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是一本由卫斯理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不是开始接触卫斯理系列,倪匡在我记忆中只是是古龙的代笔,然而我错了,这样的才华就算是做古龙的代笔也绝对是大材小用了。
●引人入胜
●重读,犹如废唠
●3月3日-4日,韶关旅游途中阅读。
●非常棒,线索引人入胜。
●卫斯理No.53。连载时间(1980.05.31~1980.10.13)。前世今生,因果报应,一生重复的梦,倪匡的想象力真赞!完全可以拍成一部诡异的悬疑片嘛。【卫斯理系列第8本五星】
●寻梦里写的地方应该靠我们家那儿,倪匡年轻的时候是在苏北待过的...
●帅炸
《寻梦》读后感(一):我们一起来寻梦吧
看了这部小说后更觉得人有前生今世了,原来今世的无意中行为都是前世所引发的,只是自己不知道,毕竟喝了孟婆汤了,难怪有时候我会第一眼看这人很讨厌,八成是前世跟这人有过过节的吧,我想
《寻梦》读后感(二):赞卫斯理
时光匆匆,可他的创作激情从未变过;惊喜不断,当他的灵感从未断过。 他,一位以科幻小说著称于世的作家;他,一位用生命构成一篇篇名著的作家。 他就是卫斯利
《寻梦》读后感(三):我们是谁
倪匡先生在故事里面试图对人的前世今生进行一个猜想,记忆在人的身体外,只受某一个大脑的影响。有时候想想,我之所以是我,很大一个原因是我有记忆,是记忆使我想起自己是谁。
也有这样的说法,有些人大脑受损以后,失忆了,然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我可以推断说,要不是那人的灵魂撞飞了,就是其实我就是“记忆”,“记忆就是”我“,我们每个人,其实就是”记忆“?
《寻梦》读后感(四):前生今世~
两个人同一个梦,饰演不同的角色——痴心男维护心上人却命丧其手。今生相聚,悲剧上演。不知是痴心不改还是前前世的报应。
本文绝非科幻小说更倾向是一种传奇故事,民国时的一场杀人劫财最后内部纷争,传奇女子最终一人独自携财立足香港。而现在,当年悲剧人一次又一次的将当年同伙的今世人所杀,却再次命丧于那个女人手中。
《寻梦》读后感(五):前世
虽非科幻,胜似科幻。对悬疑感的设置非常独到,让人一直在想卫斯理本人的前生是不是也是梦中其中某个人?看到小展在今世杀人的干脆,就可以理解丽玲在今世第二次杀他时说可能他的再前世对她做了很恶的事情的话了。
今生的“缘”,是前生的纠结所致。虽然作者并未完全认同这一点,但是却着实惹人思考。
前世的孽,是否一定要今世来还?前世受了罪,是否今世一定要享福?又是否前前世的罪孽太大,两世的苦也不足以弥补?世间的冤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