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野玫瑰》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0-10-20 07:08: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野玫瑰》经典观后感有感

  《野玫瑰》是一部由汤姆·哈伯执导,朱丽·沃特斯 / 杰西·巴克利 / 苏菲·奥康内多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玫瑰》精选点评:

  ●看完《Judy》再看这部,隔壁的歌手助理变成了追梦歌手,不过杰西巴克利的演技到底不如蕾妮齐薇格强悍。“你唱歌好又怎么样?看看电视机,就知道这个世界根本不缺会唱歌的人。”233无力反驳

  ●3.5/5 故事不算新穎,夢想與現實的掙扎依舊考驗著女主角,女主角的唱功一流,有驚艷到,可惜角色本身太廢,無法真正讓我喜歡上她,還算不錯的英國電影,同類型裡至少不會像《一個巨星的誕生》那樣讓我反感。

  ●歌都很好听,中心思想很明确,我也很认同,不过就是觉得女主的转变有点突兀。现实世界就是这样,不是有天赋有实力就能够成功,到了一定阶段,就该懂得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回归你需担负起的真实生活,做一个好妈妈其实并不比做一个好歌手更容易,也一样是一种成就。最后女主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只不过给自己的定位更为切实准确,不再好高骛远,也担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这可比那些始终不肯面对现实、总愤愤于自己怀才不遇的人要满足快乐多了。

  ●本以为会是幻想主人公成为超级巨星的套路糖水片;但却是一出关乎责任与梦想的残酷真实寓言。当悟醒乡村音乐的真谛是“家”后,Glasgow也可以是Nashville;抱紧身边的生活比拿掉幻想,或许会显得更加困难。歌影双栖的Jessie Buckley表演十分出色,Ashley McBryde的cameo真好听。

  ●一个返璞归真的故事,不难看,也没有很惊艳。法国海报上宣传语强势碰瓷儿Lady gaga败光了路人缘。我发现我最受不了电影里两件事,一是虐妈妈心,二是虐孩子心,看了就掉眼泪。事业未竟,年轻姑娘还是不要要孩子了,要了对自己和孩子都不好。

  ●是玫瑰在哪里都能开出芬芳。虽然鸡汤的地方很过时,但这种小品式的生活化呈现,我还是愿意买帐的。特别是梦与家的抉择,要比那些“巨诞”什么的感人得多!

  ●像格拉斯哥无产阶级的Frances Ha learned her lessons through the way. Always happy to see Jessie Buckley up in the front carrying the whole movie. Girl the future is yours.

  ●光顾着听歌了,爽!期间还有观众在高潮时,跟着片中角色鼓掌,哈哈!不过这魔幻口音,听起来略费劲,刚开始还以为说的不是英语...

  ●好看,一个巨星没有诞生。性格激烈的年轻妈妈,到哪都是个刺头炸药包,无论是无出路的故乡格拉斯哥,还是精美意识中自认精神家园的纳什维尔。人物塑造,主配切分,随剧情的情绪进展,一切都合情合理,让主角和故事都真实可信又牵挂人心。

  ●Wild Rose 食畢。故事俗氣但講得端正,導得平穩,好看的是表演好聽的是歌。 Jessie Buckley 確實有兩把刷子,能演能唱,相當動人。演媽媽的 Julie Waters 雖然年紀大了點,但能有機會再看衛斯里太太演歐巴桑,當然要看!推推!

  《野玫瑰》观后感(一):苏格兰野玫瑰

  在今年Tiff女歌手题材扎堆的影片中看起来挺不起眼的一个,既没有Lady Gaga、Natlie Portman这样的明星光环,也没有名导加持,没想到却是一部惊喜之作。

  苏格兰失足单亲妈妈追梦纳什维尔,自称全英国除了Bob Harris只有她懂乡村音乐。一心想走出格拉斯哥,走出苏格兰,去实现自己的Country Star之梦。然而现实中她不过是刚刑满释放丢了工作带着两个拖油瓶的loser。这样一朵自由奔放的野玫瑰徘徊在梦想与责任的拉扯中,痛苦但坚定地在自我觉醒与成长的路上前进。

  故事不算新,但挡不住扮演女主Roselyn的Jessie Buckley表演和唱功太出彩了,声音极具感染力,最后一首歌听得泪流满面,落地成河。

  扮演女主母亲的Julie Walters也很棒,几母女对手戏把爱之深责之切的感情完美传达。“I hope you take responsibility, not to take away your hope.”

