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李子柒官宣当老板、70岁奶奶马甲线刷屏:不被定义的人生,到底有
日期:2020-09-11 12:46:21 作者:碧读·琳墨 来源:碧读好书 阅读:

李子柒官宣当老板、70岁奶奶马甲线刷屏:不被定义的人生,到底有

  好书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琳墨

  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劝诫:

  “做人不应该野心太大,应该见好就收!”

  “老人家不应该瞎折腾,应该在孙子!”

  “女生不应该那么拼命,应该早点结婚生孩子!”

  一口一个“不应该”和“应该”,就是一大网

  先是把我们困在原地,接着又简单粗暴地给我们的人生下了定义

  我们提出质疑,劝诫者的说辞通常是:“大家一直都是这样的。”

  然而,从来如此、人人如此,就一定是对的吗?

  如果我们不被定义,而是“自定义”,将会过得怎么样呢?

  答案是:非常精彩

  01

  不被标签定义,活得出彩

  上个月,关于李子一条微博,被32万人点赞

  原来,昔日活跃视频中的“美食博主”,要当老板了。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要知道,建了螺蛳粉厂后,她要做的,可不仅仅是在摄像头展示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等手艺活儿了。

  她还得亲力亲为,投身到产品研发品质把控实体事务运营中去。

  从线上,到线下,李子柒的事业版图扩张;从博主,到老板,李子柒的身份标签变得多样化。这是一种巨大能量,也是一种蓬勃的“野”,叫人钦佩。

  事实上根据相关数据,李子柒已经年收入过亿。按一般逻辑,她已经完成财富积累可以享受生活了,完全用不着这么拼。

  但,前路没有尽头追求无止境。李子柒要的,不是当下的成就,也不是单一的事业模式,而是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想要更好,所以不把自己局限在一种身份标签里,而是去往更宽广领域角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比如有的艺人,TA可以是演员,把每个角色诠释丝丝入扣;也可以开工作室、当制作人转型到幕后当老板,把自己的事业做得红红火火;还可以“变身”为学生,去学校深造,在知识殿堂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还有的人,既能掌控主业,把业务水平锤炼行业数一数二的水平,又能开辟副业,在兼职这一块玩得风生水起、无人能敌。

  这些人,不呆在舒适圈,不惧怕新领域的压力,无论去到哪里,都是生命力旺盛的那一个。

  路,有千万条;风景,不止一处。

  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不惧挑战的人,路只会越走越宽,而沿途的风景,自然美不胜收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说:“唯一不担心后路方式,就是把前路走得更长。”

  不困于标签的人,跳出了世俗认知视野,去掉了束缚枷锁,一路走得脚下生风、笃定坚韧

  02

  不被年龄定义,活得年轻

  青春已逝、红颜不再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这样形容:“就像颗菜一样被人去挑选,然后嫌你这个菜叶子老了,嫌你这个日期新鲜了。”

  读来令人震惊。

  但如果不惧怕年龄,而是在它的框架之外生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近,“70岁奶奶健身练出马甲线”的新闻,被很多人点赞。

  奶奶叫陈继芳。为了改善体质,她不顾高龄,把自己“杠”进健身房。站举壶铃、热浪战绳、直腿硬拉等等,样样玩得认真又专业。

  3个月之后,成绩喜人,脂肪减掉28斤,并且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所以,在央视《越战越勇》的舞台上,她借助健腹轮锻炼体能的片段,引发一片尖叫。

  看着奶奶的马甲线,网友们在点赞之余,都自愧不如:“我身体都没她好。”

  还有网友发出疑问:“真的70岁吗?说她50岁我也信。”

  确实,如此好的精神和体态,哪里像是70岁的老人家?

  无独有偶,像陈继芳奶奶这样“逆龄生长”的人,不止一个。

  武汉83岁的康康爷爷,不仅着装时尚,还非常热衷打篮球、健身,状态可比年轻人;

  日本新晋网红——92岁的西本喜美子老奶奶,70岁学摄影,如今不仅绘图软件、修图软件运用娴熟,还非常幽默地拍摄创意照片,来讽刺某些社会现象。

  可以说,她的情怀和责任感,不输任何年轻人。

  图为西本喜美子自任照片主角,扮演“被扔进垃圾堆的人”,讽刺遗弃老人的现象

  年岁的增长,从客观上说,是无可避免的事。但它的影响程度,由我们自己决定。

  如果年龄一大,就活得麻木无趣、死气沉沉,那年龄除了是脸上的沟壑、鬓间的白发、蹒跚的步伐,更是丧失激情、止步不前的生活态度。

  但如果我们拒绝被它“定义”,而是活得随心随意、元气满满,那年龄只不过是岁月的印记而已。

  就像陈继芳奶奶、康康爷爷、西本喜美子奶奶这样,即便如此高龄,也仍然体态年轻、状态年轻、心理年轻,叫人称赞。

  有人说:“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不被年龄定义,才更有活力。

  03

  不被性别定义,活出自我

  如果问,有哪些人深受“性别定义”之苦?

  毫无疑问,杨丽萍当属其一。

  她甘愿为舞蹈事业奉献一生,却因没有生育惨遭羞辱。而羞辱,则因“唯性别论”而来——因为你是女人,所以,不生孩子就是人生失败。

  这个言论,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悲。

  像这样的“性别论”,不止一起。

  去年,成都某小学,按性别开设课程,男生学习做飞机、造火箭、装汽车,女生学习织毛衣。至于为何要这样做,校长的解释是:男孩、女孩性别错位了,需要纠正。

  最近的热播剧《摩天大楼》中,郭涛饰演的警官,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就判断死去的当事人是“死于情杀”,因为那是一个“漂亮的女人”……

  不得不说,在课堂上玩性别歧视,就是置教学理念不顾;在工作中玩性别歧视,就是置专业操守不顾。

  如此这般,最后也只能在所有人身上,烙下固有的刻板印象。

  俞飞鸿曾在一期访谈节目中说:“不能单独把女性和男性分离开来,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一样的丰富。”

  深以为然。

  那些不愿被性别定义的人,都活出了自我形象。比如格斗选手张伟丽。

  她摒弃了人们加诸给女性的柔弱印象,把拳击、巴西柔术、泰拳、散打等多种技术练习得炉火纯青,然后在那个以力量取胜的八角笼里,用42秒的成绩,打赢了对手,一跃成为首位夺得UFC金腰带的中国人。

  有人发出质问:“女人怎么能如此暴力?”“你嫁不出去了吧,会家暴的。”

  张伟丽直接“怼”了回去,她说:“女孩不应该被性别定义,谁说女孩必须是柔弱的、相夫教子的,不能是强壮的、勇敢的?女孩也不应该被职业定义,谁说格斗的女孩就是暴力的、会家暴的?”

  这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尊重各自的性别,就是尊重人的自由与个性。

  不被性别定义,而是冲破世俗、打破常规,去自我塑造、自我成就,自然就会活得精彩,并且拥有不负生命的意义。

  04

  曾经有哲学家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奔走于世,让我们缴械投降的,通常不是高难度的目标,而是世界给予的“定义”。

  它以标签、年龄、性别为结界,把人牢牢困住。

  如果想要不辜负这一生,那就走出这些“定义”,活成一道自由而无畏的光。

  共勉。

  作者:琳墨,碧读好书签约作者,爱书,也爱文字,但更想做一个在窗边看云绣花的女子。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提供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 碧读矩阵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生课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子柒官宣当老板、70岁奶奶马甲线刷屏:不被定义的人生,到底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