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是一部由陈钰芸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一):鞭策自己
贫穷太可怕,没地方睡,没得吃,没尊严,人生除了求温饱没有时间思考其他
能做的工作只有消耗大量体力和时间,而又廉价的工作,体力和时间的消耗,让人思维对改变现状对未来失去了斗志。环境,物价的高昂让这一切陷入一个死循环。活着只为了生存。可怕。穷人只会越来越穷。
第一季第一个富翁,露宿街头,身无分文,不想如此,为此半夜出去找工作。这种思维可赞。这种应该就是富人思维吧,遇到问题拼命想办法改变。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二):感悟
刚刚看完第一集 身边都有一些在港亲戚,以前听过他们困难的故事,但这个困苦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但是,提及到要去帮助更加困苦的人,实话说,我内心是抗拒的,一是自己实力不够,也许我的生活质量就是别人要帮助的对象,另外一个穷日子我了解,但富人的日子我真还不知道,不想让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
看完了第二集 人穷志短志也不能短。虽说人穷志短,但是想有所作为人穷也志也不能短。学会跟Eric 一样,要做长远的打算,也要及时的去享受生活,似乎在这点这点自己做的太差,要松紧有度!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三):同人不同命
看了两集,剪辑有点不满意,重复的地方太多,但考虑到节目是一周播放一次,这种问题可以理解。
说说好的地方。首先能够拍这个节目,就证明贫富悬殊的香港还是有人情味的,有人愿意帮助他们,关注他们,也有富翁愿意参加这个节目。
我想那些富翁在体会各种赤贫生活的不易的时候,肯定会想到,幸亏我没有生在这种环境吧。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社会,没有资本,没有人脉,靠双手怎么打拼天下?
香港的生存空间真的很狭窄,我看到那些板间房,真是觉得这样住着还不如露宿。城市里的贫穷,比乡村里的贫穷还可怕。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四):mmm
未完待...
4从他身上看到
1.领导力:了解并关心每一个样板房成员和清洁工姐姐的动机,并在最后肯定每一个人的乐观爱笑,致力于创造个人对集体的认同感,有不错的人格魅力,真诚,强大的社交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能聊,很好的融入其中,
2.乐观,心态好调整状态快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五):人穷心态也不能穷
古典新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第五章讲成功这件事时,推荐了这部真人秀,因为来港也两年多了,多少有点了解这里的情况,所以马上看了。虽然之前就知道这个结论:穷人很难摆脱贫穷这个命运,但看的时候还是很震惊。
说一下他们体验到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吧。揾食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有了工作,也要从早做到晚,日日重复。这就导致放工后没法充电。几个体验者都提到了累。两个有孩子的家庭里,孩子基本都没什么家教,因为家长都没空,而且小朋友也很少接触社区以外的世界,自己还不努力,他们的将来也可想而知了。不过几个体验者的心态和交际能力都不错,基本都是问题解决型,比较少抱怨。但毕竟只有五天,不知时间长了会怎么样。
其实想想自己,虽不至于那么底层,但有时情况也差不多,每日为工作所忙,忘了要停下来思考,所以闲暇的时间真是很宝贵的资源啊。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六):努力不一定成功,理性看待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
“闷热,环境差,食物不多,金钱不多”
“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期盼,不能期待明天可以做什么,或者明天可以如何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每天的生活只是生存而已。”
当干完一天的体力劳动,晚上也休息不好,每天就是重复又重复,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
对个人的启示是
1.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能定期脱离目前的生活节奏进行思考,环境会限制人的想法。
2.没有期盼的生活太可怕,麻木的,机械的。给自己一些期盼和希望。
