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是一本由鲁迅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90,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小说史略》精选点评:
●有评论说,鲁迅如果少写点杂文,中国就能有更多的好小说,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也不可小觑,对红楼作者身份的考据,更可以算是考据派的开山鼻祖了吧。
●世人只知鲁迅骂人之辣,未见伏案著书之廖。
●比他的杂文、小说都好看,不如做学者
●迅哥儿博览群书广搜史料归纳出中国小说发展的坐标,为向来在文学上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正名,在那个信息还未爆炸的年代实属不易。然而书中所举书目放在当今别说是通读一遍了,就是通读其中一部都是不易。
●一代人有一代人做学问的方法,值得学习
●很精典的著作,研究中国小说必读
●在各种文学相关不想关的场合无数次听人引用书里的话,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对刘备诸葛亮还有贾宝玉的评价,今天终于把原本看完了,写的真的很好,旁征博引论证充分,体系也全面清晰,先生的史学功底与文学才能可以并驾齐驱了。
●鲁迅根据他在北大的讲义整理出的,言简意赅,很适合按图索骥补课中国古典小说,或者走马观花地看看评价。
●迅哥儿不愧为迅哥儿!一生推!
●志怪,神魔,人情,话本,传奇,讲史,讽刺,狭邪,谴责,狭义.摘取名篇,梳理源流归属,杂引原文,点评精妙.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一):这个版本的一大优点
这个版本的一大优点就在于书后附录的李梦生编“《中国小说史略》引用小书书目简介”。
现引李先生简介说明在下:“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鲁迅先生原著,特将《中国小说史略》中所征引小说逐一查考简介如次。凡在正文中已作重点介绍的(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从简从略。书目以笔画为序,书名出条以原书引用名为正。”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二):这本书原来我读过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其实以前因为专业的关系,所以读过。可以说这算是一本比较权威的书。中国小说发展历史久远,上至上古神话,下至近现代小说,可见鲁迅先生的博闻强记,文学功底。不过因为我本人的喜好,着重喜欢上古神话,和明清小说这两个阶段,上古神话距离遥远,可以有很大的合理想象的空间,常常掩卷神往,对我的毕业论文有一定的影响,感谢鲁迅先生的这部书。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三):如果鲁迅能读到更多的小说。。。
这么晚才看了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好惭愧。
不过还好,许多可以不看的书并没有去看,看完了小说史后更不必去看了。然后就有了这么个想法,如果鲁迅能够长寿,像巴金或冰心那样,一直活到解放后几十年,岂不是能看到金庸等人的小说(武侠小说)?他会怎么评价呢?从他对七侠五义的评价来看,应该会给出中肯的评论吧,因为鲁迅是喜爱小说的,不会因为偏见而诋毁它。
还有就会想到如果鲁迅当年能看一看福尔摩斯等侦探小说呢?这就要怪他学艺不精了,洋文(英文、德文等)肯定没有好到可以直接看原著的水平。不过我还没有看过他的所有文章,或许已经看过也未可知。不过从小说史来看,至少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看过,一点也没有提到过这类书籍(侦探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四):我的《中国小说史略》研读法
第一遍当故事读;
第二遍当笔记读;
第三遍当历史读;
第四遍当索引读。
《中国小说史略》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扣住“史”字,同时参考了成书时代和内容描述时代进行编次,以第三篇和第四篇为例,同时列举了不同时代作者对汉武帝轶事的描述,这样的对比好就好在能直观感受小说创作的时代痕迹,为进一步研究启发观点,这照应了它的第二个特点,“略”,这本书本质上是个面向初级研究者的教案,你得在它的基础上深入,才能最大化地挖掘它的价值。
所以,第一遍当故事读,取其篇幅短且有趣,让你建立初步的印象并保有阅读趣味;第二遍当《太平广记》和三言二拍那样的笔记(准确说是“集”)读,利用第一遍建立的印象,对例子们的区别和联系有了初步的思考;第三遍当历史读,可以用正经的历史学习方法来研读这本书了,只不过内容从历史记录变成了小说虚构;第四遍,这本书成了一本优秀的、启发学术观点、寻找研究课题用的索引书。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五):希望连成片的知识
小说渊源之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天问) 汉人小说皆伪托(班固汉志、刘歆七略西京杂记) 六朝之鬼怪志怪(干包搜神记、王浮神异记) 魏晋之世说新语(志人小说集) 唐人传奇(沈既济枕中记、李佐之南柯太守传、元稹莺莺传) 宋志怪传奇文(文言小说是六朝和唐的余波、太平广记、绿珠传) 宋开话本(说话四科之讲史!京本通俗小说) 宋元之拟话本(话本影响著作,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元明讲史(三国、隋唐志传、水浒) 明神魔小说(西游记、上洞八仙传、封神传) 明人情小说(金瓶梅、玉娇梨)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冯梦龙三言、拍案惊奇、今古奇观) 清之拟晋唐小说(蒲松龄聊斋志异) 清之讽刺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之人情小说(红楼梦)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李汝珍镜花缘) 清之狭邪小说(韩子云海上花列传) 清之侠义小说(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狸猫换太子】、七侠五义、施公案) 清末之谴责小说(曾朴孽海花)
把史略看完了,二十出头的脑袋里留下的就是这些印象。这些印象要么是小时候看的奇奇怪怪的书留下的,要么就是电视剧留下的。
希望自己能把这些留在脑袋里的片段,全连成片,勾勒出自己的古代小说史。
致敬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