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磨坊书简》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1-01 04:07: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磨坊书简》的读后感大全

  《磨坊书简》是一本由阿尔丰斯・都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1.00,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磨坊书简》精选点评:

  ●“前不久唱过的歌声便更加欢快了”。这种隐藏的倒序时间的手法好微妙。喜欢《老伴儿》还有前言,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啊。

  ●很久没看正宗的文学作品,翻看起来觉得那个舒服、雅致,不是一般实用性书籍可比的。

  ●前面写的不错 淡雅 宁静

  ●我就是在这么一个房子里给你写信,我的屋门敞开着,房间里光线充足。你不想知道我现在是否思念那阴暗嘈杂的巴黎吗?在磨坊中的生活是多么惬意啊!这里就是我要找的温暖芬芳的地方,它隔绝了所有人间消息,尘世的喧嚣!我对这里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和联想。我一定要告诉你,这是普罗旺斯的一种惯例,每到春天,人们就把牲畜赶到阿尔卑斯山。牲畜和人要在高山上住五到六个月,在晴朗的夏夜中,他们幕天席地,睡在半人高的草丛里;等夏天一过,秋风袭来,大家再赶着牲畜回到村里,让它们随心所欲地在弥漫着迷迭香气味的草木旺盛的山丘上咀嚼着嫩草。整个晚上我都难以入眠,呼啸的北风以及隆隆的响声让我辗转反侧。破风车慢慢地晃动着,就像是海船上的绳索一样,在狂风中飘荡。这是磨坊主的女儿,她长得真漂亮漂亮。我要知道它到哪儿去了,那着魔的一刹那。

  ●可怜的让曾经口齿含糊地说:“我实在是太喜欢她了……我要走了…”我们真是太悲痛了!世界上的确有这样的事情,爱情的力量是难以抵挡的!(挚爱)

  ●都德文字中的东西,向来是我所喜欢的

  ●普罗旺斯,半梦半醒神思飘渺的生活……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一段生活。

  ●郝运是什莫鬼?翻译的乱七八糟。本来是散文般的充满诗意的小说,到了译者笔下,灵性尽失

  ●故事讲述的都挺平淡的

  ●法国乡间的那些夜话,还有人们安静的生活。都德笔下的磨坊是那样美好。小时候看过的书,久久不忘。

  《磨坊书简》读后感(一):”晚上聊天的时间不会很长'

  晚上聊天的时间不会很长,在眨眼睛的炉火旁边。

  她提起她的银水罐,到月光下的井边去打水。

  樱桃树上的猫头鹰,山楂树上的知更鸟,寂静无声。

  在那儿,她看见了——三个披金戴甲的骑士……

  他说:“您好,美丽的小娇娘!”

  2012.12.31

  《磨坊书简》读后感(二):《磨坊书简》读后

  观点的是非对错,说得越多越让人索然。坦白开来,正确的最多一种,而垃圾,至少是总数减去一。由是,辨析观点的书读来常常徒增烦恼,倒是《磨坊书简》这样的小书,写写自然美景,话话柴米家常,把些逸闻趣事讲得幽默活泼,没有任何道德说教,却能让读者变得纯良朴实。

  都德确实是极擅短篇的,且身为作者,厚道到不给读者设置任何智商阻力或知识面障碍,实在可贵。《磨坊书简》是历经多年陆续完成的,总体风格变化不大,多可算作所谓“叙事性散文”。其中一两篇似乎过于形散而无神,但多数是佳作。对于善良和纯洁,作者常作诗意的渲染,如《科尔尼耶老板的秘密》、《繁星》、《散文体叙事诗》、《老人》等;而反面人物,作者不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如《阿尔勒姑娘》),就是将其塑造为一个狡黠顽皮的小丑(如《教皇的骡子》);甚至对于荒唐可笑的人物,作者的讽刺也是温柔肯切的,恐怕连当事人自己看了也要忍俊不禁(如《居居尼昂的本堂神父》、《三台小弥撒》、《尊敬的戈歇神父的药酒》)。

