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第19个妻子》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9-20 23: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第19个妻子》经典观后感1000字

  《第19个妻子》是一部由Rod Holcomb执导,Matt Czuchry / Chyler Leigh / Patricia Wettig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第19个妻子》精选点评

  ●神秘摩门教 一夫多妻制

  ●说不出来的悲哀

  ●混合宗教阴谋谋杀爱情亲情故事不错,主要是想表现神权与人权对峙吧,原著小说肯定精彩,只是拍摄制作比较成本,用一些流行歌来烘托美好气氛有点小家子气了。女主不错。

  ●其实那位先知才该进监狱...可是........... 完电影 更想去把这本书买回来再啃一次... =w=开头的apologize 每次听到这歌 就激动 因为太好听了!

  ●很好的故事 很意外的结局 只是电影对原著加工不够好啊。。。。

  ●到最后才发现,逃跑是那么的容易禁锢一个人,最坚固栏杆仰。Hiram是好男人,换了普通衣服打扮才发现女主原来是个美女。比想象中好,但这是某只的G点剧情。用流行曲做配乐,第一次感觉亲近,但多了就觉得制作缺乏深度

  ●用最佳的态度面对世界,禁锢,自由人类挥之不去愚昧信仰,在往这种深度思考时都没跑偏,表达方式总是陡然反转情绪,怪怪的挺有意思。给人思考也都看的轻松。故事设置别出心裁。算是一部冷门佳作

  ●是根据小说改编吗?美国也有那么不文明那么似曾相识地方,结尾再怎么美化也难以掩盖事实丑陋

  ●宗教的力量,一夫多妻下真正人性。

  ●宗教题材总是让我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第19个妻子》观后感(一):一部纪录片,仅此而已

  整部影片只是粗浅描述了这个宗教习俗,虽然不为宗教之外的人所理解,但活在这个宗教里的多数人却是虔诚无畏的信仰教义和先知。导演想要揭示所谓“先知”不过是暴力私欲虚伪综合体,但却远远没有达到那样的深度,甚至没有让人想要反思探究欲望。看完的感觉,就像是看了一部非洲食人部落记录片,仅此而已。

  《第19个妻子》观后感(二):百度内容简介

  21世纪初,美国犹他州。乔丹·斯科特14岁时被母亲在半夜扔在高速公路边,因为他和一个异母妹妹拉了手。他母亲贝凯琳是他父亲的第19个妻子,而他数不清自己有多少兄弟姐妹颠沛流离6年后,乔丹获知父亲忽然被人枪杀、母亲蒙冤入狱,不得不重新踏入那抛弃他的世界。大幕拉开,摩门教家族的神秘内幕渐渐展现于世,摩门教充满疑谜的一夫多妻制逐渐展开真颜,相隔百年的两个“第19个妻子”引领读者步入谜团深处……

  《第19个妻子》观后感(三):把无辜丈夫送进监狱,和青梅竹马远走高飞,一部和名字违和悬疑剧

  我不是原著党,尤其是国外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定都会看,因为其中描绘服饰、建筑、背景,甚至是关于西方的信仰,不亲眼看看光靠想象是匮乏的。这本书引起我对摩门教,甚至是宗教信仰的好奇和兴趣。想看看神圣贴衣,想看看狮屋,想看看他们挤在长椅上听先知演讲。

  原著有很多支持我读下去的动力全都没有演出来,比如关于信仰的思考,先知给教徒带来的希望和安逸,作为领袖和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如何给予信徒园,数以千万信徒和教义的传承。我在电影里只看到了一个从轿车里走出来穿着笔挺西装的黑社会老大,你能想象这种人渣受到世代信徒的追捧和敬仰吗?!

  再有就是人物设定,对于电影改编的人物的增加或者删减我始终都是抱着开放的态度。但是如果你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我就不得不吐槽了。主人公乔丹是个同性恋!!同性恋好不好!!!对于摩门教有冲突和具有讽刺意味的同性恋!!!你始终跟那个青梅竹马还有15岁的小萝莉玩暧昧是怎么回事?两只可爱的狗狗的戏份被毙掉也就算了,连小流氓约翰尼、好基友汤姆的戏份全都被奎妮和five给占了。少来点女人不行吗?调情的时候也是这两个女人、调查的时候也是这两个女人,来点男人和动物不行吗?我说一夫多妻制在这里也贯彻的太彻底了吧!

