续续地读了很久,直到今天三名勇敢者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也完成了阅读旅程。

  嗯,不是很属于我喜欢的类型,但是,读书总有体会的。

  有人说过“不愿意这些阅读过的书,像河水一样从身边漂流而过。不应坐在船上观望它,而是沉没其中,让水浸透发肤心灵,受它冲击沉潜起伏。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写下的字,给人再次与他彼此较量说服的空间。”

  所以,我也要把体会记下,哪怕也许微不足道,即时也许很快就忘了。

  特别震撼是乔两次跳下吊篮,只有一个评价“大智大勇之人”,第一次是大勇,第二次是大智……

  为了救两位同伴而牺牲自己跳下去,多少人能为同伴做到这种程度?

  而第二次是似跳实非,有时最接近山顶要撕破气球的时候,危险反而成为了机会,正是由于这丁点的距离才使他双脚有落地点……

  不过对于金子的态度……原来人都是双面的么?

  旅程、冒险、友谊、勇气……

  旅程总是能让人成长呢。

  :总觉得他们每次往外扔东西(有时竟然是几百斤的,汗!)时很不环保呢……呵呵……幸好是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二):重读凡尔纳

  与之前几本书一样,这同样是一本介绍非洲的小说,只不过采用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来演义罢了。我没有考证作者写作本书是热气球的发展是什么程度,但是作者通过主人公之口,介绍了通过乘热气球飞越非洲的一段神奇旅程,读下来还是蛮有趣的。

  主人公采用的气球控制方式不同以往。它没有采用任何机械机构来控制气球的升降和航向,而是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利用了气体体积极易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控制气体的温度来控制气球的体积,进而利用体积差产生的浮力来控制气球的上升或下降,简单就跟潜水艇的原理一模一样嘛。而且为了极大地减轻气球的重量,还别出心裁地用氢气代替了当时广泛采用的氦气,但是带来的好处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个易于获取。因为主角已经掌握了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方法,正所谓一举两得嘛。而且制氢气时产生的氧气还可以当作控制气球体积的助燃剂。想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心思慎密呀。但是这个方法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缺点—没有动力,只能听天由命。所以好多次,我们的主人公和他的两个朋友遇到危险只能寄望于天公,只有靠着老天爷的恩典,他们才能一次次脱离险境,完成考查,载誉而归。只是我始终有一个疑问,改变气球体积的火源和气球真的有有效隔离么?——貌似介绍气球构造那段没有说哦,是作者没有写,还是我没有理解呢?

  写完这些,再来扯一下对作者在感受吧。这次一口气读了套装中全部的十一本小说,都是些作者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这样的神作,但是读下来并没有高中时那样的惊喜之感,所以或许这是最后一次看他的作品也不一定,或许将来会和小孩一起再看也不一定。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许多东西都早已司空见惯,像地球同步卫星,像星际旅行,还有像《八十天环球旅行》里面的时间偏差等,还是会不由得被作者的才华所折服,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做令人脑洞大开,而内容里面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是作者参照了当时的前沿科技,还是后来的发明家模仿了作者,我没有深究和考证,但是作者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想象,这才是我最喜欢的。想都不敢想,不能做什么呢?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三):气球上的五星期书评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一本科幻探险小说,这本书创作于十九世纪初期。那是一个探险的黄金时代,许多探险家,科学家,地理学家,以及旅行家虽然对非洲进行了艰难和卓绝的探险,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和地图,却始终无法探明东经14度到23度的非洲地区。于此同时,弗格林博士为了探明那片未知的土地,决定乘坐热气球横跨无人区。这本书讲述了三个英国人,弗格林博士,猎人肯尼迪,和仆人乔的非洲惊险之旅。他们在气球极度缺少氢气,食物和水源的情况下跨过辽阔又而孤寂的非洲大陆。他们看到了沙漠,荒芜的田野和无际的河流,野蛮的非洲族人以及暴戾的野人酋长们。

