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教育家》是一本由弗拉纳银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老早买了,最近王鹏正提起,就撑着性子读完了它。纵观书中提及的18个教育家,不言自明,纽曼所提倡的通识教育是我最为感兴趣的,其次便是杜威“培养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的教育。对于其他的教育家,此书作为基础入门的归纳介绍做的极善。值得注意的是,重视和尊重个体教育,以及运用心理学和认知学研究来辅助教育(强调认知的阶段、师生关系)在近来受到更多的重视。还是结语写得好,所有的可能性不能解决“理解力和价值观念的根本问题”。“选择受教育者的标准,区别学习者间的差异;制定课程内容,如何教学,何时教学;对教育如何实施控制,目的是什么,为了谁的利益而控制教育;如何选拔教师,何时选拔,有怎样的要求;如何建立教学法和受到奖励的成就机制”。任何教育计划由“权力、技术和个体自由”三者构成,要如何平衡。值得关注的问题太多M
●不错
●120317-120318。
●了解而已。仅此而已。
●#教育分享#入门级教育家、教育观念书;一本指南书,能让人想要开拓,读更多相关教育类书籍。
●书是烂书,但介绍了几位大师,越往后越精彩,真正的大师总是最后出场
●自恋到一定程度的同时又有大慈悲心的人,才会成为被历史铭记的大教育家
《最伟大的教育家》读后感(一):纽曼的大学教育
英国人纽曼被誉为大学教育之父。
1.“大学应该是囊括各种知识,并包括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与老师组成的一所学校。”“这是一个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进行思想交流与传播的地方”。
3.选课——自由
大学的总体氛围——“我认为学习者相互间的影响正是大学教育的优势所在,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好地方。”
4.大学教育的目的
给学生灌输一种终生受用的思考习惯——“哲学习惯”,其特征是‘自由、平等、冷静、适度、智慧“。
5.自由教育。
6.知识系统——
新旧观念的联系、现有知识和过去经验的联系——知识的统一,整体性。
《最伟大的教育家》读后感(二):亚里士多德
以奴隶制为基础。
一。
???是怎样的公民没有细说?愚笨的咧?这样怎么治理国家。一个人or一群人?一群人是多少人?
三。休闲schole
1.战争是一种和平的手短,工作是达到休闲的方式。
2.体育和情感教育要先于教育。
3.公立教育(儿童归统治者管而非家庭)----一切为了城邦
四。人类本性最终会发展到理性和智力的层面,但兴趣爱好(非理性部分)应该得到优先发展
1.儿童:不学习,玩耍,运动
但是儿童要机械装置。。。=- = 。。。反人类啊。。
0-7岁---植物灵魂
7-14----动物灵魂
14-21--理性灵魂 (core:智力教育)
其中7-14岁的课程:阅读写作,体能训练,音乐绘画(超越功利主义)
游戏——休息
2.音乐
music在希腊语的原始含义:缪斯女神掌握的一种技能,也可以指广义的普遍性艺术,可以包含绘画雕刻。
音乐作用:塑造性格,陶冶性情,消遣放松。
五.城邦与教育
教育是建设和谐统一的城邦的有力保障,是公民旅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重社会职责的前提条件。
anyway。一切为了城邦。
儿童教育貌似不包括奴隶的儿童。
《最伟大的教育家》读后感(三):今天看的是苏格拉底(摘抄和一点感想)
一.苏格拉底身上闪耀教师的美得
1.探索真理,维护事业
2.遵守雅典律法,维护国家利益
(有批判精神的同时,也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战士)
二.普遍秩序
(往后)教育创新者-----忠诚(to balance 国家 & 教育)
维持普遍秩序的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与挑战------以改善普遍秩序
【那改革呢?改革与改善的区别是什么?】
三.教学
1.学生与老师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这个跟保罗很像!】
2.承认自己无知。只有意识到自己是无知的,才是学习一样新事物(知识)的最基本的理由和最强大的学习动机。【现在许多人不乐意认为自己无知。怎么改变?】
3.老师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几时老师能够发现学生的某项知识错误。---要时刻准备承认自己无知,去学习。
【学习是相互的,除了课本的知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学生心理的同理心学习等等,老师的虚心学习以及态度。】
四. 教学方法
eg:Meno 美诺,美德。
对美德的定义-----事物的本质特征描述。
“苏格拉底式辩驳的最终目标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状态以及问题的复杂性,而这正是睿智的开端。(p.6)”
五. 教学目的:关注精神财富
美德的获得----行动思考---而非技巧
大脑(思考)----身体(行动实践)-----> 美德
《最伟大的教育家》读后感(四):洛克的绅士教育
洛克是17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社会契约论》:
a. 世界上没有神,也没有绝对权力
. 在保障人民公共利益方面,政府是指的依赖的机构
洛克重视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他认为血缘关系不是父亲的绝对权力,而是父母共同分享的一种权利。
父母的权力是暂时的,是以孩子能够力行地控制自由为分界线的。(21岁)
【为何孩子要跟父亲姓。男女权的如何逐渐进步】
《教育漫话》:
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不完全依赖老传统,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有勇气尝试新的教育方法。
“我的文章的主要目标是如何把一个婴儿培养成年轻的绅士。然而,,这种绅士教育涉及的所有事情并不完全适合女孩的几哦啊与问题。男女性别差异在教育中需要区别对待,而区分性别差异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教育的职业性观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目的
【with love, please】
穷人不该接受教育,穷苦儿童接受从出生到23岁的受契约约束的奴役!
【服了。就算是谋生的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难道穷就应该有奴性吗。谬论。作者也说洛克名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忽略了夸美纽斯的著作!有钱人了不起啊,出身名门了不起啊,跟保罗里提及的压迫者一个个样。】
洛克重视有钱人的教育——美德,身体健康,理性。
他也反对体罚。
因为他是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教育著作才会被重视。教育意义不算大。
《最伟大的教育家》读后感(五):Jesus & Love——平民化教育
今天看的是耶稣的部分。作者是以教育为出发点,所以这里并没有讲宗教性的东西,更多的是耶稣作为老师的优秀的一面。
(耶稣降生,是巴勒斯坦籍犹太人)
一。教学方法——直接说教法——口耳相传
1.重复
2.简洁
联想- 比喻- 夸张- 对比- 寓言- 虚拟- 提问
亲民-故事性- 不需要专家解读!
【个人很喜欢他的这种教学方法。寓言式的故事来教导大家,百姓。故事谁都能听懂,而且处于不同职业,情境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完全不需要所谓专家解读。那是普罗大众都能学习的感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所谓通过教皇神马的来垄断,而是通过耶稣,神所希望大家能懂的道理,大家都能接收到了~!】
二。内容——Love & Virtue ——贴近民众
耶稣讲学并不具有独创性,主要内容:仁爱美德,强调爱上帝和爱邻居。
耶稣不提倡盲目顺从各种社会规则,他是引导(Guide)大家去思考(Think)道德问题,然后实践获得道德(Virtue)。
【让我很想念Lucy&Neil,他们欢迎教徒和不是信徒的人们,向大家展示整本圣经的内容,告诉我们基督教相信的是什么,大家也都仍在思考,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大家一起讨论。
不是强迫,不是威逼,而是把bible向大家展示,让你去思考,让你去提问,让你自己去选择,相不相信。
kind of guide to think.】
【Hopefully you would be one of us.
That is God made me to stay with you.】
【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