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国际金融学》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06 00:2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国际金融学》读后感1000字

  《国际金融学》是一本由姜波克 / 杨长江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2.60元,页数:3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际金融学》精选点评:

  ●还是长江gg的书写的好啊。。。

  ●抄的很多,结构不简单

  ●大四的选修课,那个老师是个怀旧的人,在课间会给我们放小虎队的演唱会。放大的人影,已是模糊,我们也早就不再回忆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同心圆。

  ●小扬一直纠结长江兄的署名问题~

  ●有漏洞。

  ●继续标书啦,这是教材啦。。都搞不清算不算看过

  ●都是教材额。。。

  ●经典的教材,框架,模型都不错

  ●妈的,是课本。终于算是完事了……………………

  ●书页挺厚的,字还不大,讲的内容也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通识内容,一看就懂,但背下来比较烦,对此情绪不加克制的话,会有危险哦,童靴(同学)们。。。

  《国际金融学》读后感(一):第2章【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就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便捷的国际融资服务、最有效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最活跃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的城市。

/

国际金融中心的类型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业务的特点,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分为国际资本的净输出地、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离岸金融中心三类。

(1)国内资本的净输出地是指以提供资本输出为主要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绝大多数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实力都较雄厚,有能力净输出资本。即使在离岸中心大量涌现之后,仍有几个城市(如纽约、东京等)继续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信用融资、证券包销等金融服务。

(2)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是指国内金融市场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金融机构较完善,从而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到本国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的金融中心。

(3)离岸金融中心主要为非本国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其吸引力在于低税率、宽松的政策环境、教完善的机构组织和配套服务等等。

  《国际金融学》读后感(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开放经济是指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的经济。通过商品与要素的国际流动,一国与国际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国经济与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依存性。这样,开放经济的运行拥有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特征,从而也就产生了内外均衡的相互矛盾这一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两个会计工具,即【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研究开放经济,首先就要掌握国民收入账户这个对宏观经济状况进行描述的工具。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的生产资产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民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的衡量方法有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在封闭条件下,全部产品与服务都是由本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生产出来的。

从产品的最终支出角度,国民收入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投资(I)、政府支出(G);从收入来源角度,它则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储蓄(S)、政府税收(T)。

  《国际金融学》读后感(三):第2章【国际金融市场简介】

  

1. 国际金融市场简介

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前者主要涉及中长期(期限在一年以上)跨国资本流动;后者则主要是指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跨国资金流动。

(1)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有两种基本方式:独家银行贷款与幸迪加贷款,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提供贷款的银行的数量,前者是一国一家贷款银行向另一国的政府、银行、公司企业提供的贷款;后者则是由一家银行牵头、多家商业银行联合提供的贷款。

证券市场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2)在国际股票市场上,最简单的交易方式就是直接购买外国股票。但是,这种直接购买方式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在实践中常常借助于其他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如美国存托凭证、国家基金和国际股权基准股票。

(3)国家基金,是共同基金的一种形式,即投资者投资于境内或境外的共同基金,再由这些基金投资于某一国或者某几国的证券市场。

(4)国际股权基准股票,是1996年出现的新型国际投资工具,它是一种指数型的投资基金,反映某个国家的股票指数情况。

(5)国际货币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作为短期资金市场,国际货币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

  《国际金融学》读后感(四):一国国际收支账户包括如下要素:

  一国国际收支账户包括如下要素:

  1. 账户设置

  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两大类: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以下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① 货物(goods)。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在处理上,货物的出口和进口应在货物的所有权从一国居民转移到另一国居民时记录下来。 一般来说,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FOB)计价。

  ② 服务(services)。服务是经常账户的第二个大项目,它包括运输、旅游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其他项目(如通讯、金融和计算机服务,专有权征用和特许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③ 收入(income)。将服务交易同收入交易明确区分开来是《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重要特征。

  收入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两大类交易:a. 支付给非居民工人(例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职工报酬;

  . 投资收入项下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和支出。

  第二大类包括有关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

  最常见的投资收入是股本收入(红利)和债权收入(利息)。

  三、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国际收支账户提供了开放条件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系统记录。 为全面了解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状况,有必要对国际收支账户进行具体分析,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国际收支账户是一种事后的会计性记录,复式记账法使它的借贷双方在整体上总是平衡的,也就是余额总是为零,那么为什么我们常听到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这一提法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国际金融学》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