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伊莎贝尔》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1-22 04:27: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伊莎贝尔》经典读后感有感

  《伊莎贝尔》是一本由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201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莎贝尔》精选点评:

  ●喜欢开头。不喜欢结尾。

  ●恩,很好看。极端的女人,可怕的故事。

  ●很久之前在法盟读的。

  ●舞台剧的风格 情节虽然老套 但是对人物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细致 唉 女人啊

  ●故事形象的孱弱,除了对衰老的恐惧,莫名的自恋和被爱的渴求,几乎没有更多充满魅力的部分,开始以为这会是一个自尊者的故事,但最后却是一个自怜者的欲望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属于才气惊人锋芒毕露型作家。神经质痉挛的抗争总是悲剧性色彩十足,全篇都有冷飕飕寒意入骨的感觉,感觉像法国张爱玲。

  ●那个妄图青春永驻、拒绝衰老的女人啊。

  ●受审者与“人鱼”身,极好看。题目又极成功。

  ●若将开头当成推理悬疑的小说来看,我觉得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写得还不错,但好感也仅限于开头。个人觉得如果格拉迪丝生下的是儿子,她就会将年华的执着转化为儿子的爱恋,悲剧也换变为另一种。此书可以作为《第二性》的参考案例。

  ●女人,你的青春在哪里?!

  《伊莎贝尔》读后感(一):内米洛夫斯基式家庭

  实话说,我读内米洛夫斯基的书,特别是描写家庭,亲人之间的书很有感触,内米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幸的人生与家庭!与我产生了共鸣!人性的自私与无耻,冷漠与伪善,即使是在最亲的家人之间也赤裸裸的存在着!什么对于一个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孑然一人,那你尽可随心所欲!如果你不是孤单一人,了无牵挂的话,最重要的是则责任!

  《伊莎贝尔》读后感(二):青春

  这本书是室友的。

  要考西方经济学,500多页,还有一天考试。

  觉得头疼,就借了来看。

  书不厚,200多页

  我拿起来后,没有放下,一直看完。

  先是倒续,虽说老套,但很吸引人。

  接着看下去。

  一个女人对于逝去青春的执着,不可思议。

  我从没想过青春对一个女人有这么大的魅力。

  《伊莎贝尔》读后感(三):开头。结尾。

  我喜欢故事的开头。

  40页的开篇,扣人心弦。

  法庭上的场景,让我联想到朗读者。

  不喜欢故事的结尾。

  把整个故事的悬念全部暴露。

  只因一句“外孙”。

  我已猜到了大概的来龙去脉。

  曾经也设想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角,美丽而苍老的女人,爱上一个少年,但终究不会在一起。

  不是输给了所谓的年龄还是代沟,而是输给了伦理道德。

  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人。

  是的,这本写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书,没有过时。

  《伊莎贝尔》读后感(四):可怜的女人们

  关于女人,总是话题不断。

  女人与年龄的永远的斗争,西方似的爱情,母女间似朋友又似竞争对手的亲情纠葛、母亲越来越老地看着女儿越来越美丽的悲怆,就这样以一个被审判的漂亮老女人展开,故事情节顺理成章而自然,不拖沓,文字自然不矫柔造作,是女人们该好好读读的故事。

  自然地存在着吧,真诚地对人对物吧,悲天悯人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吧,因为我们都是可怜人……

  可怜的与年龄做斗争的女人们!

  《伊莎贝尔》读后感(五):Hey Jézabel

  Hey, Jézabel 原来你还真有其人啊,那我就真的为Némirovsky伤心了,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mère,那我就真的忍不住要说merde了。都没啥心思说你了,因为你这条道真是遥不可及让我好难想象啊,太远太远,不说了不说了。。

  魔镜无法告诉你答案

  因为你不懂美的平淡

  你的眼睛为什么闪烁不定

  你的鼻翼为什么抽搐不停

  眉间的细纹点缀了你的年华

  枯老的双手给了你要的回答

  请停止倾斜 启程心灵的崭新书写

  请平静告别 默念你对大地的感谢

  请打开心结 紧紧拥抱美丽新世界

  请抛弃你的层层叠叠

  请用毛衣裹起你的冷冽

  请用冰块冷却你的炽烈

  请 停一停歇

  2010.6.2 22:29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伊莎贝尔》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