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加油,印度!》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20-09-29 17: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加油,印度!》经典观后感集

  《加油,印度!》是一部由Shimit Amin执导,Shahrukh Khan / Segarika Ghatge / Vidya Malvade主演的一部剧情 / 庭 / 运动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加油,印度!》精选点评

  ●这种励志片,想想也能想到结果中间人关系处理不错。其他的就打发时间的吧~

  ●虽然因为一次打架让整个队团结起来并不合理,队员转变比较突兀,场面也不算太大,高潮也并不太令人激动,毕竟只是曲棍球比赛,但是故事还是比较完整,比较励志的,虽不及美国的一些体育励志电影处理得细腻,但整体还行吧~~毕竟中国有这么多冠军却拍不出个体育励志电影~~

  ●印度的主旋律电影! 音乐很耐听,很鼓舞,5星;故事老套,但节奏极好,简直“惊心动魄”,4.5星;摄影欧美风格,不乏强烈美感画面,4.5星。比国内同类高几个等级

  ●印度电影也是可以没有爱情的,而沙鲁克汗演绎男人可贵远不止深情专情!男人真正拥有致命吸引力时候,就是他为了想、为了事业、为了名誉奋斗的时候!在那样的时刻,即使他身处逆境,即使他眼前一片黑暗,他也是充满勇气力量,因而光彩照人的,有时候只是为了名誉和公正对待

  ●体育孱弱的印度竟然拍出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再联想起最近热映的《摔跤吧,爸爸!》,其微妙而又矛盾的国民心理真是有趣,不过有些太程式化了,整个电影几乎找不到一处打动我的点。

  ●励志-女-在印度。

  ●印度电影崛起之势不可阻挡,我像以前很多的中国一样瞧不起印度的方方面面,现在想想,可能自己浅薄了,惭愧天下之大不是你我坐在井底之人所能想像

  ●同样是主旋律,印度的主旋律与中国主旋律还是在水准上有相当差异,即使中国女曲夺冠,恐怕拍出来也像我们的命题作文空洞而束手束脚,没办法,这是国情决定的……虽然情节一贯有印度式的夸乃至“意淫存在,可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敢想敢拍才是电影,所以从剧本选角上来说,该片真的非常精彩人物众多却都刻画的很出色,即使的出塑造手法上的套路,依然是有探讨深度的。比赛的波折起伏足够抓人,最后点球大战真的为她们揪心了,从东方观众的角度来说,感染力是超过了美国的多数体育励志片了。此片不但感染力可以比肩《摔跤吧爸爸》,而要考虑理念整整早了近十年,显然历史地位更高一筹。至于女权方面当然不可能如小众艺术片那么彻底,毕竟还是一群女子围绕一个男性领袖的主流传统观。沙鲁克汗的教练演技突破。女老队长形象强悍罕见

  ●最早的曲棍球电影,从运动上面也客观的说了印度女子,谁说女子不如男,有着男女平等观念很前卫的电影足足比摔跤吧早了10年,很不错,沙皇帅,剧情演的很好,很具有代表性的主旋律电影,值得一看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给力的励志运动片了,精彩绝伦!

  《加油,印度!》观后感(一):这部十年前的作品,也许比《摔跤吧!爸爸》更好!

  宝莱坞巨星阿米尔·汗来中国参加北京电影节的新闻,可谓是近日印度电影粉丝最津津乐道的话题,期间他还与咱们的达康书记愉快合影,当然,最令影迷们关注的,还是他即将在中国上映的新片《摔跤吧!爸爸》。

  《加油,印度!》观后感(二):加油印度

  今天看完了

  有几点感想:

  1,原来可以把比赛拍得如此煽情和好看

  2,原来励志片也可以拍成这样

  3,不得不说,一开始面无表情的沙鲁汗 在最后鼓励印度女子曲棍球队所说的话,真的演得非常地好,让我觉得他真的是演这一教练角色的不二人选。

  4,在女子地位较低的印度,这样的 女子曲棍球队夺取世界杯冠军之路的电影,算是一个冲击,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像其中一个女运动员Preeti赛完拒绝了并不是他的男朋友对她的求婚时所说,”我要回队里去了,过去我们不存在,现在我是我自己了,不需要当你的妻子。你要好好生活,顺便学点体育精神。“一个女性只有在找到自己,独立之后才有可能说这样的话,才有底气拒绝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而不是依附着男人而生活。这才是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题外话,只有真正独立了,爱情才会更真实。

