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们》是一部由格兰·科尔普斯·马莱德 / 门迪·埃蒂尔执导,巴勃罗·保利 / 苏菲恩·古瑞博 / 穆萨·曼斯莱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病友们》精选点评:
●自杀的危险历历在目,和自己目前的心境有些相通之处。
●7.5 有几处带点小心思,印象还挺深刻的。比如康复室里那段对背景的动态模糊以及之后一段略长点的慢镜头,视觉效果不错,不过也可能多少有些炫技之嫌。真的很喜欢这个主题,还有整体又丧又喜感还带着点小温情的调调,不足之处大概就是拍的感觉有点草率吧,110分钟不短,有几个点总觉得可以做的更深入人心些。讲真观看时状态并不太好,犯困好几次,还好这部有资源,日后有机会重刷一下,应该还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吧。
●还好,不是很喜欢。
●不露声色的法式温情。
●虽说是喜剧片,得喜剧的味道并不浓。相反,倒是人在困境之中的那种绝望,倒还表现得比较真切。完全以一家康复中心为场景,能拍成这样,也算不错了。
●一般,细节不够
●算是一部励志片吧,同样病痛的一群人,在一起互相帮助鼓励,总能带给你精神上无限阳光。
●l'espoir adapté
●虽然全程在疗养院里拍摄,一些profond镜头还是很美的,高大病体年轻时也太作了
●全世界脑瘫何其多,尿屎已经够臭,竟然还愚蠢到把比尿屎更脏臭菸、毒品往嘴里送,堂堂五六尺人类却被寸菸给打败,菸草等同毒品,可笑全球禁毒不禁菸,可耻超级污秽大白痴………… 希冀菸在世界上销声匿迹!!
《病友们》影评(一):生活与永恒
整部电影过于平淡,我也是看看停停很久才看完。但是很喜欢电影的立意,真切的感受到了裂缝中的阳光,有关乐观与抑郁的界线。 生活会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我们和男主一样是对世界充满期待的年轻人,被几番打击过后才以另一种状态存活于世界,然后明白自己没想象中那么坚强。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永恒,有些事想得美也好,最终事与愿违也好,终究还是会和自己和解,然后接着走完这象征着永恒的一生。 也许看完这部无聊的电影就是我对生活最后的一点不妥协吧。
《病友们》影评(二):乐观是战胜一切挫折的良药
病友们,又译步步为赢。
派对上玩嗨了的Ben跳进了水不满的游泳池,摔到四肢瘫痪,剧情以Ben的视角展开,从医院到复健中心,在那里遇到的各色病友。影片定位“喜剧”,但是通篇谈不上多少喜剧色彩,不过主角的乐观积极,对剧情的推动和整部影片的色彩起到了决定意义。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和人交流,新的技能,也都或多或少会经历得到和失去。看到那些躺在病床上丧失了基本行动能力的人,才能感受到健康的意义。不是每个人在面对人生的厄运时,都能保持幽默乐观,影片中也展现了现实的一面,变得刻薄的Steve,病情毫无起色最终心脏病去世的图桑…世间百态无须亲身体验,通过影片,或许能让我们体会到一呼一吸之间,身体自由行动的快乐,有些寂寞或者沮丧,有些郁闷或者悲伤,在生死病痛前都不值一提,keep move on,keep smile!
《病友们》影评(三):乐观,重建的乐观(这不是影评)
这不是影评,算观后感吧
电影的前半个小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健健康康真的很重要。当然,我相信没有人否认健康很重要,但为什么大家都在不同程度的做着损害自己健康的事情。比如吸烟、酗酒等等。
电影里的小伙因为自己瞎胡闹,摔伤了背部,导致瘫痪。电影头半个小时,就是他一点一点恢复的过程。当我看到他晚上感觉冷,想拉一拉自己身上的毯子都做不到的时候;当我看到他想用遥控器换个台都做不到的时候。健康两个字就变得无比珍贵。
我们之所以嘴上说重要,但现实生活中忽视,关键问题就是损害健康的事情,是延后的、积累的。你抽一根烟,我相信对健康没什么太大伤害,但年复一年的抽,就不同的。
当他第一次坐上电动轮椅,离开自己病房的时候,他喜悦的好像是自己已经能走路了。
电影一半之前,都是比较轻松的逗比戏,病友们开开玩笑,扯扯淡,甚至男主和一个女病友还来了电。到了一半,开始谈正题了。男主被告知,他完全恢复几乎不太可能。他产生了一些变化。
人有时候最怕的是没有希望。《肖申克的救赎》中,最后有句台词,说道“希望是一个好东西,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个只有20多岁的人,知道自己一辈子可能都要在轮椅上时,这个打击足以改变原来的价值观。
如果要给这部电影找一个主题的话,可能就是“接受现实”了。像这些人,他们可能永远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但只要还活着,生活还得继续,与其天天悲催,不如接受现状,寻找其它生活的寄托。当然,我们这些好胳膊好腿的人,这里说这话,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似乎也没有其它办法。
乐观,走过悲观后的乐观,那些经过悲观蹂躏的人,重拾的乐观或许更加珍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