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师》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幽默大师》读后感(一):我们都太怀旧了
以前连载的《幽默水浒》简直太逗了。
每次等着爸爸上街时买回一期新的杂志,我和妹妹抢着翻阅。
后来搬家,书都没了。
看书的孩子长大了,我们再也不会头挨着头翻一本书了。
《幽默大师》读后感(二):改版初体会
改版之前上半月和下半月都买,上半月的石器时代、卡卡滋、神经剧场、小贝蒂、毛糙同学、无敌小王爷,下半月的妖怪下山、裤兜日记、幽默剧都非常喜欢。改版之后,上半月喜欢的栏目几乎全不见啦。下半月可能改版比较到位,校园版嘛,我这年龄真不适合看。
《幽默大师》读后感(三):南瓜大叔 ~~~
超级喜欢 南瓜大叔画的 石器时代 和 小贝蒂 还记得很小就买着看 但现在 很多中国大师级的作品在幽默大师里灭绝了 可惜~~
现在 继续看幽默大师 不过 差不多只看这几篇了 ~ 别再让我们浪费钱了 南瓜大叔 出书把~~~~~~~
《幽默大师》读后感(四):幽默。。朋友
第一本幽默大师是初中吧。。。。。当时因为想看看就买了一本,结果一下就fall in love with,一发不可收拾,每个月巴巴的望着,看有没有到。学校门口的邮亭阿姨都认识我了。。。没钱时就把早饭钱省下。高中是封闭学校,为了每个月的幽默大师,每个月就叫同学从外面给我买,有几期没有买到,从别人那里花价得到旧的一本。。。最喜欢不二马、阿姿猫。。。。。
《幽默大师》读后感(五):幽默大师
我记得没有错的话 以前好像四块左右一本的《幽默大师》
现在我还有看这本杂志的习惯 都是在学校的报刊阅览室看的
里面最有闪光点的还是猪马工作室画的“搭错线影院”
还有最后面的话题对垒 其他的都比较冷
看了我实在笑不起来
猫小乐的画工不错
那个叫朱森林的画法真是看着难受
非常不喜欢这种漫画技法
故事也非常冷 我想这个人一定是个50多岁数的身材臃肿的老男人了
《幽默大师》读后感(六):从小幽到大
书柜里的第一本幽默大师是1997年的吧,那时候刚上初中,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玩的杂志,新奇得不得了,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然后高中,然后大学,直到现在上了研究生,每每路过报刊亭,都要停下来看看有没有新的一期幽默大师。
从家乡青岛到首都北京,走到哪看到哪。
有时候,并不仅仅关乎杂志本身,更多的是一种心结。
幽默大师像小时候的玩伴一样,慢慢的,就这样陪我长大了。
有些人笑我幼稚,20多岁的人了还要看这种儿童刊物。
我一向是耳根子很软的人,却只有这一件事没有听进别人的劝告。
因为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年,我的童心就会完全泯灭了。
如果有一天,小贝蒂长大了,不再做那些疯疯癫癫的事情,我会很难过。
《幽默大师》读后感(七):回不来的《幽默大师》
今天偶然在幽默大师吧看到一个多年的幽迷的吐槽:买了一本最近的《幽默大师》,结果发现变成了一本幼稚的儿童读物,只能给儿子看了。
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也让我伤感不已。我从小学就开始看幽默大师,家里还保留着许多,简直是我的启蒙老师,内容很丰富,当年的朱森林,李昆武,刘飒,沈默,夏大川。。。。。一个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造就了这么一本NB的杂志,可是上了高中偶尔又买了一本,全是低龄化的电脑制作的漫画,简直侮辱了《幽默大师》这个名字。
当年的幽默大师,沈默专递让我认识到漫画的深刻性,不仅可以逗笑人,也可以让人思考人生。
当年的幽默大师,李昆武先生的逍遥游让我虽然在一间房中,却好像遨游天地。
当年的幽默大师,大大可笑糖,就像是一座小小宝藏,只要挖掘,总有有趣的细节被发现。
当年的幽默大师,小贝蒂可爱伶俐,让你好像和她同在欢乐之中。
当年的幽默大师。。。。大概是回不来了吧。
真心希望能出过刊的合订本!