  再说奎妮和乔丹他妈为什么犯贱,原著最后奎妮和老公逃掉了,电影里不仅始终和男主搞暧昧,还亲手把自己老公送进监狱,最后在和男主离开前居然跟蹲监狱的老公说我会为你守节!然后就是乔丹妈,本部电影的中《第十九个妻子》观众们,她就是有名的第十九个妻子!也许你看完整部电影还不知道第十九个妻子是谁。就是那个坐在乔丹对面的黄脸婆!!原著的19妻子美得冒泡,据乔丹自述,自己小时候长得像个洋娃娃,而跟妈妈面对面的时候犹如照镜子一般。我说面对面坐着的黄脸大妈跟你哪里像了?而且你儿子每次探监的时候伤的一次比一次更严重,你是瞎了还是不是你亲生的,连关怀的表情都没有,一心让儿子给你脱罪。乔丹这种妈你帮她脱罪干嘛?原著的中心思想其实是说一夫多妻制下的女人和孩子多痛苦,多悲哀,本该得到的父爱被分成了几十份。结果19被放出去回到家里的表情仿佛回到了幸福的温床,而且所有的妻子孩子表情个个洋溢幸福,尼玛千辛万苦弄出来就是为了让你回到这个大爱之家?

  关于先知,原著虽然没有说先知不得好死,至少也没捞到什么好下场,电影里的先知最后得到了一屋子的老婆而已,成炮灰的是奎妮的老公。

  还有关于安·伊莉莎·扬的带入,我不反对你描述历史部分的不全面,或者不编进去也可以,但为什么把她的故事造成童话故事?奎妮告诉蹲监狱的老公伊莉莎叛教的故事很励志,叛教的她最后得到了自由。但作为老公的你没有反应过来你叛教带来的却是老婆跟梅竹马远走高飞,自己却蹲监狱没自由没好下场。就像剧中的台词:“我为你牺牲了多少你知道吗?”

  :插曲还是很好听的,回头网上查查。

  《第19个妻子》观后感(四):当神已无能为力,只有魔渡众生

  这部电影并不是像其他人说的仅仅是一部像记录了非洲食人族的纪录片,也不是对于一夫多妻制的控诉,就我看来,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是宗教信仰和个人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每个人的抉择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在外,在千年前,在千年后,只要宗教不灭,就会一直存在。

  而可惜的是,宗教是不会灭亡的。

  片中所讲的是在美国的西南部犹他州史普林戴尔附近的锡安山下,那里有一个小镇被摩门教控制。摩门教的特点是,他们有自己的先知,而先知不仅会传达教义,更可以命令教徒做任何他们不愿意做的事,包括婚丧嫁娶和死去。摩门教还有一个特点是支持一夫多妻制,在这个小镇上,男人都有20到50个妻子,甚至白发苍苍了还可以娶一个14岁的小女孩,而这一切,都只需要先知的一句,女人就需要无条件服从。

  电影里的男主角的父亲死去,母亲被控谋杀,他努力寻找证据证明父亲的第十九个妻子——自己的母亲并没有杀人,在和先知的斗争中终于找到了杀人凶手,但遗憾的是,他无法让先知伏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所有人的挣扎,母亲明知自己无罪,但仍然认罪保全先知名声;女主角想要保护家庭,却被先知害得家庭破碎;男主角同父异母的妹妹想要救自己的母亲带她远走高飞,但这位第23号母亲忠于自己的信仰,在丈夫死后高兴的随其他姐妹嫁给先知......人性的善恶甚至都在本片中湮灭不见,只剩愚忠的信仰和恐怖的权利。

  我很可以记得片中一个镜头,女主角带着仇恨的眼神望着先知,先知蔑蔑一笑走过她身边,而所有的妇女和男子跟着先知一一穿过女主角身边,只剩女主角一个人站在原地,失望却并没有放弃。我想起一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

  果不其然,最后的最后,女主角致力于去各州演讲宣传一夫多妻制的危害性,尽管她无法阻止摩门教的发展,但终于有人肯出来做一些事。

  这部电影给我的思考是不可谓之不大的。在强大的宗教和无法战胜的邪恶面前人最基本的权利无法保证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服从。服从意味着保全,服从意味着自己成为既得利者而拥有压迫别人的可能。影片中先知握有福利证券和地下黑旷,男主角的父亲争夺先知位置的时候被杀害,这正说明服从远比反抗来得有好处——至少在服从的人看来。而除开利益不谈,精神的力量更显示出威力。那50多个女子如何愿意嫁给一个老头子?她们的父母如何同意让其女儿和那么多女人共侍一夫?在先知对她们说一句“你不嫁给他就上不了天堂的”之后便恐惧的流下泪来唯唯诺诺,是何原因?究其种种,宗教的力量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它多么真实,而在于从小灌输的教育如此,简而言之,就是洗脑!

