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玉观音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21 02:55: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玉观音读后感摘抄

  《玉观音》是一本由海岩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的307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玉观音》精选点评:

  ●哎呀呀 不怎么喜欢这种爱恨情仇的纠缠

  ●要好好练跆拳道。

  ●比我幸福!

  ●当代爱情小说

  ●嗯。看的不是这个版。应该是大学时候上课,别人拿的书。自己无聊就拿来看了。还记得当时那姑娘很惊讶地看着我说你没看过海岩啊……= =# 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种现代风格的,很少看,那天只是实在无聊就…… 平心而论,这本写的还不错,情节也好人物也好。大概看了两节课看完了。基本上还没有觉得坚持不下去。比我预想的还是要好些。毒贩哥哥你要是再狠毒一点别那么文艺就好了。 可惜的是后来发现海岩同学真是写什么都一个模子……

  ●夹心录音的时候看完的= =

  ●影响塑造很成功,故事情节也够曲折。但是某些地方有点刻意。看完这本书之后跑去看了赵薇版和孙俪版的安心。

  ●很悲惨,很郁闷,看得我那个难受啊。

  ●海岩的巅峰之作。情节环环相扣,延展至想象之外。赞。

  ●我说有的情景怎么那么熟 原来看过赵薇那部电影啊 = =

  《玉观音》读后感(一):爱情。良心

  最近纠结于爱情和良心之间,书读了好久才读完,没有一气呵成,中间也似乎断掉了很多情绪。

  早晨同事爆料一个主持人的婚姻、爱情,突然就联想到海岩小说,他的书中似乎总是爱情至上,在爱情面前从来都没有第三者或者背叛与抛弃,只要忠于爱情,一切都合理!

  我是个天生的爱情至上的人,似乎我的生活90%是爱情,剩下的才是什么生活、事业、交际……其他庞杂的事物。我以为我可以为了爱情付出我的一切,我以为面对爱情我会很有勇气,我甚至一直以为爱情要不顾一切,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直寻找纯粹的爱情。但是当爱情出现的时候却是复杂的要命,像安心遇到毛杰,像安心爱上杨瑞……似乎最后的最后只有都彻底结束了才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存在只剩下了痛苦和纠结!

  太过乐观和坚强就必须要承受更多的东西,这是命运,无法逃脱!

  《玉观音》读后感(二):观音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倒不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而是故事的开头。像在做一场安静的梦,缓慢而柔情似水的深情独白,让故事一下子柔软起来,轻易的就被牵引去思绪,在故事的意境里来回冥想。

  如果不是影像的先入为主,说这样一个故事的男人会是怎样一副模样。首先,他当然是漂亮的,然后,他才是温柔的。但最后才发现他最原始的样貌应该是明媚与张扬。

  倒叙的故事形式,读起来难免多了些千帆过尽的悲凉。而在舌尖跳跃的文字却让人明白这并不是一个为了描画悲伤而出生的故事。它是为爱而生。沉重而饱满的爱,就像吸饱了血的水蛭,用生命喂养着沉甸甸的回忆。

  有一湾远远延伸而去的水,与天幕抿成一线,两座秀丽的山峰各占一边,在朦胧的薄雾里,山峰显出微微的青黛色。穿地一件纱质碎花的衬衫,深色的布裤子,随意挽起的发不长不短的荡在肩边,白皙的小腿线条优美地掩盖在流水里。她背对着镜头,所有的表情就是微仰的头,给人以无限遐想。女主角的气质,应该存在于这样的意象里,而作者在帮你慢慢砌起这样的美丽后又亲手把它敲碎,随后又在荆棘满地的沼泽里重塑那份更为惊心动魄的美丽。

  作为女人,女主角完全可以用幸福来定义。她得到的爱重过她流过的泪。无法对这样的女主角投下过多的同情,她的后来多半有些咎由自取。同样无法因男主角的爱有多少的感动,男主角的爱让有精神洁癖的人难免觉得轻浮。

  反而是毛杰,读下来竟有种意外的纯净之感。他应该有着这样一种形象,粗短的头发干净利落,皮肤是微微的棕色,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会变得很亮。他是那种活泼的,话说到高兴处会手舞足蹈的人,他会倒着走路与女主角面对面地说着轻松愉快的话题。他是一个十足单纯的人,因单纯而生出过分的执着,然后因背叛而癫狂。如果撇开善与恶,毛杰是这个故事里最大的悲剧。他的爱太过浓烈竟有种削弱他罪的假象。他的复仇,他的罪,从开头到结束都没有一个人愿去救赎。放任自由的,在他简单的思维里膨胀、膨胀、膨胀,最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在爱人已背叛他之后。

  作者是一个很会说故事的人。故事丰满而美丽,在铺展故事的场景时总会勾起人心底的柔软,他用故事的回忆勾起你的回忆,用看似的不完美来描绘完美。他笔下的云南美得让人无比神往,他在最安静的场景里写着最喧闹的故事。用字来牵动人心的魅力,真的不是谁都可以,期待剩下的三个故事,心底果不其然的生出了一种预先看过影像的懊恼••••••(好久没这么写了•••手生:-()

  《玉观音》读后感(三):我愿意相信杨瑞最后见到了安心,你呢?

