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经验史》是一本由米歇尔·福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6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经验史》精选点评:
●第一卷。 太丰富,但对我来说也太难读:译文的缺憾、对例证的生疏、思想的幽深复杂,都难以掌握。但依旧能时时感受到他的锋芒、他的讽刺、他的磅礴和无数人所未发的观点,毕竟他是福柯。
●额…有种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的懵…
●福柯始终分析权力系统,福柯的思想基石是人――权力实体。这本书首先分析权力对性的掌控史,实际上,性与权力控制的关系非常微妙复杂,远不是压抑与反抗这种二元论。然后讲述古希腊,罗马对性婚姻的自我控制,自我驯化,试图为其找到秩序。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卷。
●读完第三卷,更觉得福柯是位养生博主了。在他所处的时代,性科普可能必要,先锋性的。此外,他从性中探讨人的道德主体问题,他写道:有三种控制关系,自我的、家政的和对他人的控制,这些紧密关系的反思却带来主体的危机。从对男童与女人的关系中,人们提出来了价值的、审美的和道德优越的问题。
●想自我拯救的人,應該在一生中不斷地關注自我。 它讓我們相信,它是與我們的解放密切相關的
●1卷:17~19世纪伴随权力审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话语净化机制下的经验生成说。阐述条理可以说是以混沌的书写对应性史的混沌。 20201201第三遍,福柯是那个时代的天才。有着超前的研究和书写方式。不是写给大众的通俗读物,二、三卷更适合大众阅读,也会更有收获。
●坦率的讲,看不懂。
●对“坦白”、“节制”有了全新的认识。译文翻译得冗长拗口,加深阅读难度,第三卷基本没读多少。
●The Use of Pleasure的“Use”译成“享用”过了,“快感的使用”或者直接“快感之用”就行。
●没有说17世纪的道德风尚更符合人性,而是说在权力机制不断的完善与扩大的过程中,在文明的外衣裹挟的更加严酷的环境之下,肉身之重将会以精神的话语之剑穿破现实的囚笼。 “权力关系并不外在于其他形式的关系(经济过程、认知关系和性关系),相反,它们内在与其他形式的关系之中。它们是在此产生出来的差别、不平等和不平衡的直接结果。它们彼此是这些差异化的内在条件。”听福柯谈权力就像谈爱人一样。
《性经验史》读后感(一):从“身体的政治化”到“权力的身体化”:柏拉图《会饮篇》与福柯《性经验史》
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前半部分展现了与会者外在物欲和感官的满足,后半部分则重述了席间“爱”之主题的演讲。后者透过或隐喻现实、或引述神话的优美言辞与哲思对话,展现出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文化风貌。性爱(eros)是一种原始力量,渗透进宇宙中所有的生命体验之中,古希腊人享有各种类型的性经验,他们通过史诗、戏剧、诗歌与哲学讴歌性爱的伟大。不过,这里的性爱在当时的语境下更多地指涉同性,尤其是时下盛行的男童之爱。因为夫妻性关系不在于快感和日常生活,而是仅仅涉及家庭与家政(oikos),是两个家族、两种策略和两份财产的连结,目的在于在家户之中合法地生育后代和延续家族。相反,成年男性公民的男童之爱不仅出于性爱,更是对其道德品行的教化与指引,因此被赞扬为是一种充分而完整的爱。它的目的在于将男童带入政治领域,使其未来能够服务于城邦,成为一名合格的男性公民。由此,性与身体的政治化得以实现。
而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社会中宽松自由的性文化与性表达完全扭转为性“压抑”与性的道德审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相应产生了与古希腊时期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当男童之爱成为了不名誉的癖好,男女性爱被认为是与生殖、家计与人口相关联的合法事业时,性又如何与知识、话语、与权力相联系?
