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是一本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著作,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0元,页数:3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精选点评:
●对于研究上海城市史和城市形态的人,这本书一定要收藏。藏在慢慢看,慢慢把玩。
●老地图老规划图再多些再大些就更好了
●作为资料集看看还行,图也是有点小。
●应该读了一大半然后没读下去了
●我设计的第三本书
●泛泛而谈
●主要是收录上海各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图,图都挺有意思,就是太小,根本看不清细节
●了解自己存在的城市
●城市規劃
●研究上海城市发展的宝藏书籍啊!都是图!太实在了
《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读后感(一):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研究上海的城市规划史,就等于在研究这个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史、文化交流史、人口迁移史、房地产史……这样一个特别的城市,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一个时时带给你沉思和惊喜的城市。而由市规划院来完成这幅画像,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读后感(二):出版社特价处理,自取3折,5折包邮。需要者新浪微博@江边小径
近期出版社特价处理,自取3折,5折包邮。需要者新浪微博@江边小径
近期出版社特价处理,自取3折,5折包邮。需要者新浪微博@江边小径
近期出版社特价处理,自取3折,5折包邮。需要者新浪微博@江边小径
近期出版社特价处理,自取3折,5折包邮。需要者新浪微博@江边小径
《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读后感(三):两天前又想起这本书
两天前又想起这本书。
在封面的四个方案中,被选中的是最不希望被选中的一个。
一直认为是做选择的人的问题,为什么他们总是能够毫不犹豫地选择出一个最差的设计?
相信很多设计者对甲方都有这样的经验。
可是,就在两天前想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解。
如果每个方案都做到了是自己喜欢的,那无论被认为是傻瓜的那个人,即便是真正的傻瓜,无论他选中哪一个方案,我都不会后悔。
《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读后感(四):算是勘误
仅针对49之前:
1.首先,编者应该明了一下plan与map这两个词的用法,尤其是plan的含义。Plan of Central & Northern Districts Showing New Roads & Widenings等图被翻译成《上海租界中北区道路规划图》,这个图里的plan并没有“规划”或者“计划”的意思,而仅仅是平面图而已。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介绍Plan de la Concession Française时,它被译成《法租界道路规划图》。(这两幅图看起来都是普通的道路图而非规划图,当然因为太小了看不清细节也只能算猜测)。但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看到一份地图,Plan of the Battle of Muddy Flat,被当做“小刀会占领上海期间,租界计划趁机侵占华界领土”(原文记不清楚了,大意是这个)的史料予以展示,但我怀疑这幅图主要目的并非如此。维基百科中提到“1854年4月4日,泥城浜之战:清军企图通过租界进攻占领县城的小刀会起义军,保持中立的租界方在英、美海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强行阻止清军过界。”这图更可能是展现当时战况而已。
---------
材料丰富,更关注近期。(当然也有详略不一的问题)
白日梦:如果图能附张光盘做成电子版能看清细节那种也不枉花三百多啊!(虽然买的时候也打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