  当代文学课上,老师提到《玉观音》,以前也听说过,刚好舍友借了,于是顺手拿来读了。我看书的速度一向有点慢,看了两天才看完。刚放下书就想在这说两句。

  这是一本充满了悲剧而慈爱又无处不在的一本书。以前总觉得团圆的结局才欢喜,而今,看多了经历多了便觉得其实悲剧才更现实。因为现实中避免不了风雨。但,安心的人生太悲催。

  安心:女主人公。花一样的年纪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她背着铁军和毛杰有染,这个错误使得她一辈子不得安心、一辈子都在东藏西躲。就像小说里所说,女人一辈子一个错误也不要犯,可是安心一个女子在陌生的城市,每天如同学生那样三点一线的生活,加之警察这一特殊职业,久而久之,真的会疲惫。当铁军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时候,对待安心是这样残酷,毛杰又是那样的变态,或许毛杰也是因为太爱安心,才会贩毒才会追着安心不放,如此疯狂。如果他们二者其中一个对安心宽容大量一点,或许就不会这么悲剧?

  有时候还是很同情安心的。她就是玉观音,这么善良美好,却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我觉得现实就是人善被人欺。

  铁军,安心的初恋,也是安心的丈夫。铁军应该是一个正人君子,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男人。或许如果安心首先遇到的是杨瑞,会不会对安心的人生有点帮助。至少他能接受毛杰的孩子。这是不是爱屋及乌的道理?如果这么推测,是铁军爱安心深还是杨瑞爱安心深?

  毛杰,其实他也挺可怜的。家里人最爱他,不让他沾毒,而他为了赚钱,为了让安心有个好一点的生活,不惜自己。等他再回来,安心已经嫁人了。最凄惨的是,他家里人都死了,而他,还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谁让他不早一点儿知道呢?

  杨瑞,因为安心,脱胎换骨的男人。本来可以两人重新组建一个家庭,即使孩子已经走了,而安心不肯,悄悄离开了。为什么呢?只是真的因为和她在一起的男人都没有好下场?只是因为她没有资格在丈夫和儿子走后没有谈恋爱的资格?不是说希望你比我幸福么?那么她是不是要活得精彩开心?杨瑞最终还是忘不了安心,他太爱她,或许达到了胜过自己的程度了。

  刘明浩:杨瑞的好朋友。不知道用好朋友这个词语对不对,因为他总是因为利益出卖杨瑞。如小说所说:人与人之间的亲亲热热总会和利益沾点边,纯感情的事儿太少,即使有也不要相信。虽然刘多次出卖,但是杨瑞还是原谅了他。

  一切都与悲剧相关,但又紧扣人性的美好。因为患难见真情。

  最后杨瑞有没有再次见到安心?我愿意相信有,我愿意相信在若干个月后或者若干年后,安心被杨瑞的坚持打动,回到北京,回到他们的家。能够重新过上属于他们的小生活。

  这是美好的幻想,因为我始终认为,对未来想象得好一些,总不会太坏,即使现实总不会一帆风顺。

  《玉观音》读后感(四):为情追踪

  女人是水,男人是泥土。水渗入泥土使之成形,泥土盛了水会使之有形质。水流动于生活当中才使之有了故事。

  你侬我侬,

  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

  捻一个你,

  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

  一齐打破,

  再捻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樽。

  读完玉观音后,脑海中第一想到的就是这首元朝赵画师的诗词。细想最终为何安心会有死的想法,也许家庭意识和家庭荣誉的感觉,或许就是中国人生中唯一的团体精神或团体意识。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人好似都不善团结或者都是自私的。之而生出对安心这一角色是又爱,又恨,,,,,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在里面,可能还是最终儿子的死对其打击颇大。传统观念中理想的女人须是一个具有完美相称的身体和动人的体态者。一个女人最美丽的时候可能就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扶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可惜的是安心的孩子两岁就不幸的走了。而且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都有种望子成龙的寄托。一个眼光远大的寡妇,她如有一个好孩子,她就能含辛茹苦历尽艰难去教养他。中国历史中这种守节抚孤的女人很多很多,期望经历多年苦况之后儿子成人,一旦飞黄腾达。失去了寄托之后,也难怪会离杨瑞而去了。只是让人不解的是还和毛杰弄的不伦不类的,可能应了那句话:男人嘛,只不过是女人的一个玩具。

  一个人生来都是自私的,那是究竟什么原因使其不再认生命始于个人,止于个人的呢?答案可谓家庭。现在才深明了家庭的重要性。正因为有了家,做人要时刻想着无愧于自己的祖宗,无愧于自己的好儿子。做一个贤惠的好媳妇,因为不会烹饪,不会做年糕之类,都会被视为没有家教,导致羞辱家声的后果。“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实为中国理想家庭中的最完美形态。也是那块玉观音的最深刻意义之所在。

  白发新添数百茎,

  几番拔尽白还生;

  不如不拔由他白,

  那得功夫与白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玉观音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