在《性经验史》第一卷《认知的意志》中,福柯认为性知识迫使人们感知与了解自己的性欲,并将自身置于与被监管和禁止的性制度的联系之中。另外,“压抑假说”代表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性表达的阉割、暗示与缄默,这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话语规范。但福柯对此有所怀疑,他尖锐地指出性非但没有被压抑,反而对性的坦白、阐述与描画在18世纪以来加速泛滥,呈现话语爆炸。最终导致性话语装置的产生,而这一结果正是由于宗教和权力的煽动与运作。性成为了被管理与控制的对象,受制于监控、讨论、记录与管理之中;也被医生、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和性学家诊断、分类、追踪与检测。性与权力错综交缠,既是权力的统治方式,也是对它隐秘地伪饰。
一方面,权力透过性(比如出生率、生育率等性指标)连接了家户生殖繁育与国家人口管理,从而实现了另一种区别于传统道德教化、宗教训诫与财政约束,更为隐蔽的掌握个体性行为、婚姻生育与家庭组织的权力控制,并让性压抑的论断对此进行二次包装。正如福柯的总结,“现代社会的特点不是把性隐藏起来,而是在强调性是’秘密’的同时,热衷于一直谈论性。”。另一方面,学校、医院、专家系统等社会机构与组织是区别于国家机器的另一类权力主体,他们规定了一系列合法化的性的身体实践,利用人们对其的信任埋下坦白陷阱,将身体看作是观察和实验的对象,藉由性的“权威”诊断和矫正话语对人们的身体实施医疗化的处理与控制。上述现象直接导致了性与权力的相互交织,权力干预性和身体,而性和身体成为了权力发挥作用的隐藏手段。由此实现了政治与权力的身体化。
《性经验史》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压抑假说》
人们性的讨论是私密性和压抑性的,其实不然。一个吊诡的现象就是,在不同的场合谈论性的方式完全不同。三个例子:青少年偷吃禁果若被发现,将会受到来自校方、家长、同学联合产生的舆论和道德方面的重压;成年人在特定场合能合理地讨论性,形式不限于打擦边球和开黄色玩笑;在特定学术研究领域例如医学、精神病学、伦理学,性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向人们敞开,人们报之以客观严肃的角度看待。从这三个例子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现代社会在不同的制度中起作用的一系列机制产生了大量关于性的话语,它的特点不是压抑和隐藏,而是如何一边强调压抑和隐藏,一边热衷于讨论它。
《性倒错的插入》
什么是性倒错?阴阳人、同性恋、双性恋等一切不符合人类常理性认识的纬度。福柯从四个方面来描述权力如何在这个微观领域中运作的。
一,权力存在的基础-设置禁令。性倒错的一切对象其实是权力得以存在的基础,如同无产阶级通过消灭无产阶级来消灭阶级本身,社会权力首先把性倒错作为对立面作为存在根据。例如,青少年手yin其实无法消灭的现象,但正是在权力对青少年生理控制的过程中,权力自身不断分化和展开。
二,权力的深入-通过对外围性经验的描述,来强化一夫一妻制的主流规范机制。如果说主流的性经验来源是一夫一妻制,那么外围的性经验则来自于各种小众又隐蔽的角落:例如鸡jian,权力通过对这些异端的性分门别类,潜入到各种性行为中,使得这些反常的性经验,能够为人们熟知和“合法”地谈论,从而纳入被管理的对象中。
三,权力与快感的辩证运动。一方面,权力通过科学的形式,对性倒错的经验进行研究、讯问、审查、揭露、期待、窥视,从而产生快感,性倒错的快感越发逃避、愚弄权力;权力也允许快感侵犯自己的权威,从而表现自己的权威。权力和快感互相碰撞,互相加强对方。
四,权力的特征是通过社会空间和仪式渗透进性经验中。例如家长的房间应当相对远离青春期孩子的房间;又比如人们把一夫一妻制投射进儿童萌动的性经验中,从而达到煽动和强化的目的。(一个抖音视频,幼儿园两排男孩女孩,男孩按先后顺序牵起“心仪”女孩的手走出教室。最后两个男孩因为看上了同一个女孩而打了起来,没想到受宠女孩牵起另一个女孩的手走了,俩男孩恼羞成怒,继续打了起来。)
总而言之,性经验通过权力而得以不断地增加;权力通过复杂和局部的性经验而不断渗透,二者冲突矛盾,但互相规定,互相增强。从这也一定程度驳斥了弗洛伊德的社会的性压抑假说的合理性——我们所存在的社会可能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不是一个比以前社会更加羞答答的社会,而是更加热衷谈论性的社会。
《性经验史》读后感(三):读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福柯最后的著作。
