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内在》是一本由[美] 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著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3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归内在》精选点评:
●花了两天把这本书又看了一遍。2013年买的,正版的已经绝版了,淘宝买的翻印的。这本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流派的。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精神分析流派的方法,因为太程式化,而且周期太长。要花很多年才能改变。不过它的优势在于一旦完全改变,很难再回到原来状态。我更喜欢认知行为疗法,只要来访者意愿度足够高,很快就能改变。当然弊端在于容易效果容易反复。期待跟懂的人多交流。
●我一直都觉得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跟我们平时认识的那个大人完全不一样,还没有看完,只是看到书名,和我想的一样。 to be continued。。。 一个人是否独立,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来判定他是否是个成人
●回归内在,善待内在的小孩,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医治……
●对镜子里的自己说:现在的自我就是很好的自我。 现在的生活已经是很好的生活。 我不要盯着比我更富有、奢华与闲暇的人生。 我的童年时光,它本来的模样是喜忧参半、悲喜交加的,而不是一场讨好的谎言。 我要学会去原谅那些曾经给我伤痛的人。 我要学会去原谅我自己。 我要回忆起童年时候,那些值得感谢的人,那些给了我自由,给了我礼物,让我快乐的人。 我应该学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烂摊子,而不是在情绪上逃避、在精神上自戕。
●讲的主要是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这已经不是我在乎的问题了。
●分析了内在小孩的童年创伤对人成年后的影响,本书就是具体的实施手册,帮人处理各个不同时期的创伤,和保护自己内在的小孩,而达到重生。
●和《家庭会伤人》一起看的,有启发,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善待自我,整合童年,调整和父母的关系与角色。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我读类似书籍的时候,ms也没什么感觉。 也许是这种书适合团队阅读?
●书里理论性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是操作与实践。并没有多么好,不如《家庭会伤人》。看完《别永远伤在童年》再来做个比较。
《回归内在》读后感(一):回归内在
每个达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童年创伤的问题、童年创伤对人生的影响、 儿童的心灵是如何受伤的。。这些值得了解。受伤的程度不分大小因人而异,关键是最终呈现的结果。学习爱护受伤的内在小孩,每一个成人自己的新能量由自己定制。
《回归内在》读后感(二):最实用,效果最好的心理学自助书籍
怎么说呢、首先应该感谢一个男生为我推荐了这本书、
这是本非常实用的书、它无需太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就可以实现心理学的自助、
如果一个遭受过心理创伤的人,勇于面对那些创伤
并积极按部就班的按照书上说的去做
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不要草草的去看却不去做。那样效果微乎其微、
《回归内在》读后感(三):重新、从心关爱你自己
对每个成年人来讲,他都需要归回内在,抚慰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足以调整自己的心灵,更好应对今日复杂多变的世界。使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加精彩。
我不得不说过:这是在是一本很好的书,对我及我的家人、朋友都大有助益。
《回归内在》读后感(四):一点小感想
看与内在的小孩对话这本书的感想,有很多父母事实上根本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出生要么是个意外,要么出于无奈,但小孩为了讨好自己的父母,必须坚信父母无条件的爱自己,淡化父母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如果你自己从小没有得到父母温柔对待,父母对你漠不关心,还天天标榜自己生你养你是你最大的荣幸,可笑,又不是你要求他们生你的,有时候你还想问一句,为什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为什么生了我而不好好对待我?从小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老了就想得到孩子无条件的关怀,公平吗?
书中有一段话我记忆颇深。由于自身经历,生长环境等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标准,我不强迫别人遵循我的价值标准,我为我自己选择的价值标准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没有一种价值标准是完美无缺,毫无漏洞的,每一种价值标准都有其偏颇荒谬之处。
如果给你一个回到过去的机会,我会来到曾经年幼,弱小的我面前,抱抱他,告诉他世上只有我是无条件爱他的,因为你是过去的我,我是未来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