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花都绮梦》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0-10-08 23: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花都绮梦》经典观后感有感

  《花都绮梦》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伊娃·达尔贝克 / 哈里特·安德森 /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花都绮精选点评

  ●3+++ 这两段幻灭恋 以及回到繁忙愉快的工作 细节拿捏得很好 我在六十年后身受同样苦难以及低之后的欢乐 笑。

  ●胖子手指BGM很随意火车已经看到巅峰时期轮廓了。

  ●非常好的女性电影。开场不久的那段夜晚的火车戏,蒙太奇外化着达尔贝克内冲突挣扎,高反差下对于雨点展现更是有着惊人魔力,加上一些叠化和以黑暗作为场景剪接过渡梦幻般的融合,让观者在一个失魂女人出神理想中开启这段冲破梦境现实旅程拍摄手法上也是由形式动荡归于现实的平静。然而,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挥之不去的一个镜头却不是关于两位女性,而是那个由哈里特视角望去的、在窗后面无表情直立良久的男人

  ●这个年代发型很喜欢

  ●20130309 @ home

  ●3.5. 两个职业女性哈~ 可笑闹剧就是停不了

  ●两个女人的幻梦破灭,双线并行,最后都是穿黑衣的人结束一切。年轻女孩一线主要是春洋溢的欢快华服首饰游乐场香槟,倒是老男人这个人物成为故事核心。女摄影师一线就是探讨男女关系里的自欺欺人和男人的虚伪一面,找了个秃头男人很有意思头和表演都好,调情戏拍得尤其好。

  ●随手播放的电影 竟然是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子。那个时代美人 丰盈 貌美,让人原谅了她的纯真愚蠢 多情柔软

  ●喜欢老电影,激情艳遇褪去后关于责任选择问题

  ●结构上多少有别扭和牵强 生拉硬靠上了 但无论是少女还是妇女 那颗渴望真爱之心还是一样的 更也像是一个悲哀轮回

  《花都绮梦》观后感(一):一个梦记录而已

  昨天梦见夜里穿过一串串的小胡同拐八拐的堆放很多破烂杂物的小胡同,而这些胡同是一个类似激流勇进的大型娱乐设施的下坡俯冲段,好多坐着木板雪橇打扮的颇有万圣节女巫范儿的年轻男女兴高采烈的一路呼喊而下,可能从每一个拐弯儿出冲出来,所以我走的满腹狐疑胆战心惊

  后来我好不容易穿出那些胡同,按约定到达某个破旧的老式操场和你会合,只看到你左手拿着一把发令枪孤零零的站在塑胶跑道上,右手插在蓝色运动短裤的兜里。

  “所有人都已经开始跑了。”你幽幽的说。一边认真观察着满地五颜六色的彩色纸屑随着微风轻轻闪烁

  《花都绮梦》观后感(二):约瑟夫马蒂影评节选

  两个女人的梦想都破灭了:成熟的女人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她原以为没有她就不能活下去的男人身上,年轻的女孩等待着迷人的王子和他的礼物。伯格曼以极为精湛的技巧和对艺术的把握,把两个奇遇合而为一,构建了一次幻想破灭、走向觉醒的旅程。时尚摄影那肤浅的世界强调的是光亮的一面和外表的诱惑,尽管电影的开始和结束都在同一间工作室内,两个女人却都已发生了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伯格曼暗示:苏珊和多丽丝经历了照片"显影"的考验。在《圣经》的词源中,任何"显影"都暗含某种启示的意思,熟读《圣经》的伯格曼将在《第七封印》或"三部曲"中再次使用它。影片一开始,苏珊在暗房里冲洗一张照片,底片上慢慢显出影像,它引出了说话、交流、进食和表达爱情的部位——嘴。伯格曼让这些阴暗消极的情景中所暗藏的美丽和秘密显现出来,却从未有过忘记去否定修饰现实的诱人外表。

  苏珊撕碎照片的一幕被定格,不满的职业化动作转变为一种态度,一个厌倦了生产和追逐"影像"的人,为了更清晰地聆听生活的呼唤将照片撕碎。接着是充斥着梦幻和影像的火车上的旅程,展现了苏珊心路历程的图景。火车到站后,一切都加快了。照片未能拍摄完,梦想的画面并未如约而至。小火车在冒出鬼怪骷髅的游乐园中飞奔,多丽丝亲眼目睹了领事的病发,画面突然用俯视镜头展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这是在模仿神秘和诱惑的消失。领事里保留着发疯的妻子的照片,这个女人就是多丽丝的镜子,而多丽丝又是他无法获得的爱情。领事只不过是一个缺少温情的孩子,就像软弱无能的亨里克。做梦的男人是懦夫和孩童,摄影间里的人却是贪食影像的饕餮者或没有性格的弱者。两个女人的梦想虽然破灭了,但它们却将她们深深改变。她们在旅途中没有拍摄到真正的照片,却获得了一张意想不到的图片。内心的光明使真理诞生,也使她们停止了对生活和爱情的复制。

