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喲黄先森 ©
封面图|美玉清可 ©
物道君语:
爱做饭的人都很豁达,她不去计较什么,只懂得在烟火里烹制一道叫爱的菜。
跟你吃饭的人很多,为你做饭的人很少。
如果有,请珍惜。
面对困境,有人活成一道光,有人活成一道菜。
东坡豆腐、东坡肘子、东坡鱼以及东坡肉,其实也是苏轼的人生注解。
没人能那么完美地将“做饭”与“豁达”结合在一起,他是其一。
图片1|陌年431 ©
对于苏轼来说,说是豁达成就了一个美食家,不如说正因为他是个热爱美食的人,才成就了豁达的苏东坡。
爱做饭的人,往往都很豁达。
因为他们能在生活中用美食疗愈自己,他们能享受这素淡如水的生活,能用烟火换来心之所安。
图片|小哥们 ©
爱做饭的人,看淡境遇,乐乐呵呵
如果没有苏轼,中国历史将少了一束光。
就如他跌落谷底,原是官场新秀,前途可期,却因心直口快沦落成小吏。生活贫瘠姑且不谈,更难得在于内心寂寥。
可一个爱做饭的吃货,往往能从美食烹饪里,把生活的苦煮成诗。
当他苦于没有牛羊肉吃,面对人皆视为下品的猪肉,他却能为其注入灵魂。他在方寸的灶台之中,凭借对生活的热爱,硬生生地研究出了一道新菜式。
他慢著火,少著水,用心去等待,等他火候足时自然美。
在与猪肉的这场对话里,他也懂得了,有些事情需要等待。既然来到了黄州,那不如就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吧,只管乐乐呵呵,在江湖中踏浪。
图片|泰罗 ©
晚年在海南,半生寂寂,白须萧散,一身伤病。但我们并没有在他的诗中读出一点寂寥来,反倒越是到了晚年,诗境便越开阔。
在海南时,极爱吃蚝的他常常试验各种新奇的吃法,除了蒸煮烧烤,他还试着将其剖开,把蚝肉与酒并煮,食出从未有过的体验。
或许,对于美食之路的求索,正是他一路贬谪以来的希望。
每一次味蕾上的满足,都能积蓄内心的欢悦,借以抵御残酷的现实。
图片1.2|《风味人间》 ©
牡蛎附于岩石,浪拍石冲,外壳早已凹凸凌厉,但里面却是晶莹饱满。正如东坡,人生多苦凄零,却因美食而明朗洒脱,活成一道道菜。
爱做饭的人,胸中有种天清月朗的开阔,无论什么样的苦,都能用美食来疗愈。
只要有吃的,他们往往能在苦闷中笑出声来。
图片|《风味人间》 ©
爱做饭的人,享受平淡,归于素简
若论在人间烟火里活得豁达自在。
古人有苏东坡,今人有周润发。
做饭一事,有人爱下厨,把食材烹制成各色料理;有人爱买菜,望着新鲜的食材都能感觉生命的跃动。
发哥爱做饭,是圈里人都知道的。以前跟团队拍戏时,工作生活都在一起。空闲时,他会拉着助理去菜市买菜,而后就在酒店里为剧组做一顿美味晚餐。
图片|《风味人间》 ©
有次发哥工作去了成都,还特地逛了菜市。他第一次看到大如人头的白萝卜,兴奋地拍照发给发嫂看,他说:“我决定买一箱萝卜回去当年货。”
在云集众生百相的菜市场中,人们或被治愈,或被感动,总能获得些什么。
很多时候,发哥在菜市场闲逛也会摄影采风。有次他看到一家人在卖菜,生意很好,心有所触。于是让他们站在一起,拍了张全家福送给他们。
图片|乐作Lezuo ©
图片|胆小鬼305 ©
多少年后,周润发才从菜市场里明白:繁华落尽,终归平淡。
当一个人能看透平淡是福气时,多少能堪破身外名利。发哥放下名利,把五十多亿的人民币悉数捐献。
有人为虚名浮利而抛弃生活,锱铢必较于一毫寸利,如此心便越来越狭窄。
能享受平凡的烟火生活,不去追求虚幻的表象,才是真正的豁达。
图片|《风味人间》 ©
会做饭并非了不起的才华,无非是执着在一勺盐、一把火里,慢火为他熬成平凡的爱。
逛菜市场也没有那么有趣,无非是素衣布鞋,游走烟火人间,把生活过得素简而温暖。
毕竟穿梭熙熙攘攘的菜市,走入烟火缭绕的厨房,一日复一日,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图片|jashura ©
