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斯坦利的发条生活》是一部由Victoria Mather执导,Drew Caiden / 安部春香 / Nadia Morgan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宅男斯坦利的发条生活》精选点评:
●这创意,这深度,怒赞
●游戏改编吗
●有点意思 有点诡异
●预告、
●我们需要接受现实才能接受新事物。保持现在的环境来稳定自己的情绪状态,终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啊…
●發條XD 滿足我的惡趣味XD
●很孤单很美丽
●有点吓人却也好玩
●制作赞
●很怪诞风的定格动画。走出一成不变的生活,迎接新事物。
《宅男斯坦利的发条生活》影评(一):「复生」是自然「复动」是反自然
短片可能表达的是「顺其自然」吧
注:我这里说的「自然」不是「大自然」而是「自然规律」
死而「复动」就像是短片中男主角的父母和机械鸟,这里表现的它们「复动」而不是「复生」。
行为动作诡异的主角父母,还有那只被掏出内脏塞入机械「复动」的鸟,吓人的叫声和样子。
这里给人一种感觉:违反自然规律的「复动」,它们「一定」是恐怖的惊悚的,令人很不舒服的。
说到这里就奇怪了,「一定」吗?作者怎么知道「一定」?我也不知道。
走出短片,不妨试想一下,如果男主角父母行为正常,也不诡异了,那只鸟也被救活,和埋之前一样,那么这种「复活」是否反自然呢?
如果有一天,人类研究出能够让生命「死而复活」而不是「死而复动」的技术,我认为那一定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乐观技术。
——随便感悟瞎写的✍
《宅男斯坦利的发条生活》影评(二):发条男
短片《Stanley Pickle》讲述的是一个喜欢发条玩具的宅男的生活。影片的一大特色在于采用逐格拍摄的手法,不仅形式上吸引观众,还帮助表现了影片的内容和主题——男孩喜欢并擅长制作发条玩具,甚至连他的父母都是发条操控的。男孩的生活就像一台靠发条运作的机器,影片定格的效果加强了这种机械感。逐格拍摄也使得男孩父母机械式的动作更加逼真,即使情节超离现实,给观众的感觉也不至于怪异。
发条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元素,影片一开始便用一个横移镜头呈现了男孩的生活环境:桌上堆满了纸牌、故事书、玻璃球、玩具士兵,以及用来制作发条玩具的金属零件,就连床头摆放的物品和枕头的图案也是发条玩具,可以看出男孩对于发条玩具的热衷。影片最初呈现的是一副温馨和谐的家庭景象。男孩的床头摆着全家福的合影和发条玩具,这两样无疑是他最爱的。母亲来到男孩的房间亲切地叫他起床,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吃早餐。这一段落光线柔和,开头早餐准备好的镜头给厨具和食物特写,声效细致逼真,烘托出家庭浓浓的温馨感觉。窗外是明亮的旷野,光影变换,与后来女孩奔跑的场景形成呼应。其乐融融的场景中显得有些怪异:父亲看一眼报纸便发出一声奇怪的笑声,母亲对着男孩微笑,肌肉线条却很僵硬。影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男孩父母实际上也是“发条玩具”,而是在后来的情节才揭示出来。男孩对父母的微笑展现了他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快乐,他非常爱这个家庭,即使父母并不是真实有灵魂的存在。
钟表敲响的时候男孩浮现出微笑,马上离开餐桌回到自己房间。母亲还在对着原地微笑,不自然的状态进一步显现。男孩的反应显然是不寻常的,引发观众的期待。从代替楼梯功能的传送装置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孩不仅不仅特别热衷于发条玩具,对于机械的制作也富有才华,这为后来男孩为女孩制作发条鸟的情节做了铺垫。随着男孩逐渐靠近窗口,背景音乐响起,先是舒缓柔和,逐渐变得轻快空灵,窗外的旷野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个女孩和鸟儿一起嬉戏舞蹈。屋内场景狭小,色调较暗,而屋外的大地宽广明亮,光影飞速变换,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孩脚步轻盈,动作欢快,身上穿着用羽毛做成的衣服,正如一只飞鸟。自己的窥视被女孩注意到,男孩的反应非常慌张,连忙躲在窗户下面,可见他是一个非常羞赧的人,也可见他对于女孩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慌张之中男孩拿起了他制作的机械玩具,它能够安慰他,让他心情平和,这一细节体现了男孩深深地依赖着机械玩具。