  5,沙鲁汗演的Kabir Khan 是一个真正有担当的男子汉。因为曾经决赛对战巴基斯坦的失误而被全国人民误解为是国家的叛徒,被迫离队,在邻里的鄙视中离开居所。他不忘耻辱,7年后重新回到国家队,决将一个全新的印度女子曲棍球队带入世界杯决赛。最后他还是做到了,曾经的“叛徒”变成国家英雄。看着他背对着人群,我突然觉得,这个人其实变了,或者又是没有变;失败和耻辱把他磨砺得更加成熟。而其实7年前的他,和现在的他,都还是那个想为国家效力的他。在这7年期间他承受了多少的煎熬;在带领并不受人看好的女子曲棍球队,又受了多少的挫折。当他一个人在夜晚开着灯的球场上思考的时候,想起曾经人们对他的讥讽的时候,我明白他其实是一个人在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7年后他的脸上没有仇恨。只是多了沧桑,坚毅,自信和平静。与其说是岁月的作用,不如说是他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为名誉,为理想,为国家而战。

  《加油,印度!》观后感(三):也许,他只是想回家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看一部励志电影能引发我这么多的联想。

  好吧,让我一句一句说。

  india这大姐头总令我想起监狱风云,太有气势了。当别的队员都纷纷结婚离队,她却还坚持着,不容易,得有一百二十分的倔强才行。话说回来,这么母老虎的女人,印度有人敢娶么?

  队长Vidye,第一次亮相就令人相信这是一个有内在力量的女人,她当队长我一点也不奇怪,她能与教练心有灵犀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她的戏份实在太少了。

  那两个队员,实在太像韩国人了。

  komal总令我想起王濛。

  打群架那场戏,我看了两遍,打得真好看。

  当雨夜,kabir向阿拉祈祷,我吓了一跟头,莫非他真是一伊斯兰教徒?还是翻译的恶搞?

  曲协主席剥削女曲经费,我感叹,原来在这方面倒是亚洲大同,只要是群体项目,女队经费一定跟男队有霄壤之别,哪怕一边是中国女足,另一边是中国男足。

  有一个恶意的想法,编剧敢于让女曲战胜世界冠军澳大利亚队(仅在电影里),却不敢让她们战胜印度男曲。

  励志电影习惯把所有问题简单化,这回是把症结归咎到了国家制度上,其实还好,比好莱坞一贯催眠你“鼓起勇气,实现梦想”好些。

  Kabir教育队员们“这也许是你们一生中最重要的70分钟”,我忽然感伤了,也许体育运动就是这点残酷,他要求你把人生最灿烂的段落一次性消费殆尽,以后的日子只能凭回味过活。

  印度,朝鲜这些国家的运动员也不知道幸也不幸,他们只要不输给巴基斯坦、韩国,就一切好说,相比之下,我们总是要战胜全世界才能获得自信,也不知道是谁更可笑些。奥运会又要开了,中国队员们继续身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切!我更希望这是一场热闹的聚会,金牌和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扯不上关系,这世界上本没有不能输的比赛。我倒是更希望在我家乡也能建起室内游泳馆和健身房。(PS:我家还算东部富裕地区呢)

  虽然对“加油!印度”的国家主题不感冒,但当我看到Kabir搀扶老母亲回到旧居时,忽然有些释然和感动:也许,他只是想回家。为了回家,非如此不可。

  《加油,印度!》观后感(四):《Chack De India》——原来生活真的不只是爱情而已!

