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催眠术》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7-09 10:42: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催眠术》读后感1000字

  《催眠术》是一本由邰启扬著作,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催眠术》精选点评:

  ●他

  ●就是好奇 看完以后没搞明白

  ●其实更多的只是对自己对自己的意识

  ●当时信心满满地想学会了把谁催眠的,结果只是一场美梦而已

  ●不是什么好书

  ●真心很有用

  ●没有想想的有意思

  ●借于夏东豪咨询室

  ●也就是看看

  ●很概述~

  《催眠术》读后感(一):浅显

  很简单的一本催眠书,和大部分书一样,开始讲催眠的发展阶段,大家对催眠的误解,催眠的小故事,催眠从巫术转变成科学,等等,如果你看过三本以上的催眠书,你就会发现大部分催眠术至少一半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实用性其实不是很高,但如果你把它作为第一本催眠读物,那么看看也是不错的,可以知道很多催眠的东西。技巧性的其实也就是讲的最基础的那几种。比如双手紧握法呀 等等。

  这个东西主要还是靠实践才能学会。

  《催眠术》读后感(二):非常全面介绍催眠术的一本书

  从催眠术的发展历史

  到国内国外催眠术的发展现状

  从理论到实践方法

  都介绍的相当全面和细致

  最有收获的是最后几个章

  利用催眠术诊疗各种常见疾病

  这种心理治疗的效果和时间明显优于

  物理治疗和传统药物治疗

  精彩章节:

  催眠术的发展,国外国内大师的成功案例

  如何成为催眠师

  如何被成功催眠

  如何利用催眠治病...

  《催眠术》读后感(三):催眠状态下的书

  一本以心理科学为名义的书写得让人一点都不想相信,挺难得的。注意是不想相信,还不是不相信。不相信至多是怀疑,不想相信就是反感。

  副教授职称的作者说,催眠和普通睡眠有12点差别,我总结起来就是,睡眠是自发无意识,催眠是被别人控制意识。控制到何种程度呢?想叫你干啥就干啥,叫你走就走,叫你滚就滚,扎你针不痛,抢了你的钱你不知。说你234秒后清醒绝对不会在233秒睁开眼睛,或者235秒还没睁开眼睛。这恐怖活动搞得比拉登高级。还有神奇的,说催眠的受术者,经暗示可僵直,成为人桥,随便你怎么踩都没事。反正我是不大理解。我其实挺反感对未知世界一棍子打死的反伪科学活动,但看见这种书,也想抄起棍子让作者一下子眠过去。

  我相信心理暗示有强大作用,这毋庸置疑。但有一种蠢蛋,想让别人相信自己,不是通过理性与严谨,事实与逻辑,而是把一件事情吹得神乎其神,吹得你觉得完全不可能,他就以为你会相信了。宗教也是让人信,虽然走的也不是理性与严谨的路,但别人有价值观啊,有真正去解决生命困惑的道理和途径。

  我相信作者是完全相信自己的相信。如何做到象作者一样相信一个完全不能相信的东西,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被别人控制了意识。被别人控制得相信自己不相信的东西,这好像又说明先前不可相信的东西却有事实存在。嘿,有点好玩。

  从这个逻辑讲过来,整本书的癫狂,其实就是作者受术状态下的不自控。那谁给他施的催眠呢?

  《催眠术》读后感(五):世界上最伟大的催眠师

  1、两本讨论催眠术的书

  读了佛洛伊德的书后,对催眠术产生了些兴趣,就找了两本书来读。

  一本是《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这本书是典型的“中国式学术著作”,就是把一大堆材料抄过来,不分轻重良莠地分成几个章节,其间既有精辟的中外学术理论,又有拙劣的地摊式玄幻描写。不过,这种大杂烩的书,对我来说,倒是很好的素材。

  另一本是《神奇催眠术(超强版)》,典型的通俗读物,书的印刷装祯非常好,内容图文并茂,很好读,可惜有多处错误。这本书主要推销的是催眠与自我激励的思想,因此,在书的封面上就给出了正面的暗示:“激发超越自我的潜能,你也可以成为催眠大师!”

  我不打算当催眠大师,不过我打算和大家谈谈我的了解。

  2、什么是催眠?

  “催眠”(hypnotism)是指运用语言暗示、肢体动作改变人心理及生理状态的过程。这个观念比较宏观,大家所认识的催眠,应该更多的是一个魔术师拿着个钟表摇来摇去让美女入睡的样子。其实,那只是催眠术的一种表演。催眠术的手法很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导受术人集中注意力,缩小意识范围,进入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状态。催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的受催眠敏感度高度(hypnotizability)。统计结果显示,5%的人为极敏感,5%的人为极不敏感,而多数人介于两者之间。总的来说,善于思考和集中精神的人与相信催眠术的人,更容易被催眠。

