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時光(譯作)》是一本由丁松青著作,皇冠杂志社出版的255图书,本书定价:160 TWD,页数:1986年1月初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剎那時光(譯作)》读后感(一):不是记忆里的神父
书乃小伙伴借于我,因归还之期将近,结局匆匆掠过,待有缘自日必会再读。
我明白小伙伴借书于我,定是知道我喜欢三毛,当然他也许不知道这本书是三毛译而已。
对于神父对于天主教我是绝对的门外汉,记忆中局限的是电影的那个神圣而庄严,严谨和冷酷的神父。
小丁神父刷新了我对于神父的概念,他不再是我电影里看到的那个神圣不可亵渎的神父,更像是身边一个亲近的朋友,善良,敏感
《剎那時光(譯作)》读后感(二):三毛译作《刹那时光》前言
《刹那时光》前言
三毛
有些时候,在我们的一生里,常会出现某些闪烁有若纯金一般的时刻。
任何事情看上去是那么的优美,整个的世界散发着光芒。如果,如果我们能够将时间就驻留在那一霎间——将它凝冻起来,这个世界必然有如天堂。
当生命中出现了这种不期而遇的特殊时刻时,我大半一开始就有了预感。
虽然处身在那么巨大的欢悦里,我总意识到,这一切,即使是快乐,其实已在发生的开始走向必然的结束。
经过这些进入生命中的人、时间、地方的串联,我的日子,如同魔幻般的进入了一场特殊的旅程。
这一场又一场人生之旅,有时驻留好几个月或者更长的几年;又有时,又可能在短如叹息的刹那,一闪而逝。
无论那时光是长是短,这一切总要过去的,去到回忆的深处。
如果那曾经是一场美丽的旅程,回想起来时,总有一丝怅然和不舍。那种滋味,永远交织着相聚时的欢悦和分离时的疼痛。
这些美和疼,是内心最深沉的一部分。也因为有了它们,方才成就了我的生命。
《剎那時光(譯作)》读后感(三):藉着三毛的缘故,又多了两个朋友。
《刹那时光》这本书是三毛翻译的丁松青的三部作品的其中一部,另外两个:《兰屿之歌》和《清泉故事》早在初中时候就买到了,而这段小丁神父在墨西哥的经历却始终和我无缘。
2002年,我在一个电影原声网站论坛里发了帖子问有没有台湾人。。。能不能帮我找找这本书。很快就有个热心的姐姐贴了书的图片出来,是皇冠出品的三毛全集中的一本,欣喜若狂,让姐姐帮忙买两本。书很快就寄到我手里,打开邮包的刹那,时间仿佛停止了一样,心都不跳了。
后来居然想不出办法把钱还给姐姐,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台湾离我很近,也很远。一个朋友说,他认识在北京读博士的台湾人E,正好春节回台。。。。。。这笔书款于是托了E帮忙还给台湾姐姐,后来我在E回内地的时候把钱再给了他。
一本等待多年的书,是经历这样复杂才到了我的手里,也可以写篇小说了。藉着三毛的缘故,又多了两个朋友。
附录:
丁松青神父來自美國加州聖地牙哥, 17歲時,他 決定終身從事聖職, 18歲進入耶穌會神學院. 受到他的精神導師胡天龍神父的啟示 ( Father Francis Rouleau), 他走向需要他的貧苦大眾, 無論在世界那一個角落. 丁神父 選擇了台灣, 並且是台灣的原住民 - 在30年前被廣大群眾忽視的一群.
1971年, 他以修士的身份去蘭嶼服務一年, 再去菲律賓繼續神學. 回到台灣后, 他的第一個神職工作被分配到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的天主堂. 自1976年到現在, 28年的歲月, 無怨無悔, 在這個遙遠的台灣山區, 奉獻了他的愛心和毅力, 為原住民建立一個信,望,愛的園地.
丁神父不只傳達天主的旨意, 他也是心靈的耕耘者, 蘭嶼服務一年寫了"蘭嶼之歌", 28年清泉歲月完成了"清泉故事" "遠方來的友人"以及"剎那時光". "天龍"是為了紀念他的精神導師胡天龍神父. 其中"蘭嶼之歌","清泉故事"和 "剎那時光"由著名作家三毛翻譯成中文.
http://www.chingchuan.net/index.html
《剎那時光(譯作)》读后感(四):《回家》作者:丁松青;译者:三毛(选自《刹那时光》)
《回家》
作者:丁松青;译者:三毛
1982年的夏天,当飞机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时候,我望着窗外越来越小的一切,轻轻地把额头抵住玻璃,在心里向下面的大地说了一声再见。
那一年,我三十六岁,在台湾的山区已经度过了很长久的一段岁月。当然,那是在清泉。
也是同一年,当我终于将整个教室的墙上画满了壁画的时候,我的会长来山区看我。当他看见那些彩色缤纷的图画时,略略惊讶的问着你是不是我的作品?我有些害羞,因为整个教堂的墙上全是我的画。这算不算一个好神父呢?
