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带我上路》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0-11-11 06:48: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带我上路》的影评大全

  《带我上路》是一部由Larry Cohen执导,费尔鲁扎·鲍克 / 沃伦·科尔 / Kristie Marsden主演的一部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我上路》影评(一):Masters of Horror观影手记11

  这部片子创意很是不错,而且在短小的篇幅内展开了不少段惊悚情节,缺点在于恐怖程度实在是不太够啊不太够……喂喂,那边那个尖叫着冲出去的女同志听我说一下……

  一个慈祥的老大爷和一个普通帅的牛仔,两个这样无聊的男主角能干什么?李安拍是老少配版断背山,王晶拍是勾女二人组,张纪中拍是决战紫禁之巅,而落到恐怖片大师同志的手里,终于变成了极端不像变态的变态大对决。遗憾的是两人合力居然没玩出什么地狱火花,还成了板上肉,遗憾的我直拍桌子,怒减一星!

  《带我上路》影评(二):变态 Vs. 变态

  首先想说,自从公路变态杀手电影成了美国B级恐怖片的主流模式之后(《致命转弯》、《隔山有眼》等等),恐怕美国人也觉得上世纪5、60年代一路搭车环游全国的背包旅行都成了其他星球的奇闻了,现在我不知道还有多少美国人面对高举大拇指请求搭车的陌生人会好心的停车,而另一个留给全世界人民的印象就是,美国是一个专门出产特色变态杀手的国家。

  由于不过是一部50多分钟的电视剧,似乎分级制度对于电视剧要宽松一点,Pick Me Up把美国的特色变态杀手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也正佩服那个离家出走的小姑娘,遇到变态的概率已经超过了那位中了10亿六合彩的同胞了。

  由于是freddy vs. jasson的情节,所以除了比较谁的手法更加干脆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比谁的命更加硬了,和美国变态文化相媲美的就是美国的医疗水平,怎么样都杀不死的变态堪比小强,估计一定有一个变态的据点,里面以白菜价出售各类大回复药,而故事的结尾几乎令人喷饭,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在变态的食物链上,恐怕无法找到最高处的变态之王,一切都取决于你前辈子的福气,无论是受害者还是变态本身。

  《带我上路》影评(三):人人都可能是杀手,下一个可能就是你!

  公路总是充满了危险,你把生命交给素不相识的司机,离开熟悉的地方,走上未知的道路。你可能遇见变态杀人狂,他可能就是司机,或者车上某个不起眼的家伙,也可能是来盘查的警察,或者希望搭车的背包青年。你表现出不信任任何人,随身携带武器防身,但是即便你就是其中一个连环杀手,仍然不能保证幸免于难!

  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为什么卡车司机更容易变成变态杀手?太多B级片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一辆脏兮兮的旧卡车在公路上尾随一辆汽车,从它的驾驶室窗户看不见开车的人,显得分外诡异。卡车司机们通常长途跋涉,生活劳累无趣,缺乏性生活,甚至童年不幸,需要刺激来调节自己的神经。是这样么?而且卡车司机无一例外都是糟老头子或者五大三粗的怪叔叔,没有阿姨或者老奶奶- -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杀手总是喜欢折磨猎物,身体上如此,精神上更是如此。他们特别喜欢对猎物絮絮叨叨不停地讲着某些自以为是的道理。《美国精神病人》里面那个家伙更是如此,会长篇评论他喜欢的某个乐队和歌手。就好像“让爸爸来告诉你什么是@*(#(#*%”,也许他们从未得到别人的认同,亦没有朋友听他们高谈阔论,so,只能发泄在可怜的被害人身上。

  最后,杀手们并不总是一副坏人的样子。他们可能长相平平,没有吓人的刀疤,没有诡异的纹身,相貌平平,甚至和蔼可亲,具有一定的才华。当你帮助别人或者被帮助的时候,都不要掉以轻心,认为“世上还是好人多”,他们或许正在看着你,下一个就是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带我上路》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