  催眠的程序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询问解疑:催眠师通过沟通交流,让受术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培养受术人对催眠师的信任感与认同感;第二步是诱导阶段:催眠师通过一些暗示测试,让受术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培养受术人对催眠师指令的顺从,使受术人渐渐进入催眠状态;第三步是深化阶段:催眠师继续通过一些催眠手法,让受术人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催眠师身上,并强化受术人对催眠师顺从指令的惯性,使受术人不断加深催眠状态;第四步是治疗阶段:催眠师利用受术人的催眠状态,进行说教治疗。这个阶段,受术人并不是完全听从催眠师左右,事实上,人意识中自我保护的警戒系统虽然被严重弱化了,但并没有停止工作,所以如果催眠师的要求过分了,人会产生焦虑而导致催眠失败;第五步是解除催眠:催眠师用口令等方式,结束受术人的催眠状态。如果催眠师不解除,人久了自己也会醒的。醒后,会有舒适感,因为潜意识的冲动得到了幻觉式的满足。

  催眠的深度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身体放松,轻微催眠;第二阶段:更加放松了,手臂僵硬,胡思乱想;第三阶段:身体僵正,部分痛觉丧失;第四阶段:记忆丧失,痛觉丧失;第五阶段:梦游,完全麻醉状态,痛觉丧失,触觉丧失,看见不存在的人和物(正性幻觉 positive hallucination);第六阶段:深度梦游,看不见实际上存在的人和物(负性幻觉 negative hallucination)。

  3、催眠与潜意识的关系

  在我们未发明“催眠”这个名词之前,催眠行为就已经扎根于我们的历史了。古代的宗教仪式与迷信活动中充斥着催眠的行为,佛教的“坐禅”就是一种自我催眠的修身养性法。近现代的精神研究与心理治疗流行催眠疗法,佛洛伊德就是在研究催眠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了潜意识。

  佛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意识系统就像冰山,有六分之一早水面上,六分之五在水下,那水下的部分,就是潜意识。潜意识中经过筛选后进入前意识,前意识直接服务于意识。后来的很多学者借用潜意识理论来解释催眠现象,认为催眠术连接了意识与潜意识的通道,从而在暗示指引下,产生幻觉,发挥潜能。

  我比较赞同这套理论,并打算用电脑来做一个比喻:潜意识是“硬盘”,完整保存着我们所有的记忆内容;前意识是“我的文档”,范围局限,有选择地存放着一些我们的意识认为有用的内容;我们的意识是“内存”,思考时就从“我的文档”里读取和处理所需的内容。催眠状态下,“内存”直接从“硬盘”中读取资料,因而效率百倍。

  4、“潜催眠状态”

  你也许觉得,催眠距离我们很远。其实,催眠作为暗示的结果,在生活中无所不在。现代传媒对我们的思想灌输与催眠师对受术人的心理暗示,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都产生催眠效果,只是程度不同。我把前者叫做“潜催眠状态”,后者叫做“催眠状态”。

  “潜催眠状态”与“催眠状态”的关系,就像正常人与神经病的关系,两者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别。我们的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接纳来自外界的刺激,被暗示而建立心理预期,并生成实现预期目的的冲动。在“催眠状态”下,意识被限制和弱化,因此潜意识在催眠师的引导下,可以非常顺利地完成心理预期;在“潜催眠状态”下,意识非常清醒,因而会对潜意识完成心理预期的冲动进行阻拦,潜意识只得选择潜移默化的“和平演变”。因此,佛洛伊德把爱情与催眠相提并论,又指出群体行为中有集体催眠的影子。

  此外,我个人认为,在阅读书籍、欣赏音乐或观看电影时,都可以通过高度集中注意力,完全释放意识流,实现接受艺术作品暗示,进而自我催眠的目的。比如说,我在看书时往往听一些节律缓慢的音乐,放慢自己的呼吸,集中注意力,全身心融入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中,就可以串联意识与潜意识,从而获得灵感与想象力,并将所思所得评注在书上,实现与书作者的精神交流。看电影最好理解,当我们全身心接纳导演的影像暗示时,我们就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完全与角色融为一体了。

  5、全民催眠的时代

  只催眠一个人似乎还不过瘾,《神奇催眠术(超强版)》一书提出搞全民催眠的设想,却有借口每个人特性不同而断言其不可行。我以为,从“潜催眠状态”的理论出发,全民催眠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这种催眠,就是国家对个人的催眠。

  我国著名的催眠大师马维祥先生认为:“催眠术的成功,从实质上看,就是催眠师的意志战胜了受术者的意志,进而发生心理上的感应,最终导致催眠师对受术人者意志的全面控制。”

  催眠其实就是意志的较量。近代以来,国家机器在新的政治体制与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强大到足以渗透和左右个人生活的一切。在国家意志面前,个人意志是如此渺小。国家利用庞大的宣传机器,全天侯、全方位地进行着群体暗示与全民洗脑,国家意志完全战胜了个人意志,操纵着个人意志。各个国家只有口号上的不同,本质都是一样——打造顺民,服务政权。新中国初期的那个精神至上的疯狂年代,正是这种强力暗示的作品。

  因此,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民催眠的时代,这一伟业的成就者,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催眠师——政治家。

  不过必须牢记,无论是“催眠状态”,还是“潜催眠状态”,人们终有醒来的一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催眠术》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