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是一部由黑川文男执导,剧情 / 历史 / 动画 / 家庭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學時候最期待這個!喬和勞里的感情線最扣人心弦。可愛的貝思打動冷酷的勞里爺爺的情節很感人
●蓝天里多美妙,白云袅袅,我追求光,追求明天幸福的理想。 然,我不记得最后的CP了。
●起舞吧梅格起舞吧,旋转吧梅格旋转吧~
●“起舞吧,梅格,起舞吧。旋转吧,梅格,旋转吧。啊,炉中幸福之火暖洋洋,胸怀美好的梦想。白色绢织的盛装,穿上多么漂亮,跳起了华尔兹。起舞吧,梅格,起舞吧……” 这歌我到现在都会唱,明明是tv动画,怎么变成电影了。
●最喜欢老三……
●最后ベス 还是病故了,原来很多情怀根本不值得追寻。近藤美津江的OP しあわせさがして有一句歌词“你看,幸福停留在刚发芽的青青嫩叶上”。
《小妇人》观后感(一):非常喜欢这个动画
长大了很想重温一下这个动画,一直没有找到。
动画里Jo最后和邻居家的男孩在一起了,书里的Jo却选择了大学教授,遗憾的结局呀!
《小妇人》观后感(二):美妙的童年黄昏
周日买了本原版的《小妇人》,最喜欢那书了。今天还看来着,说实话比村上春树那些好看,是励志的好书。第一次看《小妇人》,我记得是东方台的动画片,小时侯就特别喜欢看,meg的紫色连衣裙,jo的短发和红裙子,beth的卷发和蓝裙子,amy的彩色铅笔和雀斑,还有片尾那段动听的动画歌曲,陪伴我度过了几个月的美妙的童年黄昏。高一时候,晶晶买过本绿封皮的小妇人译本,那时候暑假里趴在床上整个下午整个下午的看,上面吹着最大档的电扇,热的一丝风也没有。我现在很想再能搞到那部动画片,但是很难实现。
蓝天里多美妙,白云袅袅,我追求光,追求明天幸福的理想。吹起那欢快的口哨,沃野万顷,小草青青。你看,你看,我找到了幸福。你看,你看,我找到了幸福。我愿和你分享,也和她啊……我们大家,得到了,得到了幸福。我愿和你分享,也和她啊……我们大家得到了,得到了幸福。(片头曲)
起舞吧,梅格,起舞吧。旋转吧,梅格,旋转吧。啊,炉中幸福之火暖洋洋,胸怀美好的梦想。白色绢织的盛装,穿上多么漂亮,跳起了华尔兹。起舞吧,梅格,起舞吧。旋转吧,梅格,梅格,梅格。(片尾曲)
最近非常想读《小妇人》,虽然已经过了那个读《小妇人》的年纪。
其实自己也很郁闷,从小看名著,怎么单单落下这一本呢?
大学的时候,看凤凰卫视,有个日本卡通版的《小妇人》。
每天看完就自惭形秽,觉得自己过着颓废的日子。
印象里面,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某小镇一家4个姐妹的清贫,简单,温馨的生活故事。
去豆瓣上搜了一下,大都是些什么关于爱和希望的评价,貌似跟我当时看卡通版时的感觉差不离。
所以越来越想补一下课了。
怕自己没有时间看。
上电驴下载了英文有声读物版,放到MP3里面睡前听;
还下载了中文的E书,放到电脑里面插空读吧。(希望撞上的是最佳译本)
说起读书,我其实一直非常爱慕《傲慢与偏见》里面的一幕:
伊丽莎白端庄地坐在客厅的椅子上,背部笔直,左手拿手,距离眼睛一段科学的距离;
右手一边翻书,一边优雅地用裁纸刀裁开新书粘结的页面。
典型的英国淑女的范儿。
我想:旁边的达西先生一定很enjoy吧?英国美人的香气和书香。。
先放到这里,读后感大概要很久很久以后了吧?嘎嘎~~~~
2009.06.24
《小妇人》观后感(四):那些声光影像的记录——谈谈小妇人的动画和电影版
几年前写的,继续
小妇人自从1868年发表以来,被改编成很多部电影,话剧以及动画。国内放过两部动画,一部是81年日本版,一部是87版。我收集了三部电影作品,很遗憾一直没能买到81年版的动画。而相信和我一个年龄段的80-83女生,对于小妇人的记忆大多都是从那部81年日本版动画片《小妇人》(又名若草四姐妹)开始的。也可以说,从这部动画开始,《小妇人》对我和我的好友们都影响深远,映像极其深刻。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1989年1月6日,我们本市的电视台放完了《非凡的公主-希瑞》,开始播放《小妇人》。对于这个日期记得如此清晰,那时是寒冷的冬季,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还就小妇人这个名字讨论了很久。并且先对阿朵拉-希瑞表示了一下崇拜之情,再对小妇人这个名字鄙视了一下。结果当天晚上看完后,第二天再讨论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觉得真是太好看了,从来没看过这么有意思的动画片。当时大多动画都是动物拟人形象或是希瑞这种神话故事,像小妇人这种完全由名著改编,仿佛在看文艺片,是前所未有的感受。
