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22 03:23: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1000字

  《明朝的皇帝》是一本由高阳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朝的皇帝》精选点评:

  ●章节分得太细碎,猛料倒是不少,读明清故事脑海里总是浮现拖板车的形象,吃力不讨好,活得累。也许就明武宗,算是活出了自己的本色。

  ●体例芜杂,不喜

  ●明朝的历史实在是义和利的激烈交锋,结局往往是君子斗不过小人。想起《白面包青天》里的一句台词:“贪官要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学究气

  ●无耻的是真无耻,正直的又太直了。

  ●朱元璋设计的政治制度就是废除丞相以高度集中皇权,而同时期的英国通过了《大宪章》以议会的集体领导制来约束国王的权力,所以中国的落后是从明朝初年就开始了。明朝的统治依赖于一位勤勉的君主,而万历、天启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懒惰的两位皇帝。万历的懒惰一是受嘉靖十几年不上朝的影响,但嘉靖起码在修道时还批阅奏章处理国事,万历是二十年不上朝不理事,二是由于争国本的影响,万历不想见群臣,见了烦心。万历和嘉靖相同之处就是贪,想方设法从民间捞钱,导致民心尽失。天启是从小没受到良好教育,不知道怎么尽做皇帝的责任,所以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太监去做,太监安排文官(称为阉党)去做,阉党和东林党又互相攻伐,导致国家管理混乱。而明朝晚期又碰上小冰河期,国家没有一个坚强而老练的统治者领导,内忧外患频发,很快就垮了台。

  ●老先生观点有点陈旧,但是很有料,涨知识了。

  ●书中引用了很多明史、实录、明代笔记的原文,有时站在一个陈述者的角度,有时候站在当时人的角度,读来很有趣。明朝以后,中国文脉几乎断绝,宋明士大夫的气象不再,空留后人慨叹。

  ●读的是残编。高阳的识人眼光真是尖锐。

  ●皇帝是挺奇葩的,但凡有点孩子气个性的皇帝很难成为好皇帝。但是那年头当臣子也有好处,就是陛下的喜好很明确,明哲保身还是挺简单的。除了于少保太过冤枉、杨继盛沈炼的刚烈之外,基本没觉得明朝皇帝杀错人。明亡于东林,国之大器放弃经世致用之学只顾气节,无异于饮鸠止血。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一):一处谬误

  91页处写到“魏武帝曹操是太监曹腾的养子”以此典故来告知曹钦可意图篡位。

  曹腾是曹嵩的养父,曹嵩是曹操的父亲,即曹腾是曹操的养祖父。

  全书典故细致,不知为何此处竟有这类疏忽,实为困惑。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二):和《明朝那些事》比较

  不管明史也好,还是这两本书,历史总是帝王将相(正史)、才子佳人(野史)。所以这两本书都着重在写皇帝。就写皇帝这个角度,高阳显然写得比当年明月要好,而且,高阳写书有点像学院派的书一样,议论和引用史料结合得比较好。对没有古文基础或者不想看古文,只想轻松读一下书的读者而言,高阳的书就看得有点头痛了。所以高阳的读者群会比《明朝那些事》的读者群文化层次要高那么一点点,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高阳的书相当于入门式的,读起来轻松,但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这点和专业治史的学者还是有区别。所以看《万历十五年》虽说有点看不完全懂,但观点是新的。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三):一切从有趣开始

  觉得历史比小说还要好看的,从高阳起。小学起开始看高阳,历史从平面渐变立体,并对看过的书里的年代、人物产生兴趣,印象深刻,想更为了解。小时候单纯的想法,若读史皆如读高阳,至少这门功课不会觉得为难了吧。认识的一个女孩曾说过,最喜欢的朝代是明朝,这个漫长而神秘的年代。若看过高阳这本书,她的想法不知是否会有改观。将史书的艰涩转而生活化、人性化,这么简单的描述也许玷辱了高阳的妙笔,观点尽可以与其有所不同,史实已是早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了。明朝皇帝的愚昧及缺乏教育成为清朝皇帝之鉴,史上罕见的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忠臣之死,厂卫横行……溯本追源,一一道来,以有趣开始,也不会以无聊终结。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四):朕来娱乐大众

  电视剧消耗完了清朝的皇帝,又开始折腾明朝的皇帝。大多还打着换历史本来面目的旗号。

  尽管有十几亿人呢,屏幕上的皇帝永远是那几个皇帝,有时候都纳闷,这几个皇帝专业户自己演着演着不会演串了吗?当然,偶尔也有新面孔,比如何炯演正德皇帝。

  把高阳的书和当年明月等人的书对照来看,就愈发显出作者的功力。

  昨天看另外一本书时,想到把万历和修建新天鹅堡的那个皇帝对比一下,应该是很有趣的故事。

  好在我历史悠久,明朝完了又何妨?历朝历代,列祖列宗无穷尽也。

  皇帝给后人留下这么多谈资的目的不在警醒后人,而在娱乐大众——谁让我们该犯的错误一个没少犯,而且更加低级,更加愚蠢呢。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五):高阳语录

  自从看了高阳先生写的《胡雪岩》后,对他的喜爱便一发不可收拾,继而有了《明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

  高阳语录摘要:

  这就是“混市面”的人的苦衷!人之好善,谁不如我?略有身价,总想力争上游,成为衣冠中人;但虽出淤泥,要想不染却甚难,因为过去的关系,拉拉扯扯,自己爱惜羽毛不肯在污泥塘里一起打滚,无奈别人死拉住不放,结果依旧同流合污。——《胡雪岩》

  做生意怎么样的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顶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做小生意,譬如说,今年天气热得早,看样子这个夏天会很长,早早多进些蒲扇摆在那里,这也是眼光。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胡雪岩》

  人以役物,不可为物所役;心爱之物固然要当心被窃,但为了怕被窃,不敢拿出来用,甚至时时忧虑,处处分心,这就是为物所役,倒不如无此一物。——《胡雪岩》

  凡事明说不如暗示,旁敲侧击的效果最好。——《胡雪岩》

  但“权利”二字,重利则不致造反;弄权则权无止境,往往起谋逆之心,此所以英主往往可以容忍贪官,而绝不能容忍权臣。——《明朝的皇帝》

  君子与小人,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讲不讲原则。——《明朝的皇帝》

  暂列如此,有喜欢的朋友可以交流下。发豆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明朝的皇帝》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