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夫》是一本由李昂 / 施叔青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50,页数:388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夫》精选点评:
●本性根劣,下笔榨血,无知恶人,丧尽人性.
●对话的描写少但是让人感觉真实,那种语言走向简直一下就打到我,让我想起之前男友的一些话对我造成的感受,还有之后的关于林市梦和真实的描写也很让人信服,只是越往后感觉描写越和林市抽离,越旁观,为什么呢
●李昂在处女作里挥洒自己满满的天赋和激情,没有老成的技法,收放自如的节奏,而是刹不住车的宣泄和嘶喊,就像最后从杀猪匠身体里喷涌而出的温热黏糊的浓血。
●无知的我才发现李昂原来是个女性……
●林市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注定的悲剧。。。
●压抑的来,其实她老公人不坏的哎,看看和金花唠嗑那段就知道了。
●饥饿
●委屈到缝里
●第九章写得还是很有趣的,气质上有点像《踏雪寻梅》。格局略小。
●流言中只有你的不堪与屈辱,无人知晓你的饥馑与困厄。
《杀夫》读后感(一):+
剧情全被书名剧透了,没有悬念。 直冲鼻官的腥臊味,陈江水是一个凭职业加性情就令人感到震怖的潜在杀手,屠猪的利落手段完全可能施加在人身上,根本一个用物物交换来只要管饱饭就甘愿隐忍性暴力语言暴力的瘦弱饥饿女人当妻子甚至是人看,逼到了绝境封闭环境下施暴者与被施暴者的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简直阵阵恶寒
《杀夫》读后感(二):走不出的命运怪圈
很早以前,就几乎看过李昂的全部作品。一直以来,记忆深处最忘不了的,就是《杀夫》。一边看,一边寒毛倒竖。当那个弱女子在暴力与性虐待的双重压抑下,一步步走向疯狂,最后在神经错乱下杀了丈夫时,感慨的,不是其在台湾当时夫权制度下所做的牺牲,而是那与其母亲相同命运的走不出的怪圈……
《杀夫》读后感(三):迷园、杀夫、猫咪与情人
很早就知道李昂的《杀夫》《暗夜》,知道那是一个女作家,外界对他的评论倾向于她是一个鲜明的女权主义者,一个和情色分不开的作者,文章名字又是如此尖锐耸动。但一直没机会看到,暗自揣测,此人的文字一定是长枪大戟的锋利尖刻。
我对李昂文字最早的印象其实来自于《猫咪与情人》,那是一篇散文式的短小说,猫与情人二条线索交织,将女子爱而生怖的的心境种种写得百转千回。惊讶的很,虽然作家可以杂糅他人的形象形成自己的文字,但文章中种种悲悯情怀不是仅仅技巧能表现的。于是终于努力寻到了《杀夫》看,是个冷酷的故事,贫困,男性对于女性的优势,而最后身为弱者的女性走了极端。李昂的故事中,女性在她们自己的困境中与男人做着最原始的捉对厮杀,至鲜血淋漓而依然寻不到出口。
或许这是篇很老的小说(83年),但仍没有褪色。
《杀夫》读后感(四):男不欢女不爱
与此书同时阅读的是《人性的证明新编》,阅读这两本书的时间大约是1989年左右,或者是1990年。这两本书如何诡异的出现在我家中的抽屉,我至今不可得知。印象中记得当时夹在《杀夫》一书里面还有的是一封诡异的情书,这书在家里很多年,我应该在之后若干次反复推敲书和情书,但是现在想起来,完全忘记了情书里都写了些什么, 只记得似乎是一个犹豫的人(性别不详)反反复复,絮絮叨叨。
在《杀夫》之前,我对台湾文学的全部概念都来自于琼瑶小说,来自于窗外,来自于一帘幽梦。而杀夫则一举击破了我对宝岛台湾的美妙幻想,林市及陈屠夫的生死纠缠远比雪华阿姨的楚楚可怜更让我印象深刻。还有阿罔官。只是当时看不懂,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才理顺其中的人物关系。真奇怪,这种气息,后来我居然在贾平凹的秦腔里面找到过类似的感觉,但是远远不如杀夫一般尖锐直接了当。她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直接将人性与性的丑陋暴露在面前。多年之后,我反复阅读,那种不适之感虽然有所减轻,但是始终都存在着。
有时候对看着《杀夫》和那封作者不详语句凌乱的情书,想,其实她们都是混合着爱恨性情的产物而已。没有谁比谁更纯粹。
《杀夫》读后感(五):杀猪陈的流水账
睡前读了一半,昏昏沉沉做了一个梦,醒来继续读。
兴许是因为凌晨时分阅读,我这般迟钝之人才会对细节有些许惊诧。
对林市的剖析大家应该读的很多,
我想写一点陈江水的。
陈江水和金花
陈江水因为和林市xxx见到经血,杀猪恍惚,还是找去了金花。金花也是个命苦的女人,为什么陈江水会和金花说这么多,不和林市说自己的过去,是出于什么心态?男人完全凌驾于自己视为贱婢的妻子,不愿把自己曾经的不幸倾诉一丝,要保持自己强势、不可撼动的形象么。那个年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有不幸的过去的吧。金花也有不堪的往事,陈江水却是怜惜的。
陈江水和阿罔官
阿罔官,陈江水是极其讨厌的,男人的心理和女人的不相同是肯定的,男人讨厌说是非的女人,而说是非的女人却能让女人和女人拉近距离。那老太上吊的时候,陈江水还是很仁道的去救了她。这本书里,阿罔官就是整个社会长舌妇的典型代表,流言猛于虎,陈江水救了阿罔官也间接害死了自己。
陈江水和林市
林市算是陈江水物物交换娶来的,正因为这样,作为一个常年与牲畜打交道,满手动物血的人,根本不会去了解林市这样的人,或者完全不想去了解。也不会懂林市养的鸭子对于她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不仅仅是为了换口吃的,也是精神寄托。杀鸭子是陈江水毙命的导火索,也暗示了他的结局。在这样的环境中,倒显得陈江水的死是必然的了。
幸福的人,结局总是相似的人;不幸的人,却各有各不幸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