  伯格曼使他的女主人公遭遇沉默和孤独,这是一条把画面向交流展开的道路。这是一部关于虚假倒影的破灭和消亡的电影,但它同时也是对能够孕育真理、在启示中迎接真理的女人们的真诚赞礼,艾娃•达尔贝克和哈里特•安德森正是她们杰出的代表。

  《花都绮梦》观后感(三):红玫瑰与白玫瑰&似水流年

  梦

  主角

  摄影师:

  摄影师外遇:

  摄影师外遇老婆:

  女模特:

  女模特男朋友:

  老男人:

  老男人女儿:

  剧情:

  1. 先是大家一起拍照,结果引出摄影师的往事,然后就一群人去;中间引发模特和男朋友的冲突激化,两者不可调和,一个想控制,另一个想摆脱控制

  2. 摄影师想见自己的外遇,结果被对方老婆发现,自己仍不知情,最后在饭店激化。

  3. 模特在街上遇到一个老男人,被买各种东西,而且各种玩,在其中有明显的对立和冲突,就是模特的年轻活力和老男人的衰弱和无力。

  4. 最后模特和摄影师走到一起,作为working women走到了一起,模特得到了体谅,而摄影师则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冲动的身影。

  感悟:

  1. 老男人的衰老其实侧面反映了他年轻时的放纵,因此也造成了自己女儿的现在,和自己老婆的疯狂。老男人可以说是没有处理好自己年轻的问题。这也可以侧面说明为什么他的母亲没有把钱留给他,而是留给他的女儿。

  2. 其实摄影师和外遇、外遇老婆之间,正向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爱情一样,“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3. 年纪大的人的梦是自己年轻时的青春活力,老男人如此,所以去街上找女孩;摄影师也是如此,希望找到自己年轻时的爱人;摄影师外遇也是如此,希望在摄影师身上再现自己的活力,虽然他部分认知到自己的无力,但是不肯承认。或者换句话来说,年纪大的人希望找回生活的不确定性,他们希望生活充满挑战和梦想,但这已经过于奢侈了,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被社会的枷锁所控制。

  4. 年轻人的梦则是财富和虚荣的快乐。就比如女模特提到的车、别墅甚至电影,明星,直至后面把一个受自己女儿控制的老男人吓跑。

  5. 这部影片伯格曼其实超级照顾观众的,把每一个部分都讲解的很清楚,隐喻性不是那么强。可能也是因此给分比较高吧。

  问题:

  1. 为什么摄影师突然想去那个城市?→听到了其他人提到了她的外遇

  2. 为什么老男人的老婆会疯?→因为她渴望的是和老男人挥霍自己的青春,而女儿的到来则完全破坏了她原有的生活,于是女儿成了狼的代名词

  小小的批评:

  1. 整个影片的主题不是特别的完整,两个女人的故事相对有些分离。不过这其实真的已经做得很棒很棒了,只是两个故事的剧情上的联系实在是有点小(不是主题上)

  2. 人物的性格不是那么的丰满,比如女模特的男朋友,有种纯粹打酱油的好男人的感觉(和后期的《芬妮和亚历山大》中每个人都比较有性格还是有差别的);又比如老男人的女儿,感觉也稍微单薄了点

  《花都绮梦》观后感(四):漏风的美梦

  1955年,伯格曼的作品除了《夏夜的微笑》,便是这部《花都绮梦》。如果说前者让蜜月夫妻那种忠贞不渝的浪漫承托了一个冀望,那在后者当中,红尘男女又再次被泼到了情感的狩猎场去,圆了个梦,然后扎破。

  漏风的美梦

  情情爱爱的你来我往,混到1955年的伯格曼早已驾轻就熟。这种轻车熟路的拿捏,也许得益于他那颗在花花世界中始终未曾停歇的心。漫漫人生铺设在春光无限好的花道上,看到美好的,停下来观赏甚至采摘,并不会着意掂量自己胸口是否已经别了一朵。所以,当第三段婚姻维系到了第五年,最新绯闻翩然而至就不奇怪了。

  有着如此丰富的经历,多情如伯格曼者,镜头之下的情爱故事当然不会严守着世间稳固的条文。不久前开设的《恋爱课程》中,伯格曼让一段三角恋情持续地进行摇摆试验,到了这部《花都绮梦》,有关于情爱拉力的测试,又顺利地接驳下去。也许,在《夏夜的微笑》中以欢快调子轻松过一把过后,捧着美满结局的笑意又可以略略收起来了。

  但当然,伯格曼在这段时间拍摄的爱情片中,对装腔作势或者大贴标签都没有什么兴致。因此,游戏感的轻灵总是适时出现。《花都绮梦》便充塞了奇妙的经历,两个不同身份的女人便在异乡同一个时间段内,与两类男人碰撞了一出出如梦似幻的戏码。