爱做饭的人,胸襟豁达,愿意付出
三毛,是在大千世界里披风的女子,桀骜不羁,独自一人,不管不顾,我行我素。
直到她遇到荷西,走进了厨房。
在撒哈拉那寸草不生之地,她想把荷西生活照顾好,甘心当起了家庭主妇。因为爱,她很豁达地接受了这个设定。
每个困囿厨房的女人,最初都是自由的雨燕,时光和油烟暗淡了她们的羽翼。
图片1|方块的镜头 ©
图片2|蓝鲸天 ©
最初,三毛做饭也失败过,她天真地理解,所谓鲜即“鱼和羊”一起煮,但做出来却一言难尽。
慢慢地,她竟参透了做饭的手艺,她为荷西做了许多中国菜。一种粉丝,她可以做出三种花样:“粉丝盒子饼”、“蚂蚁上树”、“鸡汤煮粉丝”。
她告诉荷西:粉丝是春天的第一场雨,落在高山之巅,冻成一根根的,山民便背下来卖。
对于荷西来说,那些陌生的中国菜肴,是那干旱沙漠里闪闪发光的温柔。
图片1.2|风一般的婶子 ©
后来,她的中国菜就出名了,荷西的同事常常过来吃。有时候,三毛也会感觉到疲倦,但是依旧每次都着装整齐,很庄重地办好每次的家宴。
她说:“清风明月应是一个人的事情,倒是吃饭,人多些比较有味道。”
做饭最大的快乐,是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那人脸上的笑。一个人的厨房,一个人的晚餐,总归有些落寞。
三毛在厨房里忙碌时,心里想着的是:荷西吃到这道菜的欢欣。
或许很多人的羽翼都覆上了油烟,但我分明看到,那稍许暗淡的羽翼下,揽括着许多生命和爱。
广阔而伟大。
图片|迷糊_天亮了 ©
我记得以前写过类似的文章,读者的留言有些我还记忆尤新。
“
@谭萍:
从小喜欢外婆做的饭,现在外婆年纪大了,好多菜都要吃软的,每次自己炒菜,炒一半年轻人吃脆的,再炒一半软的,每次陪着外婆吃软的,看外婆喜欢吃的程度留意着下次炒菜的火候......也就这样的小事情去回报外婆啦
@泡面&卤蛋
我是北方姑娘,老公是南方人,还是对每餐特别有执念的南方人。我觉得饿的时候随便吃点啥能果腹就好,而他觉得一定要有饭有菜才叫吃饭。刚开始光看他做就觉得麻烦,现在我们在一起十二年,慢慢的我被他同化了。周末他会在厨房忙乎大半天,只为了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一顿饭的时光,暖了胃更暖了心。
@绿宝石
我家先生也是为我们母子两做饭的男人,一年365天总有将近300天在厨房里忙碌着,有时我想去搭把手,也被他轰出来让我休息。有时问他天天这样不累吗?不烦吗?他会说:也会累呀,可是给我至亲至爱的人做饭却是心甘情愿,我就喜欢看着你们吃的开心的样子。
@铃铛
我们是一个十个人的大家庭,每到周末都想给大家做点美食,一个人在厨房忙活一整天,然后端出各种美食给家人分享,看到他们开心的品尝,就觉得特别满足,偶尔身心还是会疲惫,心里也会有那么丁点的不悦。但是到了第二天,就会重新打上鸡血,再次的冲进我的“战场”厨房,为他们做美味佳肴。
”
你看,每个为家人做饭的人,在看到他们笑逐颜开的时候,累与乏都抛诸脑后。
做饭很累,少有人能受得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油烟。
所以我宁愿相信:
哪有那么多人真爱做饭,
不过都是在默默爱着你。
图片|娜美星辰 ©
·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 ·
真快,都晚秋了,
柿子也红了。
圆碌碌,橘红色的果子里,
藏着中国人最美好的寓意。
跟之华一起点开卡片
愿你“柿柿如意”,
“心想柿成”。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物道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