大多数人乍一看这本书的名字,有些人会避讳、难以启齿、嗤之以鼻和发笑,有些人也会很好奇,怀着肤浅的动机去阅读这部著作。因为我们较少接触这一类关于“性”的书。在传统的观念里,“性”被小心翼翼地贴上封条,它被家庭夫妇所垄断。“性”完全被视为繁育后代的严肃事情。对于性,人们一般保持缄默,唯独合法夫妻才具有发言权。上自社会,下至每家每户,“性”只存在于夫妻的卧室里。除此之外,其余的人对于性都难以启齿。如果一个人在任何场合到处张扬和谈论“性”,那么他可能会被视为变态。一切没有被纳入生育和繁衍活动的性活动都是毫无立足之地的,也是不能被说出来的。 阅读《性经验史》的标题,人们很自然的会以为福柯要写一部关于人类性行为(性经验)的历史,但是这本书并非如此。《性经验史》一书通过对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性观念史的研究,说明性并不是人的自然本能,而是一定话语的产物,是文化现象,“性科学”只是19世纪西方的产物。 《性经验史》第一卷《认知的意识》,其主要观点和《规训与惩罚》一致,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两本书都以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以身体作为研究权力关系运作的支点,讨论的是权力如何依靠制约身体的“规训”程序贯穿于整个社会之中;而在《认知的意识》中,他进一步以性经验作为权力关系运作的支点,关注性经验这一权利机制的关系,并且试图提出一套新的权力理论。福柯发现,从16世纪末以来,性不仅被压抑,而且被激活起来,不断被生产和繁殖出来。这正是各种权力关系在性经验的机制中运作的结果,简言之,性压抑与性解放恰恰是权力机制中互相关联的两个方面,它表现为对肉体的惩戒权力和政府对人口的调节权力。总之,在“身体”与“人口”的连接点上,性变成了以管理生命为中心的权力的中心目标。
性经验史8.5米歇尔·福柯 / 2016 / 上海人民出版社性经验史8.8(法)米歇尔.福柯 / 2005 / 上海人民出版社《性经验史》读后感(四):佘碧平译本错误考订(持续更新)
本文标注页码与行列的版本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三卷本。参考Hurley的英译及galimard的原文。无星表示一般错误,能够在中文语境下理解。★表示有概念和术语翻译错误,但可能意思相近,或是语句不通。★★表示根本性错译,完全与原文意思相悖,甚至曲解。本文随笔者阅读、翻译进度更新(不仅包括进度,也包括对原有批驳处的订正修改),也欢迎豆友提出批评建议。
★1.页3行1(错译2处)
佘译:我们一直忍受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规范。笔者译:我们认同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制度。说明:此句有两处错误,一是“忍受”错译,二是“生活规范”错译。首先,所谓“忍受”,原文中使用的是soutenir,英译为supporte,无论在法语还是英语中,这个词的感情色彩都是相对积极的,即表示支持与拥护,是出于内心认同的,而绝不会是遭受压迫的“忍受”,这里的情感基调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奠定了我们怎样看到历史。其次,所谓“生活规范”,原文中使用的是regime,regime更多指的某种具有实体性的“体制、制度”,例如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用的就是该词,而且该词也可用于划分历史时期,比如“旧制度”就像“民国时期”是固定搭配,指大革命以前的社会整体制度。Victorian regime在英文中不算被普遍接受的组合,在这里应该有部分法语化的因素。而“生活规范”大大缩小了福柯强调的历史范围与意义。(@Pilier提供法语词源解释)
★2.页3行2(错译1处)
佘译:这位一本正经的女王还出现在我们性经验的徽章上。笔者译:我们的“性”就像装饰着一本正经的皇室女王的徽章。说明:这处显然是佘没有理解福柯的比喻而硬译出来的,以至于产生了所谓“性经验的徽章”这种莫名其妙的词语。原文是blason de notre sexualité,英译imperial prude is emblazoned on our restrained。原文中仅用介词相连,是一个明喻,而英译中通过emblazon一次的映射来体现出比喻的关系。总之,这句话显然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我们的“性”比作一本正经的皇室女王的徽章,以表示其虽然看起来克己守礼,但实际上和我们一样,矜持、缄默与虚伪。如果用更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白莲花”,象征意义可自行体会。
3.页3行4-5(错译1处)
佘译:性生活不需要什么隐秘,言谈之间毫无顾忌,行事也没有太多的掩饰。笔者译:行无所隐,词无所限,物无所制。说明:福柯在这里连续提及三个概念,并以此为主语写成了一个长句。就整体意思而言,佘译得没错,但关键概念无一准确。首先,所谓“性生活”的原文是pratiques,英译为practices,均为实践的意思,而这实践所表示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仅只是性生活,这里的译文明显缩小了原文的含义。其次,所谓“言谈”与“行事”确属其义,但熟悉福柯的人不会不知道他另一本鼎鼎有名的《词与物》,而这本书便使用了所谓“言谈”与“行事”的原文,mots和choses作为书名。于是,作为福柯学说的两个重要概念,将mots和choses译为“言谈”与“行事”并非不可,若译为“词”与“物”岂不是更有“福柯味”?
