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红包》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0-08-22 20: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红包》经典观后感有感

  《红包》是一部由李克龙执导,汪奇 / 廖蔚蔚 / 宋梓侨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包》观后感(一):国产颠覆爆笑的小成本喜剧

  “送红包”是古老中国一直延续下来的文化现象,是长辈希望将祝愿好运带给晚辈,而如今“送红包”已经演化成“送礼”的文化意义,各种含义耐人寻味

  影片《红包》讲述了重归单身生活职场精英决定靠一场“假结婚”来收回曾经送出去的数十万元红包,最终“假戏真做上“演员新娘,扮演“夫妻”终成眷属,而男主角假结婚敛财而得的礼金则如数奉还。

  想必电影《红包》将以黑色讽刺戏剧形式讲述了一场颠覆、爆笑的“送礼”大戏,在带给观众欢乐同时,也以一种对于时代文化的深度把握,带给观众对于这一现象的文化反思

  《红包》观后感(二):面子or 真爱 你会选择谁?

  80后,职场中层,年近三十多岁,事业小有成就,唯一欠缺的是一个温柔贤惠温文尔雅女朋友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将这个社会现实与新一代年轻人奋斗一层一层用幽默方式给大剥离呈现,红包是每个成年人工作中的梗,如何送,给老板上司送,给亲朋好友送,送多少合适,恐怕生活中个人都会遇到类似问题,恐怕多年后你也会发现日子人情几乎也是用一个个红包叠起来的。好吧,如何在离职前收回这份血汗钱又不至于尴尬?这就推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假结婚。

  《红包》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继《泰囧》之后国产低成本高收益喜剧的又一佳作,电影拍的很朴实很现实剧中主人公都有我们的影子,虽然没有请大腕,但是几位主演都演的非常自然,是一部良心之作。电影是生活的写照,在特技妖魔鬼怪大道行的今天,能到如此一部贴近生活反应新一代年轻人奋斗理的喜剧,足以让我们大笑之余重新认识生活和自己,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

  最后,为国产喜剧的崛起而加油!

  《红包》观后感(三):导演可是个想拿奥斯卡的人

  片名太CCTV6了。整个剧情是可以的,但以拍片为幌子这个设定就有点假了,尤其女主显得太傻——这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所以编剧就把她写成智商只是中学生来勉强圆过去,可问题又来了,就算是中学生也不可能相信这是演戏,小学生差不多;而且以女主的条件家境不错,就算只中学生智商,也不愁没人要,他们父母要真担心女儿,就不会放任她在外面混,那么前面那一堆设定都不合理。好了,不说了,反正漏洞太多,故事无法让人信服接受)?比《煎饼侠》的设定不可信多了。

  喜剧效果有一点,台词比不少国产辣鸡片优胜,演员表演也OK,但也就一CCTV6水平的片子。导演李克龙看来产量还不低,之前我看过他的《老五的奥斯卡》,他是对电影真热爱,而且自视很高,像着拿奥斯卡,当然啦,不想拿奥斯卡的导演都只是混世界的,但他的水平也就那样了,奥斯卡那是不用指望了,C6的百合奖倒是可以想想的。

  《红包》观后感(四):今年你送红包了吗?

  在刚刚经历过的春节抢红包大潮里,我们都已经对“红包”这两个毫不陌生了 ,甚至在全民吐槽的春晚里,我手中的微信都在一直摇着红包。不得不说,电影的名字确实占有了一定的优势。

  电影《红包》由知名导演李克龙执导,汪奇、廖蔚蔚、宋梓乔主演。阵容上相对较弱,故事主要讲述了重归单身生活的职场精英,决定靠一场“假结婚”来收回曾经送出去的数十万元红包,最终“假戏真做”爱上“演员”新娘,一对“夫妻”终成眷属,而男主角假结婚敛财而得的礼金则如数奉还。

  能够直面收礼送红包,挑开这个耐人寻味的社会话题,不得不说是电影对此的一种挑战。好在影片选择了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做成了一出戏剧,没有刻板的说教也没有深痛的严肃,更多的是在爆笑中引发观众的更多思考,十分难得。