屋内光线的变换显示着时间的流逝,背景声效类似于时钟的滴答声,一天的时间过去了,男孩一个人在房间里,翻书,自己和自己下跳棋,躺在地上无聊地发呆。影片以类似掠影的形式展现了男孩平时的生活状态,他是一个孤独而满足的“宅男”。到了晚上,男孩走进客厅,正在喝咖啡的父亲身体失灵,动作怪异,男孩走到他身后把发条重新上好。影片在这时向观众揭示男孩父母实际上也是“发条玩具”,父亲背后巨大的发条,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观众第一次见可能会吃惊,营造出戏剧效果。父亲的眼珠竟然掉进了咖啡杯里,母亲也倒下去,熨斗烫在自己的脸上,男孩无奈地把他们修好。影片到这里进一步刻画了男孩的生活,他全部的世界,包括父母亲情,都来自于发条的操控,都是机械式的运转。包括男孩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像是上了发条。父母的“故障”证明了男孩这样的生活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
男孩带着少男的忧愁进入梦境。叠化,白天和鸟儿一起舞蹈的女孩正在树林里滑行,脚步轻盈,在土地上竟像在冰面上一般。背景音乐夹杂着鸟叫声,光线从树叶间照射下来,女孩就像是树林间的精灵,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
日出,云朵急速飘过,风吹着麦浪,整个场景像是一幅油画。广阔的田野上只有一幢房子,更加体现男孩的生活与外界的人是隔绝的。影片富有节奏,内景与外景交替呈现。钟表再次响了,男孩照旧到窗前去看女孩,双手扒在玻璃上,眨着眼睛,神色期待。然而这次女孩的脚步不再轻盈,而是难过地哭泣着,原来是她心爱的鸟儿死去了,女孩伤心地将它的尸体埋在土里,插上树枝,还在上面系了一根紫色的丝带。背景音乐也变得缓慢忧伤。鸟儿的死对影片的情节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男孩目睹这一幕,也难过起来,随之表情变得坚定,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他走到门口,缓慢下移的镜头向观众展示着男孩的家门,三道门锁进一步显示着男孩的足不出户,与世隔绝。男孩粗重的呼吸和他第一次碰到门把手时突然弹开的反应都显示着他内心的紧张,他走出门后左右顾盼的表情也展现了他的害怕。然而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走了出去,可见他心里是如此在乎那个女孩。男孩走到女孩埋鸟儿尸体的地方,带走了尸体。阴云掠过,体现了男孩内心的不平静。
场景又切回到室内,男孩从软焦中走出,拉下闸,窗户关上,床板翻转变成了一个工作台,整个房间变成了一个工房。这更加展现了男孩的不同寻常。一套套工作器械自动弹出来,男孩开始专注地工作。男孩将鸟儿的内脏掏出,安装了一套机械装置,最后装上发条,整个过程熟练专业,男孩显得兴奋而满足,不仅因为这样的机械工作是他热爱的,更因为他做这件事情是为了那个心仪的女孩。
场景切到室外,第二天,男孩捧着发条鸟躲在麦田里,期待着女孩的到来。看到面签捧着野花的女孩,男孩羞赧地微笑,终于鼓起勇气把藏在背后的发条鸟给女孩看,女孩的反应却是惊恐,当发条鸟尖叫着像女孩飞去的时候,女孩更是害怕得尖叫着逃跑。男孩站在原地孤独而悲伤,坠落的发条鸟更加烘托出男孩的可怜。天气由晴转阴,风声激烈,雷声响起,与男孩的心境形成呼应。女孩热爱的是自然,她爱鸟儿,爱的是原始的生命力,发条鸟即使会飞会叫,也只不过是一个怪异的机器,与女孩所代表的自然是格格不入的。男孩不懂这一点,他以为给鸟装上一套机械的装置就是让它重生,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情节到这里发生进一步转折。晚上母亲照例来亲吻男孩,男孩已经几乎没有了笑容,相似性场面,三人还是坐在一起吃饭,但情况变得糟糕,面包烤焦了,男孩始终表情忧伤。父亲和母亲相继“故障”,两台发条机器完全毁坏。这时的男孩并没有像上次一样把它们修理好,可能他们的损坏程度已经无法修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男孩的内心正在发生着变化。背景音乐响起,镜头推向男孩的脸,男孩看看身边倒在桌上的父母,显得十分孤独。他内心除了悲伤,也有思考和决定。最后,他把父母埋葬在了田野里,以发条作为墓碑,其一,父母实际上是发条控制的机器,其二,发条插在坟墓上,隐喻着男孩决心彻底告别原来的生活。男孩看老房子最后一眼,深呼一口气,微笑着穿越广阔的麦田,走进森林,像梦中的女孩那样自由地滑行。阳光和鸟鸣展现着自由的气息,男孩欢快地笑着消失在树林的另一边。影片最后还是给观众一个积极的结局,男孩最终告别了孤立隔绝的机械式的生活,走进自然。
