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20-11-18 06:02: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经典观后感集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是一部由克洛德·纽里德萨尼 / 玛丽·佩雷努执导,索提古·库亚特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精选点评: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在闷热的午后 很无聊的下午 《小宇宙基因狂想曲》 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镜头太细腻 解构太深入 主题太宏大 这部片真是史诗巨作

  ●是哪个傻缺把Genesis译成"基因"的??本片跟《Microcosmos》是同一个导演,就得叫 "小宇宙2" 啊?【关于本片】:法式科教片好像常附带一种人文味道,或者弄得比较好玩儿有情趣。(英式的比较客观、大气,美式的往往比较傻大粗,喜欢夸张、假设、虚构,弄三维动画,喋喋的采访和解说词)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 Genesis (2004)

  ●几乎每个画面都可以挖出来做作壁纸……@,@

  ●画面精彩,生物多样性竟是如此动人。不过叙事手段上比较老旧,缺乏新意。

  ●畫面雖好,敍述卻實在是蹩腳,既不科學也不詩意,反而像給兒童講故事

  ●有一天我的身体将放弃挣扎,创造我的物质将回归大地,我曾是亿万原子构成的银河,而我也一如星辰的陨落终将死去。这些在我体内跳舞的原子,将去别的地方继续跳舞。我可能会變成蝴蝶的翅膀,蟾蜍的皮肤,云的羽絮,或者一棵静默的树。我的基因会记住爱的旋律,以其他的形式继续歌唱。

  ●好多奇葩动物,看着就吓人。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命为什么会出现?生命的出现意味着什么?生命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每个物种历经千万年的时间都已经进化成最适合生存、适合环境的基因。万物相生相克,捕食与被捕食都是延续自己种族的手段,每个物种都它的奇特之处,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观后感(一):简朴回归

  很简捷的叙事方式,展现了时间的诞生,以及它可能的回归。借用宇宙、自然的探讨,而反馈人类的自身。配乐恰到好处,摄影胜过自己的眼睛。我们,无论你我,诞生,相爱,分离,离去,回归时间。没有人会脱离这个简朴的规律。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观后感(二):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作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信仰的缺失。有时候很羡慕那些“执迷不悟”的老太太,无论社会怎样变换,依然虔诚的跪在佛祖前,碎碎念着。不管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佛,无疑佛就已经在她心中了。

  世界本源,一片混沌。一切皆源自这宇宙中游离的物质,它们组合,发生,制造释放出热量,液体,然后再组合,发生,直至形成生命,形成这个大同的宇宙。

  这是本片的开端,同时也把我带到了无尽的痛苦之中。小时候经常思索,宇宙有多大,大人告诉我,宇宙无边无际。可是我总是忍不住思考,无边无际的边际是什么,边际之外又是什么,放在更大的空间来看,这个无边无际不过就是沧海一粟,那么这个更大空间的边际又是什么,它的外面又是什么……如此无限循环,总把我想得异常焦躁不安,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痛苦之中。

  自从接受了宇宙混沌说以后,我就刻意回避思考这个问题。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更多俗世的事情让我思考让我头疼,所以竟然不再把这个问题想起。而我也认为这个永远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只能给自己徒添烦恼——世界的本源对于我实在是太高深,不敢想,也太深奥。尤其当它上升到一种哲学层次时——我讨厌哲学,也不想了解,如此就完美的避开了这个问题。

  而《小宇宙》却把我再次带进这个旋涡之中,我发现宇宙混沌说完全无法让我信服。但是我不能去思考宇宙的本源,谁知道呢,我宁愿相信是上帝创造的。

  一个非洲的先知,用身旁最常见的东西,最浅显的道理,给我们讲述着宇宙与生命。从一滴水窥探整个世界。最复杂深奥的道理,往往蕴含在最简单最浅显的事物之中。对于宇宙,我不相信混沌说,也不敢去想;对于生命,我则完全相信进化论。“生命就是存在的意识”,本片给了生命一个很哲学意味的定义。我不想去理解这个定义,因为我更喜欢一个比喻:生命就像一条大河,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就像本片的结尾——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平静的奔向广阔无垠的大海。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观后感(三):杂评

  前几天从图书馆的影音区一大堆老的快掉了牙的片子里翻出了这部DVD,一直丢在桌子上没管。平安夜,百无聊赖,对我来说,唯一的一点平安夜气氛也就只有各大门户网站上金二胖嚷着要给韩国丢圣弹的新闻了。看看电影打发打发时间吧。但事实证明这部片子确实不适合打发用来打发剩蛋的时间。

  最让人郁闷的还是旁白的非洲口音法语,让人听得无比郁闷。导演为了追求让解说者呈现出一种先知和博学的形象,找了个披着红袍子的非洲老大爷来唠叨:“无数亿的原子,它们形成了尘埃,形成了星辰,同样的也形成了人的身体。。。。”对母语是法语的人估计还是挺有宗教感的,但对母语不是法语的人来说,不仅听着吃力,而且很没美感,俗话说就是“听的那个蛋疼啊!”

  片子开头表现最初生命创生的地质活动非常的简略,岩浆流啊流,然后就冷却成岩石,再下一下雨。这一段时间好歹也有几十亿年,如果说地球是母亲的话,这段时间也算是她在成为母亲之前的青春岁月,所谓“最美好的时间”,不说遇见什么对的啥,导演对这一段太初时代总该多少拍得诗意一点,但影片的再现缺少时间上的跨度感,显得很随意。

  下面的部分,就是我个人的问题了,剩蛋的时候看个纪录片:看青蛙,青蛙在交配;看蜘蛛,蜘蛛在交配;看海马,海马在交配;就连平常应该是出现在餐桌上的大闸蟹,也跑到河滩上打架去了,当最终我看到一只公大闸蟹用钳子打跑一排大螃蟹的时候,旁边的母螃蟹在那里痴情的吐着泡泡的样子,我彻底被击败了。当然,这些画面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一种理解是这些破事连青蛙螃蟹都会做,有什么好稀罕的,当然假如我没有躲在家悄悄用迅雷下种子的话,我就可以说得更那么理直气壮一点点。第二种理解是最让我伤心的,那就是,我还不如那只抱得美蟹归的大螃蟹。片子看到这里我的心开始纠结了,偏偏导演还给这一段配了异常优美的音乐,青蛙抱对轻灵,蜘蛛对峙诡异,海马同游宁静,螃蟹打架紧张。此时此刻那个非洲大爷又旁白了一句“是爱---孕育了生命”,看着那两只搅在一起的螃蟹,那母螃蟹怕天线似的眼睛被公螃蟹的大钳子碰到,眼睛一会儿横着,一会儿又竖着,我只能泪流满面。不过最终想到下次去超市的时候,可以去买些蟹钳回来炸着吃,我作为一个人类的优越感总算稍微恢复了一点儿。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的内容还是稍显单薄,不是太给力。很多生命演进的过程都显得很跳跃,不够连续。不过片头做得非常华丽。配乐也很优美。导演一直想通过那位非洲先知营造一种生命神秘而崇高的气氛,但我只纠结于他的口音,完全没入戏,算是我的问题吧。

  导演说:Etre vivant c‘est tisser une histoire entre un début dont on ne se souvient plus et une fin on ne connaît rien.生命创造着历史,却又无关其首尾,生命无法记住自己出生时的情景,无法知晓自己死亡后的世界。

  至于我的理解嘛,两只螃蟹抱在一起吐泡泡,“爱”孕育了小螃蟹,好让悲愤的我去家乐福买蟹钳。

  生活总是很荒谬,我还是不去细想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