  电影定位是都市爆笑喜剧,确实也以一种黑色讽刺的戏剧形式讲述了一场颠覆、爆笑的“送礼”大戏,在带给观众欢乐的同时,也以一种对于时代文化的深度把握,带给观众对于这一现象的文化反思。

  话题爆笑喜剧《红包》即将于3月18日全国上映,还是很推荐大家前去看一看的。

  《红包》观后感(五):阴差阳错的包办爱情

  红包文化源远流长。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得病,使孩子变成傻子。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逼着孩子玩,一直玩到睡下,还放到枕头边。半夜里,祟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出现一道亮光,祟急忙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这事告诉了邻居,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纷纷仿效给孩子压祟钱,并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婚礼红包是婚礼上必须接触到的,无论是送婚礼红包还是收婚礼红包都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我们今天主要是针对新人收婚礼红包时的一些问题解答;对于新人来讲,签收礼金是婚礼上的敏感环节,不想在这个浪漫的日子因为金钱而出现尴尬或不开心,细心和周到是妥善处理的良方!

  影片中将红包文化植入进一个爱情小小品里,还是带来不小的惊喜!

  《红包》观后感(六):搞笑与意义同在——真正的喜剧电影!

  这是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演员也全都不知名。但是剧本好,导演和演员都表现出色,剧情搞笑又不乏对当下社会不良之风的强烈讽刺。戏剧性地突显出人们对金钱的贪婪和欲望,对不正确的金钱观给予强有力的鞭策。对于拍电影的意义,演员的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探讨也都非常值得肯定和深思。

  这才是真正可以称得上喜剧的电影,我认为,真正的喜剧电影,必须兼具令观众由衷发笑的搞笑能力和引人思考的主题意义的呈现能力。内容意义(人性,社会,政治,权贵,贫贱,善恶等)可大可小,但绝对不能缺乏或干脆看不到。我们公认的喜剧之王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备受推崇,就因为他的大多数电影都是二者兼有,而且做到了无厘头式的夸张表现,这样更能震撼人的心灵,也使得电影的剧情更加起伏跌宕,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代表性作品《国产凌凌漆》、《九品芝麻官》、《算死草》、《审死官》、《大内密探零零发》、《少林足球》、《功夫》等。而《红包》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是具有周星驰电影的喜剧品质的。剧情的反转,有几处都特别搞笑,同时以一个智商停留在中学生水平的女主角的纯净金钱观和价值观去反衬男主角们(整个社会)肮脏下流的金钱观,对电影主题的呈现具有更强的力度。导演是否意在指出,现在咱们的社会已经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社会上几乎已经找不到真正纯净的真善美之人了,只有中学之前的学生可能才具有真善美的素质,一旦踏入社会,都会被玷污。

  可惜这部电影没有火起来,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相比起来,曾经在大陆很火的所谓的喜剧电影 疯狂系列,囧途系列真的不如这个《红包》更能称得上喜剧电影的名号!

  《红包》观后感(七):有故事、没笑点的红包

  《红包》讲述的是一个其实蛮老套的社会故事。在被红色炸弹狂轰滥炸之后,多少年轻人觉得囊中羞涩,给红包实在是要透支过日子,不给红包面子上过不去。还有那一堆在“红包”后面表达的利益交换。

  张总就是“贪官”的代表,给红包办事,不给红包不办事,收了红包也不一定办事。赤裸裸的敲诈,赤裸裸的权钱交易。电影里表现的更直截了当,更夸张,是对腐败分子直接的讽刺。最讽刺的是,张总知道陈重是假结婚之后的那个心痛,暴打陈重,让人觉得张总才是那个被钱蒙蔽双眼的人。

  陈重只是受害者,陈重只是“红包经济”下的受害者。这部片子有点像“社会风气整顿办”投资拍摄的。陈重真的是被红包压的透不过气来,甚至会光腚乘凉来省空调费。剧情在这一段表现的极其矛盾和夸张,一边是光腚乘凉,一边是十几万的红包,陈重在巨大反差和压力下,能量被激发,展现了自己大无畏的“造假精神”,只为了“收回红包”。

