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杜拉的故事》是一本由[奥] 弗洛伊德著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1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女杜拉的故事》精选点评:
●大学图书馆借的,终于分清了竭斯底里而不是竭斯里底。。。。或许是读的太粗,对我帮助不大,准备再仔细读一下《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论》。
●No.30 挺有趣的一口气读完,也并没有想象中晦涩。但是,就是边看边惊叹:这都是什么脑洞?电视剧都不这么想象吧,真感觉是老弗的过度解读了……只能说提供了一种分析心理的角度,就是性的角度,虽然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此也太没说服力了,不敢苟同啊
●没有看完也是。。。看不下去了。。
●我觉得弗洛伊德的书就适合看梗概。
●此人之肉,彼人之毒。
●这个版本
●心理学非通俗读物
●是午休时间看书的原因吗,好困好困。虽然认同精神分析的方法和潜意识理论,但对于弗氏对杜拉梦的分析还是不认同,像是一种凭借自己生活经验的主观揣测,并且这种揣测很男性中心主义。
●关于吮手指的理论解了我多年的疑惑……
●一个案例分析,佛洛依德什么都能扯到性上,,,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一):看不懂哦,还有错别字……
看不太懂,但是感觉看完我自己神经兮兮,抑郁了一阵。感到自己的创伤某种程度被揭起,类似当时与咨询师交谈的状况。如果不是全心全意想要治疗我,就不要打碎我弥合好的自己了,即使形成了病态的共处机制。阅读使我感觉到内里的被摧毁,结构被动摇,尽管是轻微的,很快就会恢复。
精神分析或许没有一种普遍的逻辑推演,完全靠分析师的推断?标准在哪里,怎么证明走对方向了?
比较印象深刻的一点理论:身体症状可能表示不同的潜意识,像一个容器一样拿走一个意识的关联可能会放进另一个意识,这些意识甚至可以相互冲突。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二):立志作一个好翻译!
90 杜拉一反常态,没有任何辩驳地聆听我的话,她似乎被激动。
96 在精神分析治疗的期间,新症状的形成总是被阻止。
96 它们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它们以医生本人来代替以前的某人。
97 其它的转移关系构造比较巧妙;它们的关系已经过一种润湿的功夫——即“异华作用”——并且藉着对医生本人或环境的某些真实特性的机灵利用,它们甚至可以为意识所接纳。
97 分析治疗也不至于因为转移关系而加强新的负担给病人。
98 精神分析治疗并不制造转移关系,它只是使它们展现而已,就象其它许多隐藏的精神因素被发觉一般。
99 但我对第一个警告充耳不闻,我以为既然没有进一步的转移关系发展,而且分析的材料还没用来,我还有许多时间可供利用。
估计金山快译也就这样了吧……另,书皮上写的作者名字是“弗洛伊德”,里边全是“佛洛依德”……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三):值得一读
有个别错别字,但总体来说,还好,还是比较能顺利地阅读完整本书。
整个故事的内容实际并不多,同时由于杜拉出于“报复”,而中途结束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个不完整的治疗分析研究。
但总体而言,还是能让一窥弗洛伊德在歇斯底里的研究思路的。
同时书的后面比较详细地罗列了弗洛伊德的一生中比较著名的大事件,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一生,在歇斯底里方面还是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并出版了多部有关歇斯底里的研究论文和书籍。
实际在学习心理咨询师期间,讲心理学导论的老师曾经提过,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在现在都不能“证伪”,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价值在当今并不为心理学所推崇。倒是很多“伪心理学”或心理学的小白,仍将弗洛伊德的理论捧为“圣经”。
当时就问过老师,既然如此,弗洛伊德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老师的意见是,弗洛伊德使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派受到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从本书的后记中也能看到类似的内容),对心理学的发展和推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实际想想,也确实如此。在媒体中,我们能看到和听到的“口欲期”、“肛欲期”、“本我”、“自我”……等等的概念,在各种场合被使用。
但就其理论内容来说,谁来证明婴儿能从吮吸中获得性快感?从肛门得到性快感?……
同时弗洛伊德的理论,基本可以将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归于性能量的冲突,有些理论让人感觉有些不能理解。
并且弗洛伊德与众多心理学家决裂的过程,也可以看到弗洛伊德自身理论的缺陷和其个人的偏执。
但在《少女杜拉的故事》中,弗洛伊德的有些讲解和说明,还是可以作为心理咨询的借鉴。
但要去伪存菁,可能还是需要自身有相当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本书如果是一个心理学的小白读,还是不太推荐。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四):杜拉的故事
用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
不管是谁翻译,我对弗洛伊德的文字始终有一种不适应感,很难理解序里所说的“文学才华”。
读起来很辛苦,但因为是心理学,而且又是喜欢的弗洛伊德,所以认真地读完了。
老实讲并不是完全明白,并且我并不完全认同佛洛伊德下的一些结论,比如他断定杜拉有同性恋倾向的那一段,我估计那是他没有从更多层面去理解女性友谊的缘故,这一点上,沈宏非做得比他好。
每次读佛洛伊德的论文,都很想认认真真地去解释自己的一场梦,虽然按佛氏的理解,所有的梦不外乎都是被伤害的童年和被压抑的性欲。
可是真的能揭开那一层罗曼蒂克的面纱,窥见旗袍里的虱子,难道不是一件刺激的事吗?
有时我能意识到自己一些无法解释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于是我就想,佛洛伊德会从这些想法和行为中窥见什么呢?然后又要怎样告诉我呢?
后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可讨论性,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几乎就是不留情面的把它能分析到的一古脑倒出来。
这是一个严厉的心灵审判者,不容你逃避和含糊其辞。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五):杜拉的故事
用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
不管是谁翻译,我对弗洛伊德的文字始终有一种不适应感,很难理解序里所说的“文学才华”。
读起来很辛苦,但因为是心理学,而且又是喜欢的弗洛伊德,所以认真地读完了。
老实讲并不是完全明白,并且我并不完全认同佛洛伊德下的一些结论,比如他断定杜拉有同性恋倾向的那一段,我估计那是他没有从更多层面去理解女性友谊的缘故,这一点上,沈宏非做得比他好。
每次读佛洛伊德的论文,都很想认认真真地去解释自己的一场梦,虽然按佛氏的理解,所有的梦不外乎都是被伤害的童年和被压抑的性欲。
可是真的能揭开那一层罗曼蒂克的面纱,窥见旗袍里的虱子,难道不是一件刺激的事吗?
有时我能意识到自己一些无法解释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于是我就想,佛洛伊德会从这些想法和行为中窥见什么呢?然后又要怎样告诉我呢?
后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可讨论性,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几乎就是不留情面的把它能分析到的一古脑倒出来。
这是一个严厉的心灵审判者,不容你逃避和含糊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