3.努力不一定成功,局面也不一定能改善,几位富翁去体验的地方,碰的人和家庭,富翁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如果长期下去,可能会做得比他们好,但对于这些普通人来说,想往上基本是无解,香港人表现出来的乐观个人觉得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4.普通人向上,在解决了方向的问题后,唯有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七):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这样一部动人有趣的真人秀,三年了,竟然没有任何评价,搞得我都以为自己记错名字了。 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些,身高码大的总裁花三小时做完十九层楼的垃圾清理,情绪爆发。还有不时游船美女相伴的帅哥,露天地铺到第三天,十分焦虑。太真实了,印象深刻。 上周幸运的看到了第三季开始,一位蓝带厨师学校毕业的家主来到底层移民家庭过五天。她好心好意提醒底层家主节瓜煎过再煲汤会比较香。没想到人家脱口而出的问题是,“那会不会用很多煤气啊?”。。。一天四口人伙食五十元,还有自助餐厅的厨房里怎么洗都堆得比人还高的盘子。我想,她也不是不沮丧。也不免狠狠地说,“以后去吃自助餐,再也不换盘子了!”最惨的是,用尽心思做了色香味俱全的牛油果也没有花哈讨孩子们欢心。 但是后来,她来到社区,一个什么因资金短缺就要关门的机构。傍晚去街市讨菜贩不要的剩菜回来给底层家庭领回去。更以一个电饭锅组织贫富家庭一起做饭。看到他们欢乐的笑脸,我想,这正是我爱香港的理由。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八):你可以思考些什么
在知乎上看到这个视频链接到这里的,问题是,一个人是否一定要经历苦难才能到达巅峰。
看完这个香港综艺节目,你就有一定的答案了,这个视频给出的答案是:远离贫困,远离loser,我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讲的就是吸引力,不是魅力,说的是跟贫穷时间久了,就会被贫穷的气息吸引,跟富裕的生活环境久了,就会被富裕感染,当你被繁杂琐事所困扰时,你很难集中精力去解决大事,当你深处贫困深渊,你很难抬头仰望天空。
越是繁杂低级的工作,工资越低,向上爬的机会就越低,你被那种贫苦的引力所吸引。远离!
贫穷不是不可以脱离,而是贫穷的人很难把目光放长远,他们最要紧的事情是解决温饱,你很难让他们目光远大的,换做是你在那个处境,也是一样。就像盖茨比说的,“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
到最后,公主成了搞杂耍的,二公主成了阿衰,带着胡萝卜小孩,搞着以权谋私,还有那人性中的愚昧,黑暗,体现的淋漓尽致。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九):社会不需要绝对公平,需要公正
看完了三季全集,深切感受到香港社会阶层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穷人越来越穷,三代也难以出头,富人则享受更多资源带来的优势,越来越富。节目中的穷人有拾荒者,单亲妈妈,露宿者,新移民,教育程度低的打工者,很难想象香港作为一个发达地区,社会中竟还有这么多为温饱而挣扎的人。多数富翁体验穷人的生活后的感受是心酸,无奈,很难改变现状。
大二的时候接触到公平贸易的概念,会想这种运作方式是不是真的做到公平;快毕业的时候对于企业歧视女性就业者觉得无可厚非,因为企业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选择能够带来最多价值的人力。现在想法有所改变。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绝对公平的社会,不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环境,而是一个公正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不要有某一部分人被遗忘,被遗弃,被边缘化。
第二季中富人参与者体验酒店洗厕所的工作,感概到是不是做这类“厌恶性”工作是那些无业年老者的出路,但如果他们不做,由谁来做这些工作呢?这些问题,由谁来解答呢?
《穷富翁大作战 第一辑》观后感(十):富人眼里:穷人为什么穷?
1、穷人想知道富人过的什么生活,而富人可能也想不出穷人的生活。总之,都有点好奇别人的生活。
2、片中的话:“生存问题,慢慢就会把你的志向理想消磨掉了。”“即使机会摆在你面前,也没有信心去争取。”“人就像一支铅笔,慢慢被削短,而不是削尖。”“差的环境下会因为更多诱惑,而不能专心读书。”“有资源、有权力、有钱的人可以上升,穷人永远在底层。”“有些人失去向上爬的斗志,停在那里,想法离开环境并不容易。“没有盼头,不能期待明天会有什么改变。”
3、我的良药:香港的问题是空间小,人口密度大。香港应全面对大陆开放,进而失去其所谓的优势,就不再会有大规模的大陆移民进入,而同时会有大规模人口移民到大陆的广阔空间。
-------------------------
“这个世界里,还有那么多美的音乐、电影、书籍没有来得及去听、去看、去读,可时间在跑,我拖不住它,想到这里,我竟然会泪眼朦胧……”
@一个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