  我忽然发现,宗教和传销的本质是相同的,而传销正脱胎于宗教。

  全世界最先实施传销行为应该就是摩门教;它的发明者是肯尼迪时代的犹他州一个大学的副校长,他的理论导致了摩门教的出现。摩门教为了教主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到处实施的就是传销;从而第一次在世界上开始了利用亲情的传销行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后,部分台湾人和香港人从摩门教中看到了发财的途径;于是拾得摩门教的衣钵而在大陆进行传销。而现在的摩门教和传销还是相印相合,我们不妨从传销反过来看清摩门教本质。

  魔门教的另一个特点是“十一奉献”。“十一奉献”就是每个教徒要定期地把工资收入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0%捐赠给教会,由教会进行统筹管理,用于教会的维持和发展,所以,摩门教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教会之一。我们反过来看传销,传销人员被骗入传销团伙之后,都会被要求缴纳入会费或者购买产品费,通常是3000到10000不止,下层人员交给上层,上层交给最高层,层层递交,所有的财产全部落入最高层手中,而最下层的人是赚不到钱的,最高层成了财富累积者。

  摩门教的“一夫多妻制”也与传销中的“男尊女卑制”同根同源。在传销组织中,女人是要给男人打洗脚水、递毛巾和穿鞋的,无条件服从,并心甘情愿。基本上,打扫卫生、煮饭洗衣全部由女人来做,而男人可以使唤她们。并且在传销者最爱做的游戏中,常常出现“男人亲女人”“女人亲男人”等惩罚行为,男人可以睡女传销者,这是很多传销团伙中普遍存在的事实——朝夕相处,女人很容易爱上高她一级的男人,并且传销队伍中常会出现“拉郎配'的情况,领导者说谁和谁配,两人就可以在一起。这与摩门教中先知决定女信徒婚嫁的现象极其相似前段时间传出美国一男子拥有78名性奴,那名男子就是摩门教信徒。

  摩门教的教义是信仰永恒的上帝,以进入天堂惟愿。传教者不断灌输天堂的目标与教义的圣洁,使教徒无比虔诚与绝对信服。我们来看看传销,传销的洗脑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无外乎两点:1,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一定能赚钱;2,自己在做的是无比神圣与光荣的事业。传销人员的洗脑过程,只需要5天就可以完全改变以前的思想。传销团队里有一套无比完整严谨的方法,只需要5天就可以洗脑一个人,让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毫不怀疑并充满热情。

  摩门教规定每一个成年摩门教徒,在18-22岁之间,要义务地自费为教会传教两年,也就是传说中的“传教士”。传教地点虽然遍布世界(中国大陆除外...),但是教徒自己不能挑地方,全由教会来指派,而且所有传教期间的衣食住行全是自费,教会只负责联系住宿并提供临时的交通工具。而传销最基本的套路就是拉人,拉自己的好朋友、拉父母亲戚。在拉人前会提前一星期开会,研究这人的兴趣爱好与思维习惯,确定人后将其骗来,好吃好喝对待,无数假话哄骗并带去洗脑。教会的传教和传销的拉人有极其相似的地方,教会人员会说自己的宗教圣洁而美好,信仰了之后有多少好处;而传销人员会说自己的工作多么成功和幸福,加入之后有多好前程......

  我曾亲眼见过传销组织的行为方式——他们喜欢聚集在一起用扑克牌玩游戏,互相说笑话和猜谜,每个人都对你异常热情、笑脸相迎,让你感觉进入了大家庭。这很像宗教聚集的意义。而传销团伙在吃饭的时候会在主位放置饭菜却没有人吃,并不许谈论此事,其实是在供奉未来的领导。这和宗教供奉上帝完全契合。

  就传销来看,摩门教的本质显露殆尽。但我们是否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类似传销?不一定,传销的最终目的是敛财,当一个宗教不为敛财且不妨碍教徒利益的时候它就已经跟传销涤荡干净了。或许可以这么说,传销是宗教的一个分支,逐渐变得以利益为目的而抛去了圣洁的外衣,而在宗教的其它分支中,有的跟传销越来越像,有的则越去越远。

  下面我们来谈谈摩门教的邪教归属问题。摩门教在美国不属于邪教,是因为它确实没有做反对美国的事,但是美国政府和媒体也在不断黑化摩门教,可是这个教派在美国政党中很有势力,并且一夫多妻制度和权力上端财富聚集的吸引,所以人数仍在不断增加中。教徒自然辨别自己不是邪教异端,但是其《魔门经》中早已是撒旦启示,为基督教新教所不容。

  摩门教一直不被中国大陆认可,原因很简单,”一夫多妻制“明显与法律违背,怎么可能被大陆所容。但是中国大陆也没有判定摩门教为邪教,这一点是为什么?是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美国的盐湖城是摩门教信徒所建立的城市,目前超过半数当地人是其信徒,使盐湖城成为美国离婚率最低的大城市。她们真的不想离婚吗?不是的——在影片中一位摩门教徒想要与其丈夫离婚,全镇男子举着火把来到她家门口高喊‘异教徒”并拿东西砸玻璃,她只得坐上马车在漫天火光中匆匆逃走。沧月在《镜》中曾说过一句话:“当神已无能为力,只有魔渡众生”。这个城市还有多少妇女不堪忍受却不得不忍受以期进入先知口中的天堂?我不得而知,但是神有没有我是不知道,魔有没有,我可以清楚的回答,有。

  它就活在每个人心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第19个妻子》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