  前两天看了一部沙很不一样的电影——《Chack De India》。其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部无关爱情的电影。

  印象里,爱情是印度电影的永恒主题,沙的电影也概莫能外。无论是探究历史的《阿育王》,还是讲述恐怖分子的《发自内心》;无论是探讨印巴问题的《爱无国界》,还是反对种族、宗教歧视的《我的名字叫汗》;尽管探讨的核心思想各有不同,但爱情却一直是贯穿始终的终极存在。爱情,是主角们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奋斗的源泉,是这些情种们超越宗教、直达灵魂深处的信仰。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都明白:爱情,永远不可能是生活的唯一。甚至更多时候,爱情只是一种求不得、放不下的奢侈。所以,印度电影于我们更像是一种梦幻的存在,而沙的电影则无疑是这些梦中最圆满、最美好的。我们在他眼眸中的深情里沉沦,疗救那个在现实中碰撞得遍体鳞伤的自己,然后满载着对于爱的信心重新启程。

  曾经,我以为这个叫做沙鲁克.汗的男子对于我的意义仅止于此。然而,在看过这部《加油!印度》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第一次,在这位梦中的王子身上,我清楚地认识到:男人的可贵远不止深情与专情。男人真正拥有致命吸引力的时候,就是他为了梦想、为了事业、为了名誉奋斗的时候。在那样的时刻,即使他身处逆境,即使他眼前一片黑暗,他也是充满勇气与力量,因而光彩照人的。只要他奋斗着,你就会觉得他是一尊受人崇敬的战神。同是梦想,如果说爱情使人的心灵变得柔软,使男人也能灵动优美;那么事业则使人的信仰变得坚强,使女人也能成长得刚毅强劲。

  其实这部电影中,沙为之奋斗的又不仅仅是事业,还是名誉和一份公正的对待。所以,他显得更加孤绝,也更加热血阳刚。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他在爱情中无法完全展现的特质。而一个男人,只有在拥有了这样一种与神对抗的坚毅时,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有魅力的男人。从这个角度说,我相信,卡比尔是最接近现实中沙的一个角色。

  七年前,当卡比尔在同巴基斯坦的比赛中与胜利失之交臂,当他不得不在举国上下的谴责与咒骂中远离家园、远离心爱的曲棍球时,他的痛是怎样的呢?电影在这方面没做过多的诠释,但当比赛前他对他的女孩们说出那句:“有些失败是你们承担不起的……”时,那黯然中包含的是怎样的沉重?当他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给重提旧事的Bindya一记耳光时,那冲动中包含的又是怎样的屈辱?而当他的队伍终于赢得世界杯时,他的泪水、他的踉跄的身影中包含的又是怎样的感叹与沧桑?

  七年。没有曲棍球、没有名誉的日子,他是怎么过的?没有自暴自弃,七年的韬光养晦靠数月拼尽全力的执教展现在我们面前。即使只能用矿泉水瓶和火柴棍模拟赛场,也没人能把他同曲棍球的联系斩断。即使运动员的大门向他永远地关上,他也要以教练的身份重新回到这片夺去他梦想的绿茵场。当人生亏待了你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卡比尔告诉你——别放弃,别埋怨,吞下痛苦,让它变成你重头再来的力量。

  也许从前那些印度电影——套用个通俗点的说法——确实有只能供人YY之嫌。怎么说呢?尽管歌舞如此的欢快优美,尽管爱情如此的荡气回肠,但毕竟我们生活中最常遭遇的不是失恋或是那些爱情路上的阻碍,而正是那些事业上的困境——失败,误解与质疑,软弱的自己,强大的对手……我们的生活不是电影中的童话。爱情是我们生活中宝贵而美好的一部分,但也只能是一部分。

  如果说,爱情是把你自己无私的、完全信任的交到另一个人心上,让两个人合而为一。那么卡比尔所追求的那些——名誉、事业就是让你在这个事界上活出个性、活出色彩、让你值得被爱的、属于你自己的根。

  套用一下沙《Om Shanti Om》中那段经典的台词:“如果你全心全意想得到某样东西,那么上帝都就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你得到它… 谢谢你们让我相信,就像电影里拍的,生活也会梦想成真,到了最后一切都会有个happy ending。 如果不那么快乐,是因为还没有到结局。 电影还没散场。”

  我想这就是卡比尔的写照。当奥姆以它为信仰追求爱情时,卡比尔却在事业上九死其犹未悔地实践着它。所以,沙,当你是奥姆、是威尔、是任一个完美的情人时,我将你当作可望而不可及的梦迷恋着。而当你是卡比尔时,我才能真正将你当作那个通体闪耀着坚毅光彩的男性沙鲁克.汗。

  ——那一刻,我崇拜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加油,印度!》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