影片的情节虽然超离现实,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男孩是现今社会里许多人与现象的缩影:脱离外界社会,远离自然。先进的工业文明有时反而会阻碍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正如精通机械的男孩试图通过给死去的鸟儿装上发条来重新赋予它生命,事实上发条鸟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在真正懂得自然与生命的人面前,这样的躯壳毫无意义。男孩的父母也是如此,通过男孩制作发条鸟,观众可以推测,男孩的父母可能也是在去世之后,因为男孩的不舍而被制作成发条操控的机器,他们与发条鸟是一样的。
女孩是自然的象征,她自己就像一只飞鸟,自由有活力。女孩与男孩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而男孩心里爱慕着女孩,意味着即使是被机械化的生活困住的人们,在内心深处也渴望亲近自然,渴望自由。最终男孩走出了房子,走向广袤的天地,那些程式化的,在工业城市里奔忙游走的人们,最终也应该把发条插在坟墓上,走出牢笼,去感受自然,感受真实的生命。
《宅男斯坦利的发条生活》影评(三):戛纳杰出视效奖《宅男斯坦利的发条生活》与“真人定格动画”
森森大军影评人 讲师 编剧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为什么要采取”真人定格动画”的呈现方式?你能看到本片总共有几只鸟?为什么要这么多鸟……?片头片尾如何解读?男女主角为什么要滑向森林深处?
2 男主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本片还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桥段?
点击链接 看完再聊
怪趣定格真人短片《宅男斯坦利的发条生活》_场库www.vmovier.com
男:哇,一看海报就知道,这又是一部满屏大奖的短片,而且还是真人定格动画……对了,什么是真人定格动画?
你注意片头,在片名的字幕出现之前,几秒的长镜头,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当片名出现后后,妈妈的腿,各种肢体动作,就仿佛机械一般,动作僵硬……让人很不舒服了!
男:没错!何止是动作,连斯坦利父母的表情都是僵化的。
这些画面暗含了一个重大疑问:
男:如果看不懂电影主题,就无法解释这个疑问吧?
对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导演到底想说明什么……?
男:说到肢体动作,我发现斯坦利这个宅男倒还没那么夸张,躺在床上看他胸部的震颤非常明显,毕竟他还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有时走路感觉很别扭,表情还算正常,他的双亲可真是太机械化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可能很早以前就已经死掉了……
你观察得很细致!这些其实都是导演想表现的,通过各种特写和细节,让观众在脑子里不断加深这种印象!
真人定格动画的特点,在本片展现的巨细靡遗。
男:是不是因为本片的故事和机械运动,上弦……这些概念联系起来了?
所以我们还要琢磨一下,为什么剧情中要引入这些机械,包括和宅男的关系,还有生死,小鸟,埋葬,森林,飞翔,大自然……这些要素如何联系起来?
男:您说的太对了!这恰恰是我的疑问,尤其在片尾:男主走进树林,竟然采取滑行,真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故事还能明白吧,我这里讲一个细思极恐的桥段……
男主将埋葬的小鸟从土里挖出来,带回工作室,解刨并去除内脏后,在它的身体里装进一组机械,然后缝合……
此时你要联想到他其实对父母也进行过这样一整套的“手术”……
男:哇,要您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恐怖了!这家伙原来是变态宅男啊……难怪他的父母感觉怪怪的,很扭曲,有时感觉很阴冷,让人头皮发麻……
导演不遗余力的灌输一些诡异画面。还记得吗,女孩看到小鸟的尸体,惊讶的逃走,而那只鸟发出恐怖的尖叫声,追赶着女孩……
男:对!这个画面和之前的女孩与小鸟嬉戏,舞蹈……完全是一种反差,构成鲜明的对比!
其实还有大量的画面,都暗藏某种思想
比如天空的瞬间飘过的云朵,天色时而阴郁,时而明媚……这些都蕴含“时间与自然”的概念,而且与定格动画的拍摄手法相得益彰……
男:那时间与自然到底和本片主题思想有何关系呢 ?哎呀,头疼……您就赶快告诉我导演到底想说什么吧!
什么是宅男?就是把自己封闭在家里,不出门,远离自然,对吧?