  这本小说的剧情引人入胜,从刚开始弗格林如何千方百计,呕心沥血地讲述他那伟大的计划,以此来说服他的朋友肯尼迪去陪他探险。到刚出发时气球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说在沙漠中缺水,缺少燃料来燃烧氢气,没有风去帮助他们移动等。在他们从野蛮部落里救出即将要被杀掉祭祀的法国传教士,传教士有气无力地说那些非洲人都是一些需要拯救的灵魂。我被他们善良的精神所感动了,他们看到了自相残杀的非洲野蛮土著人。在他们遇到在飓风时,每个人都十分惊恐,但都齐心协力地操作着气球都喷嘴,来让它稳定下来。无论是可怕的暴风雨,热带的酷暑,危险的起飞,还是更加危险的降落,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每一次“维多利亚号”都能化险为夷。弗格林博士的仆人乔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人,他非常的忠心,非常的舍己为人。当他们的热气球被非洲的胡秃鹫围攻时,当破了气囊的热气球正在坠落时,乔勇敢而又坚定地跳出了气球,让他的朋友脱离了危险。看到这里,我被他们纯朴的友谊和乔崇高的献身精神深深地震撼到了。后来,乔又被他感动的朋友们从阿拉伯野人的追杀之中救了出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底都很正直的朋友”。那么毫无疑问,在经历过这么多患难之后,弗格林,乔和肯尼迪彼此之间就是最好的朋友,他们都是勇敢的旅行家。我同时也被他们这种团结的精神所感动,因为在经历劫难时,来自朋友的齐心协力是非常重要的。友谊重万金,而这才是这本书真正的意义。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四):向着那片广袤的神秘大陆出发

  【简介】

  弗格森教授计划通过乘坐气球穿越非洲使其成为航空史上的里程碑。 他声称可以作为证明发明是他的私有财产的的证据在未知领土西非上面,众人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旅行!

  【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是19世纪上半叶,许多探险家、地理学家、旅行家虽然对非洲进行了艰难而卓绝的探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地图,却始终无法探明东经14°与33°之间的非洲地区;此时,英国旅行家塞缪尔·弗格森决定核实前人探险的成果,对非洲这个地区进行考察。虽然遭到众人的怀疑,他还是伙同他的朋友肯尼迪和他的仆人乔从非洲的桑给巴尔出发,乘坐他自行设计的热气球,向北一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到达了法国驻塞内加尔河的属地,从而完成了前人未竟的事业,打破了众人的猜测和疑惑。 书中对非洲大陆的风景描写十分生动细腻,高山大海、沼泽洼地、沙漠河流,还有火山等热带地貌在小说中全部都有所涉及;猴面包树、无花果树、金合欢树、罗望子树等热带植物真是千奇百怪;大象、河马、鳄鱼、秃鹫、豹子、鬣狗等热带动物应有尽有,还有与野人、猴子斗智斗勇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些都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产生去非洲冒险旅行的冲动。 热气球是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即使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它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而书中主人公早在19世纪上半叶已经想到了用它来当做探险的工具,更有趣的是,作者连气球的复杂结构也通过主人公详细地介绍给了读者,可见该书作者广博的知识和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新奇的交通工具加上美丽的风景增添了该书的趣味性。 书中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关怀:三位旅行家曾经不顾生命危险救了一位法国传教士;当气球快要坠入乍得湖的时候,为了让气球再次升起来,乔奋不顾身地跳入湖中,挽救了两位同伴的性命;而当乔在撒哈拉大沙漠逃命的时候,肯尼迪的一枪也将乔从野蛮民族那里挽救了回来。这种互爱互助的精神在当今个性张扬的时代是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和发扬的。(来源:豆瓣)

  【读感】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凡尔纳的成名作,与《八十天环游地球》的结构类似。一直以来,我觉得阅读凡尔纳的作品就像是在看一部科幻冒险电影的同时,又在看一部旅行纪录片,每一段文字都能在脑海里形成特有的画面,一口气读完不觉得疲惫,反而身心愉悦。《气球上的五星期》为我们揭开了广袤神秘的非洲大陆的神秘面纱,用文字引领我们在东经14°与33°之间展开了一段冒险,我们就像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去领会那一种独特的开拓精神。飞禽走兽、山川河流、原始部落、戈壁沙漠一一在你的眼前展开。

  对于非洲,现代人给它打上黑人、贫穷、大自然等标签,那么在探险家的眼中,非洲又是什么?也许是乔的金矿、是肯尼迪的猎物、是弗格森手中的热酒,探险家疯狂迷恋这块大地,即便是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执着呢?是人性中最原始的对未知的渴望,是那让人又爱又恨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我们爬下树用双腿站立,也因为好奇我们上天下海,无论是浩瀚的宇宙还是莫测的海洋,我们渴望在那些未曾探索的地方留下我们的足迹,也正是这种好奇心的驱使,我们不断进步,构成了今天这样一个世界,我们不懂的还有很多,怎么能停下求知的脚步?

