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理小君
01
很多人都喜欢用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来夸赞父母对孩子伟大而无私的付出。
山川巍峨,水波粼粼。
不过,可曾有人想过,在巍峨的山,也有会崩塌的可能,而看似平静的水流,爆发起水灾又将会是一个怎样可怕的场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的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保护神是支撑。而有的父母却是一个孩子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甚至是伴随一生的梦魇。
《无声告白》中有这样一句话话: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知道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很多人可能很难想象,家庭这个听起来那么温馨的环境,会成为有些人一生无法面对的可怕回忆。
02
杨紫说:
“我有时候特别想,能够成为电影里的主角那样,拥有一种超能力,这样我就可以回到26年前,杀死自己。
可是,我没有超能力,我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是在你怀我的时候出轨的。
所以,我很自责。我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是我带来的。我的出生对你来说,与其说幸福,我觉得更像是灾难。”
说这段话的人,是杨紫,也是杨紫在《听见她说:许愿》中扮演的被妈妈操控,失去自我的可怜女孩小雨。
温尼科特曾深情地描述:“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
当孩子发现,在母亲的眼里,无法感受到关怀,反而总是带着焦虑和痛苦时,孩子就会把母亲的痛苦,当成自己的错误。
在小雨眼里,她是母亲的灾难起源。
跟很多不幸的家庭一样,爸爸在妈妈孕期时出轨,双方离婚后便反目成仇。
崩溃的妈妈,不惜用女儿和自己的生命对那个犯错的男人施加惩罚。幸运的是,小雨和妈妈被人救了回来。
不幸的是,活着比死了还痛苦。婚姻失败后的母亲,选择将她所有的爱都捆绑在小雨身上。
03
无时无刻的监视,几近疯魔的控制欲,把小雨压得无法喘息,她只能尽量配合,只为能让妈妈舒心。
可受过伤,失去理性的女人,又怎会轻易知足,她不断的向小雨传输这个世界上,只有她才是最爱小雨的人的思想。
不断地向小雨释放着自己内心的不安,“妈妈为了你,什么都可以做。你没有爸爸。”
在她的大脑里,坚信自己对小雨是爱,是保护,是期盼。
可事实上,一个丧失自我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爱呢?她连自己的需求都无法感知,又怎么可能知道他人的需求呢?
她不过是把自己的伤口转嫁到了小雨身上。
没有需求的人,只能通过过往经历,来避免孩子重蹈覆辙。她把所有都压在了孩子身上,企图用控制小雨的方式来完成一次自己的遗憾。
小雨怀着对妈妈的内疚感与父亲决裂,和朋友保持距离,就连初恋也被妈妈扼杀在摇篮里。
小雨越来越模糊的边界感和慢慢被掩盖的真实自己,她活成了妈妈心中想要的样子。
而妈妈用玩“养成游戏”的方式,一点一点找到她自我存在的意义,情感的补给,愿望的满足,目标的达成。成功操控女儿人生的快感。
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女儿成了她“治愈”心理创伤的特效药。
而对于小雨来说,妈妈的存在,就像是一颗一直存活在她体内的慢性毒药。
药性不会突然之间发作,却会伴随着时间推移,毒性慢慢的深入骨髓,就算使用神丹妙药,也很难再将其去除干净。
04
很多人都说,在无数个家庭中,幸福的片段百般花样,而不幸的样子却大多相似。
无数人组成家庭,就有可能有无数个小雨出现。
从根本上看,世界上很难出现完全没有问题的原生家庭。你的原生家庭之上是父母,父母之上还有他们的父母。
一个原生家庭上,叠加着无数人的创伤和痛苦。
在我们妈妈那一辈的受教经历里,女人一定要有所牺牲,失去一部分的自我。
这也为什么,重男轻女很难改变的原因。
当然不仅仅是这个问题,很多原生家庭当下产生问题,不过是上一辈遗留的问题没有解决,又被继承到我们这一辈罢了。
而我们作为目前关系中被迫承受的那一方,很难从根本上与家庭摆脱联系。
我们被原生家庭折磨,如果不解决根源问题,其他的努力不过是在做无用功罢了。
受害者要先自愈,才能愈人。
“小雨们”要先知道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因为你才造成的。
父母的关系破裂与你无关,控制欲与你无关、偏爱也与你无关。
这些并不是你不好,而是父母们被暂时的遮住了双眼,没能发现你的好。
另外,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受伤后一定不要将痛苦和委屈一直憋在自己心里,有些话,可能不好听,诉说委屈,向父母服软的过程可能并不容易。
可是对于解决关系矛盾来说,说出恨才是换回爱的开始。
05
就像《听见她说》的小雨那般,在自己生日那天,以录制视频的方式向妈妈诉说自己那么多年的感受。
有的时候,你必须将自己的痛苦和委屈放在明面上,才能让施害者认知到自己的过分的行径,她才能真正的清醒。
当然,如果你能够释怀,也可以像小雨一样,在视频的最后,给妈妈许一个她可以更爱自己的愿望。
小雨们,你们真的很无辜。但是小雨们的妈妈也是受害者。
有毒的母亲,也是有伤的母亲。
有些会把自己认为的爱强加给孩子的母亲/父亲,是因为他们之前也没有被好好爱过罢了。
影片的最后,小雨对着蛋糕许下了一个愿望,她说
“妈妈,我很爱很爱你。
我也知道你很爱很爱我,但你对我最大的爱,应该是爱自己。”
【心理君推荐】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内向星球,在那里你可以了解内向人的内心独白;
与自己的性格和解,接纳自己;爱与陪伴,共同守护这个星球,让它更闪亮。
▼
长按,关注「内向星球」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超越原生家庭,活出全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