  女主的父母,是本剧的另一大亮点,我原来以为会有什么特别的彩蛋。结果,本剧又绕回起点,原来正义凛然的女主父母,还是要收回曾经的红包。可见,红包在中国是压迫了一代又一代啊。回家问问爹妈,哪家没有一本关于红包的账本呢。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结婚,十元、……。把这个账本翻出来看,看到的还会有一条“红包上涨曲线”。这几年红包真的越包越大,越包越攀比。

  陈重的哥们和那个保安,也是现实的生活中的浓缩体现。为了钱,真是什么主意都给“哥们”出,当然,必须要给钱,钱钱钱,在钱的面前,没有情分。

  女主是本剧里唯一真纯真傻真简单的人了。弘扬了主旋律的价值观。在本剧中形成反差、冲突和笑点。甚至净化了陈重的心灵,挽救了一颗堕落的心啊。这个角色让人觉得太奇怪了,和整个画风不太搭调的感觉。

  整剧努力的增加笑点,比如光屁股乘凉,比如婚介机构的精品,但这些笑点一来并不太好笑,二来有点恶俗,讽刺又不到位,实在有点low了。

  本剧是个:有故事、没笑点、有点恶搞的红包。

  《红包》观后感(八):国产都市喜剧的崛起!不服来辩~(剧透极少,可入)

  首先本人看片无数、看过的影评也无数,如果你连电影都没看,因为海报不高大上,就给一分,那你不配作评论,更不要说影评了。

  首先我们看下喜剧定义,“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在总体上有完整的喜剧性构思,创造出喜剧性的人物和背景。”所以我们评价喜剧片的好坏不在于演员表演是否夸张,情节是否符合现实等等,喜剧终极目的就是引人发笑。一部拥有完美引人深思的海报和完整、合乎逻辑的剧情充其量是一部完整的剧情片,好的喜剧片必然存在详略得当故事情节,和不合乎情理的喜剧冲突,这样才能让喜剧的包袱不断都出来,不然能让观众猜到情节的喜剧那还叫喜剧吗?至于海报,你会因为一张烂海报错过一部好电影,但绝不会因为一部好电影而抱怨它有一张烂海报的。仁者见仁吧!

  下面详细分析下这部电影:

  演员方面,没有大腕明星加盟,都是最普通的基层演员,其实这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大家最不看好的地方,但也是我最期待的地方。本部演员表演真实不做作,可圈可点,这也是这部电影一气呵成的重要原因。

  剧情方面,男主“陈重”是一个连环保降温都能做出来事,竟然好不心软送别人红包,这个极度反讽的细节也是造成后面能策划假婚礼的重要理论依据,人心不足蛇吞象,他有更大的贪念,才会有不合乎常理的举动。电影里我们会注意到一个情节,就是男主送红包都是在一个光明正大的场合,随手随时随地送红包,即使在老总办公室也不关门,可见讽刺红包之风日盛。

  当然剧情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假婚礼,虽然我们知道真正拍戏绝对不可能一气呵成一遍过,排场布置也不合理,但为了让女主能假戏真做、一根筋有理论依据,硬加上了曾经出过车祸的理由,虽然我认为这无关紧要,但也有可能是导演想堵住找电影漏洞人的嘴吧!情节上详略得当,假婚礼详细突出重点,男主悔过简略却加快喜剧冲突,更加峰回路转。

  而女主通篇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观点看似迂腐,却是对男主自私世界观极大的反衬,也更凸显男主和剧情的戏剧性,详略、正反、快慢贯穿始终,所以本片不失为一部佳片,结尾部分也讽刺了当前大电影陆圈钱的怪现状,也是难能可贵。

  随着一部又一部的国产烂片的诞生,本来失望的我,眼前一亮,我们中国电影不缺乏创意,只是缺少良心。。。 。。。

  《红包》观后感(九):与戏痴女演员假结婚只为要回社交红包,国产小成本电影的诚意之作

  红包,在中国的社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婚,孩子周岁,升学,搬迁等,都会看到红包起着关系纽带的作用。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至上以及人情味淡寡的环境中,有的人将红包当作一种盈利工具,有的人将红包当作讨好上级的敲门砖,有的人将红包当作维持无必要社交关系的纽带,红包渐渐地只变成了形式以及输送利益的工具,处于病态之中。