  30多岁的时尚编辑苏珊娜与已婚男士亨里克来往一年,继而分道扬镳。只是,亨里克能够放下这段情感回归婚姻生活,她却跌坐在失恋中一蹶不振,甚至搭乘火车时也流转着轻生念头。伯格曼掐准这类重情女子的命脉,把她们的哀戚展现得波光潋滟。特别是,苏珊娜事业有成,在时尚圈中有着一定的地位,而一旦谈及情爱,却卑贱到了骨子里。她巴望着亨里克的垂青,厚着脸皮打电话去哀求对方前来。终于,再度与把持不定的亨里克有了一晌欢愉。

  而20出头的模特多丽丝才与男友帕勒闹别扭要分手,便跟着苏珊娜前去外地出差。独自闲逛时,她贪恋地看过一条裙子,引来富有而温柔的老绅士奥托前来搭讪。不卑不亢的几次言语来回,奥托说服多丽丝接受他的盛情,衣饰珠宝无一不足。尽管总是不敢相信,不愿靠近,但对方总是和颜悦色地牵引她的情绪,让她在舒适的心理状况下接受这些无法企及的消费。半是感激半是贪心,因迟到而被苏珊娜炒掉的多丽丝自觉滑进了老绅士的罗网,对方也顺从了她诸多孩子气的愿望。当她在豪宅中换上华贵服饰喝酒跳舞时,一切不顺意都仿佛不存在似的。

  伯格曼太懂女人的幻梦。情郎的温存软语,或者是物质的丰盛享用,都浇筑了一座情爱的精致堡垒。女人们卸下了重重防备,在男人罗织的斑斓景象中笑颜如花。尤其是多丽丝与亨里克,童话色彩浓重的相遇被伯格曼拍出了初恋的甜美。于是大家以为之前的痛苦与挣扎,都能终止在华丽邂逅的美妙当中。而这一出,又该是为婚外情找到了顺意的出路。

  然而都是梦。中文译名的美妙,在于加了一个“绮”字。只是再美好,也有旋即扎破的可能。在相处的尾声,她们二人都被另一个女人狠狠地羞辱了一番,甚至连男人,也一下子换了副嘴脸。

  苏珊娜被亨里克的妻子前来捉奸。精心算计之下,因即将破产而被死死钉住的男人选择低头离去。奥托的女儿发觉多丽丝的存在后,不仅要回了手链,还给了她几个耳光,而奥托非但没有制止,反倒是一改和善,冷淡催促她离去。

  伯格曼在处理这些场景的时候,总像是站在培养皿旁边的旁观者,不动声色地添油加醋,让这情感的试炼来得更为风雨交加。两个女人半天换不来任何持续的温存,本就被丢入失败的囹圄,还非要被落井下石地踩上一脚。眼看亨里克折回,本已梨花带雨的苏珊娜喜出望外,结果对方只是因为落下了手提包。多丽丝跌跌撞撞地走出大门,心存念想对方会追出门来,结果回头偷眼一望,奥托还兀自冷冷地站在二楼的窗边。一切尽是调笑。

  不过,看这电影真能觉着伯格曼的调皮。他借着一部电影,起起落落地挠着观众的痒。一会笑一会哭,出其不意地调着情绪。老手如他,在涉及感情问题的电影里,最后还是留了一丝明光。譬如,让帕勒在苏珊娜的推动下回来找多丽丝,给小两口一个复合的机缘,而苏珊娜自己,也收到了在妻子面前演完戏的亨里克的来信,邀约下一次密会。

  不得不说这一缕明光之下,也隐藏了伯格曼的笑意。一个女人撕碎了情夫的信,固然是重新占据了高地,另一个女人则在经受挫败后吃起回头草,也不无一根筋的纯真。

  还真不好说伯格曼想要借着电影寄寓哪种立场,也许,正是每朵花都各各开得自在,便都有漂亮或有趣的一面。那各种调侃讽喻,都是调味罢了。

  不过,在勾勒这些银幕上的清丽时,伯格曼那一年却在经历令自己暴瘦的胃炎,而且跟亨里克一样,面对着重大的经济问题。整个人所承受的压力多么巨大,可想而知。

  不过,虽然拍摄电影非常辛苦,反过来讲,未必不是一次精神的寄托。何况,还有那么多老搭档起来助兴。《花都绮梦》当中的两大女主角与亨里克,就是伯格曼多年的合作伙伴。才看过《恋爱课程》的话,会发现里面的三口之家,在这里倒用不寻常的形式重组了一遍,非常有意思。

  而经历过1955年后,消停一年没有电影作品发布的伯格曼,将在1957年,凭着《第七封印》和《野草莓》震惊天下。

  (连载于《看电影》)

  主要参考来源:

  《魔灯:伯格曼自传》

  《伯格曼论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

  Google、Wiki

  IMDb、豆瓣、时光等电影网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花都绮梦》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