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2-30 00:51: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读后感锦集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是一本由姜馨贺 / 姜二嫚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精选点评:

  ●童真 浪漫 想象力 孩子的独特视角

  ●毫无一丝俗气之意,后生可畏。

  ●偶然遇见的可爱诗歌。

  ●有种让人心疼的忧伤,儿童并不像你看到那么无拘无束的快乐,3岁以后,他们就有对万事万物无法掌控的忧伤,类似佛对无常的悲悯,但他们身上又有魔鬼的破坏力,这种冲突同时出现在他们内心

  ●孩子的纯真,灵气,小悲欢,挺好的。

  ●有些还不错,有些比较一般。

  ●干净 ✨

  ●还行 可爱的

  ●20200516重读

  ●这本诗集太美妙了,看得很开心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读后感(一):还行呀

  

去年十一在书店翻到,有一篇挺有意思的,《电视剧》,很有趣。后来回来后,没有记书名,找了好久找到诗集的名字。最近找到,今天看完了。一开始读会觉得妹妹的诗比较有意思,姐姐的有思考和感情但是有灵气,看到后面觉得姐姐的诗比较有层次和手法,妹妹的总体而言味道一直一样,不过总体都不错。姐姐写的相对好一些。想起我小时候看的少儿诗集,不够有趣,而且看完了想看别的也莫有,现在的书籍丰富了好多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读后感(二):从小原谅世界的清淡

  姜馨贺生于2003,姜二嫚2007,生于长于深圳龙华,楼下有建设银行和哈尔滨饺子馆。当然最好的诗歌还是网传的那几首,而且妹妹的想象力和语感明显好太多,可能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更模糊一些,可以真的去想老鼠和月亮的心事。 两个女儿都「二岁开始写诗」,主要还是因为爸爸有意识去记录,有太多往事而飞不过小蝴蝶终于被捕的大蝴蝶,郊游中童言无忌的那一瞬间被很多家长错过了。 还有阅读热情的引导,不识字时整本读给她们听,再大些,一个男人带着俩女儿坐在深圳书城待到打烊,夜色茫茫翻过莲花山回家,途上还顺路探险游戏。阅读,说不定可以助我们可以早早地和生活达成理解和原谅,敬个礼握握手,不求同也可以安心存异: 「在爸爸办公室/从窗口看出去/我看见了十字路口的车流/……/远处,还传来扩音器的声音/电钻的声音/我不能/为了寻找诗意/而责怪他们平平淡淡的样子」。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读后感(三):想和你们一起撒泼读书❤️

  

???写了半个小时的书评没保存起??好气。

给五星主要是因为两个小孩对生活的爱。其次是因为她们父亲的教育方式。非常非常喜欢他们家倡导的“撒泼读书”非常想知道到底怎样去阅读,才能称之为撒泼呢??也想体验和贯彻那撒泼读书❤️(这四个字太有魅力了)

读这本诗集的时候我就在想,究竟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小孩。她们是如何在那么小的年纪就能如此准确的感知生活细节?(当然孩子自身能力不可忽略)

她们笔下的文字让我再次坠入浪漫生活。

非常赞同孩子父亲说的,阅读应该早于识字,她们一出生就用眼睛读人的面孔和情绪,读家里的物件,读街上的熙来攘往;用耳朵读人语,犬吠,读风声,雨声和音乐,还有故事……

我肯定不会强求我的小孩写诗,但是我希望她能拥有撒泼读书的能力,能有幸一辈子与书为友,我希望我不会用手机去敷衍她,我想和她一起去读书❤️

嗯,我希望我能说到做到。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读后感(四):为什么要做这本书?

  大概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新华社公众号一组“孩子们的诗”迅速走红,一天之内创造出10万+的阅读量,转发和赞誉甚多,引发了广泛的话题关注。这组“孩子们的诗”中,最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一对深圳姐妹花——2003年出生的姜馨贺、2007年出生的姜二嫚。其中,姜二嫚的一句“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成为很多话题关键句。

  很多读者有所不知的是,姜馨贺与姜二嫚的诗作很早就由诗坛大腕伊沙主编的“新世纪诗典”持续推荐,继而被《诗刊》等杂志力推,还荣获第25届全国鲁藜诗歌奖·新人新作奖。而特别有意思的是,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经典品牌“中国诗歌排行榜”从2014年起就已经关注并收入二人的诗歌,并将其列入“00后十大诗人”榜。因此,我们的编辑团队一致认为,与很多小诗人的“昙花一现”不同的是,姜馨贺与姜二嫚的创作力和作品内涵,得到了时间和权威的验证。正如著名导演贾樟柯所说:“我们应当把孩子们写出来的俏丽汉语存好。”我们也觉得有必要把她们更多的好作品分享给读者。有鉴于此,我们决定从她们创作的一千多首诗作中遴选出百余首,推出她们的首部诗集《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事实证明,我们对于姜馨贺与姜二嫚的选择是比较准确及时的。2018年,她们的创作被持续关注,先后受邀参与了《天天向上》《放学别走》等一系列热门综艺节目的录制。姜二嫚的诗成为王源《晚安电台》第一夜朗读作品,姜馨贺的诗受到德国斯图加特市交通局青睐,即将在各大交通工具上展示。在6月出版的《新周刊》“00后,C位出场”专题中,姜馨贺与姜二嫚更是成为00后诗人群体的榜样。

  关于孩子与诗歌这个话题,其实由来已久,2010年,韩寒创办《独唱团》杂志时就因刊发了6岁的王子乔的一首《风在算钱》而引发讨论。2014年,北岛主编的《给孩子的诗》畅销,继续带动话题,并再次让读者开始关注孩子应该读什么样的诗,孩子会写出什么样的诗。《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首先属于“孩子们的诗”,但又并非我们固有概念中“孩子们的诗”的模样。比如姜二嫚写的“晚上/我打着手电筒散步/累了就拿它当拐杖/我拄着一束光”,姜馨贺写的“爸爸你知道吗/小蝴蝶好捉/大蝴蝶不好捉/因为大蝴蝶呀/经历了太多/往事”, 伊沙说她们的诗有一种“对于成人诗歌经验的冒犯”——那是直接的却又是更加震撼的一种警策。这是同龄人难以达到的经验,也是成年人所缺失的语感。读她们的诗,总觉得有一双小小的翅膀,在那么一瞬间,会扇动自身内心蒙尘的角落。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也摒弃了读者群体的限定,而努力呈现一个可以为全年龄段读者所接受的诗歌样本。

  “孩子们的诗”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孩子越来越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被我们视为社会构成中最为“纯净”的那部分,他们对世界的感受能力和对自己内心感觉的把握能力,常常令人讶异,孩子的内心成为很多成年人亟需“窥探”的广阔世界。作为“孩子们的诗”的一个突破,《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不仅穿插了姜馨贺与姜二嫚的手稿,以展现“孩子们的诗”最本真的创作样态,还附有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手记,这种“互动”也许可以更好地“窥探”这些天使般的语言是如何诞生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