  《野玫瑰》观后感(二):太真实了

  【9/10】19.07.20 我好喜欢这部啊…… 女主脾气火爆一点就炸,缺点很多也做过错事。无数次下定决心要好好开始却又不断搞砸,像极了那个无数次在DDL里死去活来flag满天却又周而复始一次次搞砸一切深陷自我厌恶无法自拔的自己。明白自己有那么点天赋和能力,可天赋和能力却只是成功最微不足道的条件。残酷的生活残酷的真实,挣扎在虚幻的梦想和现实的重压之下,被逼迫着在无法放弃的两者中做出抉择,咬紧牙狠下心砸碎自己的情感放手一搏,然后却又搞砸一切。 这是真实的来自底层的绝望窒息和无助。他人的一丁点善意都温暖得让人落泪,仿佛照亮了世界,虽然下一秒梦幻就立即被刻薄戳穿,让人记起现实中冰冷伤人的枪林弹雨才是常态。 这是生活,没有奇迹出现,没有峰回路转。每当观众以为要走套路时,剧情/生活就来给你当头一棒。录唱歌视频不会红透互联网,拿到面试不会遇见爱你昏头的绝世伯乐,情不自禁站在舞台中央高歌一曲也只能换来一句“你不知道多少人做过同样的事”。太真实了,太真实了。 所有的期待都会落空,所有的壮志都会消散。回头是海阔天空,你甚至无法期待更多。慢慢整理修补好一团乱麻的人生,继续做着喜欢的事,已是不可多得的成功和幸福。最后一幕,面对着台下眼中含泪的爱她的人们,女主在台上唱着歌,即使没有照耀全世界,却依旧光芒万丈。 —————————— Jessie Buckley唱得很棒,演得很有感染力,不是令人惊艳的漂亮却很耐看。 观影最大阻碍在于苏格兰英语,我听力真的跪了(被保安大叔说出心声,全电影院发出了会心的大笑),有时间需要对着字幕再看一遍……

  《野玫瑰》观后感(三):我不能走你的路,一如你不能做我的梦

  “渺小的我,只要歌唱,就能看到光芒,风雨中玫瑰只要扎根在土壤,总能够绽放,我受过的伤,一路上带我成长,谢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旁。”

  晚上看《野玫瑰》Wild Rose,不禁想起张靓颖这首《光芒》,女主就叫Rose,人如其名,一头红发带刺难驯,杰西·巴克利Jessie Buckley凭此片提名了今年BAFTA最佳女主角,遂找来看,表现力非常强,一上台开唱,整个舞台便闪耀她的光芒,哪怕握着吸尘器扫地,只要戴上耳机尽情歌唱,舞台就在脚下乐队如影随形,谁规定格拉斯哥就不能出乡村音乐歌手,且片中好几首歌是女主创作,原来她是音乐学院科班出身。每个人都有梦想被摧毁的权利,前提是得先拥有梦想不是么,扪心自问,你有过为做某事而生的感觉么?

  去年的《切尔诺贝利》与《朱迪》两次看到Jessie Buckley,虽说是配角,却皆留下印象,此次与《朱迪》女主Renée Zellweger同提BAFTA,尽管并无胜算,可论表演亦未遑多让,尤其是在没有传记原型人物添彩的情况下,然而原型亦可能变成束缚,令故事表演难以放开手脚,沦为一场成功的模仿秀而已。

  AFTA就该多提携自家人,甭跪舔好莱坞,曾经是多么独立自强慧眼识珠,亦会拥抱欧洲佳片,如今沦落为英国奥斯卡给奥斯卡提鞋,真是世风日下拾人牙慧鼠目寸光。去年还有《小小乔》《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夜莺》《织物》《仲夏夜惊魂》等片值得获得提名。

  前些年看过一部音乐片《歌声泪痕》,英文名也叫The Rose,那首著名老歌The Rose就是此片的片尾曲,女主贝特·米德勒Bette Midler灵魂附体式表演如赤焰燃烧,舞台上光芒万丈。

  两位Rose,两朵玫瑰,追求过才不怕遗憾,绽放过才不惧凋零,我不能走你的路,一如你不能做我的梦。

  It's the heart afraid of breaking

  That never learns to dance

  It's the dream afraid of waking

  That never takes the chance

  It's the one who won't be taken

  Who cannot seem to give

  And the soul afraid of dying

  That never learns to live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野玫瑰》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