《幽默大师》读后感(八):回不来的《幽默大师》
今天偶然在幽默大师吧看到一个多年的幽迷的吐槽:买了一本最近的《幽默大师》,结果发现变成了一本幼稚的儿童读物,只能给儿子看了。
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也让我伤感不已。我从小学就开始看幽默大师,家里还保留着许多,简直是我的启蒙老师,内容很丰富,当年的朱森林,李昆武,刘飒,沈默,夏大川。。。。。一个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造就了这么一本NB的杂志,可是上了高中偶尔又买了一本,全是低龄化的电脑制作的漫画,简直侮辱了《幽默大师》这个名字。
当年的幽默大师,沈默专递让我认识到漫画的深刻性,不仅可以逗笑人,也可以让人思考人生。
当年的幽默大师,李昆武先生的逍遥游让我虽然在一间房中,却好像遨游天地。
当年的幽默大师,大大可笑糖,就像是一座小小宝藏,只要挖掘,总有有趣的细节被发现。
当年的幽默大师,小贝蒂可爱伶俐,让你好像和她同在欢乐之中。
当年的幽默大师。。。。大概是回不来了吧。
真心希望能出过刊的合订本!
《幽默大师》读后感(九):还是那本《幽默大师》
人喜欢怀旧,怀念儿时贫乏的游戏,贫乏的吃食,贫乏的书籍。
喜欢《幽默大师》,是源于童年时的记忆。
姐姐把男朋友带回家过暑假的同时,也带来了我那段快乐的时光。
哥哥和姐姐是在师专上学时相恋的,毕业后一同留在城市里做了老师。哥哥很招家里的孩子们喜欢,他陪我们游戏,给我们买零食,把没收学生的小玩具送给我,教我背百家姓,我发自内心地喜欢他,曾经还有过“如果他不和姐姐结婚,将来娶我该多好”的想法。我也喜欢他带来的那些书,他给大姑和姑父买了顺口溜、笑话书,给我了一本脑筋急转弯和儿童笑话,还带来了很多杂志:读者,知音,幽默大师。当时看幽默大师就喜欢得不得了,记得其中有蔡志忠的,还有父与子,连环炮,而那些适合不适合我的杂志也都翻个遍……
就像是记忆中食物的味道那样,这本杂志也在我心里有种滋味,仿佛是带着炕头热的,发旧的纸香。
后来姐姐和哥哥结婚了,我再没看过幽默大师,再后来姐姐和哥哥离婚了,我也淡忘了这本杂志,再再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哥哥,也想不起还有这本曾让我着迷,让我快乐的宝物。
上星期,走到书摊想买期《南方周末》,无意中发现了幽默大师,这是十多年后第一次唤起了我对那段时光的回忆和对哥哥的怀念。
简单地翻了翻,杂志似乎和我看的时候没怎么变样。把它拿回家,放在厕所的抽屉里,却一直忘了拿出来仔细地阅读。
妈妈打来电话说,姐姐再婚后又离婚了。
哥哥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想,如果以幽默大师为实物线索拍部电视剧,恐怕要比市面上很多卖座的纯情剧要清新。但现在,这条线怕是早就断了吧。
《幽默大师》读后感(十):分享幽默大师创刊号扫描版
出售1986-2004年电子扫描版,除彩色页彩色扫描,其他页黑白扫描。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42.ITzuMC&id=529249440139&ns=1&abbucket=14#detail
扫描精度如下链接,建议用ipad,kindle看不清。
每年份(6本,2001年后12本)30元。一次限买一年,看完觉得好再买其他年份。
(老年份的名家作品和经典改编作品较多)
扫描版用邮箱发送,拍下请留邮箱。
注:店主非常喜欢这套杂志,承载了童年回忆,重金购得,扫描后分享大家。收一点点费用,不求赚钱,只希望弥补下成本。希望大家看在价格很便宜的面子上,不要自行在网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