而这部动画虽然只改编了第一部的内容,但是可以说相当忠于原著。只是乔那头栗色长发变成了金黄色,艾美成了一头红发,还穿着绿裙子,虽然动画里一直说梅格最美丽,但我们当时一致认为贝思才是最漂亮的。现在想来,这可能和日本人思维习惯有关。他们喜欢最温柔的贝思,所以画的最可爱,乔是女主人公,所以变成了最耀眼的金发。而劳里难得的完全符合原著里的个子高高,黑发黑眼,特别是他的配音,没记错的话是童自荣配的,有着很好听的低低的回声。
只是关于劳伦斯营地,这部动画没有完全演出来,我记得是把匹克维克社和改编故事连在了一起,所以也就没有英国客人和那个真言游戏了。而且加了一个解救黑奴的故事,也是原著里没有的。我都记得贝思很沉着的拉着马的缰绳,把黑奴运离险境。
“蓝天里多美妙,白云袅袅”“起舞吧,梅格,起舞吧”这部动画的片头和片尾曲在当时的女生中流行了很久,我们班音乐考试时,有两个女生还编了一套舞蹈,边唱边跳,拿了全班最高分。无比羡慕呀!
遗憾的是小妇人动画片仅仅重播过两次,后来再也没有电视台放过,直到现在,只能在网上搜索到很少的图片。但它永远是我童年时代最美好和愉快的回忆。
小妇人一共拍了三部为大众所知的电影。也许还有很多电视剧和话剧等等,但基本为人熟知的还是这三部。不过我一直认为,无论电影怎样改编,都无法比得上原著。
第一部:1933年,乔治库克导演,乔由当时已经崭露头角,后来蜚声国际的大明星凯瑟琳赫本主演。这一部导演与女主角是名气最大的。而且凯瑟琳赫本的高瘦身材,特立独行的气质,甚至栗色的长发和灰色眼睛都与原著里的乔如出一辙。但是我看了以后,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当时可能仍然盛行舞台风,凯瑟琳赫本很多地方还有话剧表演的影子,大大夸张了乔的男孩子气,甚至比原著里显得粗鲁很多。而梅格的扮演者则老气横秋,不过贝思和艾美都演得不错。劳里的扮演者很清秀,但被认为是完全不能与凯瑟琳赫本之间有化学反应。其实我一直纳闷得很,为什么所有劳里的扮演者都不是原著里的黑发黑眼,而且都没能演出劳里的幽默感和乔的默契感。
故事改编了以后,节奏较为紧凑,但删掉的情节也很可惜。特别是把舞会改成了在四姐妹认识劳里以后由劳伦斯家举办,整个抹去了在加德纳家舞会上,乔翻过帷幕,躲到隔间结果意外地遇见了劳里这一十分经典的情节,让人可惜。
不过奇怪的是,小说中乔从来不曾用大嗓门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了!“电影有两部都用了这个桥段,难道是认为这样可以体现女主人公的不一般?我一直认为,乔之所以能被无数读者推崇和欣赏,根本在于她是一个大方但不粗野,独立而不冷酷,有才能而无学究气,有着男孩子气却也有女性的温柔善良,特别是她不同于那个时代女性的特立独行和对于自我的追求,从而跨越时代,历经百年还有着难以磨灭的形象。
这部电影里,布鲁克和马奇夫妇的表演都不功不过,劳伦斯老先生和马奇婶婶让我想起傲慢与偏见里的班纳特先生与达西的姑妈。巴尔教授的扮演者年龄可能超过了55岁,实在是难以接受,乔也不应该没有追求到了这个地步吧?总体说来,这部电影导演和演员阵容强大,但对白和举止有这好莱坞三十年代初期的很浓的话剧舞台风,相对难以被现在的观众接受一些。但是乔治库克的改编情节,为以后的两部电影奠定基础,基本上大的方向都是照搬。
第二部,我最喜欢的们
虽然乔是最没有名气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乔和劳里终于有了化学反应.画面很有油画感,唯一的败笔是教授,三部里最年轻的这一位看上去像个投机倒把分子,伊丽莎白泰勒演的艾美傻的可爱,让我不讨厌她.
第三部的教授最有学者风度,但男女主人公,薇若娜赖德以及克里斯丁贝尔太有名了.喔,对了,还有苏珊萨兰登的马奇太太,克里斯滕邓斯特的幼年艾美,可谓群星闪耀.但没能留下多少印象,可能处于九十年代,整部片子拍的像女权主义,小妇人不仅仅是这样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