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对话》是一本由赵启正、(美)路易·帕罗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141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边对话》精选点评:
●学习政府高级官员的沟通艺术,求同存异的沟通,倾听的艺术
●一般,很多问题没有深入
● 看神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对话 不过谈话的深度不够啊...
●从第六部分宗教和科学开始好看点 友好有余深入不足感觉。
●两种思想,可惜太浅显,不过很易读
●买了读完就后悔了,教训啊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还是有困难的。赵先生的对话很有艺术,不仅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使对方很舒服,对话激情、热烈而有兴致,同时探讨了一些重要的热点问题,很有启发和启示。
●没什么印象了
●关于上帝的一场濠梁对话,无神论者和初信者值得一读,基督信仰和其他宗教信仰者也值得一读。只可惜,应该有很多精妙的辩论都被舍弃了。
●赵启正的话比较有深度,可以提供一些思考,我们需要站在他人的文化角度理解另一种文化
《江边对话》读后感(一):内容太过简陋
立意是不错的。赵的观点应该是接受传统教育50年的我们大多数人的观点,传教士的观点也是比较典型的基督教的认知。但是,内容太单薄,总共应该不到1万字,而且很多讨论只是“点到即止”。
比如,如何来看上帝是否存在。无神论者认为没法从物理上证明上帝的存在,所以是不存在的;基督徒认为从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任何对科学的认知都是有限度的,比如,在两百年前我们也坚信没有原子、没有中子的,但是都慢慢地发现了,所以,并不能依据现在物理的进度来判断上帝是否存在。
但是,讨论就此戛然而止,双方都只说了半句,没有互动,只有各自提出观点,这样的讨论不能称之为讨论,只能说是交换思想。
《江边对话》读后感(二):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看这本书
头一阵子,让朋友上图书馆借书,
他知道我对基督教有兴趣,就借了这本书,正赶自己在做一个查经典网站,
就有了OCR 这本书的冲动,先给网站加些内容。
朋友说这本书挺有知名度的,OCR 的时候就仔细的看了看,
(不敢错字太多呀....),大家完全可以看看,
对以后遇到无神论者的辩论,还是用的上的:)
《江边对话》读后感(三):论《江边对话》
前不久,赵启正教授来我校(上海理工)做过一个报告《向世界说明中国》。
之后我读了这本《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教徒的友好交流》。这本书主要以赵启正和路易•帕罗的对话来描述“交流”。里面提到了神学和科学的区别和相通性,提到了信仰和宗教的关系,我觉得最有亮点的是拿中国的儒教和道教信仰和基督教宗教性信仰进行对比和反驳,也找到其中的相通点(不是“相同点”)。这样的文化撞击很刺激,很激情,很有活力。
但是令我比较失望的是,赵启正的谈话中政治性太强。
在我看来“和谐”状态下的宗教交流只是理想化的。人类不可能做到不同宗教间的包容、和谐、理解。除非宗教统一。我们的确需要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应该是出于对“智慧”的探究和挖掘。人类的思维应该得到升华,其中的桥梁和媒介应该是“智慧的交流”,宗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政治背景下的交流并不透明。难怪外国人会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前苏联是一致的。这是莫大的误会。
换句话说,结合《向世界说明中国》,我们常常以国家领导、政府人员去和外国进行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但是国民之间的交流并不多。造成误解的是外国的老百姓,政治家却对我们清楚得很。可悲的是当我们自己国人都还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上头的老大哥急着说要“向世界说明中国”。所以这样的交流对话只能是政治性的,而非学术性的。帕罗也居然拍马屁说赵启正是哲学家。
唉~所谓的交流也不过如此。
亮点:装帧很独特,封皮材料很好。
38.00元,4万字,9.75个印张的彩印。很贵很给赵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