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恋爱时代》是一部由陈宏一执导,许玮甯 / 莫子仪 / 白梓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恋爱时代》精选点评:
●创意还算新颖,城市画面酷炫,前半小时渐入佳境,可惜后程脱靶。是想在小设计公司做微型爱情众生相?但在我看来,空有结构,毫无故事,也没有情绪,总是莫名其妙吵架又莫名其妙和好。当银幕是摘抄本,突兀地插入很多设计名言,只能说导演真的是太爱拍广告了。黄璐演的不错,美食拍得不错。
●差點以為導演設計系畢業,好彩佢映後談陪許瑋甯小姐出嚟澄情因想呢個題材先揾嚟咁多設計嘅嘢嘅金句,原來臺北號稱 /爭緊 / 爭到做設計之都,引爆導演繆斯,才集結衣幫正太組成設計者聯盟,持份者七俠五義,以7為名,跟港片第7慌言心有靈犀.成品是個錯縱複雜有王墨鏡味的戲中戲,演員收場變黃金時代對鏡自述...
●两星半。用拍广告的手法拍舞台剧,感觉都差着一口气,这一点导演应该像彭秀惠学习,将舞台剧手法照搬入银幕,却融入的贴切。几个角色都为了主题极大的牺牲了,他们除去亲口讲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几乎都不是那个人,而七种设计也不过只是最后的微不足道的创意。
●比国产爱情片有劲多了 就是要逼格高 王大陆讲荤段子笑死人不偿命 哈哈哈
●保持了陈宏一上部《花吃了那女孩》的特点,比较虚幻的摄影,暖色调大色块的画面,配乐仍然是最好的一环。整部电影紧贴“设计爱情”这个命题,结尾都在设计出两个ending,有些地方挺有意思的,略长,画面也俗气了点,许玮宁演得好,白梓轩长得好。
●想看好几下
●都会爱情剧
●小莫real帅
●终于看到这部片了!各种狗血小情节,珍爱青春,远离办公室恋情。说是设计,都是套路。最后四面墙都没了。想念台北。
●画面很有设计感。
《我的恋爱时代》观后感(一):導演還是專心拍MV好了
猶記得之前說的氣話:「我有多喜歡《花吃了那女孩》就有多討厭《消失打看》!」當時太愛前作故抱持高度期望,結果導演跌了一跤難免失望;這回新作卻彷彿迷失自我風格驟隱,不說的話難猜出導演是誰(MV感沒了是好是壞)。
感覺步步為營想玩又怕,收放拿捏不上不下顯得尷尬,連向來表現出色的配樂和攝影都變得無味,用盡經典廣告台詞也於事無補(平價時尚淪為廉價消費),不斷批評設計但全片恰如譁眾取寵華而不實的平庸妥協(遂諷刺如自嘲);片尾突然下戲意外開放結局,可惜仍擦不出火花───怪裡怪氣不知所云的《不愛,情歌》還比較有趣(至少〈結婚〉畫面唯美深刻)。
雖入圍金馬獎的是許瑋甯,其實黃璐更好,自然細膩凌駕全片之上,瑕(電影)不掩瑜(Emma)。
《我的恋爱时代》观后感(二):这电影,借用片中一句台词:“受不了了!”
乍眼看以为这是台湾版《志明与春娇》,讲的是都市白领尤其是设计公司的白领金领日常,但细节欠奉,让普通人难以共情。
对于一个大陆人来说,这电影无法引起共鸣,不知道台湾人会不会有共鸣。
导演是拍广告和MV出身的,也就定调了这个片子的MV属性,有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其实很无趣),还有情节的散乱无章。
众多演员里,黄璐是个亮点,她真是个奇怪的演员,遇到对的导演演技就仿佛人物上身,遇到不懂调度的导演就成了脸瘫派,可见她还得自我揣摩怎么演戏。
又及,论到银发红发之类造型,范冰冰还可以,像颜卓灵等都太游戏感,太COSPLAY了。
许玮甯的风头完全给黄璐抢了。王大陆是来搞笑的。 陈语安有点早年的杨丞琳感觉,很嫩,邻家女孩。忽然想起安达充的《我爱芳邻》。
老土地说,整个电影其实诠释了六个字“贱人就是矫情”。
《我的恋爱时代》观后感(三):设计与被设计的人生哲学
2013年台北市獲得了”世界設計之都”頭銜,證明了台灣的設計能量深受世界肯定,台灣民眾和政府有了一系列響亮的口號,并開始標榜“設計”的社會意義。但實際上導演陳宏一看到的設計環境現狀是悲哀的、有落差的,所以這部電影反映了台灣的這種行業現狀和導演自己的反思。
導演在採訪中也提到,之前的幾部作品如《花吃了那女孩》和《消失打看》,常會有觀眾反應看不懂、不明白想要表達什麼,所以這一次也著手一個貼近現實又很少有人去關注的題材──設計。
導演將故事背景安插在一個僅有六人的設計公司,并講述了這六位設計師與一位客戶之間的周旋,這七個人都對愛情和設計都有自己的態度。設計師們藝術上的堅持在商業市場中得不到肯定,而客戶對自己想要怎樣的設計也沒有明確地概念,於是在這樣的矛盾下相互拉扯。加之導演本身是拍廣告入行,時常經歷與客戶溝通時自己認為好的想法得不到認同,可謂感同身受,但他認為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立場,怎樣去相互理解來使作品更好是很重要的。
陳宏一的每一部作品都很有個人特色,例如《消失打看》裡面運用的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方式,在《相愛的七種設計》中也得到運用。此外,在片中頻繁的穿插關於設計的名言,按照導演的解釋是自己在看到這些名言的時候認為和影片所表達的內容很契合,所以將這些話用字幕的方式一起呈獻給觀眾。“戲中戲”的表現方式在影片的第一場戲就得到了運用,由念劇本中的臺詞告知大家這是在拍電影,接入到演員說同一段臺詞,從而開始整個故事的演繹。影片中間更是加入演員坐在一起閒聊、討論拍攝進度、嬉笑打鬧的片段。加入這些看似花絮的內容,導演收到很多反對的聲音,但他還是堅持了這樣的個人風格。因為這種“戲中戲”的表現方式正如片中的情感糾葛和職場戰爭一樣,所有人都自以為自己可以掌控大局、自己的設計可以改變世界,但實際上又不知不覺成為別人設計的陷阱的一部份。公司老闆自以為是運籌帷幄的政治家,結果卻也被女主角設計。而最後女主角在面臨兩位男生的告白時都充滿懷疑的問”這不會是你設計好的吧”,對於人生和愛情已經失去信任,無法辨別真假虛實,正是于“戲中戲”的人生哲學相互呼應。
《相愛的七種設計》是許瑋寧的電影處女作,并提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許瑋寧表示對自己的很多表演出乎自己意料,例如她認為此次拍攝中最難的一場戲是她與男主角在辦公室吵架的片段,導演用一個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所以在表演上很有難度。但之前出演多部電視劇累積的經驗,對此次的表演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提到自己對片中黃璐扮演的犀利設計師這一角色很有興趣,很想嘗試這種渾然天成的有喜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