  2015年,李克龙导演的小成本电影《红包》上映。非著名导演,无知名演员,导致这部电影只能存在于一小部分人的记忆之中。

  分手就是一场灾难。

  陈重跟女友刘雨晴分手后,两人的口水战在公司中升级。陈重指责刘雨晴傍大款,而刘雨晴则将陈重小气抠搜收回之前的礼物,以及为了省空调费光屁股在阳台溜达的囧事曝光,顿时让陈重颜面扫地。

  没有了面子,也就丧失了勇气与信心。陈重给领导送红包取得了调往海南分公司的职务,以求获得新的开始。

  只是当他收拾行李时,才发现近几年为了维护社交送出去的红包达十几万元。对于一个工薪阶层,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而且去了海南后这笔钱基本就收不回来了。

  在好基友大瑞的建议下,陈重决定举办一场假婚礼收回礼金,只是该跟谁假结婚呢?

  陈重找到了前女友刘雨晴,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

  无奈之下,陈重又去了婚姻介绍所,但遇到了都是各种奇葩。这里的戏份虽然是为了搞笑,但同时也讽刺了当下社会中的婚介乱象,撮合姻缘的善事被精致商人搞得乌烟瘴气,一切以利益为重。

  假结婚陷入了僵局,大瑞推荐了群众演员戏痴崔小荷。

  崔小荷痴迷演戏,有自己的表演风格与艺术理解。常常会给导演讲戏,不过遭到的只是鄙视。

  大瑞与陈重谎称要拍一部电影,剧情就是男主陈重所要面对的事情。

  小荷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演戏的机会,于是答应了假结婚的安排。

  在公司的欢送会上,陈重安排小荷以留学回来的精英人士出场,并公布了即将去海南要结婚的消息。

  小荷的演技到位,不仅帮助陈重要回了公司同事的红包,而且也让其报复了一把前女友刘雨晴。

  只是,千万不能小看一个前女友的反击。

  刘雨晴向上司举报陈重假结婚,而上司将信将疑,为陈重申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期让其举办婚礼。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陈重索性决定举办一场婚礼,同时收回其他单位人的红包。

  拍婚纱照等一系列程序走下来,而结婚证在办假证结构那里更加不是事。

  而结婚,双方父母是必不可少的。

  陈重以拍戏的名义请来了父母,而小荷的父母则是群众演员。

  婚礼时,小荷本着演员的基本素质认认真真的演着新娘,而前女友的反击依然不会迟到。

  刘雨晴请来了小荷的真实父母想要大闹婚礼,但却被陈重等人提前截胡,以演戏的名义安抚下两位参加婚礼。

  而演员父母则在大瑞的安排下跟着刘雨晴大闹婚礼,之后自曝身份让刘雨晴颜面扫地,甚至之后被上司开除。

  而婚礼也在有惊无险中完美结束。

  当陈重发愁如何跟小荷解释不能继续拍下去时,而小荷因为剧情中男主不能认错而选择罢演。

  小荷的正义之辞让陈重灵魂觉醒,于是他选择向小荷以及其父母坦白,遭到了对方的驱逐与咒骂。

  陈重爱上了小荷,于是想尽办法挽回这段感情。最后他在公司坦诚了自己为了收回红包假结婚的事,获得了小荷原谅,两人真正在一起了。

  片尾时,当陈重与小荷决定不举办婚礼时,遭到了父母的一致反对,因为他们也有很多的红包还没有收回来。

  红包社交,一直如此循环着。

  本片的红包主题契合了生活中很多人的点,所以有不少看过本片的人都给予了好评。

  整体而言,本片的故事逻辑不算严密,演员演技也有很多脱戏,小荷的正能量也被很多网友看作不契合真实生活。只是对于不知名的导演与演员的作品,观众的包容度还是很大的,所以本片的好评率还是挺高的。李克龙导演之后又邀请了包贝尔李成敏重新演绎了本片,计划在春节档上映,但因为疫情一直没有上映。只是换了这些知名演员后,虽然有利于对影片的宣传与知名度,但却也提高了观众的期待度以及降低了包容度。这种简单欢乐的都市故事很难会被知名演员演绎好,恐怕本片在上映后会遭来一片骂声。

  当然,电影是为了反映生活。希望我们的红包文化能够早日脱离病态,真正成为温暖人情的点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红包》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