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2-04-12 03:34: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摘抄

  《政府论(上篇)》是一本由[英] 洛克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府论(上篇)》精选点评:

  ●译得让人叫苦不迭!

  ●实在受不了作者平均每三句话都要引用圣经

  ●在中国,经学的瓦解和现代思维的建立息息相关,在西方,《圣经》皆史的观念其实也推动了现代观念的确立。洛克的劳作,对今天的我们而言近乎无聊。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无聊,才是它的价值。

  ●对于我这个每次圣经看一页就塞枕头底下的人来说,背景故事就不知道了。。。

  ●没有一定的神学知识,读这一本书会很吃力。

  ●1680年大名鼎鼎的菲尔麦爵士如果知道他被后人记住的方式是因为洛克选择他作为吐槽的对象,估计得羞愤自尽吧。看的时候有时真的想说,洛克你够了。

  ●這是一篇典型的駁論文,論敵是主張君權神授的羅伯特·菲爾麥爵士,洛克則依次駁論點論據論證,所謂體無完膚就是這回事了。當然,其實讀起來還是很奇妙的,都從聖經出發,可是聖經本就不靠譜,又如何能做得了論據呢?不過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用《圣经》本身来驳斥“君权神授”,攻讦精彩,不好读但意义伟大。

  ●有点晦涩,而且基于神学的证据我不是很熟悉。不过对自由和政府职能的论述很精彩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一):君权非神受

  核心观点:1、上帝没有给与亚当君权;2、生育继承解决不了长子对于兄弟的统治;3、现在找不到亚当的后裔;4、父权与财产权的矛盾不可能成为统治权的基础。

  另:没有《圣经》知识,好多内容只能草草浏览。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二):这本书的论述立足点真是让人浑身不自在

  洛克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现代政治的鼻祖,如果没有它也许就没有英国的光荣革命,没有后来遍布于世界成为主流的民主政治。它引导英国在满世界全是专制政府中开辟民主新路,从它的诞生开始,有了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读这本书,让人更深地了解自由主义的根基所在。

  有一点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就是,本书由大量的宗教色彩,对我这个无神论来说真是不好接受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三):倒是可以学学洛克的辩论技巧

  书不厚,但是阅读此书还是有两个难处。

  第二个困难如下图:

  这么几排字,请注意,它是一句话!一句话!)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四):政府论(上篇)

  君权神授,西方专制君主从《圣经》中寻找依据,洛克恰从《圣经》中进行反驳:

  1、上帝赋予亚当主权(统治权+所有权)但这其中并未包含对人的统治,因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被奴役和奴役别人,而“契约”的签订才可以对人的自由加以限制。

  2、父权≠王权,亚当对子嗣的权利不能构成其对子嗣的统治,而且这其中还牵涉到权力继承的问题,如果上帝赋予亚当个人以权力时,怎样的标准判定能有人继承呢?

  “长子继承制”并不是自然的。

  亚当并不是作为个人被上帝赋予这些权利的,而是作为人类这一族群获得的,因而天赋人权也可以从《圣经》中推出,亚当作为普遍人类的一个个体,而远非类似君主的一个独特个体。

  35:富裕所有者的威权和穷困乞丐的从属地位,并不是起源于主人的所有权,而是起源于穷人在宁愿做主人的臣仆而不想挨饿的情况下所表示的同意。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五):有历史意义无时代意义(1680)

  政府论上篇是洛克驳保皇党菲尔麦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理论的,本有其历史意思,但正如下篇序言中所说,“菲尔麦是一个倘不经洛克批判便早已被人忘掉的”敌人,以今人的眼光再读洛克的批判,除了史料价值,实在没有太大意义。此前不知上下篇的区别,其实本是可以跳过上篇直接看下篇的。

  菲尔麦的理论主要是:亚当通过神创而享有主权,对其子女有父权。君主的权力是绝对的,而且是神授的,奴隶绝不能享有立约或同意的权利。亚当是一个绝对的专制君主,其权力通过继承而为后世君王所享用。因此没有人是生而自由的,一切政府都是绝对君主制。

  洛克的反驳冗长而细密,依据主要是圣经,并通过文意的辨析以及逻辑的推理来指出菲尔麦的荒谬。在今人看来,两者均不足作为依据,只是洛克是以菲尔麦的方法体系来指出其谬误。

  我也只是看到第九第十篇,就实在看不下去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政府论(上篇)》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