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科学》是一本由(英) 罗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书大部分讲了宗教与科学的斗争史(从天文进化医学灵魂神秘主义等角度),但在后半部分更多关注于科学哲学的探讨(宇宙目的,决定论,伦理学等角度),最后表达了对真理自由的呼唤。读罢全书,罗素其实是很肯定科学的作用(科学世界观迄今是有利幸福的),中国古代哲学里对愚昧年代的乌托邦幻想在罗素的体系下破灭了。《老子》第80章的“使人复结绳而用之”,以及儒家对尧舜禹三代的大同社会理想显得如此苍白和天真~
●传统科学挑战宗教的宏大叙事,量子物理挑战传统科学的宏大叙事。没有了宏大叙事,宇宙变得越发不可知,这大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择原理最好的驳斥了。
●一点不过时
●罗素懂的很多啊
●从教会通过宗教法庭迫害伽利略使其不得不发誓抛弃自己的信仰(太阳中心说),以及牛顿是个虔诚的教徒,他认为星体是上帝抛向太空(初速度来源),剩余的运转过程则依靠他提出的引力学说,开篇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章节设置也很全面,宗教、科学还有美学与哲学都交汇其中,论述有理有据。比较有趣的是,罗素本人是唯心主义者,似一种站在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姿态,更能客观地表达观点,对宗教的荒谬部分进行批判,对科学缺失价值讨论抱持悲观的态度,最后的结论部分很棒,指出宗教里的灵魂可以成为现在对“每个人都值得尊重的部分”,而教会也不断增强“反对战争”的信念,科学和宗教可以发挥各自积极的作用。
●不知道是因为是古旧哲学书的原因还是翻译的原因,读起来很拗口啊好多双重否定句之类的绕来绕去。
●这里的对宗教的思考脱胎于/有些局限于基督教,后来发现是在讨论统治思想的事儿。书写的蛮好,对罗素观点的意见保留
《宗教与科学》读后感(一):评《宗教与科学》
「我们不应当因为爱好共产主义就不愿意承认俄国有缺点,或者不愿意承认不允许批评其教义的政权最终必定会成为发现新知识的障碍。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当因为厌恶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就宽恕德国在镇压它们时所犯下的暴行。」
摘自:《宗教与科学》 — 〔英〕伯特兰·罗素
在豆瓣阅读查看:https://read.douban.com/ebook/20077121/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宗教与科学》读后感(二):科学与宗教之间,由宽容与自由架起桥梁
科学与宗教在方法论,知识观上都截然不同,科学利用观察与实验推断规律,并且认为规律,原理并不绝对正确;宗教则是从先验的规律出发演绎世界 ,认为真理是绝对权威,不变的。所以,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与宗教多次交锋,历程坎坷,但多数以科学的胜利告终,宗教退到有限的范围。作者更多站在科学角度,认为科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价值方面,但它比宗教更多给人类世界带来幸福的方法。最后他指出当今两者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而且永远存在,学术的自由才能造就更好的科学和科学人才带领人类走向更高阶段,让世界在过去偏执和愚昧的历史中吸取教训。立意高远,也不牵强。对科技越发发达,社会日益机械化智能化,人也物化的年代,许多的科学解决不了的人心道德价值观问题涌现,回望欧洲近现代科学与宗教的历史是有现实深刻意义的
《宗教与科学》读后感(三):科学与宗教
在罗素看来,科学只讲真伪,不管善恶,科学管不了“价值”、“善恶”一类伦理问题,宗教就有存在的余地和必要了。在这一点上,罗素和康德一样,限定知识的范围,给信仰留下地盘。罗素对科学的进步,持悲观主义的看法,虽然他肯定科学每战胜神学一步,就给人类带来一分幸福,减少人的“天生野蛮性”,但科学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残杀手段更为厉害的战争灾祸,而且发展的趋势,将是愈演愈烈。人们在战争灾祸面前,遇到许多伦理方面的问题,这是科学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点上,科学又恰恰给宗教的存在创造了条件。罗素还认为,科学发展的本身,就向科学的决定论提出了挑战。在理论上对决定论和意志自由论都可以驳难,各自在理论上的论证都不能自圆其说,因此,罗素说这二者都是形而上学,都不是科学可以证实的问题。显然,这样又给宗教留有余地。
《宗教与科学》读后感(四):一
看过这本书的妹子,请问你需不需要一个男朋友?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89年男。之前考过公务员,裸考笔试第一,后创业开个小公司养家糊口。打小儿就是学霸,教老师做题的那种。每天读书两小时。主要看管理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生物,物理,历史,社会学,国际关系,十几年就这么过来了。 求一个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仅限专业书、学术书,不包括文学、垃圾小说)、掌握辩证法、无神论的妹子。 (如确实工作太忙,可免,但也得底子厚,能听懂我说的啥) 找女朋友就想找个能听懂我说的啥,一点就透,聊天儿才能比较轻松愉快。我能教你很多,也希望您能教我点啥。我每天都会变成一个懂得更多、更有趣的人,也希望您能每天都变得更有趣。 作为一个成年人,不懂辩证法,不是无神论,就像一个没有座儿的自行车。 别说骑,看一眼都觉得后背发凉。
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找你找得有多痛苦!
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遇到了多少文盲菜市场大妈?
无论你在哪个城市,我去找你呀!
给我发豆油吧!
《宗教与科学》读后感(五):不关乎真实愚昧,这是自由。
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
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
不是宗教反科学,阻碍科学的发展,而是教廷。没有一种信念是反对一种更加高尚的认识的。
只有强权,担心权力话语的旁落,而规定各种各样的异端,为了巩固某种不可疏离、撤销的世俗权力。归根结底,不是宗教在于科学作对,还是人的利益在作祟。
而信守圣经都是神的话语的虔诚的基督徒们,也很难相信神的话语会有瑕疵。这种逻辑似乎值得重视,但我认为,启示录已经说到了,经上的话语是不能随意解释的。换句话说,这都是形而上的感念,是非科学的,是无法证伪的,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标准去审视非科学的对象。
宗教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我们相信。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不是说我们看到了才能相信,而是相信了才有盼望。盼望中有忍耐与爱。想来,即使我们认识到在权贵眼里,这种忍耐是有助于他们的通知的,但我依旧相信这样的愿景是存在的。
彼岸的幸福我现在不知道,也不愿意多想,至少在此岸的世界,我能活得很好,因为我坚信那奇妙的创造者的膀臂与能力,够地上的儿女所用。
不关乎真实愚昧,这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