4.页3行11-12(错译1处)
佘译:直至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单调乏味的黑夜降临。笔者译:维多利亚时代的资产阶级进入了单调无趣的夜晚中。说明:佘译的没有关键性语词的错误,但显然怎么读都读不通。英译作followed by the monotonous nights of the Victorian bourgeoisie,这里显然有一种夜幕悄悄降临的动态感甚至隐秘感。而佘的译文仿佛在等待黑夜的审判,索然无味。
5.页3行16-17(错译1处)
佘译:性只存在于父母的卧室里,它既实用,又丰富。笔者译:“性”都只能存在于父母那既实用又丰饶的卧室里。说明:佘译此句,没有概念性错误,而是指代不明。“它”指何物?若按照汉语的语法,这里的它显然应该承接前一句的主语,即“性”,但显然,英译为it was a utilitarian and fertile one:the parents' bedroom,表明这里的utilitarian和fertile是形容父母的卧室而不是性,若按佘的译法将utilitarian和fertile嫁接到“性”上,意思实在莫名其妙。
★★6.页3行19(错译1处)
佘译:如果性无能的人一直无法生育。笔者译:如果一个人的性行为不是以生育为目的的。说明:这里是一处相当严重的误译,佘译完全没有理解福柯所指的人。原文为Et le stérile,英译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即sterile behavior carried the taint of abnormality,意思是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而不是不能生育的人。令人迷惑的是,这样的论述仅仅在下一段开头就又出现了,佘后面的译文是这样的,“一切没有被纳入生育和繁衍活动的性行为都是毫无立足之地的”。这句很明显的说明,生育之外,也就是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是不被容忍的。通过两次反复同义的表达,福柯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既然如此,那么这处错译就更不可接受了。
★★7.页4行7-8(错译2处)
佘译:在他们将要露出性器官的时候要紧闭双眼和捂住耳朵,而且一定要完全保持沉默。笔者译:一旦出现了表明性存在的符号,他们就必须闭上眼睛、堵上耳朵,被强迫接受刻意的沉默。说明:这处错译非常搞笑和离谱,以至于把儿童从受害者变成了暴露狂。我们直接看英译,one closed one's eyes and stopped one's ears whenever they came to show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这里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是当出现了表明性存在的符号,这可以是有关“性”的文字,也可以是有关“性”的图片,甚至暗示等等,孩子们就会被闭上眼睛、堵上耳朵,被强迫接受刻意的沉默。所以这句话表达的是孩子被迫在“性”面前沉默和躲避。而我们看佘译那可笑的文字,“在他们将要露出性器官的时候要紧闭双眼和捂住耳朵,而且一定要完全保持沉默”,仿佛孩子在掩耳盗铃般地做一个暴露狂。另外,“一定要完全保持沉默”也是错译,原文表达的是一个被动含义,是孩子被沉默,并不是主动沉默。
★★7.页4行9-10(错译2处)
佘译:虽然它也是禁止对象存在,但是它还是保持沉默的命令、对禁止对象存在的肯定。笔者译:这种压抑的效果不仅能让存在之物彻底消失,而且可以使其变为一种沉默的禁令——一种对于“性”并不存在的肯定。说明:佘的译文再次在这种有逻辑关系且较长的句子中展现出“别具特色”的混乱。这句有两处错译,一是逻辑关系,而是完全译反的概念。首先,原文是这样的,elle fonctionne bien comme condamnation à disparaître, mais aussi comme injonction de silence, affirmation d’nexistence,然后再看英译,repression operated as a sentence to disappear, but also as an injunction to silence, an affirmation of nonexistence,意思基本相差无几,强调这种压抑(repression)的存在有两种功能,一是让存在之物消失,而是能使其变成一种沉默的禁令。所以佘译以“虽然…但是”来组织句子是完全没有理解句子的逻辑的。其次,d’nexistence,英译nonexistence,是不存在的意思,联系前文,讲的是让“性”这一概念变得不存在,而压抑是肯定这种不存在的。我们看佘的译文,“对禁止对象存在的肯定”,照他的用词,他所谓的“禁止对象存在”,这里的对象显然指“性”,那么就是禁止“性”存在,将其放入后面一句中得到“对禁止‘性’存在的肯定”,这句话完全不通,硬要理解,只能理解为是对禁止“性”存在这一行为的肯定,而禁止“性”存在又是压抑的受语,那么就成了禁止压抑的存在。这显然是在胡扯,因为原文中的意思是压抑肯定了“性”不存在这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