  tay hungry,stay foolish.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五):纪念维多利亚号

  四星

  最近相继看完了凡尔纳三部曲以及《八十天环游地球》,因为有喜欢一个作者就持续看他的书这样的毛病,就继续看了《气球上的五星期》,据说这也是他的成名作,正是通过这本书,他走上了作家的道路。

  读凡尔纳读地多了,难免发现一些套路:冷静又博学的英国绅士,忠诚又活泼的仆人,正直又耿直的伙伴。但,这也是凡尔纳的特点吧。他的故事里,永远是正能量居多,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居多,勤劳勇敢的本性居多。

  故事的三个主人公在19世纪那个全球大冒险的时代踏上了乘坐气球横渡非洲的旅程。如凡尔纳在旅行开头借乔之口所说,“看那些山,还有河流!能从这样的高空俯瞰非洲大地,多么令人心醉神驰!这样的旅行,哪怕是一天也足够了!”人类对天空的梦想,是多么执拗又单纯!

  很喜欢乔这个孩子,轻盈、活泼,天真,能干,忠诚,煮的一手好咖啡,总是能把弗格森博士和肯尼迪朋友照顾地非常舒适。当气球经过沙漠,由于没有风而被困于撒哈拉,大家都焦渴难耐时,乔说,“我去找水,你们在这里等,如果风来了,你们不用等我,就走吧。” 而他的想法被博士坚决否定了,不久乔和肯尼迪都因为缺水而出现了幻觉,两人争抢最后一口水时,乔被肯尼迪痛苦的眼神所打动,主动出让了维持生命的最宝贵的水。后来他们终于摆脱了沙漠,但是在乍得湖附近他们遇到了狮鹫,它们啄破了气球,虽然把所有能扔的东西都扔掉了,但是气球依然在不断下落,马上就要掉进河里的时候,博士焦灼地喊,“没有什么能扔的了么?”乔微笑着说,“有!”他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就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沉没在凶险的乍得湖中。从鳄鱼嘴里逃脱、避开危险的土著人,又饿又累的乔陷入了沼泽地,他大声呼喊着博士,或许是天意,或许是传说中的“吸引力法则”真的有效,博士他们被风吹走前遗留下来的锚救了他。当大家终于再相聚时,博士说,再也不要这样做。可是当他们的气球开始泄露,越飞越低,以至于要和山峰想撞时,乔再次灵巧地翻栏而出,当然这次他没有掉下去,他紧抓着气球的吊篮在山顶上奔跑,最终他们越过了最后一个高山,成功到达了海岸。

  当然啦,乔也有弱点,当他看到金矿时,是多么地贪婪啊!但是我倒认为,虽然乔很爱金子,但他还是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在金子和主人之间永远站在主人这一边,这是多么伟大啊。试想这世界上有几人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呢。弗格森博士和肯尼迪也都非常地善良勇敢,他们不顾自身营救了被土著人围困的传教士,在危难时刻互相帮助,不存私心。这样的好友,一生有一两个就足够了。

  最后想缅怀一下维多利亚号,弗格森博士的天才设想,帮助他们完成旅途的重要伙伴。不同于普通的热气球,维多利亚号有两个气囊,一大一小,小的套在大气囊里面。这样,在他们外层的气球被狮鹫啄破时,里面的小气球还能发挥作用。弗格森博士又利用电解水来提供气球的动力——氢气。通过一个喷嘴来调节火焰的大小,温度高时,气体膨胀,气球上升;温度低时则相反。这比普通的增加和减少压载物的方法牛逼多啦。最后维多利亚号带他们通过了塞内加尔河后泄气倒下了,最后的最后还帮助他们逃过了当地塔里巴人的攻击。忽然想到了梅里号呀。难道维多利亚号不是弗格森博士、肯尼迪和乔的伙伴么?

  虽然维多利亚号最终化成了塔夫绸的碎片,永远留在了非洲,但是这段旅程会铭记它,铭记那段难忘的旅程,铭记那些动人心魄的生死时刻,铭记永远不灭的友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气球上的五星期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