  总之,《磨坊书简》中的篇章极少悲剧意味,那些在其他作家笔下可能诱发大善大恶之叹的丑角和丑事,在都德笔下似乎只是小鸡小鸭和它们的吵吵嚷嚷——一幅田园风景画中的点点生机。《磨坊书简》的嚼头,大约在此吧。

  《磨坊书简》读后感(三):磨坊书简

  都德在我国以爱国主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最为闻名。而我也很喜欢他写的其它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长、短篇小说,比如他写的具有自传体性质的长篇小说《小东西》。

  磨坊书简》以书信体的形式,汇集了许多反映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民间传说、真实故事和风土人情的短篇。《阿尔勒姑娘》描写了一位殷实农户的儿子爱上了阿尔勒城的一位姑娘,订婚以后,却被告知她的未婚妻早已是别人的情妇,这对家族是一个羞耻,婚约解除了,但是这个年轻人后来因为痛苦而自杀了。这个故事让人慨叹人世间存在着的不幸,“我们的心有多么可怜哟!然而,世俗的轻蔑竟不能扼杀爱……”是啊,我们的心是多么可怜啊,人啊人啊!作者都德描绘着青年逝去后农庄的寂静、破败,满头白发、穿着破衣服的父亲以及拿着祈祷书,身着黑衣的母亲,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繁星〉讲述了一个普罗旺斯牧羊人的故事,年轻的牧羊人心中念着东家的女儿斯泰法内特小姐,没想到小姐突然出其不意地来到了高山牧场,来到了他的眼前,因为下雨河水上涨小姐只能留在山上。牧羊人跟她讲起了那些天上的星星,那些星星的名字和故事。那棵美丽的“玛格洛娜”星追赶着“普罗旺斯的皮埃尔”星(土星),每七年和它结婚一次。“怎么,牧羊人,星星也结婚?”“是的,女主人。”渐渐地,小姐在他的肩头安睡了。牧羊人感到就好象是那些星星中“最小最亮的一颗,迷了路,”落在了他的肩头,而牧羊人受着皎洁的夜的圣洁保护……这些哦,写得很美。

  《诗人米斯特拉尔》记叙了作者都德对米斯特拉尔的拜访。米斯特拉尔是法国著名诗人,用普罗旺斯语方言写作,190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帽子歪戴着,短上衣,红腰带围在腰上……米斯特拉尔热情地迎接着都德,他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在都德的请求下,米斯特拉尔为他朗诵起了自己的诗作《卡朗达尔》,都德听着朗诵,心中充满了对米斯特拉尔的深深敬意:“卡朗达尔并不重要,在这首诗里最重要的是出现了普罗旺斯——沿海的普罗旺斯,山地的普罗旺斯——以及它的历史,它的习俗,它的传说,它的景色,它的纯朴的、自由的人民——在消失以前找到了自己的伟大的诗人的全体人民……”在都德的想象中,普罗旺斯方言就好象一座座古老的宫殿,渐渐地成为了废墟,在废墟旁盖了几间茅屋,住上了几家农户,没想到后来有一天,这些农民中的一个儿子爱上了这些伟大的废墟,让昔日的宏伟宫殿重新站立起来:“这座修复的宫殿,就是普罗旺斯方言。/这个农民的儿子,就是米斯特拉尔。”

  在人们看来,都德对米斯特拉尔的称赞,不也正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吗?“普罗旺斯将永远活在〈米瑞依〉和〈卡朗达尔〉里”,普罗旺斯也将活在都德的《磨坊书简》中。

  诚如豆友老于所说,在《磨坊书简》中,没有大善大恶之叹,没有对反面人物、可笑人物的大肆鞭挞或嘲讽,他对《磨坊书简》特点的总结很恰当。确实,《磨坊书简》只是记叙了普罗旺斯真实的或传说中的民间故事、风土人情,从中反映的是普罗旺斯人的各种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它的主旨不是批判和揭示,而贯穿全书的是都德对普罗旺斯的深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磨坊书简》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