会长十分欣赏的看了又看,说我的确有些天分,清泉的教堂也因此充满了山地风味。
就为着会长来过了,我那始终潜伏在心灵里对艺术的至爱又一次被激荡起来。如果———如果去受一次训练,也许这美丽的世界能够透过我的画笔再度彰显一次。我多么期望能有一个机会去学美术。
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我请求了会长。没有想到他居然答应了。这使人又悲又喜。
于是,我暂时离开了这教导我成长的山区,飞向美国,美国加州的圣地牙哥,去进艺术学院。
旅程中,我的心一点一点加深了忧伤。要离开台湾好一阵子,离开这个居住了十二年——占去我生命中三分之一时光的地方,使我的心几乎碎掉。
才没有飞行几个小时,我开始思念清泉的家,想起那儿每一个朋友对我的意义、那自由自在又透着优雅的山地生活方式、中国话、民间风俗,还有那两座吊桥和清泉流水的声音……而现在,我正从这十二年长的生命中走出来,再次回归那也曾属于我生命的部分——美国。
在那儿,圣地牙哥——我的出生地,会是什么样子?我又将会过着怎么样的一年呢?
其实,这些年来,生活使我成长,生命中的答案终于多过了疑问。这生活的良师,是经过人群教导给我的。当然,那需要时间才能蜕变。
当飞机飞到圣地亚哥上空时,我的心又经不住为它振动,望见下方艳阳普照的海滩,那儿曾是我儿时游泳的地方,这一切令我百感交织,港口内泊满五光十色的帆船和渔船;接着我又看见海岸边的海草灰工厂,我弟弟就在那里担任试验技师。
飞机在圣地亚哥动物园上空兜圈子。记得我哥哥念高中时曾在那里打过工;远方遥遥可见墨西哥的边境城堤娃纳,以及那里起伏的山峦。飞机在跑道上降落之前曾掠过机场大楼,我父亲生前一直在那里服务,直到去世。映入我眼帘的每一件事物都在勾起我的回忆,我真觉得自己回到家了。
母亲已在机场等候我,弟弟、弟媳和侄女也都来了。一见到他们,内心残存的忧伤终于一扫而空。回来和亲爱的家人在一起也是多么的好啊!
我的小侄女第一个跑上来搂住我,她才两岁,穿着一件鲜艳的小圆点裙子,一头豆棕色的卷发裹着圆圆的小脸蛋,真是可爱极了。我这还是头一次和她见面,立刻就被她那天真灿烂的笑容所迷倒,相信我和她一定会成为好朋友。
母亲还是和以前一样美丽,这二十年来,她始终在那所我们孩子都年过书的小学堂任秘书,一直到现在。我和家人问候过了以后,环顾四周,才说:“一下子看见这么多外国人的感觉真是有点奇怪。”
母亲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果你认为我们是外国人的话,那你实在是离开家太久啦!”
我这才发觉说错了话,跟着笑起来,然后转头对弟弟说:“我差点忘记自己了,不是一个外国人。”
“看到你真高兴。”弟弟微笑着说。他虽然已三十岁了,看上去还是那么年轻。
“对不起,我没有常常写信给你。”他又说。
“可是每当最重要的时刻,你总是都写信给我了呀。”我连忙说。“比方说,你第一次买车、订婚、结婚、还有……”我转头望着弟媳,又说:“你们就要生宝宝的时候,都有写信通知我。”
“我们正打算再写信给你说呢。”
“你是说……”
“答对了,你又要当伯伯了!”弟弟开心的笑着说。
“这回你一定看得到宝宝。”我可爱的弟媳有些不好意思的接了一句。
回到家后,我们在后院休息,我赶快去找家里的老狗查理。查理如今几乎听不见了,再加上盖在眼睛上的长毛,也简直什么都看不到,但她好像还记得我。
我们从目前种的鳄梨树上摘了些果子,又摘了些她亲手栽的黑莓,边吃边讲,这一说就说了好几星期,可是好像还有很多可讲的话讲也讲不完。回到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