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15 00:19: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100字

  《无名的裘德》是一本由哈代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名的裘德》精选点评:

  ●完成绝望

  ●哈代很不错

  ●精华全在最后。

  ●这个像是高端版本的《活着》

  ●本来想给哈代面子打三星,后来想起我给心灵的焦灼打得也是三星,这样就太对不起茨威格了。看见评论里有人说“语言散乱脆弱,根本无法让人体味阅读的快感乐趣”,这可以推到翻译的头上。可是不止如此,人物塑造也让我觉得非常失败,裘德的绝望,破灭一点都没有让人感动,反而觉得莫名其妙。淑最后被压垮祈求世俗的宽恕也是,基督寺的意义和美感一点没体会到。话说哈代的小说和诗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前者太局限于时代了,太局限于表面的冲突矛盾和痛苦了,这似乎也是英国文学的毛病。叹气,真不太想重读狄更斯了。

  ●入味

  ●我喜欢看悲剧但是能让我感到生理性不适的这是第一本书。里面除了被可以理想化塑造的菲洛特桑之外的每一个人物都让我讨厌,因为他们每个人的缺陷都是我的缺陷,书里的社会风貌与价值观今日再看仍然毫无变化,让人绝望。所以我极度讨厌它的全部,因为它强迫我在文学作品里去接受因为过于常见、注定会发生在每一个无名的人身上、因此不配叫做悲剧的现实——这是我的称赞。

  ●“现在人心和社会都不得安宁,使许许多多的人十分苦恼;而毕竟说来,我也许就是这种精神实质下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牺牲品罢了。”

  ●前半挺无聊的,后半部分就很令人唏嘘了。思想再前卫也低不过大环境的抗争

  ●如何评判一个人、如何看待爱情,对于愚钝的我的头脑来说,还太过精巧了。 书里面的追求和宗教毕竟是过去的事,所以显得土气(后来裘德不也一直考虑向往基督寺的本质吗)可是我们女人的头脑仍像阿拉贝娜一样。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一):无名的裘德

  与姐妹篇《德伯家的苔丝》相较,我更喜欢这一本。看过同名的电影,凯特·温斯莱特主演,胜于《泰坦尼克》中的表现。裘德·福里与苏的故事,因胶片的具象化作用,变得很难遗忘。不过,原著中的菲洛岑与亚拉贝拉,比电影中的还要惹人厌。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二):理想的破灭,生活的破灭

  这是一部残酷的现实主义小说。没有地位背景,虽充满理想,想通过自己奋斗的裘德,一次次碰壁,爱情上和表妹也是不为世俗所容,丧失了房子,工作,最后几乎连房租也没有了。虽然他们追求的自由爱情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地理所当然。名著是不应该事先去读故事梗概,至少不应该了解全部内容,名著的伟大不是故事情节,他带引你的是一种境地,一种心态,一种社会,你就走入书中的世界,随着他们生活的经历而经历。看完这本书,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这个社会就是那么残酷那么现实,一切的结局都是始料未及,但又是那么势在必然了。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三):写内容简介的到底看过书没

  看完裘德溜着到豆瓣看到书下这么一段简介:

  “裘德好学深思、刻苦自修,却始终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视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爱情却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告贷无门,绝望中,他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惨变,终向命运和教会屈服,离开了深爱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均遭毁弃。裘德刚终日纵酒,郁郁成疾,年来满三十即含恨而终。”

  解颐。仿佛能透过这些排比看见写作者的志得意满。然而这跟书的真实内容简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写简介没有抓住哈代此书的精神,倒写成一股脑民国懦弱文人悲惨生活故事了,更不说那些什么向教会屈服,终日纵酒成疾的胡扯。但凡看过一次书就知道裘德不是纵酒郁郁成疾死的。要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这连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都写歪了,小学要毕业恐怕是困难。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四):“失败者之歌”

  首先,我在听毛宁的“欧洲特快车”,很伤感,请允许我沉浸到这种伤感音乐中,对于一个没事找抽型的人这很有必要。所以,这个评论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感伤的个人的女性化的。

  其次,我觉得很悲伤,因为“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话说黄昏真的是个很要命的时间段。

  最后,我想发泄一下。

  今年,我又向一无所有既无产阶级靠近了一步,失去了最后一个朋友。她让我很失落很恼火很多带悲观色彩的形容词,哈哈。

  昨天晚上我好不容易才开口问LM,你和她最近联系了吗,我希望回答是没有,可是LM告诉我今天都联系了,我一下子来火了,还像年轻时候的约翰克里斯多夫那样。我唯一的朋友,你有这么多缺点,或许我的缺点更多,无语了。

  有两本书都是她推荐的,除了“无门的裘德”,另一本是“蝴蝶梦”。两本书都没吸引我,尤其是后者。如果她没给我推荐这两本书,如果我不表现得那么颓废玩世不恭无耻意志薄弱,如果她不那么有原则不像男性般无情冷漠自私。一个人喜欢看的书可以反映其趣味,我是这么认为的。这两本书让我对我亲爱的朋友有些瞧不起还有失望。关键是“蝴蝶梦”。

  说说这本书吧,也许应该去看看原著,这位刘荣跃叔叔真厉害,翻译的很臭,尤其是紧接着我看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哈代的地位岌岌可危了。冷静冷静。语言散乱脆弱,根本无法让人体味阅读的快感乐趣,如果刘荣跃谦虚地自称为“拙作”,那确实有够拙的。当时我还写到决定彻底放弃哈代的其他作品,之前的“苔丝”我也不喜欢,不过,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是我的问题吗,以后再说吧。说到思想,这点也许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据序言),哈代很勇敢,思想很前卫。

  我喜欢刘荣跃在序言里说的“失败者之歌”,深有体味。总之有点怪怪的,莫非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原因,我非常喜欢自怜,总是在文学电影艺术里面找到自恋的意象。可怜的裘德,我不会反感他,虽然神学宗教什么的激情无法理解,某种程度上我就是裘德我就是王彩玲我就是个落魄户,我就是个愚蠢的浪漫主义者,失败地活着。有时候会被自己感动,我他妈多伟大啊,我简直可以成仙了,这种执着这种义无反顾这种什么什么,其实,完全与现实脱节了,等我走出学校,开始另一种生活,还有家室之累,尤其是面对父母,我能做什么,我如何面对。理想主义,我对你无语。

  我的朋友已经预见到我的失败,所以她告诉我她会两个月都不理我。我以为她说着玩的,目前看来,她是来真的。那天她宣布她不再如从前欣赏我了,宣布我让她心中某种美好的东西幻灭了,宣布我让她很失望我把她怎么怎么了,当时在电话里,我还觉得没事,后来越想越怕,大概是感觉到即将失去的恐惧作祟,我披个外套独自出去遛了圈,回来知道她找过我,于是拨过去,狠狠哭了场。以为清楚了,但又闹僵了,上帝啊。

  我亲爱的朋友,你在另一个学校好吗,现在又在自习吗,在听听力,在做习题,还是在看什么书,你会忙里偷闲想想我吗。居然有人怀疑我们是同性恋,你知道,我们绝对不是。只是同病相怜,不是,只是都有点落寞都有点孤独。还是不希望失去你,给我打个电话吧,告诉我你担心我。已经流于伤感文学了,赶紧了事吧,3166.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