是啊,而且男主连一个女孩都不敢直视,羞羞的!
你发现没?男主所居住的房间其实也是象征
你看那只座钟,本身就是提示:
一只没有生命的鸟,却每天按照自己制定的时间表,机械式的生活和工作……像不像这个男主?
那只钟,也就是男主住的房子,这里除了机械就是电梯……有生命吗?
男:连父母都是上弦的,房间里所呈现的生命状态都是伪造的,是假象!
你注意那扇窗户,像不像鸟的眼睛?男主透过窗户,他看到画面采取了广角镜头拍摄,有木有?
这些都说明:这房子也就是鸟,是一只庞大的死鸟,男主就住在一只死鸟的身躯里……
宅男也仿佛是一只鸟,垂死的鸟……
而女主也是鸟,你看她身上的羽毛披肩,女主是有生命的鸟,会跳舞会飞翔的鸟!
男:哇,这么多的鸟啊,都是象征和隐喻,您要不说我的没看出来……一直想请教,您是如何做到如此的犀利和敏锐?
艺术之眼嘛,你还没修炼到我这个地步!
比如,当你看到男主给鸟缝合的状态,你再对比分析这个开门动作的特写……
这些画面都是类比,需要联想推理并加以分析……
男:哦,打开(关闭)门栓也就是解刨(缝合)小鸟的胸腔……所以这间房子自然也就 隐喻小鸟喽?
还有小鸟的眼睛和座钟的暗示,都是一连串的逻辑思维和推理!
男:果然很艺术,牛!难怪也只有您才能分析《三块广告牌》这样的电影
影评嘛,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我的影评只跟导演做思想对接,从来不扯没用的,捅一些学术词汇,管屁用呢?不明觉厉!忽悠半天,观众该不懂还是不懂,根本无法解答问题!
男:难您说本片跟生死又有什么联系呢?
是啊,你只有看懂了,才能明白为什么戛纳要颁给本片杰出视效奖……
好,再继续推理……
生死,时间,自然……刚刚我分析过,很多画面都阐述这些元素
我们该如何看待生死呢?
男主的父亲貌似很年轻,有木有?或许可以推断,男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去世了,男主为了寄托哀思,将父母机械化了,重塑了他们的生命……
男:就像他救活小鸟一样?
没错!理工男或许成天琢磨这些问题。但,他得到的是什么?我们从画面读到的都是恐惧,毛骨倏然,头皮发麻……
再看,什么才是自然的状态?
女孩与鸟,在草场共舞……
男主好像在梦中看到女孩在树林穿梭的场景,无论是不是梦,那或许也是男孩内心向往的……
我们注意到,女孩拥抱大树的状态,关键是滑行……片尾男主也是这些动作,我最后再分析这些镜头语言
男:我还发现,女孩埋葬了小鸟,还立起一个墓,很可爱的树枝……绑着蓝丝带
寄托哀思,用机械上弦,还是用鲜花和眼泪?
男:哦,明白了!原来这些画面都是导演提示观众,要做对比是吧?
恩,所有这些都是镜头语言,特写镜头等等,都希望观众去思考!
男:那这里应该思考什么呢?
当然是生死!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改变死亡根本就是徒劳的,是违反自然和客观规律的!
所以得到的结果就像我们看到的画面,必然是扭曲的,惊悚的!
还记得父亲那些表情吗?有多么阴森,恐怖……母亲死了,永远不能像从前那样把你叫醒,冰冷的吻毫无意义!
男:终于明白了,片尾,男主走进树林,就是要逃离死气沉沉的宅男生活,寻找爱情,去拥抱自然……对了,那为什么要滑行?
真人定格动画,凸显了机械式生活的扭曲状态,不和谐不自然!
男:真的呢!就像小鸟的飞行,必须要有滑翔的状态……
现在明白真人定格动画的妙处了吧?故事与拍摄手法相得益彰……
其实电影就是这么一种东西:穷极你想象得到的所有艺术手法来包装你的故事诠释你的思想!
而四维一体理论也是在探求电影制作过程中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除剧情人物高潮等要素之外,包括服饰化,舞美造型甚至字幕海报……等等,都与导演的创作思想也就是主题密切相关!
男:哦,难怪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可以精准的找到主题并回答所有拍摄的相关问题,真的太神奇了!
森森大军:全面解析:《三块广告牌》到底是谁烧的?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老男孩》镜头语言全解析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圣鹿之死》一个从来就没有发生的故事!zhuanlan.zhihu.com百集奥斯卡戛纳获奖电影教学式影评zhuanlan.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