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歌中的历史》是一本由雾满拦江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烧饼歌中的历史》精选点评:
●博弈论的引入很有意思
●好神奇!!真有人穿越了!??
●脑洞
●刘伯温是穿越?好吧我信。可作者过度解读我真的不信。
●观点简单的一本书,好几百页,就说了一句话
●很不错的解读角度
●其实是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书,与烧饼歌内容基本无关,主要是作者以一种相对新颖的社会博弈思路谈历史。但价值在于这种思路的确独到且具有一定颠覆性
●博弈,我不是很懂。看完了如同逛街一样。泛泛之作
●逻辑缜密,只可惜未见根基。
《烧饼歌中的历史》读后感(一):博弈会不会毁了世界
博弈是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博弈,这几年一次又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第一次见到这个词还是在一个有关战争、棋类游戏以及科技的文章中,最初感觉是有关与人与人之间斗争拼杀的故事。到现在,生活中博弈已经成了个常用词,有竞争才有进步,这是最好的方式?和平成了虚假,人与人的和平成了虚无。这难道不是浪费么!
《烧饼歌中的历史》读后感(二):明史博弈
作者大量引用博弈理论来分析明史,给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窗口,对于开启思路颇有帮助,文笔幽默风趣,可读性很好。
不过对于朱元璋的刻毒性格归结于帝王心术的发展极致有些偏颇,依我之见,朱皇帝这种残忍来自于少年的经历,即17岁时目睹父母,大哥活活饿死,这对于一个刚成年的人来说是巨大心理创伤。当他成为皇帝之后,由于创伤引起的残暴便被绝对权力放大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程度,甚至影响到了永乐帝。
权力和财富,从来都是人性的放大器。
《烧饼歌中的历史》读后感(三):半天读完的一本书
我是在沙龙里从头读完这本书的。
买它出于刚好前一天听说《烧饼歌》的故事,颇感兴趣于是买来看看。
书本中间的彩页插图画得很烂,基本上图不达意,作者在某些预言的解释上有些牵强,又或者欠缺适当的解释,给我的感觉是他个人情感太强,导致书本看起来很像是在听别人说八卦事。
大致上从书本可获知相关《烧饼歌》对明后民初之间的预言,也了解作者希望通过此书解释自己提出的四点博弈(但后面也有提到变成五点,有些弄不明)。总体来看,本书是比较适合消遣阅读,看过也就算了。
《烧饼歌中的历史》读后感(四):鸟瞰全局,只可惜根基未明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能享之。这天下为何一定要被“有德者”享之,而不能为大家所共有,这是《烧饼歌中的历史》想要探讨的问题。
虽然观点新颖独到,用于解释历史、验证现实都显得简洁有力,但是,对于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个观点的,这个假设是如何形成的,书中未有任何交代,读来实有空中楼阁之感。偏偏这个楼阁是如此精妙,让人不得不相信其下一定有贯穿5000年的深厚基石,只不过是作者故意略去不表了而已。
至于作者为何略去不表,这是另一个话题,在此不讨论。
具体而言,本书引发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开国团队一开始没有明确的新的政治纲领,那么势必会陷入这一博弈困境,也就只能是再产生一位皇帝,再次形成三者博弈的局面。更何况,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哪一个不是奔着当皇帝去的?所以,这个僵局需要外来的力量才能解开。
外来力量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开启民智,让广大的群众,至少使其中的精英,认识其他的政治形式;其次,要有足够大的能力打碎原有格局;最后,还要有新的利益分配规则。如此方有希望跳出皇权怪圈。只有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且法律、制度都保障、加强民主,皇权才会离我们民族越来越远,而不是换身衣服,改个姓氏继续祸害神州。
至于本书上给出的解释却是这种劝进的奴性来源于无尽的贪婪欲望。窃以为不可,大概在博弈规则之下,彼此之间信息可信度降到临界值以下,才是千年未有改变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